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中学教研活动记录 > 地理
论文交流:《在地理课堂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摘要:现代地理教学应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学会观察发现问题、并分析解决的能力,本文探讨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自主学习   创新思维   习惯

 

自主学习是一种较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使教育从“以教师为中心”的全面灌输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模式。自主学习要体现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生要主动学习、学生要有自己的主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学会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等各种技能。

而学生自主学习的地理课堂教学,则要把教学的基本顺序由讲授式教学的“先讲后学”变为“先学后讲”。也就是说把学生自己能够掌握的学习内容让学生通过自学、讨论先行解决,然后教师再针对学生难以理解掌握的内容进行重点讲解或指导。这样,通过自学、讨论,学生个体和集体的学习潜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得到锻炼,而对于自学、讨论后难以理解的问题也可以为教师的精解提供明确的依据,通过教师有针对性地重点讲解或指导,使学生更好地获得问题解决策略。总的说来,整个教学过程的诸环节多数主要是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在这些环节中主要起引导、点拨、反馈作用,这样更有利于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体现其学习的主体地位,发展其自主学习能力。

然而,由于学生长期在传统教学的影响下,较习惯于“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而学生地理学习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地理学习能力的高低,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自主”。当学生真正体会到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和地理思维方式可以提高自己学习地理的能力,可以学得更轻松、更自如时,学生就会自愿加强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当然在培养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困难,这就需要教师有一定的耐性,也要有较科学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一些教学手段正确引导学生,逐渐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经过长期的探索,我认为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可以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兴趣,调动情绪。

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是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心理学家指出:人在兴趣低落时的想象力,只有平时的一半甚至更少。因此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应注重营造一个和睦友爱的、丰富多彩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经常处在饱满振奋的精神状态中,只有当学生情绪高涨时,才能闪烁智慧的火花。教师要时时调动认识动机和学习兴趣,通过教学上的艺术性、形象性、鲜明性、趣味性去调动学生的兴奋情绪,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嘴口述等方式去透彻理解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首要任务。

 

二、多创设情景,激发创新思维。

地理课堂中,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在课堂上可以根据学生特点,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能够亲身体验的、可能产生疑问的情景,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分析,得出结论,达到教学效果。这一方法能够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并且更好地贯彻教学的现实性和趣味性。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学生的亲身体验设计情景,例如要学习中国的气候特点,可以先从本地的气候特点入手,学生有亲身体验,较容易分析理解。也可以设计一些角色扮演情景,例如当学习区域地理时,可以假设:如果你是当地领导人,将怎样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经济?这样的问题使学生学会综合分析地理现象,培养了学生融会贯通思考问题的能力,也使教学内容现实化、形象化,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还可以设计问题情景,例如学习城市环境问题,可以要求学生思考:为什么许多大城市要大力发展地铁?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改变了学生养成的依赖教师分析问题的习惯,激发了创新思维,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如果学生经常在课堂中处于情景思维的模式,就能够激发学生产生发现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掌握新技能的需求,使学生养成主动分析思考问题的习惯,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方法。

 

三、手段多样化,活跃课堂气氛。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容易产生新鲜感和求知欲,极大地启发学生的地理思维和想象能力。学生多数喜欢课堂气氛活跃、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多样的地理课,在教学中常常可以使用仪器演示教学、多媒体教学、组织课堂竞赛、利用其他学科知识以及联系乡土地理等手段。

例如学习月相时,可以让几位同学分别扮演地球、月球和太阳,并且展示运动状况,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将月相变化这一抽象的地理事物形象化,方便了学生理解运用,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利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可以组织学生看地理录像片,使学生形象地观察到地理事物或现象,也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动画来解释复杂的地理现象,这些形式的出现都可以起到活跃气氛,激发自主学习的效果。另外开展课堂辩论,组织课堂竞赛等方法,也可以使学生对地理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在竞争过程中,学生会主动地学习、思考、分析,产生自己的见解。还可以让学生操作地理模型,绘制地理等高线,这些教学手段都较易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刺激学生思维,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地理科学的奥秘。

如果在地理课堂中经常使用这些多样的教学手段,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就一定能使学生对地理产生极大的兴趣,增强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勇气和信心,发展了学生思维,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四、运用小组合作,提高学习效果。

小组合作是现代地理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课堂中利用分组合作、讨论可以提高有限时间内学生学习、交流、表达的频度与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优势互补,也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展。

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会积极思维,交流自己对事实的理解分析,表达出自己的意见,倾听并评价他人对同一内容的不同理解,最终获得知识,并且较准确地陈述。教师在观察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可以对知识的研究合作给予指导,同时也可以针对学生的研究方法给予引导,还可以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给予较多的帮助。

整个过程激发了学生搜寻新信息的需求,调整了学生的思维方式,使他们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自己的思维品质,也学会学习,学会表达,学会交往,提高了学习效果。

 

五、利用课外实践活动,拓展课堂学习。

地理课外实践活动是对地理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强化和巩固的过程;也是知识得以提高和运用的过程,是更广阔、更生动、更富吸引力的大课堂。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对课堂的知识进行巩固、补充、深化、强化,在接触矛盾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和提高了自己。

例如利用学校科技景点中的日晷,通过进行春分日测量太阳高度角的活动,对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很大的帮助。还可以利用南京社会实践的机会,通过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仪器加深这方面的理解。这部分知识本来就是很抽象的,学生理解时难度较大,在课外实践过程中,他们对这部分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一些过去不太明白的现象有了较好的认识。再如学生在用GPS定位仪对照地图实地观察具体地区方向时,就对学生理解地图上的方向很有帮助、学生通过学校及周边地区平面图的绘制,对地图比例尺和图例的理解就比纸上谈兵要好的多;学生对城市环境问题的实地观察得出的环境问题也要比从书本上理解的更深刻。

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可以为课堂上和书本上抽象的孤立的知识提供极为生动形象的例证和解释。而在课外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会自主地产生疑问,主动学习,自己寻求解决的方法,最终得到属于自己的知识。可见这是一个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的好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之与课堂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使地理课堂更加生动。

 

六、鼓励性评价,保护创新思维。

教师应正确对待学生的标新立异,多给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机会,鼓励学生成为勇于尝试和探索,在失败和挫折面前不气馁,不断进取,具有积极和健康心理的开拓型人才。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的种种创新思维表现常与错误、缺陷、顽皮、任性等相联系,这使得一些教师常常产生错觉,并在语言上不自觉的压抑或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萌芽,其结果只能培养学生墨守成规的习惯。在一种宽松、愉悦、不断获得鼓励的环境中,学生的思维会变得十分活跃,教师要及时地抓住学生的一些稍纵即逝的意识、独特的想法,给与鼓励和表扬,学生只有获得教师的鼓励和肯定之后,其创造性思维才会得以发展。长期处于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将会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内容涵盖了社会人文、自然现象与自然景观,涉及到资源、环境、民族、风情以及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丰功伟绩和由此而带来的种种问题。仅仅靠地理课堂来了解这些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如果能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则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还学会学习的方法。这些学习思考的方法不仅可以用于地理学科,还有益于其他学科的学习。正所谓“授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这样的好习惯对学生的一生都将带来帮助,作为教师我将继续探求更好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受益。

 

 

参考文献:

《地理教学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  

《教育心理学》    邵瑞珍     上海教育出版社

《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庞维国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