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中学教研活动记录 > 地理
综论课后评课技能——以地理课为例

提要:评课是教师间的一种常见的争论、交流方式。本文主要结合地理课堂教学从三方面综论评课技能。一是评课的作用,主要明确了评课是教师日常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无论对于执教者、评课者还是学生都是所帮助的;二是评课的原则,主要从理念、操作、学科等六个方面具体探讨了评课的原则;三是评课的基本方法,分别介绍了单项评析、特色评价等六种评课方法。

关键词:评课,地理课,技能

 

1.     评课的功能

在日常教学中,评课有许多形式。如:有领导对教学人员鉴定式的评课,有教研员或学科带头人等有经验的教师指导性的评课,还有同行间研究探讨、相互交流式的评课等等。评课形式不同,其功能也是有很大差异的。新教师的评课当然不会有专家、领导评课那样的“导向、管理、调控与鉴定等”功能,但对于刚走上三尺讲台的地理教师,学会评课也是教学实践的重要一环。在评课过程中,教师们将能得到进一步的认识沟通及学习借鉴。同时,在教学科研上也有所帮助,最终也将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具体阐述如下:

1.1.   认识沟通的功能

任何工作的成功都离不开交流。教学经验的获得在相当程度上是新老传承、相互学习的结果。尤其是当一位教师遇到问题困难,百思不得其解时,更需要交流了。而听课与评课恰好是教师间相互认识、沟通的纽带。一般对于刚走上讲台的年轻教师,学校总会安排一个有经验的教师进行带教工作。这时,师徒间的听课与评课,就会成为增进感情、促进了解的一个重要渠道。同样,在区级与市级的教研活动中,评课更是同行间开拓视野,结交朋友的难得机会。

1.2.   学习借鉴的功能

评课的形式尽管多种多样,但其本质还是旨向学习的功能,起到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作用。而对于刚走上讲台的老师,这一功能尤其突出。年轻的老师通过评课,不断地对比借鉴,自我诊断,从而较好、较快地进行角色转变,适应教学工作。下面两种评课都有明显的学习借鉴的功能:

第一种情况是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碰到了实际困难,为解决问题而深入到有经验教师的课堂听课,以此解惑受益。这种评课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主要评析的是在课堂上对问题的解决过程,思考自己是怎样在他人的课堂教学中得到启发的。如在学习中国国行政区划时,记忆我国所有的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以及它们的轮廓、位置都非常重要。但这部分内容很琐碎、繁杂,很可能使课堂变得非常枯躁、效率低下。但有的地理教师采用了猜谜语、顺口溜、省区轮廓比喻等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中获得知识。

第二种情况是在公开课中,这类课往往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课。通过多次“打磨”出来的精品课。因此,执教教师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确立、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环节的过渡、教学程序的把握、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以及教学效果的检查等各方面都是值得认真学习的。这种课听后,应根据听课记录,结合课堂教学实际进行分析比较,写出一份评课书面文稿,这样就能使自己真正听有所得、评有所得。当然,若发现问题或某些商榷之处时,也应及时地善意提出。

1.3.   教学科研的功能

评课是一项基本的教学活动,同时也是进行教学科研的有效平台。在评课中,许多疑问或争论会慢慢地呈现出来,例如:初中讲授一个个区域地理时,如何才能避免八股式的平铺直叙?如何把地名教学落到实处?如何指导学生读图更有效?在高中讲自然地理时,如何处理自然原理与地理意义的轻重关系?如何开展学生活动,才能真正有所得?等等这些涉及教材处理、技能培养及教学组织等问题的思考,其实就是一个个教学科研的过程。另外,在评课中还可以学习吸收大量的教学理论、经验和先进的教改信息,同时也可以把自己的经验总结概括形成理论。

1.4.   提高学生素质的功能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没有好的学习环境,没有好的老师来实施高质量的教学过程,没有好的评价体系来“催化”教学过程,那么这样的课堂教学将是“一潭死水”,也没有“真正有助于学生们的培养。”评课旨向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根本目的乃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所以评好课,优化课堂教学,既能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又能提高学习效率。最终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2.     评课的原则

评课的原则是进行评课活动时评价者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与指导思想。只有掌握、贯彻评课原则,才能科学有效的实施评价,提高评课的质量。针对当前评课的状况,下面从理念、操作、学科、内容、结果及态度等六个方面探讨评课的原则。

2.1.   理念上新课程标准为指导的原则

关注促进学生发展的地理、关注贴近学生生活的地理、关注实践与应用的地理及关注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地理是新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理念,它们是评课总的指导原则。

