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老栏目 > 科研 > 课题研究 > 研究动态
《适合于学生的学校教育实践探索》研究报告

《适合于学生的学校教育实践探索》研究报告
                                           执笔人:龙世明
历史站在了世纪之交的门槛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世界格局风云变幻,机遇与挑战并存,国家前途和教育发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密切相关、荣辱与共。“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役全面打响。21世纪是一个因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确立而产生深刻社会转型的新时代。新时代需要一代新人,需要新的教育。“新世纪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新教育呢?”广大的教育工作者都在思索这样的问题。我们认识到:为了培养新型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教育必须实现几个根本性的转化。一是教育结构与管理体制的现代化转化,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科技体制相适应的教育新体制,解决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问题,优化教育内部结构,以现代人的精神培养现代人,以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二是学校教育内容、教育过程、教育方法的现代化转化,以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和学习选择的权力,重视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多元选择的教育机会。教育体制改革属于宏观层面的问题,是通过教育行政部门完成的,而学校教育层面的变革则跟我们的基层基础教育工作者息息相关,尤其是广大基层的中小学校长,更应当牢记自己的使命,在办学实践中着力实现学校教育理念的现代化转化和与时俱进。笔者作为上海市位育初级中学的校长,和位育初级中学的全体师生们在过去的六个年头里,共同进行了这方面的思考和探索,我们所倾注热情并孜孜探求的课题是“如何在位育初级中学创造适合于学生的学校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一)问题的背景
提出创造“适合于学生的学校教育”并非是我们一时的心血来潮,这个问题的提出在宏观上是基于世纪之交全国和上海市的教育政策变化,这种政策变化给位育初级中学办学带来了直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我们的位育初级中学要想继承悠久的历史传统,保持自己享誉已久的办学品牌,迫切需要应对这种政策变化,积极完成对自身办学理念的提升和与时俱进;主动去革新学校教育的模式,创造适合于学生的学校教育。
1、政策变化之一:重点中学初、高中分离办学。1996年教育界展开了一场影响广泛的讨论:重点学校的存废之争。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的改革刚刚从经济通货膨胀的困境中走出来,迫切希望加快现代化的步伐。随着浦东建设和开发的推进,上海作为我国最发达的城市率先提出了建设一流城市的目标,在科教兴国、科教兴市战略思想的指导下,上海的教育决策者提出了“一流城市需要一流教育”的口号。然而,什么样的教育才称得上一流的教育?一时在上海教育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1996年2月,以《教育参考》杂志发表《“重点校”政策可以休矣》的文章为标志,一批高校学者纷纷向重点校政策发难,呼吁取消重点学校。随着讨论的深入,这样一种观点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并在当时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将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也是建设一流教育的内在要求。有同志进而提出政策建议——应使原有的重点中学一律取消初中,只设高中;原有的非重点中学集中力量办好初中,保质保量地提供义务教育;让原有的重点中学适度地扩展规模,提高办学效益,在平等竞争的前提下保持优势,各创特色。于是,1997年以后,上海加快了重点初、高中“脱钩”的步伐。
1998年8月,位育中学高中部搬离,位育初中在原址独立运转,高、初中分离办学。可以说,初中招生制度的改革是对我校的最大挑战。以往任何一所名牌学校(无论是中学还是大学)都离不开“声誉”与“生源”的交互作用。学校较好的“声誉”会引来较好的“生源”;较好的“生源”又能维持学校较好的社会“声誉”。如果形成良性循环,则使名校更“名”,重点更“重”;如果实际办学水平一时下降,依靠招生优先权仍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生源大战”始终是各类学校在招生考试时耗费极大精力的一种普遍现象。97年开始的初中招生制度改革使所有公办初中一下子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服从全市整体教育改革的需要,我校不再享有原先重点中学曾享有过几十年(文革期间除外)的招生“优先权”。虽然无数学生愿意选择我校,我校却无权选择学生。这样一来,我们面对的是在学习基础、学习习惯乃至各方面都参差不齐、差异极大的“生源”,我们遇到的最大的矛盾是“生源”已变化,而“家长和社会对我校极高期望值却丝毫未变”的矛盾。位育初中面临着前所未遇的困难压力。松一步,位育初中从此将不再是“名牌”。作为历史悠久的名校,位育初中将何去何从?这个问题很现实地摆在我们全体位育人面前。生源的差异已经决定我们不可能延续我们过去作为重点初中的一套教育方法,但是所有的学生进了位育就承载了家人、社会对其极高的期望,我们必须要让“每一个学生在位育初中都能收到最好的教育,取得其本身所能取得的最大程度的进步”,因此,我们以前所未有的勇气、智慧和努力,喊出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口号,去探索前人未走过的道路——创造适合于学生的学校教育。
