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老栏目 > 汇德 > 心理健康教育 > 互助你我
在否定中进步,在思考中成长——记一堂公开课后的反思
  当代作家刘震云先生在谈到自己的创作心得时说:“一个创作者最大的痛苦并不是他写不出东西来,而是他写出来的东西总不是自己最想要的那些内容,于是他要不停地否定自己。”否定自己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与自己较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要反复地追问自己,艰难地分析自己的问题,不断寻求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我想老师备课的过程其实也是这样一个需要不断否定自己的过程。
  一、 成败要看内容——课堂内容要贴近学生
  作为学校心理辅导老师的我一直以为我很了解这一代学生,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1、 了解学生是贴近学生的前提
  我这次开课的主题是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地面对挫折。也许是受自己成长经历的影响,我在平时给学生们上课时,常常喜欢引用一些伟人、名人或者是特别轰动、特别有影响力的故事,我感觉这些故事很有权威性,很有说服力,所以当我确定好主题后,我就决定采用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和他的生平故事来做开场白,觉得这样的导入即气势磅礴又内容新颖。但张剑杰老师对我说课时提出的一个问题引起了我对自己长久这样做法的第一次置疑。张老师的问题是:“在你教案中的故事引用有几个是来自于你身边的这些学生的?为什么不多引用他们自己身边的故事?” 我努力地想回答好他的问题,但我发现自己的回答很苍白无力,于是我开始思索他在暗示我什么。
  初中阶段的学生是一个充满自信、渴望被承认、人生观世界观正在逐步形成的特殊阶段,此时的他们有着很强的独立意识和成人感觉,他们有着自己的主见,做事情不再盲信权威,即使是名人、伟人,他们也不愿意盲目学习和效仿;他们处理事情时常常喜欢自己做决定,对外界的事物也会抱有批判的态度,不愿轻易接受别人的教诲与帮助。这是他们这个年龄阶段的特点。其次,我校很多学生由于长期受到学业失败经验的影响,而习惯性地形成一种意志力薄弱,缺乏上进动力的特点,学习目标和方向不明确,不但学生本人,其实家长对他们的期望值都普遍比较低,所以他们对那些伟人、名人的故事感觉就像是一种遥不可及的传说一般,听听而已,并非能从心灵深处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动力。最后,我虽然与他们只相差十岁左右,其实我与他们因为成长的环境不同,我们之间也存在着较大差异。我是听着雷峰、张海迪的故事长大的一代,在贫困的家庭中自觉学习,学业也非常顺利,这都离不开许多榜样对我的影响作用。但我们的学生在这一点上与我有所不同,他们是追求个性发展的一代,由于信息传播的迅速及广泛,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强,对旧事物的遗弃速度也很快,这也就是说他们其实对英雄人物并非存在着像我这一代人所有的敬仰、钦佩和向往。 考虑到以上三个原因,我毅然决定放弃以贝多芬故事作为引入。
  既然伟人的故事对他们的影响不大,那么什么样的事迹才会真正触动他们的心灵呢?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渴望广交朋友和参加社会活动,自己的许多行为受同伴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学生自己身边的故事往往比那些伟人的故事更能触动他们的心灵,更能达到我想为他们树立榜样的效果。我再一次回忆着张老师的问题“为什么你不引用你身边学生自己的故事呢?”我终于明白了张老师在暗示我什么。一堂真正的心理课应该是一堂能走近学生内心世界的课,应该是一堂与学生非常贴近的课,而只有通过认真分析了解你的学生,才能让你的课堂内容真正贴近学生,只有真正贴近学生的内容才是最有价值的内容。 这是我从这次开课过程中得到的第一笔财富。
  2、普遍性与针对性是贴近学生的特点
  我的教案曾请教过教研员张老师,他看了我的教案后指出了我的一个非常致命的错误。
  我的这节课中有一个重点的内容,就是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一个案例。至于这个案例的选取我当时也颇费苦心。我努力搜索着学生们与我的交谈中说起的挫折,有学业困难的,有人际交往的,有家庭关系的,经过筛选后我选取了一个青春期异性交往的内容。我以为这是学生们找我谈得比较多的一个话题,我想这应该是个能讨论开的话题,但实际上我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一个大家讨论的问题是一个应该大家都有话可说的话题,并且是个能让学生围绕课堂主题而展开的话题。而我选取的这个案例一是并非每个学生都会碰到的事情,二是很有可能会引到诸如如何看待早恋这个问题上而偏题,所以这个案例的选取是不太合适的。在案例的选取过程中我虽然做到了贴近学生,但我的贴近只考虑了部分学生的问题,这样的贴近其实是不成功的。相比之下,每个学生在学习上的一次失败却很难避免的,所以最后我把讨论的问题定为一个关于某生学习失败的案例。真正的贴近学生,不但要了解学生更要细致地考虑到贴近过程中的普遍性和针对性。
