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老栏目 > 汇德 > 团队活动之窗 > 前沿思考
快乐中队集体建设的实践与理论

  一.快乐中队集体建设的提出
  1.在新世纪第二个新学年之始,即2002年8月,在上海全市初中和小学的少先队基层组织中兴起了一项可持续发展的组织建设活动,活动名称是“创建快乐中队集体”。
  创建快乐中队集体的活动是由上海市五所著名学校(一师附小、向阳小学、江宁学校、长宁实验小学、尚文中学)和上海市四个少先队研究与宣传单位(少年儿童研究中心、愉快教育研究所、《少先队研究》编辑部和中国少年雏鹰网)自下而上联合倡议发起,由上海市少先队工作委员会自上而下支持、采纳和实施组织领导的。当时,上海市少工委全委会制定了新学年少先队工作的十六字方针:“儿童为本,道德为首,队建为基,发展为重”。经过充分的研究,团教两家领导获得了这样的共识:少先队教育区别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特殊本质,在于它是以队的组织为独特载体、渠道的少年儿童自主性组织教育,队是以组织教育为特色的优势来同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有机配合,共同完成素质教育任务的。为了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教育的作用,必须着力把队的组织建设好。因此,在十六字方针中,确定把“队建为基”作为少先队工作的重点。五校四单位提出的“创建快乐中队集体”,正是贯彻落实“队建为基”这个重点的具体抓手。于是,“快乐队建”就被列为全市性少先队工作规划的重点项目之一,在全市各中小学少先队组织中由点到面,逐步推开。它以理论研究、学习宣传为先导,试点先行、典型示范为带动,评选“百佳”、表彰先进为激励,分期分批,滚动发展,不断推进。两年来初创成果,成效显著。
  2.什么是创建快乐中队集体?把它组成的四个单词分解开来看:
  * 中队,指创建的特定对象:少先队组织中间层级。
  * 集体,指创建的特定目标:把中队组织建设成为集体。
  * 快乐,指创建目标的突出重点:集体的首要特征。
  * 创建,指少先队主体(少先队员)与导体(辅导员)行为的特定方式:它是创造性的建设活动过程。
  联起来表述的意思,即把少先队的中队组织创造性地建设成为快乐的集体。(以下简称“快乐队建”)
  3.在对快乐中队集体建设的界定中,有必要专门说明一下组织和集体的关系。
  我们常常把集体混同于群体、团体(组织),并不加区别地把群体、团体或组织统称为集体,其实这三者各有其特定的概念,他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群体——由某种相同的属性、共同的原因或共同的活动,有形或无形地联结、聚集在一起的人群。(如族、类)
  团体——是群体的组织化。有共同的宗旨目的、规章规范;有共同的活动;有一定的组织形式、组织制度、组织领导、组织系统,所以团体又称组织。(有行政性、群众性,有政治性、军事性、经济性、文化性、学术性、宗教性、教育性等各类组织)
  集体,则是团体、组织自主自觉能动地内化、深化发展的高级形态。
  群体是自发、自然形成的,是自在的;
  团体由某一共同目标,自觉组织起来的,是自为的;
  集体则是具有凝聚力、自治力、进取力和参与力的自觉能动团体。
  自然自发形成的群体是松散的组合,群体组织起来成为组织、团体后就具有潜在力量,但不是任何团体、组织都能发挥出应有的潜在力量。只有当团体、组织经过组织成员自觉的建设活动,内化、深化发展为集体这一高级形态、高级水平时,团体、组织的潜在力量才能被充分释放出来,成为现实的能动力量。集体建设,就是把团体、组织建设成为集体的过程,使组织的潜在力量、潜在功能变成现实力量、现实功能的过程,把组织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的过程。
  二.快乐中队集体建设提出的缘由
  1.国际和国内的大背景:
  其一是联合国儿童问题特别大会制定了国际性《儿童权利公约》。我国政府是《公约》的发起国之一,于1992年2月正式签署参加,承诺执行该公约。2002年5月,在联合国总部召开了儿童问题特别联大会议,敦促各国政府进一步贯彻《儿童权利公约》。此前,联合国儿童基金委员会发起了全球性的“支持儿童”签名承诺活动。截止于2002年4月19日的统计,我国有17793022人参加了此项活动,上海有1627552人参加签名承诺,同时有13万儿童和家长、教师代表开展了儿童论坛活动,儿童们倾诉了自己的心声,成人们倾听了儿童的呼声。儿童们呼声最高的前位要求是快乐和自主。这就为少先队工作者指明了维护儿童权利的重点:让儿童获得快乐、自主的发展,这正是符合《儿童权利公约》关于“确保儿童享有其幸福所需的保护和照顾”和“最充分地发展儿童的个性、才智和身心能力”的条款规定要求。
  其二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文件。加强基础教育、进行新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向少先队工作提出了要求。为了发挥少先队组织服务于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作用,加强少先队自身的组织建设,发挥少先队的组织作用,就成为新世纪初党和国家对少先队工作的要求。
  2.依据广大少先队员对少先队组织最基本的,在当前又是最迫切的心理需求。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上海市少年儿童研究中心就对少先队员的组织心理进行了一项专门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少年儿童的组织需求占第一、二位的是自主和快乐。在上海召开少先队代表大会之际,红领巾理事会收到的代表提案中,表达强烈“求乐”愿望的占到40%以上。1989年,在庆祝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40周年(1949-1989)之际,少先队专家们在组织心理调查和小代表提案的基础上进行了又一次调查研究:“孩子们喜欢怎样的少先队”,得到一致的共识,即:孩子喜欢的少先队是快乐的、自主的、友爱的和创造的,其中快乐为第一需求。小理事和小代表们与成人专家们同步研究,他们提出的观点非常的中肯、生动而又直接,如:
  * 只有能使队员开心的少先队才是最优秀的少先队。
  * 使人人感到快乐的少先队才有吸引力、团结力。
  * 多多开展各种有趣的娱乐活动,能使队员感到入队的幸运。
  * 希望成人们不要再阻碍同学的欢乐。
  大同中学一名队员还提出少先队工作要“以乐为主、育在其中”,要实行“乐育结合”的工作原则。
  有的队员还把快乐上升为人生观:“人生不能没有快乐,童年更应是金色的、欢乐的”。
  少先队要办成怎样的少先队?专家和孩子们一致提出:首先要把少先队建设成为少年儿童们的“快乐大世界”。
  十年以后,在新世纪的头两年,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会同上海少年儿童研究中心和少年日报对少年儿童的组织心理需求作了新一轮调查。第一次调查的题目是“你的权利是否得到充分尊重?”;第二次题为“你在中队里快乐吗?”。两项调查结果都表明,快乐问题比十年前更突出了,快乐需求的呼声更强烈了。有72%的中学生和42%的小学生对少先队活动没有感到“很快乐”;对学习生活有86%的中学生和67%的小学生没有感到“很快乐”,对家庭生活没有感到“很快乐”的中学生有48%,小学生有38%。学校和少先队生活的快乐度都低于家庭生活,其中学习生活“很快乐”的认可度最低。大多数队员对学习生活感到不很快乐,普遍存有“厌学”思想,极少数儿童竟产生“厌世”思想:“我真想自杀”。不快乐的主要原因是学习负担越来越重,学生书包重量“与时俱进”。他们的休闲娱乐活动,乃至睡眠时间之少,却是“与时愈少”。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传统的教育观点、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现象没有得到基本的改变,少先队员们自主自由活动和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日益受到压缩、侵占,致使少先队员们自主、快乐的感受日益减少。再加上,许多学校有班无队或重班轻队,老师们习惯于以师为主、自上而下的工作方式,不懂得依靠发挥班级里中队的主体作用,这都使队员们没有队的组织观念,感受不到少先队集体生活中的快乐。由于这种状况,快乐成为新一代少先队员非常强烈、非常迫切的要求,成为他们身心发展中的第一需求。