2、政策变化之二:“要择校找民校”政策的出台。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起,上海市的民办教育开始复苏,民办教育的出现不仅缓解了政府在资金投入上的不足,更可以满足家长和社会对多样化教育的需求。因此,上海市在招生文件的补充规定中写进了“要择校找民校”,明确规定了民办初中允许择校的政策。应该说,这几年来正是这条政策舒缓了潜藏在社会和家长中的巨大的择校压力,相当一批民办初中(含转制初中)在这过程中得到了超常规的发展。但是我们也看到,“要择校找民校”这一政策也带来了不少问题,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初中面试就近入学非但没有使公办初中改善生源,反令这些学校不得不承担起接纳地段内那些学习有困难学生的义务。“要择校找民校”的政策,在使民办初中实现发展的同时,也抵消了一大批公办初中摆脱困境的努力。可以说,近年来公办初中一方面要应付民办初中带来的生源挑战,一方面要应付残酷的中考竞争,始终在夹缝中求生存,其办学的困难可以相见。现实的结果是,民办初中加强了、发展了,而公办初中更困难了。位育初中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民办初中争夺生源,挤压生存空间的冲击和影响。面对这样的挑战,是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睡大觉,还是积极主动地去应对,又该怎样去应对?“积极变革自我,以办学质量求生存,以育人成效求发展”,我们全体位育人心目中都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因此,面对位育初中来源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我们开始探索变革过去的教育方式,创造适合于学生的学校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位育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
3、政策变化之三: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上海市二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于2001年6月7日发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上海市作为全国最发达的城市,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便启动了第一期课程改革,到1997年初,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一期工程告一段落并转入课改二期工程。“二期课改”的核心就是要改变以往由学生适应课程的被动局面,建立起让课程适应并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的现代课程体系。这将带来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评价体系、学习方式等一系列重大变革,也是实现2010年上海基础教育进入世界一流水平目标的重要标志。“二期课改”方案提出,让课程适应学生,使课程的选择性和自由度更大。另外,方案还提出,课程实施国家、地方与学校三级管理,增大学校对课程的开发与选择权限。教学计划不再统一颁布,而是由学校制订出个性化方案;除基础型、拓展型和研究型三类课程外,还特意留出6%至7%的课程空间,由学校根据自身情况和学生特点自主设计研发,这比原先学校仅具有实施功能迈进了一大步。可以看到,无论是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还是上海市二期课改都提出了让课程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要求,因此,位育初中提出的“创造适合于学生的学校教育”正是体现了我们位育人对课改精神的积极贯彻和落实。
(二)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我们把具体的研究目标定为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以及在两者结合的意义上探索、构建适合于学生的学校教育新理念,着重研究构建有位育初中特色的适合于学生的学校教育实践的新模式。学校教育模式,主要是指学生在学校中参与的基本教育活动,涉及学校德育、课堂教学、心理健康教育以及以班级、社团、各种兴趣小组活动为载体的各种艺术教育、科技教育。我们所研究的内容不仅包含了上述部分,还研究了学校管理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因为这些环节也是构建适合学生的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
(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我们的研究思路是:结合位育中学的传统与实际,从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的整体出发,使学校教育的各方面工作尽可能地在人本的意义上展开,探索“创造适合于学生的学校教育”的办学之路。
我们研究的途径与方法是:在查阅文献、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实践反思、经验总结,探索、概括、构建适合于学生的学校教育体系。研究中所采用的主要方法为:文献情报研究、调查研究、行动研究和准实验研究。
(四)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构建适合于学生发展的学校教育模式,既是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学校师生全面和谐、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也是对课改理念的实践探索,其经验同时也具有较广泛意义的推广应用价值。无论是民办学校择校热背景下,处于办学困境中的众多公办初中,还是和位育初中有着相同经历的原重点初、高中分离后独立出来的公办初中,这些学校都亟待摆脱办学困境,提升教育质量,走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之路,位育初中的探索和实践经验对于它们无疑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二、理论上的思考——实践探索展开的认识基础