2.1.1.    关注促进学生发展的地理

就是要教师改变重知识轻方法、重结论轻过程的倾向,要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到地理学习中来。因此评课需要转变观念,需要立足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及师生的共同发展,从过去单纯评价教师的教向评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结合上来。具体而言,就是既要评教知识,更要评如何教会学生获得知识、积极思维、形成能力的方法。评课中不仅要关注教师教的情况,更应关注学生是否学有所得;不仅要关注教师是否组织了学生活动,更应关注是否以学生发展为本;不仅要关注学生是否认真听讲,更应关注学生是否主动参与。

2.1.2.    关注贴近学生生活的地理

这一理念要求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和自身经验出发,观察、发现、了解并研究生活中的地理,并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地理知识。目前,地理新教材不追求完整的学科体系,这恰好增强了地理教学的开放性和弹性,教师借此应选择生活中的现象、社会中的热点等从地理视角进行探索。由此在评课时,不能只关注教师是否用了教材,而更应关注教师在怎样用教材,是如何对地理教材进行二次加工和创造的。笔者在英国一课的课堂练习中,曾有这样的设计:如联想于上海申博成功,设计了第一届伦敦世博会的材料题。通过首届世博会中的“时髦”展品来回顾英国的传统工业类型;再如在英国体育运动的选择题中,联想于英国的自然环境特征,并考虑到体育运动的起源大多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关的事实,从而判断出英国是高尔夫运动及现代足球的发源地。课后有人评价到这些试题表面与地理关系不大,但它们的解答又与地理密切相关。充分体现了执教者关注学生生活,从生活中设计地理题,训练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与意识。总之,评课时要十分关注地理教学目标是如何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学生的素质教育之中去的。

2.1.3.    关注实践与应用的地理

这一理念要求在地理教学中开展地理观察、地理实验、地理考察及地理调查等活动,尽管这些活动中有许多都涉及到课外,且对环境支撑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但在课堂内,我们仍然要贯彻这一理念。如有些教师在课堂内利用迅速冷凝热水来模拟云的形成、利用简易器材演示热力环流、密度流的形成及水土流失的现象。这些实验尝试,增加了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给予了学生“做中学”的体验。因此评课时,尤为要鼓励、肯定的。

2.1.4.    关注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地理

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信息技术在地理课堂的应用已相当的普遍。在几乎所有的公开课中都使用了信息技术,在平时的教学中,由于硬件支撑的实现,许多地理老师也开始使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在这种状况下,评课要十分关注信息技术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有效性问题,是否适时与适量,是否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挖掘了学生的思维深度,并为学生的认知活动尤其是高水平的思维活动提供了有效的帮助;还是多媒体取代了教师,地理课堂出现了“满堂看”、“满堂听”的现象。在地理课堂上,有些地理内容,如太阳直射点的周年移动规律、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分布规律等知识,使用地球仪等传统教具就能够解决问题,多媒体有时反而剥夺了学生思考观察的机会。

总之,评课应围绕地理新课标和新理念,对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进行思考和评价,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2.2.   操作上实事求是的原则

实事求是指对课的评析要以课堂的真实情况为基础,不带任何偏见,客观公正地进行评价。尊重差异性,做到可行性。

我国地区差异悬殊,城乡之间和同一地区的学校之间差距都很大。由于教学条件的不同(教学设备、学生基础、教师水平等),教师在教学中处理同一问题其方法可能不同,而教学效果也不一样。有的学校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而有的学校连起码的教学挂图都没有;有的学校专业教师力量雄厚,而有的学校一人跨年级,甚至跨几个学科教学。教学条件差距大是绝对的。鉴于此,评课时要尊重差异性:因地、因校制宜,标准应有所区别。。具体而言,评价应做到可行性。指标不贪多求全,而要有所选择地突出重要因素;方式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结论不宜过高,不能坐而论道的空谈。

2.3.   学科上兼顾通识性与地理性的原则

中学教育属于基础教育阶段,学科教育都应以“通识教育”为立足。但由于学科不同,特点、思维方法也不同,所以教师应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开展学科教学,彰显学科独特的魅力。了解到这一点,我们在评课中,就应把握好“通识”与“学科”的尺度。“通识性”要求我们在评课时要注意,执教者是否在传授让学生能更好适应社会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学科领域讲得太偏、太深都是无意义的。“地理性”则要求评课者以综合性、地域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等地理学的特点来进行评析。同时也要突出地理技能的评价,如随手作图的能力,课堂教学中地理图表的应用,地理教具的研究制作,乡土地理教学等,以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爱好。如有的地理教师在讲解城市环境问题时,有的围绕“垃圾如何分类”、“公民如何养成良好的习惯”、“政府如何颁布环保的法律”,这样的课气氛可能很热闹,但貌似政治课,地理味道差了些。应该讲城市的环境问题是个跨学科的热点问题。化学课可以从化学原理和化学技术的层面探讨如何实施无废料排放、如何防治水污染和水环境的恶化;生物课可以从生态原理的角度,从生态链、生态系统的角度探讨问题。而地理课则应从地理环境的容量、不同区域气候和地貌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区域环境与城市产业布局等角度探索城市、人与自然三者的和谐共存关系等角度探讨。因此,评课既要立足于“通识”,又要评出学科特色。

