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老栏目 > 科研 > 科技教育研究所
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背景下对科学探究式学习意义的再认识(二)

2.科学探究式学习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现代社会需求的变化”的认识

当今社会正迈向知识经济的时代,在这个以知识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中,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知识浩如烟海,以几何级数增长的信息既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的产物,同时也以更高的速度促进着社会向前发展。未来社会呼唤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为了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必须提高全体公民的科学素养,注重“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教育,这是因为:第一,科学研究活动有其“技术支撑维”,技术有时可以为科学提供研究课题,为科学探究提供必要的观察实验工具、仪器和设备。第二,科学研究活动有其“社会支撑维”,社会机构向科学家们提供研究的资源,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向科学提出新的研究课题,社会教育系统不断地为科学界培养和输送人才。学生只有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才有可能深入地理解社会。我们还应看到,科学和技术的社会功能日趋突出,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各国经济发展越来越依靠科学技术,技术创新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还有世界人口的过度增长和滥用技术的副作用,环境和资源问题日趋突出,人类选择合理的生活方式以及利用科学技术来解决环境和资源问题,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成为人类必然的选择。正因为以上原因,新课程的理念和学习的模式都须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我们不能把学生成天禁锢在书本和课堂上,要让他们参与社会实践,打开视野,增长社会经验,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学校还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觉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其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要使学生的学习在体验性、探究性和合作性的框架下进行,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突出科学探究式学习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

从培养科学家或者其他高层次的人才来说,强调科学探究式的学习无疑是完全必要的,但对基础教育而言,是否需要那么突出科学探究呢?

首先我们从普通公民解决问题的角度来看,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公民,要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种种问题,科学探究也是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从我们平时遇到的诸如肚子疼了、自行车胎瘪了、手电筒灯泡不亮了、门铃不响了,以至烧鸭汤时鸭块啃不动,是煮的时间过长、过短、火过大还是过小等等,都涉及到一个类似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探究式的学习能帮助我们学会生活。同时我们看到,科学探究在社会科学和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迁移性,考古中、侦探破案中、以及与科学有关的社会决策中,都需要科学探究。如我们社区要不要把绿地改为高楼、我们的乡镇要不要办一个造纸厂等等问题的解决,都有一个科学的论证过程和科学方法的问题。也就是说,无论是做科学家还是做一般的公民,都需要科学探究。不仅如此,作为现代公民,为了应对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的挑战,需要学会生存、学会工作、学会学习、学会人际交往和学会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也就是说,需要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实施科学课程正是从未来合格公民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要求出发规划了课程的目标,而这些目标的全面达成,则必须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人格活动――科学探究活动才能真正有效地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