  3.加强少先队集体建设,是历届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少代会一以贯之、一再强调的工作要求。
  早在二十年前,在1984年召开的全国第一次少先队代表大会上,当时的团中央常务书记、全国少工委首届主任胡锦涛同志在工作报告中就提出“要加强少先队集体的建设 ,努力建设团结友爱的少先队集体。要加强对少先队干部的培养,在各种活动中加强自身建设,创建更多的大、中、小队优秀集体。”锦涛同志在工作报告中对集体建设和组织作用的关系,对少先队集体建设的意义、作用作了简明而又深刻的阐述。他指出:“以往,我们比较重视队的活动,那是必要的,但还要把开展活动和加强少先队集体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他强调指出:“要看到团结友爱的集体一旦形成,便会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少先队组织的作用就会在课内外、校内外时时处处更加充分地显示出来。”
  循着加强组织建设、培养良好集体这条主线,全国一少以后,持续四年开展了争创先进集体的达标创优活动,全国有4500个优秀大队、3000个优秀中队获得了全国少工委奖授的队旗。1990年召开的全国第二次少先队代表大会,第二届全国少工委主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李源潮同志在工作报告中充分肯定了基层组织建设的成果和经验,指出“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目标是培养良好的集体,这是队组织是否有活力的决定性因素”、“少先队集体的形成,是少先队发挥组织作用,达到全面活跃的内在机制。”全国二少工作报告规定了今后五年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设的任务是“通过达标创新活动,创建更多的大中小队优秀集体,充分发挥各级优秀集体的率先示范作用”,要求对此“全面规划、扎实建设,力争在今后五年内有一批少先队基层组织成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理想集体”。
  1995年6月1日召开的全国第三次少先队代表大会,时任党中央书记处书记的胡锦涛在代表党中央的致词中,又专门提出“要切实加强少先队组织建设”的要求,指出加强组织建设是“为充分发挥少先队的教育作用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少工委新一届主任袁纯清继承了前两届少代会注重少先队组织建设优良传统,提出“组织育人”思想,指出要“发挥少先队组织育人的特殊功能”;“少先队发挥组织优势,重在集体建设”;“少先队重视集体建设,让队员在少先队集体中受到集体目标、集体舆论、集体纪律的规范和感化,同时也受到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
  在2000年六一召开的全国第四次少先队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在代表党中央的祝词中再一次提出要加强少先队组织建设的问题。这一次,他专门指出,要让少先队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争做少先队组织的小主人”,并进一步提出要“使他们在集体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从少先队工作二十年来发展的历史看,上海少先队于2002年前后启动、兴起的“创建快乐中队集体”的活动,是对少先队组织建设的科学理论和优良传统的继承,并在新形势、新情况下创造性的新发展,是突显以儿童为本的、富有人性的科学发展。
  三.快乐中队集体建设的目的和内容
  快乐队建的目的,简言之,就是让孩子在少先队集体生活中享有一个幸福的快乐童年,并在其中获得健康的快乐发展;使少先队组织在学校中充分发挥服务、教育的助手作用。
  第一.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对少年儿童的服务作用,满足少年儿童对少先队组织的直接需求,和身心发展具体的、现实的需求。
  儿童对少先队组织的首要需求是快乐,快乐为先。
  快乐是儿童追求的目标,成长的动力,发展的开路先锋。
  快乐是儿童的人性(天性、本性),儿童的人权。
  儿童要在少先队的民主组建、民主管理中享受自主的快乐;要在多种有趣的活动中享受玩的快乐;要在学习中享受知的快乐;要在交往合作中享受友爱的快乐;要在奉献服务中享受助人的快乐;要在体育锻炼中享受健康的快乐;要在攀登进取中享受成功的快乐;要在动手实践中享受创造的快乐。少先队组织的首要任务就是让孩子们在队的集体生活中获得快乐,变成长的烦恼为成长的快乐,让他们健康地快乐成长,享有欢乐的彩色童年,而不是枯燥单调、沉重负担的“黑色”童年。
  第二.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对少年儿童的教育作用,在少先队集体生活中促进孩子们主动活泼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少先队组织具有这样的教育功能已经被少先队集体建设半个世纪以来的实践所证明。同时,它又有科学的理论依据。我们基于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的科学理论指导,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人,只有在集体中,其个性才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我国的著名成语“一个好汉三个帮”、“红花需要绿叶扶”,也生动地说明人发展的社会条件,需要依靠集体和通过集体来实现的教育真理。我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提出“通过组织培养新人”的理念,以后发展为“建队育人”。少先队是一个儿童自主性群众组织,她的育人载体就是组织,这是少先队教育的特殊性,也是少先队教育的优势——组织优势。快乐队建就是为了体现队的组织优势,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特有的教育功能,以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发展。这种组织的教育功能是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不可替代,又是不可缺少的。这种“两不可”的独特教育功能,我将在后面的阐述中进一步同大家研究、讨论。
  第三.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在学校教育中的助手作用,为课程改革和班主任工作提供主体化的组织保证。
