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老栏目 > 科研 > 科技教育研究所
科学精神:科学素养的内核所在(一)

科学课,作为综合课程出现在新课程改革的课程体系中。培养公民所具有的科学素养是其主要的目标。但是科学素养的含义有多重,最外面知识层面和技术层面受到人们重视,而作为其内核的科学精神却日渐空壳化和边缘化。本文试图把科学当成一种精神现象加以探讨,寻找科学精神失落的历史原因,进而提出唤醒科学精神的教学策略。

一、科学精神探源

科学精神作为人类本质力量的外在体现,是人之为人的确认。显然,作为精神存在的科学要早于作为学科意义上的科学。但自西方文艺复兴后,科学产生以来,科学精神才得以最大限度地释放,并逐渐被被广大民众所认同。

科学精神到底指的是什么呢?从亚里士多德谈及科学的诞生时,提出了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惊奇;第二个条件是闲暇;第三个条件是自由。它是自足的,它不以别的什么目的而存在,而纯粹是为了自身而存在,它是一门自由学问。它要自由地思考,自由地发表意义,不受他人的目的和利益支配。从上面的条件可以看出,除了第二个闲暇涉及物质的基础性条件外,其余都是精神性的准备。惊奇展示了心智的澄明,体现了作为一个人对世界的悦纳。很难想象一个心灵灰暗、情绪低沉的人会对其周围的世界产生惊奇。闭塞的心灵只会给自己与外在自然间筑起围墙。惊奇作为人之本性,首先意味着热爱这片世界,并深信他们栖居的这片土地有着美,有着万物之灵。如果把惊奇仅仅理解是怀疑,就局限了它本来的意思。这不是简单地在表面上提出一个为什么的问题,而是根源于对这个世界本能的爱。而自由则意味着思维的开阔,可以突破业已存在的解释世界的模式(范式),希望用自己的思维建构对世界的理解。回顾科学的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自由既是科学得以突破神学权威的先锋,也是科学不断取得发展的动力之源。因为自然界没有最后的谜底,人不断把自然界的认识刻在时代的石碑上用以记录自己前进的历程。人在刻下石碑时已经离开石碑,去探索新的道路[1]试想一下,哥白尼、伽俐略等人如果没有自由的精神,怎么可能在科学史产生了划时空的影响?尽管保留这份自由让他们付出了高额的代价,但正是这样的付出,让人们见证到自由的可贵。

虽然,闲暇必须要有物质条件作为铺垫,但这里更多的是一种精神性的预备。因为物质条件只是闲暇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字在中国有闲情雅致闲庭信步之词,它们都表现出一个人心灵的充盈。闲暇是以一颗充实的心去期待发现,同时也是一种无法言传的愉悦状态,并因此自由地发现世界。只有以这样的平常心,真理才可能展现在你眼前。

亚里士多德提出科学产生的条件很好地诠释了科学精神。惊奇之心、闲暇之逸、自由之灵便是科学精神最好体现。它们是高贵人性的结晶。在这里,我们说科学精神最接近于希腊精神一点不为过,但不能因此就认为其它地方在历史上从没有出现过科学精神。科学精神与科学并非同一概念。就拿我国而言,现代意义上的科学的确是西学东渐的产物,但科学精神自古有之,尽管它很稀少,更未形成过主流文化。但是,凡是有点历史意识的人就会知道,沈括、李时珍、徐霞客等少数人在专制社会中保留了那份珍贵的科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