    我们的研究更多的是在学校办学层面上的实践探索,然而在实践探索展开之前,在理论上认识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性,认识到构建适合学生的学校教育的必要性,也显得非常重要。在对教育现实的反思中,我们认识到我们一直以来忽视了孩子们的个体差异,代替了他们进行选择,这是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性所在;我们同时也认识到学校教育应当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教育,这是构建适合学生的学校教育的必要性所在。
(一)我们忽视了孩子的差异,代替了他们进行选择
反思我们当前的教育现实,我们不难发现,学校教育仍然遵循的是认知为本的学科教育,无论学校、教师、家长,都更为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学校、班级的升学率,孩子能否进入重点中学、大学,等等,所有学校以及家庭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个重心展开的。因此,我们没有时间,也没有耐心去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自己的人生愿望和发展方向,并为他们对自己人生的设计提供相应的教育。考试成绩就是一切,是人生的分水岭,这导致那些在学业上不成功的学生被严重地忽视了,从一定意义上说,他们人生的不成功也从此被决定了。对此,我们已经习以为常,我们的许多改革,都是致力于提高学生学业成绩,课程的编制是以知识(主要是学科知识)的灌输为核心的。我们似乎忘了,孩子们是千差万别的,其智力结构具有多元性,没有一种教育是适合所有人的。我们力图把所有孩子都纳入到一个以分数为唯一评价标准的体系,并自以为是为他们提供了最好的教育,而无论这些孩子来自什么样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有何种设想。实际上,我们是在代替孩子为他们选择了我们认为是正确的,是为他们好的教育方式,完全忽略了孩子的感受,这种选择的正当性和合理性是应当打一个大大的问号的。
(二)学校教育应当尊重学生的体验,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教育
    学校教育要反映国家意志,这是一个不争的事理。但在今天,这句话并没有说完整。在过去,学校一直是由代表国家的组织机构来评价它,而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则由国家机构选派到学校的代理人、校长们作最终评价。作为学校教育的对象一一学生和更加关心学生发展的家长们则游离于学校教育评价主体之外,这似乎不合情理。在现代社会,学生作为对学校教育亲历者和体验者以及家长作为学校教育的密切关注者理应有权对学校教育作评价。关注个体、关注个性是教育现代性的本质。在我国,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国家对个体的制约作用将会越来越间接,制约的范围也将大大缩小。个体自由择选发展的空间不断扩大。在传统及计划经济体制之下,个体的生命存在方式及其质量,基本上都是由外在于个体的力量所控制和支配的。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这种支配的力量却让渡给了个体自身。现代教育已经摆脱了从属工具性质,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对于个体而言,它已经成为个体生命全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简言之:立足生命存在、关注生命体验、呼唤生命活力、提升生命质量,就是教育现代性的基本内涵,也是学校教育的责任。从这个意义而言,“创造适合于学生的教育”是尊重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体验的呐喊,是一种关注学生文化生命特征的反应。借用一个比喻:鞋舒服不舒服,只有穿鞋的人最清楚。学校教育就像鞋,学生就是穿鞋的人,学校教育是否适合于他,他的感受最清楚。学校教育就是要让学生穿上适合的鞋,踏上生命的征程能远行。
三、位育人的实践探索
经过理论的思索和学习,我们全体位育教职员工在思想认识上达到了统一,并对构建适合学生的学校教育展开了实践的探索。在实践的探索中,我们始终以“创造适合学生的学校教育”作为核心理念贯穿我们学校各项工作的始终,包括了学校办学目标调整、学校德育、课程教学、艺体科技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管理等诸方面。
(一)确立明晰的学校办学目标
1998年以来,在招生制度改革等宏观教育政策的影响下,位育初中办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校全体师生知难而上,变压力为动力,及时调整自己的办学思路,确立了新的办学目标。办学目标是学校的灵魂,决定着学校的方向,决定着学校的兴衰和成败,决定着学校办学效益的高低,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我校的办学目标坚持贯彻以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为指导,以十六大提出的“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自觉地适应和服务于上海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遵循教育规律和管理规律,从位育初中的实际出发,注重发挥位育初中的历史传统优势,特别是把创造适合于学生的学校教育这一理念揉合在学校的办学目标中,使之成为全校师生的共识并落实为具体行动。我们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教师中提倡“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提出“让每一位学生在位育初中都尽可能受到最好的教育,取得其本身所能取得的最大程度进步”。我们把学校教育和人的幸福、人的自由、人的尊严、人的终极价值联系起来,以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倡导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需要和学习选择的权利,重视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多元选择的教育机会,使位育初中学生按照自己所喜爱的和最有发展潜力的方面,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有关的学习和活动中去,并在自己的选择中个性鲜明、生动活泼地健康成长。