  早在二十年前的中国少先队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国家教委主任彭佩云同志就指出:学校要“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作用”。她说:“少先队是整个少年儿童教育事业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得力助手,……少先队的组织作用是学校与班级所不可替代的。充分发挥少先队的组织作用,有利于使少年儿童在德、智、体几方面更加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有利于把课内外、校内外的教育更好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充分发挥少年儿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进行自我教育。”
  胡锦涛同志(当时的团中央书记)在全国一少的工作报告中也同样指出:“少先队组织是搞好学校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应该充分发挥助手作用。”为此,他要求少先队在“开展队的工作时,必须符合学校教育规律,结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并主动关心、参加教育改革。这样,既有利于少先队工作的蓬勃开展,又能促进学校的工作。”
  在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条件下,我们把促进新课程改革、促进班主任工作主体化作为快乐队建、发挥助手作用的重要目标之一。
  四.关于课队关系和班队关系
  (一) 课队关系:课程改革与少先队集体建设结合。
  课程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中心的、基本的环节。课程改革涵盖教育体制改革、教材与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其核心是教育观念的改革,其重点是以学生为本、学生发展为本的学习方式的改革,让学生从被动的学转变到主动积极地学、创造性地学,做学习的主人;从脱离实际的封闭式学到联系生活实践与社会实践的开放式学;从单个的、各管各的书塾式学转变为团队式的合作学;要把学文化与学做人统一起来,在学习文化中学做人。概括起来说,新课程改革要加强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实践性、综合性、合作性和人文性,其中特别要注重素质教育的主体化改革。当前初中和小学生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在应试教育压力下,学业负担愈来愈重,自主自由地学与玩的时空愈来愈少,健康素质日益下降,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压制束缚,思想道德教育被严重忽视。
  少先队有哪些特征、特点呢?
  * 少先队是由少年儿童自己当家作主的自主性组织,具有自主性和自治性。
  * 少先队是少年儿童在自主活动中自我教育的组织,具有活动性和实践性。
  * 少先队是一个儿童团体,儿童们在集体生活中快乐交往,构建友好的人际关系,具有组织性和合作性。
  * 少先队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它有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的和组织的领导,还有一套富有思想道德内容的,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特有组织形式。
  快乐队建要把少先队组织的特性充分发挥出来,为课程改革目标的实施起到助手作用,形成组织保证。
  (二)班队关系:班级要依靠通过少先队中队组织的集体建设,促进班主任工作主体化,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
  班级,是学校的教学组织。《教育大辞典》对“班级”的界定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里对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界定为“把年龄和知识程度相同或相近的学生,变成固定人数的班级集体;按各门学科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组织教材和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并根据固定的时间表,向全班学生进行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
  班主任,是受校长委派,“在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一个班中全体任课老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在《教育大辞典》里,把班主任简称为“在学校中全面负责学生班级工作的教师。”
班主任,在清末称为“级任老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继承老解放区的传统,学习苏联教育经验,从1952年起,在中小学里一律设置班主任。
  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了解研究本班学生;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负责本班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健康;协调班内各任课教师的关系;组织和领导班集体,领导班委会工作,有计划地组织好班委会活动,把班组织建设成为具有崇高的统一目标、坚强的领导核心、正确的舆论和自觉的纪律,并具有优良传统的集体,让班集体成为强大的自我教育工具,充分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同时,又指出:“班主任要依靠并指导共青团、少先队做好工作。既要尊重团队组织的独立性,又要充分发挥它们的组织作用,使团队组织成为班集体的核心。”(以上说明,均摘自《大百科全书》教育卷)
  以上文献资料表明:
  1.班级是教学组织。全班学生聚集在同一班里接受学校的教学与教育,构成一个学习团体,但它是自上而下组建起来的,具有行政性的。
  2.班级的教学性、行政性,不可避免地要有组织领导班级的班主任,实行以班主任为主领导的自上而下管理体制和运作方式。
  3.班级既然是一个组织,当然也要搞集体建设,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传统的集体建设是以班主任为领导主体的,几十年来,广大班主任从事班集体建设,创建了以团队组织为核心,充分发挥以队为主体地组织作用的丰富经验。
  4.当前我们要强调的是,在班级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团队组织的组织作用。教育卷文献明确提出:要让“共青团、少先队成为班集体的核心”。但是,目前在相当部分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很少发挥团队作用,在许多初中和小学里,存在着学生组织重叠,以班代队、重班轻队乃至有班无队的“去队化”现象。在现有的班集体建设的研究及其理论中,很少或没有提到作为班级主体的少先队组织作用,教育报刊很少发表班队一体、班队结合的集体建设经验。即使在某些中央队刊上,也出现了介绍无队化的班集体建设经验的文章。班会取代了队会,班委会取代了中队委员会,班干部取代了队干部……队淡化、隐化、退化的现象比比皆是。怪谁呢?主要怪我们少先队工作者对此研究不够,宣传不力。在教育部门的一些同志也存在着把队看成是政治组织,是共青团的事,同班级无关的误解,以及以忽视学生主体、忽视少先队主体组织作用的传统教学思想和组织思想的影响。
  少先队组织是怎样一个组织呢?
