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老栏目 > 科研 > 课题研究 > 成果展示
初三牛津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研究报告

初三牛津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研究报告
上海市紫阳中学    李园凤*

一、问题提出
我校是地处徐汇区最南端城乡结合区的一所初级中学。学生来源参差不齐,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和外省市,差异性很大,许多学生学习态度和习惯不好,家庭关心不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牛津英语教材词汇量大、语篇长、语法教学综合性强,学生望而生畏。针对现状,本课题中的“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其意旨就是通过整合来激发学生参与语言学习。
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在教学中的运用使教育技术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成为教育领域一次新的革命。它引发了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甚至教学理论和教育思想等各方面的深刻变革。我校在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方面成绩显著,曾参与了华东师范大学“学校信息化实验”项目,并成为区“信息化实验”试点学校。如今,大部分教师已尝试进行了电子备课,每个教研组和班级都创设了网站。并引进了华东师范大学研制的瑞博网络平台,为信息化教学的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通过多媒体情景设置,实现图、文、声、画的有机整合,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大量的信息,增加了教学容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课堂真正地成为了学生的课堂,实现了教与学的优化。对于初三学生来说,通过电脑指导学生储存习题,便于学生的重新利用、修改和整理,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网络英语语言材料的收集,电脑小报及网上作文的布置。学生能从网上读到原汁原味的英语,加大了学生的阅读量,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及写作的热情。通过任务的布置激发学生从网络中寻求信息,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和产生积极情感,逐步形成一种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从而自主地进行观察、思考、想像、创造等一系列活动,以达到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目的。
二、研究过程
初三牛津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从起步至今经历了3个阶段。
1、准备阶段;主要收集与信息化有关文献资料,了解学生状况,制定实施计划。
实施阶段:指导学生上网查询资料及完成任务。了解学生情况并及时调整。实验老师开设教学研讨课,对案例进行研讨、分析、制定改进措施。
2、 总结阶段:收集资料、经验总结,撰写有关信息教学不同方面的论文,形成
有价值的案例研究。
三、研究成果及其分析
(一)研究成果
1、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得到提高
1)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升
从预初时部分学生连简单的英语问句“Where are you from?”都回答不出,到现在课堂上学生能积极开口说英语,积极参与课堂。在家长开放日和公开课上,学生的口语能力得到了听课老师和家长的赞扬。在2006年“迎市博双语比赛”中实验班两位学生分别获区三等奖。
2)学生写作能力得以加强
通过英语电脑小报的制作及网上写作等方式,英文写作整体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多位学生的文章在《中学生学习报》上发表。
3)学生的成绩取得进步
几次月考中,实验班与对照班班的学生成绩变化比较明显,其中实验班学生的学习成绩稳步上升,学生的优秀率也有了显著的进步;大部分的优等生进步更为突出,而差等生的成绩也有明显的进步;实验班学生个人成绩首次在中考英语成绩中有了满分的突破。
4)学生信息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发展
通过任务布置,引导学生从网上收集信息,学生能够从自己的实际需要,对信息进行整理、加工和重新利用。使学生具有了一定收集、整理、利用和分析信息资源的能力,同时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高。
2、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发展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课题组教师自身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今,课题组的每位教师都能较熟练的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将信息化社会的生存需求融入到现行的教育活动中去,尽快地适应了日新月异的数字化生存环境。
1) 课题组成员分别开设了1节市级和1节区级信息化信息研讨课。
2) 论文“信息化给英语教学注入活力”发表在中国教育类核心期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上。
3) 2006年8月“中央电教研究所”举办的首届全球“教育信息技术”研讨会征文比赛中,论文“英语电脑小报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获二等奖。
4) 2006年9月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举办的第五届“爱满天下杯”全国教师教育教学论文比赛中论文“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的优化作用” 获三等奖。
5) 撰写了一篇题为“浅谈网络与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和一篇题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的文章。
6)课题两次在学校教育教学研讨会上进行了交流。
3、教学的渠道得到拓宽
情感交流: 在当今时代,网络成为师生促进情感交流的一种有利的媒介。学生的许多情感和言语很难在老师面前直接吐露,通过e-mail或MSN等网络交流工具,走入孩子的心灵深处,利用网络寓德育于温馨的师生情感交流之中,促进了师生及生生的情感交流。
师生互动:双休日、节假日或寒暑假,学生通过网络与老师举行交流,把作业通过网络发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举行指导,同时学生也通过网络交流相互的作文或整理的错题。
(二)分析
因为学校所处地理位置,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和工人家庭,所有的学生在小学没有接触过牛津教材,加上学生家庭环境等诸多外部因素影响,给英语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作为英语教师,我对利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重要性感触颇深。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除了能够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外,还有着很多其他的明显的优势。
1、信息技术给课堂教学注入活力
优化课堂: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丰富多彩的声、光、电等各种信息,使得课堂变得绚丽多彩,使面向学生的画面生动活泼,色彩鲜艳,声情并茂吸引学生集中精力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大大优化了教学氛围。
提高效率:利用计算机的存储和调用功能,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信息,画面,声音, 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课本以外的内容或本学科的前沿知识。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大量的信息,增加了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