2.4.   内容上兼顾全面性与特色性的原则

一堂课涉及到多个教学环节,如导入、新课教授、练习巩固等;涉及到多个因素,如教师、学生、各种教学媒介等。因此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多维的活动。而要评价这个活动,必然要把评价标准尽可能覆盖到全部内容,如果不全面考虑评价标准,其评价结果就会令人产生置疑。因此全面性是评课标准的一个基础原则。

此外,学生年龄、知识水平和学习习惯等的差异;教师的知识修养、教学能力、个性特长的差异及教学环境的差异,等等这些教学因素的差异性,导致了每堂课从某种程度上讲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评课中要把听课时印象最深的、最受启发的或感到遗憾的方面加以重点评析。前者往往是这节课上最出色、最精彩、最有创造性的亮点特色,而后者则可能是不足之处。而这两方面恰恰又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关键点,有助于教师发展特色,弥补缺陷,形成风格。因此评课要评出亮点与不足,这非常有利于促进教师向专家型进行转变。

教学过程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评课者应树立整体意识,坚持在整体中评出特色。避免从某一方面来给课堂教学枉下结论。再者,还应注意在特色中分析整体背景。思考评价标准中的各个项目是如何整合、协调来形成特色的。

2.5.   态度上和善坦诚的原则

领导或有经验的教师进行评课时,大多遵循“激励性原则”。而作为一个年轻的教师进行评课时,更需要抱着以相互学习和共同研讨的态度进行评课。首先要虚心和善,切忌抱着挑剔或不良动机去评课,不要刚愎自用、为吾独尊;其次是坦率诚恳,一般来说,教师上课都在不同程度上花费了心血,因此在评课时,评课者要充分尊重讲课者的劳动。对优点要充分肯定,要说够。但不要一味唱颂歌。对于问题,也要坦率,不应遮遮掩掩,要直截了当的说透。要主次分明,重点突出,道理讲透。再次,还应讲究方法,评课要及时,通常听后就评为好,时间长了,就会淡漠,影响评课效果。此外,指出问题时,应在私下以商榷或建议的口吻提出,尤其注意场合,切忌在大庭广众之下使教师难堪。

评课中的和善坦诚体现的是一名教师的修养,若评课者能以真挚的感情,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去评课,那双方之间会形成更多的共识而取得更好的评课效果。因此,和善坦诚是评好课的前提。

2.6.   结果上诊断的原则

在结果上,评课要坚持诊断性原则。所谓“诊断”就是评价者依据评价标准,对评价对象有关信息进行分析,最后作出科学的诊断,明确其优劣,以促进今后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当年轻老师进行评课时,可以与执教者及其他听课教师交流后共同分析做出一个“诊断”结论,并在自己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以此借鉴,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3.     评课的基本方法

要评价一节课,首先要了解评价标准。好课的标准是什么呢?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孔企平认为,一堂课是不是好课,既要看结果,又要看过程。他在《好课看什么与评课文化反思》中作出了鲜明的阐述:看过程,可以从教师教的角度来看,也可以从学生学的角度来看。要看学生是否参与了,投入了,是不是兴奋,喜欢。要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思考过程。张万龙老师在《小学青年教师》中认为:能让学生主动参与的课是好课,能让学生受益一生的课自然是好课;能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的课才是名副其实的好课。

从上述关于好课特点的论述中,可以了解到:当前评价课堂教学的根本标准已由关注教师的“教”转到关注学生的“学”了。能够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课,是好课;让大多数甚至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相当程度上实现有效学习的课,是最好的课。因此这就要求在今后的评课活动中应结合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来评课。尤其要突出学生学习过程中方法、情感习得上的评价。

评课的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评课者、不同的场合,所使用的评课方法是不尽相同的。下面结合地理学科实际案例介绍几种常用的评课方法。

3.1.   单项评析法

单项评析法是从一堂课的某个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评析,是一种局部的评课法。如从处理教材角度、从教学环节设计、教学手段运用及现代教育思想等角度的评析。它既可降低评课难度,避免流水帐式的面面俱到,又节省了时间,这对大多数教师参与评课是十分适用的。选取的评析项由于往往是自己听课后印象最深,感触最大的,因此对自己的借鉴作用也很大。一般选取的切入点越小,往往能评析得越深刻越透彻。如有的地理教师从图表的使用、从多媒体的运用等视角评课均属于此类方法。