  少先队是中国初中和小学生的群众组织,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自豪地宣称:中国少先队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儿童组织。
  1.它是世界上成员最多的儿童组织。少先队组织的广泛性堪称世界第一。世界童子军存在于一百五十多个国家中,他们的人数总共只有1600万人,而中国少先队队员有一亿三千万之多,几乎是英法两国人口的总和,中国少先队中的小干部就有三千万,等于整个朝鲜的人口。它具有全国性、全童性,全国适龄的少年儿童全部都团结组织在少先队里,人多力量大,组织起来更有力量。
  2.它是世界上最民主的儿童组织。中国儿童结社权利均等,只要自愿,人人都可以入队,不取分文,是同九年制基础教育相适应的义务制组织教育。在少先队里,从小队开始实行自愿结合,使少先队真正成为少年儿童的自愿联合体:少先队里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由少先队员当家作主,实行有领导的自治;少先队活动实行自动化:自己的活动自己搞、自己的事情自己管理、自己的伙伴自己帮、自己进步自己争,在队的集体生活中倡导自学、自理、自护、自律、自强;同时还让少先队员拥有民主参与权利,这是世界上任何儿童组织所不及的。
  3.它有坚强的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少先队、委托共青团直接带领少先队,保证少先队的政治方向,并能带动全党全团全社会关心支持少先队的工作。
  4.它有悠久的光荣历史和革命传统。
  5.它有寓鲜明、美丽、形象生动的思想道德内容的组织标志和组织形式。
  6.它有长期积累的快乐活动、组织教育、集体建设的丰富经验和优良的革命传统、教育传统。
  7.它有较为完备、健全的组织结构、组织系统、组织制度和能自主运转、自治自理的组织领导,在区以上还有团教两家为主体齐抓共管的社会化领导。
  8.它还有作为队员们亲密朋友的、民主平等的各级辅导员进行热情带领和合理辅导,更有我国广大教师的辅导参与,形成强大的辅导队伍,为少先队工作提供有力的后盾保障。
  少先队组织拥有如此丰富的教育资源,具有如此富有自主活力的机制,寓有如此优良的政治、思想、教育的基因,许多中小学校校长、教导或政教主任,特别是我们的班主任,凡同辅导员实行一体化领导,能充分依靠运用少先队资源、机制、基因,就把教学、教育搞活了,孩子们获得了快乐发展。素质教育、道德教育由此获得了最大化、最优化的实效。
  当少先队还没有实行全童化时,有百分之四、五十的初中和小学少年儿童处于非队员状态,学生会和班委会无疑是非常必要的。当少先队已经全童化,学校里建立起大队、中队、小队,建立起自主性组织领导系统之后,少先队已经成为学校教育和班级工作的基本组成部分;成为全校全班学生的主体组织;成为学校教学教育和班级工作的组织基础。因此,在初中和小学的校级层面上,已经不再设立学生会,而在班级工作中,调整班队关系,形成以中队为主体的班队集体一体化新格局的问题,就应该提到改革的日程上来了。一切由教师为主,自上而下指挥命令,包办代替的班主任传统工作方式及其理念也应该与时俱进,加以调整,作一些改变;让班委会和队委会并存,机构重叠,或重班轻队、有班无队的“去队化”现象,没有必要再存在下去了。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在倡导新基础教育时提出:“把班级还给学生”,显然有很强的针对性,可以说,现在许多班级不在学生手里,一切权力都归于班主任,捏在班主任手里。“把班级还给学生”就是要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班级教育的主人。但是,怎样把班级还给学生呢?最好的办法是把班级还给中队,让中队集体来自治自理,依靠发挥班级里少先队中队的组织作用。《大百科全书·教育卷》提出:“让团、队成为班集体的核心”,就是要让班里的中队,成为班集体的主体组织。班级和中队,班主任与辅导员本来就是合为一体。今天,我们提出“班主任工作主体化”,就是要让班主任以辅导员的角色来把班上的中队组织建设成优良的集体。以中队为班级的组织基础,确立“中队为主体”的思想就是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通过对中队组织建设的辅导,使班主任自上而下的主导作用同少先队组织自下而上的主体作用合理结合。搞好班级,要从中队建设入手。中队集体建设好了,班级才能真正回到学生手里。不发挥中队组织作用的班级恐怕说不上是真正主体化了的好班级。
  创建快乐中队集体目的之一在于促进课队、班队的合理结合,使素质教育的实效最大化、最优化,这是我们要争取的一个新亮点。实践表明,班级还是以队为基础,以队为主体好。不要有班无队,也不能有队无班。对于班主任来说,依靠运用少先队中队,指导少先队中队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也是班主任工作专业化的主要内容。班主任经过辅导员的角色,寓班主任主导作用于以学生为主的少先队组织主体作用中,就使班主任的作用更加强和扩大了。依靠发挥少先队组织作用是班主任工作主体化改革的主要标志,也是教育观念主体化的转变。
  五.快乐队建的方针
  快乐为先、自主为基、友情为结、道德为魂、组织为体。
  其一,快乐为先。
  少先队集体建设的理想目标,完整地说有六条:
  快乐的世界、自主的园地、友爱的家庭、服务的金桥、奋进的阶梯、创造的舞台,其中以快乐为先。
  快乐为先,并不是快乐唯一,也不是孤立地提出,它同队建的其他目标、内容紧密相联,不可分割。
  在中队集体建设中,突出快乐,以快乐为先,这是适应儿童对儿童组织的第一需求,符合儿童集体形成发展规律。
  对于儿童教育、儿童组织来说,快乐是前提性、先导性的,可以说快乐是“开路先锋”。前面我说过,快乐是人生目的,也是政治、革命、建设的根本目的。以人为本就是要满足人的快乐需求和快乐发展;以童为本,就要以快乐为本。没有快乐,就没有真正的儿童教育,也没有真正的少先队组织。快乐,应该成为教育和少先队工作的目标。让孩子获得快乐,享有幸福的童年,是我们辅导员及少先队工作领导者“竭诚为儿童服务”的神圣职责、最重要的目的。
从某种角度讲,自主、自由是最大的快乐,但是没有快乐,自主自由又有什么用呢?没有快乐为目标、动力,怎么能自主自由地动起来呢?
  友爱、团结是快乐的,但是如果没有快乐,怎么能友起来、爱起来、团结起来呢?