突破难点:牛津英语教材词汇量大、语篇长、语法教学综合性强,学生望而生畏,多媒体形象、直观这一功能,就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从而化枯燥为生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突破教学难点,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视听情景中轻松愉快中掌握语言,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通过多媒体情景教学阅读、语法和写作,降低了学生英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激发了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2、网络拓展了学生课外的学习空间
任务驱动: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通过任务布置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寻求答案,如每单元上新课之前,根据单元内容赋予学生一定的任务。制作电脑小报、完成英语作文,使信息媒体成为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意义建构、解决实际问题的认知工具,学生用此来查询资料、搜索信息、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
有效策略:对于初三学生来说,好的学习方法能极大减轻学生的负担,通过电脑指导学生储存习题,便于学生的重新利用、修改和整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求不断的进行巩固训练。节约了学生大量抄写的时间,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学生做习题及写作过程中学生可充分发挥电脑的优势,使用不同颜色的字、图片和动画,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2006年的中考英语采用了150分制,极大地加大了阅读部分的比分,对于学生阅读部分的培养极为重要。互联网源于英语国家,学生通过上网查询语言资料,能读到原汁原味的英语,培养了学生的语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过程自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日益得到认同,利用信息技术支持自主学习成为必然发展趋向。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学生自主学习英语提供了广阔而有弹性的学习空间,通过任务布置,引导学生从网上收集信息,学生能够从自己的实际需要,对信息进行整理、加工和重新利用。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实践、思考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评价客观:利用电脑储存学生学习成绩、作文、电脑小报及其他网络学习成果,对于学生的评价不再只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对学生的评价是学生参与语言学习的全过程。
3、现代信息技术促进牛津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牛津英语》是一套具有时代感,思想性、知识性和真实性的教材,课文所涉及的题材比较广泛,它的内容包括名人传记、风俗习惯、环境保护、生态平衡、能源交通、行为规范、音乐体育、文明礼貌等许多鲜活的人和事,是一个巨大而丰富的德育宝藏,我们教师应努力挖掘这些德育因素,以知识为载体,以网络为媒介,适时适度地在教学中渗透思想品质、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充分利用网络这一便捷、快速的资料库,通过课外任务布置,引导学生寻求名人轨迹、重大历史事件和其他问题的解决办法,提升学生探究能力及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使他们明确学习外语的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信息技术也体现了“教学相长”
部分学生的电脑水平很不错,通过学生制造的电脑小报的作品,教师的计算机运用水平也得到提高和知道了许多自己不知道的知识。接触网络使得学生英语的知识面扩大,这使得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认真制作多媒体课件,认真备课,提高自身的网络水平,在提升学生的信息能力及英语语言能力,同时也体现了“教学相长”。同时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使信息技术不仅是教学辅助工具,师生通过网络寻找信息及作品的制作过程中,电脑运用水平也得到提高。
四、结论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极大优化了课堂教学,拓宽了学生课外学习空间,改革了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法,培养了学生探究、实践、思考和综合运用的能力,达到了利用信息技术改善学习的目的,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与创造,不断探索英语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信息技术与‘教与学’融合在一起,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运用信息技术,教师充分发挥信息媒体的辅助作用,实现了教与学的突破。
五、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应该注意的问题
1、不能“为用多媒体手段而用多媒体手段”
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媒体技术是为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而采用的教学辅助手段。针对初三年级现状,在讲解习题和语法时,要慎用动态图片。如果不顾实际教学需要,盲目使用各种媒体,使课堂中的信息过多过滥,则会造成无效信息的泛滥,同样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仅不能辅助教学,反倒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2、不能“以多媒体的高密度代替学生的思考”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在于应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刺激和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实践中,必须注意不能用电教媒体课的高密度和快节奏来代替学生的探索、分析、思考的时间,必须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
3、不能“因为多媒体而忽视师生互动”
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在教学中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信息交流、反馈,实现教学双方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帮助教师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如果盲目地依赖于计算机,只注重多媒体的运用,而忽略了师生之间的信息反馈,那么就会使教师的教学活动处于一个单向的信息系统,无法摆脱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
六、下阶段教学设想
1、注重学生小组为单位完成“任务”,注意学习任务的分层,以more-able students带动less-able students。提高less-able students的信息收集、整理和利用的能力。
2、以Web quest为教学模式,布置课后任务,让学生通过网络完成,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单元内容,通过网络探究让学生去解决生活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如环境污染等。
3、因为现在每个教室都配置了多媒体设施,大大方便了多媒体教学,探究不同课型的多媒体教学的对学生语言学习的帮助,如语法教学,阅读教学等。
4、进一步利用e-mail和MSN教学写作和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充分利用学校的瑞博网络平台。
参考文献:
[1] 杨玉林、崔希智著 《英语教育学》,旅游出版社,1994年
[2] (加拿大)江绍伦著《教育学的心理学》,江西教育出版社,1985年
[3]《上海市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2004年12月
[4] 张秀英. “世纪回眸从媒体的演变看电教的发展”.《中国电化教育》,1999.10
[5] Dam, L. (1995) Learner Autonomy 3: From Theory to Classroom Practice, Dublin: Authen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