(二)关注学生需要,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
学校德育开展的轰轰烈烈但实效性不高的问题一直是困扰各级学校的难题。我们发现目前的学校德育操作中普遍存在着忽视人的主体精神、忽视德育对象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缺乏人文关怀的现象。德育观念陈旧、德育内容空洞、德育方式的非道德化等,严重阻碍了学校德育工作,影响了学生身心的正常发展。尤其是学校的德育方式存在着问题,把德育泛化、物化和非生命化,以政治教育代替德育的全部内涵,把学生当作受教的容器,强行灌输,无视学生主体的存在,在德育中忽视人的生命、忽略学生的年龄特征,违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学生进行“高、大、全”式的拔高教育,这些遗憾和缺陷大大降低了德育的实效,使学校德育工作流于形式而苍白无力。
我们提出,学校德育工作应关注学生的需要,提供适合学生的德育内容、采取适合学生的德育方式,并重视对学生需要的“精选与培养”,引导他们走向道德高峰。学生的需要具有从低到高、意识水平和自我控制水平逐步提高的特点,而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道德需要的重要时期,一旦形成便决定着道德发展的方向。所以位育初中的学校德育工作非常注重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形成层次鲜明的德育目标,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的需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为例,我们不笼统地一味提出高要求,而是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水平将之分解为三个层次的德育目标:最基本的是“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讲诚信、守规则”,然后是“关心学校,关心社会,形成责任感、使命感”,最后是“关心祖国,关心人类,形成民族与世界立场”,可以看到这三个层次的德育目标是递进关系。如在开展“弘扬传统美德、培养时代新人”教育时,我们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提的要求也不一样:对预初年级,重点是校史校风校纪教育,建立集体观念;对初一年级,重点是诚实守信,培养责任意识;对初二年级,重点是自律自强,并结合十四岁生日活动,开展“迈好青春第一步”教育;对初三年级,重点是以健全的品质、良好的成绩、健康的体魄,做一名有素质的初中毕业生。可以看到,我们的学校德育工作充分考虑到了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需要。
(三)积极推进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是学生参与的主要的学校教育活动,我校积极推进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为学生提供适合于他们发展的教育。在课程建设上,我们从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有机融合的思路出发,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二期课改”精神的指导下,建立了有利于学生和教师发展的推进素质教育的课程、教材体系,积极推进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可选择性。在课程结构上,我们以基础型、拓展型和探究型课程为框架,以学科性课程为基本形式,建立了主体多维的课程结构。尤其是拓展型和探究型的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为每一个学生全面提高各方面的素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些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可选择性的特点,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和生长创造。在校本课程的建设中,经过我校教师们的努力,目前以初步形成了一系列的特色课程,如技艺类有:摄影、模型制作、机器人与发明创造、夏威夷吉他演奏、排球、桥牌、素描、无线电测向、网页制作等;知识类课程有:科普英语、数学竞赛辅导、刊物采编、天文、心理咨询、影视欣赏与评论、艺术欣赏等。
    在课堂教学上,我们坚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注重基础,发展个性‘合理负担,开发潜能;家校互促,教学相长;勇于探索,鼓励创新”40字教学原则,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有利于学生形成创新思维的课堂教学模式,以高效益的基础课程和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拓展性课程为载体,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有效支撑手段,以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为导向,形成优质高效、师生互动、生生协助的课堂教学模式。同时学校积极探索了优势学科的知识分层教学,以满足基础不同的学生的学习需要。我们研究并完善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时间和教学组织形式上为学生提供课堂主动学习的条件;帮助学生掌握主动学习的工具;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加强“书本世界”和学生“生活世界”的沟通;丰富课堂师生的互动关系;营造富有人文气息的课堂氛围。