  服务、奉献,是高尚的快乐,也是最有价值的快乐。伊壁鸠鲁(古希腊)是快乐论的鼻祖,早在二千三百年以前,他就提出:“快乐就是至善”,行善是快乐的最高境界。中国古代儒家的孔孟之道,倡导“乐善好施”,劝人行善,劝君施仁政而不要猛于虎的苛政。从梁山泊一百零八条好汉到释迦牟尼、观世音菩萨,或“替天行道”,或普渡众生,也都是劝人行善,以助人为乐,最后自己也可由此升到极乐世界的天堂里去。今天,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为创建人民美好的幸福生活而奋斗。幸福生活就是快乐生活。少先队工作要研究快乐教育、快乐活动、快乐组织、快乐辅导。
  创造、创新,是高层次的快乐,人只有在创造中才能实现自身最高价值,获得最高的快乐享受,精神满足。快乐,从玩,到学,到用,到创造的最高层次。
  概括的说,快乐为先,就是要把快乐当成人的德智体美劳群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开路先锋”,发挥开路的作用,诱导、引领的作用。
  强调“快乐为先”是不要艰苦吗?这两者并不矛盾。
  乐与苦不是截然对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是辩证的对立统一。快乐并非是轻而易举地落在孩子前面的赐予。在许多场合下,它需要通过艰苦奋斗得来,快乐是艰苦奋斗的目的和动力。以苦为乐,这是快乐的心态,因为苦中有乐,学习、工作、革命都是这样;以苦求乐,“吃得苦中苦,方得乐上乐”,所谓“苦尽甜来”,这是积极的快乐观。快乐需要艰苦奋斗,勇敢创造,孩子们在学习生活、集体创建的实践中将会懂得这一点。
  少先队的快乐是什么呢?它内涵丰富,质地高尚。在少先队集体里,少先队员们追求玩的快乐、学的快乐、友情交往的快乐、服务他人的快乐、成功与创造的快乐和满足各自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的快乐。
  这里,我们试对“少先队快乐”赋以一个特定概念,即“少先队快乐”的特质就是“群乐”——大家都快乐,不让一个人不快乐,“你快乐就是我快乐”,这句话在快乐队建中已经流行起来;就是“分乐”——分享快乐,快乐越分越多,烦恼越分越少;就是“献乐”——把快乐献给他人,献给集体;就是“创乐”——共同来创造快乐,而不是依赖等待的“坐享其乐”。从这一点来说,快乐本身就寓有深刻的德育因素,少先队快乐就是少先队员的一种高尚道德情感。
  少先队集体建设突出快乐,以快乐为先,体现了“以儿童为本”的少先队教育思想和组织思想。
  其二,民主为基。
  快乐集体的基础是民主。民主增强集体,民主产生快乐。
  少先队组织是少年儿童自己的组织。在少先队里,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在民主基础上集中,在集中指导下民主。少先队民主制,可以说是我们国家政治制度的微型和基型。党中央指出:“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见中宣部关于“三个代表”宣传规定)我们组织少先队做什么?共产党领导、共青团带领、辅导员辅导少先队做什么?首先就是引导少年儿童在自己班级的中队集体生活里学会自己当家做主,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并且把自己的班级与中队组织建设好,以维护和实现队员学生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同时也满足他们在成长中的现实利益,即过上快乐幸福的童年生活。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少先队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现在的少年儿童,是未来国家的主人。将来,他们要参加祖国建设,参与国家管理,当家做主,行使主人的权力。所以要从小培养他们的主人翁精神。” 这是对少先队工作很高的评价,也是对少先队员的殷切期望和要求。那么,怎么当家做主呢?他进一步指出:“首先要从小关心国家大事,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同时要“从小在自己的组织里学习当家做主,运用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选举自己的领导人,在队的日常生活中自己管理自己,从而不断提高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为将来当家作主做好准备,长大后成为思想解放、敢想敢说,主动积极,具有首创精神的新时代的主人。”他讲得多么深刻啊!
  一个国家,没有集中的领导,就会变成一团散沙;没有民主,就会蜕化为封建的或军国主义的专制独裁;没有独立自主,就会沦为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殖民地。一个人,从小没有主人翁精神,没有民主精神,不会正确行使赋予他的公民基本权利,长大了只能成为跟着别人走的庸才或受人任意摆布的新奴才,或者变为骄横跋扈的专制独裁者。任何一个团体,一个组织,如果没有民主,就没有自主活动,没有创造力和竞争力,就会腐化,也不能广出人才。儿童团体、少先队组织也同样如此。邓小平同志曾经尖锐地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由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没有民主,没有自主自动,就没有少先队!在少先队里,我们要搞自治,搞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就要搞民主建设:民主组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参与、民主监督。快乐队建两年来已经为此提供了许多好的做法、经验。
  其三,以情为结。
  少先队集体并不是按教条组织起来的,不是干巴巴的,而是靠丰富的、温暖的情感联系团结起来,特别是通过友情联系。队建,就要把队组织建设成“团结友爱大家庭”。人的一生有五情:友情、师情、爱情、亲情和乡情。在儿童集体中友情最重要、最珍贵,而师生情谊,师生互爱互敬是集体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没有师生情,就不会有对组织的深厚感情。师爱是集体情感形成的核心和基础。我们不但要提倡快乐辅导,还要提倡友情辅导。在师爱、师生情带动下,促进伙伴情,干群情。伙伴情通过快乐交往形成相互关爱、相互尊重、相互信赖、相互合作,互相帮助,由此形成集体的基本情结。你困难时总有人伸出友谊的手,你寂寞时总会有人陪你玩。没有孤独,没有自卑,因为组织里充满友爱的温情。友爱使人乐观自信,友爱使单个人和整个群体变得更有力量,友爱是伟大的教育力量。少先队组织情结、集体情结,从友爱情结开始,再由组织情结迁移上升到对学校、家乡、祖国的情结。