  二、 关键在于实效——课堂形式要讲实效性
  心理课参加比赛往往有着这门学科很大的优势,那就是课堂形式可以设计得丰富多彩。正是因为如此,我对这门课的形式设计更是煞费苦心,原以为自己看着都精彩的形式一定会为这堂课大增光彩,但明校长与我的一次交谈让我又得到了我教学生涯中的另一笔宝贵财富。
  “年轻老师充满朝气,在课堂设计时难免喜欢用一些比较新颖的方式,但一定要考虑它的实效性。”这是明校长对我说的一句话。我的这堂课的形式设计是我花费时间最长的一个内容,为了让这堂课即生动真实又丰富多彩,我搜集了大量的资料,最后终于确定了由一首《阳光总在风雨后》的歌引出主题——如何面对挫折。明校长在听完我的说课后,给了我许多启示。他提到“这首歌的放在这里是否能起到它应该能起到的作用。学生会不会只关注歌曲本身而没有真正投入一种我们想要的气氛中。一开始就放这样一首歌,学生是喜欢了,但他们能真正体会到歌曲的含义吗?如果不能体会到,那么回答出的问题其实只是一种语文能力的考查罢了(阳光代表什么?风雨代表什么?)。试想如果把这首歌放在后面,当学生从故事感受、讨论发言、回忆感悟中真正进入到挫折感受的心态里,再放这首歌,可能对学生的影响就大不一样了。任何一种课堂形式都应该起到它本身能起到的最大作用,这样这堂课才真实,不做作,课堂设计的形式是为课堂内容服务的,课堂形式一定要讲实效性!”明校长的这席话使我明白了一堂课中的形式并不非要很多,也并非要很花哨,哪怕是最简单的形式只要能达到你期望得到的效果,你的课就是成功的。课堂设计不是表演,不是做秀,而是为帮助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明白你的用意了,感悟到你的期望了,这就成功了。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实效性——对学生来说最有实用价值的、最有效果的方式就是最好的方式。
  明白了这些,当我再次审视我的教案的时候,我发现我还犯了类似的两处错误:一个是二种形式一个内容的重复出现、另一个是结尾处的游戏设计。虽然这些都是我经过精心准备而挑选出来的,但我明白这些形式其实并非能为我的内容有效地服务,于是我毫不犹豫地删掉了它们。
  三、 问题必有根源——课堂设计中不能忽略细小环节
  1、 他们为什么回答不上我认为很简单的一个问题?
  我的师傅曹老师能来听我试讲是我很重视的一件事,但没想到在他听的这堂课上学生们却让我出了个很大的丑。记得我的初稿教案设计中有一个环节是要请同学们讲讲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都曾经遭遇过哪些挫折。我本以为这是个很简单的问题,学生们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有成绩不理想、被朋友误解等事情,但没想到当我问到这个班的学生时,连着叫了一排的学生,他们的回答不是“没有”就是“想不起来了”。我当时真得有些火了,觉得是学生故意不配合老师,所以下课后我对曹老师的解释是:“这个班的学生学习基础比较差,理解能力不强,学习态度也不端正,所以回答不上。”而曹老师听了后,笑着对我摇摇头,说:“他们回答不上是有原因的。”接下来他与我一起细细地分析了这些原因,当最后我发现其实他们的不知道原因主要是在我在课堂开始时对他们的一种误导时,我才恍然大悟,我忽略了一个细节,那就是:我对挫折的一种不全面理解。虽然我的主题是引导学生如何面对挫折,但其实我本人对挫折的定义是很模糊的,这就直接导致了我把学生的思维限制住了,这也难怪学生们不能回答上我的问题。我的误导主要表现在我对本节课的标题的确定上——跌倒了,爬起来!这个标题其实只强调了一种重大失败后的行为,而对学生来说他们的重大失败经历的确很少,并且他们对挫折的感受与我们成人是大为不同的。我知道我要做到正确的引导学生认识挫折,我自己必须很清楚什么叫挫折。
  2、 作为老师,你能从你的案例中找出比学生们看到的更多的亮点吗?
  我们说一位老师在课堂上其实就像一位引导者,老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个前提就是你要比学生更能发现问题,更会解决问题。我的案例虽然只有短短一百字不到,但其中包含了非常重要的五个知识点。在这五个知识点中,有四个是我自己很清楚的,但有一个是我不曾想到的。曹老师作为一名资深的心理辅导老师,在听完我的课后与我一起谈了他对这个案例的分析,他引导我在案例中要学会分析当事人的每一句话(觉得自己学习很吃力),体会当事人的每一种心理状态(自卑感很强),只有这样我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去看待一些问题,虽然是一句不经意的话,但它其实反映出的是当事人当时一种非常消极的心态,如果这种心态不能加以正确引导,那当事人的其它问题其实都是很难解决的。我想特别是作为一名心理辅导老师,我应该有着更强的洞察力,而这种洞察力的培养需要我从细节入手分析。对待课程中的细节问题往往反映的是自己在思考问题过程中的一种周密程度,而这个周密程度其实是你是否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认识问题的一个指标。
  课终于开完了,想想前前后后光教案修改就有十几次,每一次花费的时间与精力都很多,但我觉得非常值得,因为每修改一次我就能从中学到一点知识。这次开课不仅是对我这堂课的指导,更是对我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心理辅导老师的指导,因为它让我学会了如何在否定中成长,在思考中进步。

责任编辑:张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