(四)注重开展科技教育、艺术教育和体育
科技教育、艺术教育和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现,注重开展科技教育、艺术教育和体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满足了学生多元成长的需要,是“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科技教育方面,学校经常举办定期,不定期的科技活动,开设科普讲座,群众性的科技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近20个科技小组列入活动课内容,坚持每周活动,参与人数占学生数的近40%,每年组织参加市级以上的科技竞赛15次以上,校科技节每次都有以班级为单位的十几项竞赛。此外科技技能等级考和指导学生阅读科技报刊都列入学校科技教育的内容,学校的科技特色项目天文探索、摄影、机器人制作等都开展的成效斐然。
    在艺术教育方面,我校一直是一多艺术特色学校,学校每年都举行一次大型的综合性艺术活动和多次小型的专场艺术活动,学生参与率极高,我们建立了“三队一团”(合唱队、舞蹈队、夏威夷吉他队和艺术团)以及各类艺术兴趣小组。我们还注意创设校园美育环境,营造学校美育氛围,实现了休息时间音乐化,共有空间画廊化,让学生时时接触美,处处感受美。
     在体育方面,我校保持了以排球为特色,同时拓展了非优势项目,目前我校的桥牌俱乐部发展势头迅猛,已经成为我校新的特色项目,我们还积极开展体教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校每年组织各级各类群众性的体育比赛以及一年一度的运动会,丰富了校园文化和体育氛围。
(五)开展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推动了素质教育的进程。特别是随着独生子女群体数量的增大,家庭问题的复杂化,现代观念更新的加快,素质教育,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新课题,成为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培养健全人格的手段和有效途径。“创造适合于学生的教育”也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按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尽可能充分发展并提高学生的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
    我校注重对每个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宣传,利用电视、校广播电台、宣传橱窗、每个班级的剪贴板、黑板报、心理健康知识传单以及各种心理健康讲座等途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使学生自觉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我们注重团体心理辅导和个体心理辅导的实施,在团体辅导时,针对不同年级学生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分层心理辅导讲座。如初预:新环境的适应和人际交往;初一:科学的记忆和学习方法;初二:青春期和角色扮演教育;初三:克服考前压力,调节情绪。同时加强了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开放力度,保证充足的为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时间。与班主任密切联系,并利用心理信箱和心理热线帮助学生。我们还为每个学生建立了心理健康档案,引入华瑞测评软件系统进行测试,保证心理鉴定的科学性。我们加强了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在学生中开设了心理健康兴趣小组。我校重视心理教师队伍的建设,配备并形成了一支专职心理教师、兼职心理教师、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通过指导和完善家长委员会的工作,指导学生家长参与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力求学生的身心和谐健康发展。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谁拥有高质量的师资队伍,谁就能拥有高质量的教育。因此“创造适合于学生的学校教育”离不开一支敬业爱生、业务精良的面向21世纪的高素质师资队伍。近几年来,我校以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为核心,通过多途径、多形式、高质量的教、学、研一体化培训,形成了一支具有崇高职业道德的职业道德、强烈的责任感、良好的人文素养、丰富的知识底蕴、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健康的心理个性品质和人格魅力的教师队伍。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学校注重继承和发扬位育初中的传统,发挥老教师的特长和作用,采用“青蓝结对”,以“传、帮、带”的方式培养青年教师。积极创设教师自主发展的舞台,建立新的校本培训模式,研训合一,以教师的专业发展推进学校教育的发展,让教师全面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指导者、帮助者、合作者,为学生的多元需要和成长提供适合的教育。
(七)创新学校管理制度,注重人文关怀
管理也是育人的主要途径。创造适合于学生的学校教育,离不开学校管理层面的制度创新。几年来,学校进一步完善了校长全面负责,党支部监督保证和教代会民主参与的校长负责制。注重办学决策的科学性、激励机制的实效性、能级管理的完善性。依法治校、以德立校,既重视各项制度的健全与完善,更重视学校管理的人文意蕴,进一步凸现了位育初中注重人文关怀的管理特色。我们的管理特色是确立了“关心人与关心工作相结合”的领导方式,畅通“重视学生(家长)意见与重视教师意见并重”的反馈渠道,健全“物质奖励与多种形式鼓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形成了“心情舒畅与催人奋进并存”的校园人际氛围。学校形成了校务会议;学校党支部;教职工代表大会;聘用工作小组;教师职务聘任委员会;校内外专家组;家长委员会;学生团委、少先队、学生自律委员会;校务公开领导小组等相结合的管理体系,尤其是让学生通过各级学生组织共同参与学校管理,既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有加强了学生与学校的直接联系,使学校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