  其四,道德为魂。
  国有国魂,队有队魂。队魂就是少先队道德:五爱四作风,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少先队道德的核心是集体主义精神,集体主义扩大上升后就是爱国,缩小分解后就是利他。魂,指核心和指导思想,快乐、民主、友爱、创造都要以道德为指导、为核心,这是由少先队组织的宗旨所决定的。不讲道德,快乐就变为低级乃至以损人为乐;不讲道德,民主就变成唯我主义,自由散漫乃至胡来;不讲道德,友爱就变成臭气相投、狼狈为奸,组织就会变为小集团、小帮派;不讲道德,高创造就会变为高破坏。少先队道德建设贯穿于集体建设中,寓德建于队建,队建过程就是德建过程。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快乐队建就是快乐德育,就是在集体生活中实施的自然而然而又生动实际的“活德育”。
  队建中德建的主要内容有三点:第一是关爱,第二是合作,第三是责任,即主人翁的社会责任感。在快乐、民主、友爱的构建中都贯穿了这三点内容,同时派生出很多其他优秀的品质,其中诚实、正直特别重要、尤其可贵,是少先队集体生活和民主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
少先队有形的组织标志,如红领巾、队礼、队旗和队长标志,三级报告制的仪式,队歌等,都有鲜明的思想道德内容,是在集体建设中少先队特有的组织教育系列形式。我们以往没有强化组织教育,这是少先队组织教育资源的浪费、传统教育的断裂。
  其五,以组织为体。
  组织是集体的本体,又是建设的主体(对象)。把队的各级组织建设好,发挥好队的各级组织作用。
  少先队组织是什么呢?它是以少年儿童为主体的自愿联合体。它是一个实体,有自己特有的组织结构、组织系统、组织形式、组织制度,还有在队员脑中形成的自觉能动的组织意识、组织观念。组织观念是内在的、无形的,但是可以外化为队员行动。还有组织活动,这是可以感受到的群体外部行动。
  最基本,最重要的是具有民主性的组织结构和独立自主性的组织层级系统:大队、中队、小队。在中队组织中有三个组织层级:中队委员会、中队职能部、小队。中队的最高权利机构是中队队员大会,(在大队,由于人数众多,所以采用少先队代表大会的形式)。队员大会民主选举中队委员,组成中队的领导机构——中队委员会,中队委员会是决策和指挥机构,中队委员会产生的中队职能部是执行机构。中队委员会有点象“小人大常委会”,中队职能部好像“小国务院”。儿童组织要简约化,把决策和执行机构联在一起,中队委员兼职能部部长和分部长。中队职能部是中队委员会的扩大和相对独立的实体,吸取非委员的能人参加,担当各职能分部的副部长、助理或干事。中队要依靠小队、带动小队。小队是中队的分支单位或称细胞单位,它是中队的基础组织、行动组织,具有相对独立性,有较强机动灵活性和战斗性。
小队一活,全队皆活;中队一通,则全队皆通。(指整个大队)
  以组织为本体、主体、实体,就是要求把中队各个层级的组织建设好,作为“领导班子”,即班队集体领导核心的中队委员会及职能部组织的建设和各级队干部的建设,是快乐队建的关键和重点。
  以组织为体,要求我们的领导和辅导运作方式,坚持“通过组织”的原则。对少先队工作和活动辅导时不要越过队长、中队委员会直接发号施令。要充分尊重组织主体,尊重中队为与会主席,发挥他们自己的系统领导作用。辅导员应帮助队委们出主意、提建议,同队干部平等地“合作共事”。辅导要着眼于发挥队干部和队员们的主动性、创造性,让队干部到第一线指挥,自己则往边靠一点,往后退一步,这样做决不是要降低削弱辅导的主导地位和主导作用,相反,却能更好地实现我们的辅导,发挥我们的主导作用。
  四.快乐队建的内容及其方法:
  队建的内容与方法,根据以往辅导员和少先队员创造的经验和理论研究的成果,总共有十条:
  1.快乐的共同目标
  2.快乐的民主组建
  3.快乐的的民主管理
  4.快乐的自主活动
  5.快乐的探究学习
  6.快乐的奉献服务
  7.快乐的环境阵地
  8.快乐的团队衔接
  9.快乐的评价激励
  10.快乐的民主辅导
  现分别陈述于下:
  (一)快乐的共同目标:
  中队目标要由队员民主制定。目标体现队员们共同心愿,要引导大家为之共同奋斗、争取实现。切忌教师包办、指定,切忌教条、抽象、成人化。发动队员。集群智群愿,必然会富有童趣、美意、乃至有独特、奇特的浪漫色彩。
  目标首在中队队名和小队队名,要取好队名。队名可以连续,也可“与时俱进”,给予变换、更新。
  有了美好队名,队员就会喜欢自己的中队,增强自豪感,有利于组织观念的养成。
  配合队名,可以制作中队标志,也可以定“吉祥物”,还可以编创自己中队的队歌来自我激励。
  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还可以民主制定“中队公约”,这是中队集体的共同规范、规则,是中队队员自勉、自律,自我教育的共同准则。“公约”条文不宜太多,过细过死,变成一种束缚,更不应搞成由老师自上而下规定的“班训”。
  目标要公开标明展示,成为班队一大“景点”。
  (二)快乐的民主组建:
  民主组建有三大块:优化组建小队,选举中队委员会,建立中队职能部。
  1. 民主组建从优化组建小队开始,搞自愿合理的组合,以形成小队内在的自主活力机制。
  优化组建首先要自愿组合,在中队先民主推选出一批小队组建召集人,然后搞“招兵买马”和“自投门路”相结合的双向选择。“合理”就是要顾及团结。总会有几个没人要的“嫌弃儿”。要教育队干部团结他们,“一个也不能少”。“合理”还要对每个小队的成员数量进行调整,还要考虑到干部的力量、能力乃至性别等合作因素,但这些都不能强制搞“行政干预”,只能采用建议方式。“自愿”是合理的首要原则。即使有几个性别清一色的小队也无妨,但我们提倡“性别互补”。“合理”还表现在小队人数上,人数要少,以五人左右为宜,最多不超过7人,“船小好调头”,灵活性、机动性强。人数少有五大好处:决策易、行动快、参与广、活动方便、小干部好管理。小队成员,小队干部还允许合理流动,合理轮换,但常任队长要相对稳定,到换届时再作变动或连任。副小队长可以“轮流当当”,使人人有锻炼的机会,还可产生“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效应,但是这种轮流仍要坚持民主推举原则。队干部是“领头雁”,不是值日生,可以排表轮值。