3.2.   特色评析法

特色评析法是指对一堂课中的某些与众不同、新颖独特的好做法与新创举进行评析。简而言之,就是对执教者教学风格的评析,体现了执教者的教学个性。特色评析法通常使用在对优秀教师、老教师的课堂教学评析中。特色评析法不同于单项评析法,因为特色既可能是单项的,但也有可能是综合的。所以评课者可能要综合运用上述的方法来寻求授课者的特色所在,哪儿与众不同,哪儿有所创新?当然这些特色都是要对教学起到积极作用的,都是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反映了现代教学思想,符合现代教学论要求,符合学校、学生及教师本身的实际情况,而不能是哗众取宠的。

笔者曾开设了一堂《新疆》的公开课。课后有教师评课到:“《新疆》一课在教学内容及教学组织上极富个性与特色。首先是教材内容处理严谨独特。教师将原教材内容改编、整合,从新疆“神奇”现象切入,使本课知识结构呈现整体性强,地域性鲜明的特征,知识结构的核心为“人地关系”;其次是课型结构设计科学,教学过程按“分析-综合-系统”进行,流畅严密。……很好体现了区域地理课型的基本结构。” 突现了区域地理教学的典型模式,总之此课教学效果良好,构建了区域地理知识的基本框架,展示区域地理教学的成功模式。”

3.3.   诊断评析法

特色评析法是一种千方百计寻找闪光点,总结其中规律,学习借鉴的评课方法。而诊断评析法从某种意义上讲,恰好“相反”。它是侧重于评课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评课方法。按特级教师徐世贵的观点认为:“诊断评析通常要经历‘诊—断一治’三个阶段。所谓诊,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通过对课的分析,找出优点,找出缺点,分析特点。所谓断,就是对于提出的问题要进行原因分析。分析原因,一是要注意借助教学理论和优秀教师成功的教学经验;二是要同行间广泛的交流与启发,以便“确诊”找到“病根"。所谓治,就是针对‘患病’的原因,对症下药,提出改进教学意见”。尽管教学诊断通常是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来担任,但对于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同样也具有借鉴价值。运用这一评课方法,也能较好地进行自我诊断。如在《交通运输业》有的教师评价到:“这节课的特点是语言简洁朴实…;讲解条理清楚…;教法灵活多样…。几点探讨是教学目标定位过低…;结论过于简单化…”,这就是一种典型的诊断评价。

3.4.   探讨评析法

探讨法就是对一堂课中出现的某些事物(尤其是新事物,如新专题、新教法、新学法)或某些把握不准的问题进行探讨性评析。如当前上海市二期课程改革高中地理新增的“地域文化”、“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等专题,这些内容地理教师在以前都没有接触,所以在评课中一般采用探讨评析法,来取长补短。又如对于一些新型的教学形式如问题教学、启发式教学、双语教学等评课,一般也多用此法。

运用探讨法评课,有利学术讨沦氛围的形成,有利澄清一些模糊或错误的认识与做法;有利新思想、新方法的确立。若学校按教研组设置办公室的话,探讨评析法将可能是使用最频繁的评课方法了。简单易行,可随时进行。

3.5.   综合评析法

综合评析法,就是对一堂课进行综合地、全面地评析。这种评课方法能对一堂课做出较为客观的评价,有利于授课者全面总结经验,克服不足;同时也有利于评课者借鉴经验。但是综合评析法对评课者要求比较高,费时较多,不宜操作。所以使用时应先分析后综合,并适当书面记录,同时还要避免报流水帐。

综合评析法涉及教师与学生两个角度的评价。就教师而言,有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学基本功、师生关系等诸多方面;就学生而言,有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水平、学习效果等方面。

以上各种方法的运用并不是彼此孤立的。有时是以某一种方法为主,同时并用其他几种方法。

4.     结语

庄子曰:“知出乎于争。”本文结合地理教学实例从评课的功能、原则及基本方法等三方面论述了课后评课的技能。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在评课中不应孤立地评价一节课;不应抱着“当事者迷,旁观者清”的态度去评课;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平等交流,带着学习、欣赏的心境去评课。总之,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在不断的评课中增进的。

参考文献

蒋宗尧 汪玉珍.《评课艺术》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陈敬文.《评课》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周勇 赵宪宇.《新课程说课、听课与评课》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试行稿)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2.

陈立新.《地理新课程实施中听课应该关注什么》J.《地理教学》,2006(3)1315.

虞倍利.《对姜建平老师〈交通运输业〉的评析》[J.http://218.78.215.171/training/(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全员培训)2006.

李一泉 关颖.《论地理课堂教学的评课》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8(7~8)7.

地理组.地理组观摩示范课〈中国的行政区划〉评课记录》[J.http://www.gwdwx.com/eis/callboard/comment.php?tabname=news_main&dataid=13642005.9.

徐世贵.《怎样听课评课》M.辽宁民族出版社,2003 2.

何美珑.《什么是好的地理课堂教学》J.《地理教学》,2005(1)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