四、实践成效
几年来,位育初中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全国基教会精神为指导,从一流学校需要一流教育的高度出发,始终以“创造适合于学生的教育”的实践探索为抓手,积极推进学校的各项改革和建设事业的发展。几年来,“创造适合于学生的教育”的探索在我校结出了累累硕果:
(一)学校的教学质量持续处于领先地位
在失去了原先的招生优势的条件下,位育初中的教育质量仍然持续稳定处于领先地位。以2002年毕业的这届学生为例,四年前,他们进我校就读时,没有任何一人是考试进来的;毕业时,考进上中、华师二附中、南模、市二、位育高中等市级重点高中的达256人,占毕业生人数的50%,其他学生也都进入了符合其自身实际情况的理想的学校。而更为重要的是,位育初中毕业的学生在进入高一级学校后,继续显示其强有力的后劲,在03年1月期终大考后寒假前,各重点高中纷纷传来喜报:南模的前三名都是位育初中的毕业生,市二的前三名也都是位育初中的毕业生……
(二)位育的莘莘学子们、位育的园丁们和位育初中均获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和成绩
位育初中教育改革和创新的成果与特色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致力于形成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基础上的群体的全面发展,并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中,促进教师的价值实现,促进学校的持续发展。几年来,一项项属于位育初中,属于位育的学生和老师们的荣誉接踵而至。
仅以2001年至2003年这三年为例:
学生个人在区以上各级各类竞赛、评比中获奖有500多项,如全国青少年绘画摄影一等奖、全国青少年业余电台上海赛区一等奖、全国初中化学竞赛上海赛区一等奖、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一等奖……此外,初三学生蔡进2004年运用计算机编程获得“国际光学工程最佳专项奖”,成为中国初中生获此殊荣的第一人。
教师个人在区以上各级各类评比或竞赛中获奖有110多人次;2003年,位育初中建校六十周年之际,凝结着全校教师心血的论文集《春花秋实》集付印出版,收录了老师们的40余篇论文;曹永娥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对待学生不同见解的做法被2001年6月25日的《文汇报》专题报道,题为《上海市位育初中一名教师被学生问倒引出话题——教师如何对待学生提问》,并引发了诸多专家学者关于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热烈讨论……
而学校(含学生团体和教师团体)获团体奖达130多项——
    学校少先队在连续被评为“上海市雏鹰大队”、“全国雏鹰大队”后,2002年又获得少先队工作的最高荣誉,被评为“全国红旗大队”;全体辅导员也于2001年获“上海市新长征突击队”称号。
   2001年、2002年、2004年的科技英语竞赛连续获得团体一等奖;2001年获上海市青少年无线电测向竞赛团体第一名;2003年获上海市青少年电子模拟探雷竞赛团体第一名。学校也连续被评为徐汇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
    男女排球始终蝉联徐汇区冠军,在市级竞赛中也名列前矛,2001年男排获上海市中学生排球锦标赛第一名。2004年男排又获冠军。学校连续被评为2001-2002年度、2003-2004年度上海市市级体育项目传统学校。在排球的带动下,学校的乒乓、篮球等项目也在区级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学校2001年获上海市少年儿童辩论邀请赛团体第一名;2002年获上海市青少年作文竞赛优秀组织奖;2003、2004年连续获上海市初中桥牌冠军;6年来连续被评为上海市徐汇区文明单位等等。
学校的办学经验,曾以《求实的脚步,飞扬的心灵》为题,在2001年11月区委和区府举办的徐汇区教育工作会议上作了书面交流。2004年6月,笔者代表位育初中在上海市委市府举办的由殷一璀副书记主持,陈良宇书记、严隽琪副市长等市领导出席并讲话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调研会上做题为《创造适合于学生的教育》的交流介绍。
(三)来自多元评价主体的一致肯定
位育初、高中分离办学以来,不断推进办学改革,创造适合于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学校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博得了社会各界对学校办学质量的交口称赞、好评如潮,位育的品牌更深入人心。
1、教育行政督导部门的评价。2002年11月徐汇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对位育初中的办学进行了综合督导评估,督导组一致认为学校办学目标明确,有着较为先进的办学理念,认为学校管理有特色,形成了较为团结、和谐、宽松的氛围,认为学校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团结有为、充满这活力的学校干部队伍和师资队伍,并对学校的办学成果予以了很高的评价。
2、来自家长、学生的评价。督导组在对我校综合督导评估时曾进行过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位育初中的学生对学校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很强,家长和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达95%以上,家长们普遍表示把孩子放在位育初中,他们感到放心、称心。家长们的感谢信一封接着一封,他们在信中为孩子进了位育后可喜的变化而惊讶,为位育老师们爱岗敬业、诲人不倦的情操和精神而感动,正如一名家长在信中写道:“看着儿子身上发生着的可喜的变化,千言万语,只道一句:感谢位育的老师们!感谢位育严谨求实的校风!”