  怎样挑选小干部?怎样才能成为称职的小干部?团中央书记赵勇曾提出:在雁群中,“谁的体力最好,就由谁领飞。”体力最好的标准有三条:“过硬的本领”、“高尚的品德”、“进取的精神”。他指出:
  ——“没有过硬的本领,没有出色的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人交往能力以及分析事物的能力,队干部的工作就做不好。就像大雁没有强健的翅膀,没有敏锐的眼光,没有避开恶劣天气的技能,就当不好领头雁一样。“
  ——“没有高尚的品德,队干部在队员中立足都很困难,就更别说带好一个集体大踏步前进了。”
  ——“没有积极进取的精神,队干部就不能成为出色的队干部,他带领的队集体就不能成为出色的队集体。队干部要带领队员开展创造性活动,开发创造性思维,培养创造性才干。这样,长大后才能成为创造性人才,为祖国、为人类做出贡献。”(引自《少先队小干部》)
  2. 召开中队全体队员大会,选举自己的领导人——中队委员,组成自己的领导机构——中队委员会,中队委员候选人由一定数量的队员联合推举,参加竞选。候选人要发表竞赛选演说,也可张榜展示,被选上后还要发表就职演说或宣言,表示自己向全队承诺,这是最好的自我诚信教育。前面说过,中队全体队员大会是中队的最高权力机构,中队委员会要对队员大会负责,并接受队员大会的监督。要试建中队委员会每学期一次向全队大会述职的制度。中队委员会是中队的火车头,是队员中的“领头雁”,“快车要靠车头带”。中队委员会怎么样,中队就怎么样。成人团体的领导核心、领导集团被称为“领导班子”,领导班子的优化组建和民主领导是关键。所以,严格按队干部条件,民主选出队员自己的领导人,是形成集体发挥组织作用的头等重要大事。
  队干部的基本条件是江泽民同志为上海少先队队长学校题词的两条:“热心服务”、“勇于创新”。团中央书记赵勇对此以“领头雁”为喻,在《少先队小干部》杂志上作过非常精彩的描述。
  3. 通过多元化小人才招聘,建立在中队委员会直接领导下的中队职能部。
  中队委员会选出后,要立即民主组建中队职能部,按需建部。队委分工兼任部长也要听从队员意见,决定谁能胜任某个部的部长。副部长、助理、干事公开招聘,实行民主竞选。中队委员会是决策机构,职能部是执行机构。职能部聚集了许多小人才,每个部才能发挥生产出许多有创意的活动,列成活动菜单,供队委会协调统一安排,或让队员自由选择参加。职能部一建立,中队活动就能多样化、经常化地自动化地开展起来。
  (三)快乐的民主管理:
  中队委员会及其职能部建立后,就要由他们带动小队一起搞民主管理。
民主管理即自治,自己的事情管,自己当家作主。这里有组织管理、活动管理、教育管理、生活管理、领导管理等五大板块。我国民主建设从村民委员会开始,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又发布了村民民主管理的条例。少先队搞民主管理同村民委员会的民主管理同步,为推进政治民主化打好基础的基础。
  民主管理首先要提倡民主决策,少先队的事情,由队员自己出主意自己来主持。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此都有明确的要求。在党对少先队工作的要求中,最著名的是在全国第一次代表上,邓颖超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少先队员和辅导员们所作的“未来需要你们去创造”为题的讲话中,她要求少先队:“首先要发扬主人翁精神,开展活动,不能什么事都等辅导员来安排,你们要自己当家作主。自己出主意,自己做准备,自己来组织。你们既是各项活动的积极参加者,又是各项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这样,才能发挥你们的创造精神,培养你们的创造才能。”当时的团中央书记胡锦涛同志在少代会工作报告据此也提出相应的要求,他指出:我们要“引导队员树立主人翁思想。现在的少年儿童,是未来国家的主人。将来,他们要参加祖国建设,参与国家管理,当家作主,行使主人的权力。”“要引导队员从小在自己的组织里学习当家作主,运用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选举自己的领导人,在队的日常生活中自己管理自己,从而不断提高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为将来当家作主做好准备,长大后成为思想解放、敢想敢说、主动积极、具有首创精神的新时代主人。
  民主管理还要在中队里设立众多管理岗位,让每个队员都能在队里各献其能、各司其职。
民主管理还包括民主监督和民主参与。
  * 民主监督。
  快乐队建实施以来,不少基层建立了对少先队干部的民主评议制度,有的大中队还建立了专门考评队干部的监督部及处理队员日常行为规范的“少先队纪律检查委员会”,这是很有意义的。让小干部从小接受群众监督,让少先队员从小行使民主权利,对被自己选出来的干部学会民主监督,同时又对队员群众的行为实行自我监督,无疑会使未来党政企事业各级干部的腐败、官僚的现象会少一点,使党和国家的权力机关和企事业的未来领导和“公仆”们更加清廉、公正。另一方面,又能让孩子们从小接受群众的民主监督,养成小公民自爱、自律的能力。
  * 民主参与。
  胡锦涛在全国一少报告中要求少先队不能只是关心自己的队事,首先要关心国家大事,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作一些力所及的参与服务。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12条规定:“儿童有权对影响儿童的一切事项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据此,少先队民主参与应适当扩展到班队外:对全校,对上级领导,对成人社会有关儿童的一切事项均有权适当的参与,如对教育改革与课程改革、教材、课堂教学与班级教育工作;对有关少年儿童与少先队方面的评优评奖,对少先队上级领导,乃至政府工作,都可以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对社会不良倾向,更可以批评指出。
  少先队是国家的小公民、小主人组织,优秀的快乐中队不是封闭的,让少先队员在民主的社会参与中尽责任、受教育,发挥组织的作用。
  (四)快乐的共同活动
  活动是队的生命。共同活动是集体的粘合剂。
  中队里有丰富多彩的活动。主题队会、节假日活动、午间十分钟队会活动,特别是雏鹰争章活动,有必修章、选修章、还有自设自定的奖章,十分丰富。中队职能部所开列的供大家自由选择的“菜单式”活动,也是别有风味,是队员特别喜爱的。选择性的兴趣社团活动,更受初中队员的欢迎。
  活动贵在自主设计、自己组织、自己实施,即使是从上面来的、全市全区性的活动,也都应该通过组织,由队员们自主实施,发挥主动性、创造性。
  (五)快乐的探究学习
  中队集体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少先队搞学习,要让学习快乐起来,特别要配合探究性和拓展性课程,开展饶有趣味、富有实践性的探究性活动。
  少先队进入了学科课程,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上发挥自己的组织作用。上海市武宁、江宁等校创造了一种课队结合的新型活动,称为“三进一联”。
  “一进”指少先队的雏鹰奖章进入课堂,成为一种过程性、多元性、导向性的有形评价激励手段。新设学科性的校本、班本、课本奖章,巧妙地把教师的课改要求、教学要求变为学生自己所主动积极追求的目标,发挥了诱导作用。
  “二进”指小队进入课堂,小队同学习小组结合在一起,发挥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活动学习的作用,小队不再只管课外,只在校外存在。小队组织进入学校教育主阵地,发挥机动灵活的组织作用。
  “三进”指队活动进入课堂。队活动使教学活动主体化、组织化,成为教学过程有机的一部份,把课堂教学搞得更加生动活泼、更有实效。
  “一联”指使课内外、校内外教育教学活动联成一片,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课外活动促进课内学习,少先队起到组织纽带作用,不再同课堂学习搞“两张皮”。少先队中小队成为班级教学不可分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进一联”全面发挥组织作用,是少先队集体建设的一个新生长点,一个创造性的新发展。
  (六)快乐的奉献服务
  在组织中,让人人都有服务岗位,让每个队员都有奉献并施展自己才能、尽自己小主人责任的机会。提倡友爱合作,继承发扬队的优良传统作风,在中队中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人际关系。让每个队员都能在为人服务的社会实践中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优良的道德作风和行为习惯,实现少先队“在集体中和为了集体”的教育理念。
  (七)快乐的环境阵地
  用美好的文化环境来熏陶人,用巧手慧心来创造有趣而又自豪的环境,在周边环境中要有能唤起少先队员组织意识的宣传,又要充分展示队员的成就和中小队集体风貌,让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班级和中队,受到无声的感染。
在教室里,中队要有自己的“小角落”和“小家务”(活动阵地)。各种各样的“队角”:文化角、生物角、服务角,办好小队报,创建自动墙,展现中队生气勃勃的风貌。
  (八)快乐的团队衔接
  上下前后组织间的衔接很重要。新生入学时,小学中高年级的老中队要欢迎并引领弟弟妹妹入学,使未来的红、绿领巾从进校第一天就感到组织的温暖;要带童建团,帮助低年级组建儿童团,进而帮助他们准备参加少先队。小学队员学生毕业到初中报到,要转队籍卡,初中的大队、友谊中队要欢迎预备班、初一的少先队员,帮助他们建立新中队。初二少先队中队委员会要推荐优秀的少先队员申请加入共青团。入队后的团员要留队带团队,组成团支部,成为中队的核心,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初三毕业离队时,初三中队要为弟妹中队留下良好的传统和成果,让星星火炬在本校队组织里就开始“代代相传”。
  (九)快乐的民主辅导
  在快乐队建中,辅导员要充分发挥辅导民主。辅导员的智慧、创造和品德、作风修养是主导作用的示范基础,能够转化为全队学生群众的伟大主体作用。
  辅导员对少先队员应该是什么样的角色呢?他(她)们应该是怎样一个人?
  第一, 辅导员是少先队员最喜欢的——好朋友
  第二, 辅导员是队员自主自动的  ——好参谋
  第三, 辅导员是为队员热情服务的——好公仆
  第四, 辅导员是引领队员进步的  ——好向导
  第五, 辅导员是维护队员权利的  ——好卫士
  《辅导员“十要”公约》,作为对少先队员,也是辅导员间相互的承诺。

    辅导员“十要”公约

  一要 —— 微笑辅导,礼貌待童。
  二要 —— 多同队员一起玩。
  三要 —— 凡事先想想队员们的需要。
  四要 —— 有事多同队员们商量。
  五要 —— 经常倾听队员心声。
  六要 —— 让队员讲话,讲自己的话。
  七要 ——为队员讲话,维护队员权利。
  八要 ——通过组织,让队员作主。
  九要 —— 要求队员做到的,自己先做到。
  十要 —— 答应队员做到的事,一定要做到。
  (十)快乐的集体评价:
  普陀、嘉定、闸北三个区的少先队教研员共同设计了一张评价快乐班队集体的量表,其中有三级评价指标。参照量表,上海市少工委和少年儿童研究中心在各区少工委申报的基础上评出上海市百佳快乐中队集体和百佳快乐中队优秀辅导员。
  快乐班队集体的评价指标是评选优秀班队集体的依据,也将成为教育督导的参照依据。对班队集体建设起着目标导向和成果激励的作用。现有的评价量表只是试订,尚不完善,但它的制定是集体建设科学化的重要开端,我们将用几年时间反复实践、反复修订,使之逐步完善。

  上海少先队集体的历程总共有半个世纪。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建队初期就由团市委第一任少年部部长蔡怡曾同志提出,1957年前后,团市委少年部曾组织部分区干部和重点基层辅导员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新世纪初发起的“创建快乐中队集体”的评比活动,使集体建设的实践与研究走上了一个新阶段,使之更有时代性、科学性、创造性。通过评选“百佳快乐中队”,涌现了100个典型经验和100个创建快乐中队集体的优秀辅导员。我们深信在这个基础上,少先队中队集体建设的实践将会有大面积的推进,少先队的组织建设理论也会有更加深化的发展,在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少先队组织育人的作用将会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                    

责任编辑:吕春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