3、来自社会的认同和赞誉。位育初中在长期的办学中形成的品牌已经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这种品牌效应并没有因为位育的初、高中分离而减弱,这几年,随着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位育初中的品牌效应反而更加深入人心,有人说在路上看到一群初中生,不用仔细辨认他们胸前的校徽,一眼就可以认出位育的学生,因为他们身上具备位育学生特有的气质。这些年来,学校不仅在本区,而且在外区也有很高的声誉;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外也有相当的影响。学校是联合国教科文俱乐部学校之一(全市仅两所学校),同时又是市教委批准的首批可以接受外籍学生就读的学校之一。目前已有来自美、日、韩、西班牙等国的长期外籍学生十余位。学校每年有师生应邀公派出境出国交流、访问乃至讲学……

五、对实践探索的反思
(一)基本结论
从1998年8月,位育中学高、初中分离办学,位育初中在招生制度改革的巨大压力下,主动应对宏观教育政策变化,积极完成对自身办学理念的提升和与时俱进,主动革新学校教育的模式,探索“创造适合于学生的学校教育”的课题至今,已经过去了六个年头,在这过去的六个年头里,我们的位育初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办学成绩。回首这六年所走过的路,我们每一个位育人都深刻认识到: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只有凸现了对学生个体作为活生生的生命的敬畏,充分考虑到学生丰富多样的个性和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创造适合于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学校教育,才能真正把素质教育的蓝图化为现实,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和接班人。
(二)需要进一步思索的问题
在创造适合于学生的学校教育实践的探索中,我们也发现,这个问题还涉及到一些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对我们今后的实践探索乃至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此予以简要讨论:
1、根据多元智能理论,针对千差万别,层次不一的学生,如何有效地进行科学的评价?光看考试、考核的成绩当然是不够的。
2、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在诸多领域日益与国际社会接轨,上海作为大都市更是首当其冲,在国际化视野下,对于来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社会制度、文化、宗教背景、不同语言基础的外国学生,如果创造适合他们发展的教育?
3、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平衡,尤其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老教师传统的教育教学经验正面临痛苦的转型,他们的知识结构也亟待更新,这样一来使得学校的新、老教师在专业发展上出现了不平衡,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也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思考。
4、我们不难看到,目前无论是社会、学校还是家庭,对位育初中这一类的老牌公办初中,期望水平既有一定的现实性,又普遍偏高。家长都希望我们既能够把孩子的学习成绩提高上去,又希望我们能够全面发展孩子的素质,即希望我们的学校能够培养出既能适合应试又具备较强全面素质的完美的学生。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中间,家长们想实现完美的结合。事实上,这种完美的结合是很难实现的,在探索的路上还可能遇到波折,因此,对于整个社会、学校和家长群体来说,如何通过引导,使得他们处理好期望与现实的关系,更好地使整个社会的期望更有利于公办初中的教育教学改革,为公办初中的发展营造一个相对健康的社会舆论氛围,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非常值得我们去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六、总结语
关于“创造适合于学生的学校教育”的实践探索研究虽然即将暂告一段落,但是我们全体位育人都明白,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之路才刚刚开始,我们将继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国基教会精神、上海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即将召开的徐汇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锐意进取,继续在更深层次上探索和研究适合于学生的学校教育,不断改革和创新学校的办学模式,争取形成具有革新和示范意义的公办初中特色办学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并藉此将我校改革和发展的各项事业全面推向一个更新的高度,为把我校建设成为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自主发展意识和生长创造力、有现代科学底蕴和人文精神的优秀毕业生的素质教育示范学校,成为具有“位育”特色、服务地区、代表上海、影响全国、融入世界、持续发展的现代名牌学校而努力奋斗!
主要参考文献:
1.《人文精神论》许苏民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2.《中国大学人文启示录》(一、二、三、四、五卷)杨叔子等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3.《躁动的百年——20世纪的教育历程》,陆有铨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4.《教育原理》,金一鸣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钟启泉等主编,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
6.《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威廉•维尔斯曼著,袁振国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