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中学教研活动记录 > 历史
基于学情:教学目标适应性重构的行动研究——以高中历史《明治维新》教学为例

从事历史教学工作十多年,相信各位同道都会听到学生这样说:“我很喜欢历史,但却不喜欢历史课。”每次听到这样的评价,作为一线教师不免会有挫败感。于是开始思考几个问题,“历史课”和“历史”在学生心目中有何区别?为什么孩子们同时喜欢历史但却不喜欢学校里的历史学习呢?经过和学生、同事的交流,以及对学生课外阅读的了解,我发现学生们喜欢的历史,是由于历史本身,通过不同的讲述可以有包括神话传说、小说戏剧、正史野史多个解构。然而历史课由于承载着传递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的教育目标,导致课程过于理论和抽象,脱离学生的生活。

继续深入分析则发现,这也是我们的教师、课程、教学、评价所导致的。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推论,并不是所有的教都能够带来好的学习,不好的教会让学习更糟。怎样才能改变这一局面呢?怎样让学生想学、学会、学好历史呢?过去的我们过多关注了“教师的教”的因素,于是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学习、探讨和实践各种教学方法与策略。但是却忽视了课堂教学中的另一重要因素“学生的学”。

课堂不只是教师专业实践的场域,也应该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地方,是课程以及教学、评价、学习等活动相互融合的综合体。课堂的核心是什么?相对于学生,教师似乎更离不开课堂,离开了课堂,教师的专业属性就难以体现,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教就是课堂的核心。不能撇开学生的学讨论教的有效性,因为教师“教得有效”只能体现在学生的学上。学生的学才是课堂之所以能够出现、存在的唯一原因。就此而言,学生的学才是课堂的核心。那就是,教是为了学。而“教是为了学”的意义就在于明白地告诉人们,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习,即为了学生更想学、更会学以及学得更好。

怎样让学生学习的有效呢?首先需要准确的教学目标。课程标准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而课程目标承载的新的理念、学习方式等要真真切切的进入课堂,实现历史课程的有效教学,教师必须思考3个问题:把学生带到哪里?即教学目标。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即教学策略与方法。如何确定已把学生带到那里,即学习结果评估。这三个问题中,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活动的灵魂,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决定了课堂和学生最终“去哪儿”的问题。

然而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历史教师普遍对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的关注与理解程度不够。表现在教学无目标,或者直接抄袭教学参考或者他人的目标,甚至也会有教师凭经验以教学内容为中心,内容确定后再添写教学目标。很少有教师是“基于学情的收集和分析确定教学目标”的,更不要说“教师对目标与学生实际需求之间的关联度认识如何?目标是否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结果?导致教师找不到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起点,无法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教学,教学重复低效,加重学生负担。

为了解决这些困惑,本人在“适应性教学”理论指导下,以高中历史《明治维新》(华师大版第四分册第17课)为例,通过在2个平行班连续两次的“学情检测上课重构改进”,通过客观的前测数据和课堂观察中收集学情证据,以学生表现性教学目标为研究点,找到了帮助教学改进的方向。需要说明的是,本轮研究中前测呈现的数据均考量结果性目标,主要是为了便于检测和比照。本文基于这次的行动研究,谈一些初步实践的思考与体会。

 

一、基于实践,发现问题

(一)预设教学目标

本人通过研读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和通过经验初步了解学情后,制定了《明治维新》的教学预设目标。

【内容主旨】

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唯一与欧洲列强平起平坐的亚洲强国。

【教学目标】

1、  理解明治维新的背景和前提。

2、  运用历史分析方法理解明治维新的成功在于充分调动了社会革新的力量。

3、  感悟具有顺应世界潮流与追求和平发展的道路,才是一个国家走向真正近代化之路的深刻含义。

【重点难点】日本明治维新的过程。

 

 

 

 

 

 

 

 

 

 

 

(二)第一次教学前测

为了让研究课更接近真实的常态,本人根据结果性教学目标设计了四道前测题。根据预设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前测题进行课前测试,以了解预设教学目标与学生学习需求是否匹配。第一堂课的前测做完已经临近上课,因此采取“只观察不干预”的策略,教学完全按照预设进行。下面呈现的就是从“前测-教学”的实践过程。希望通过观察和真实的数据能告诉我们一些信息。

1、  下面的哪些内容与明治维新的背景有关?(请打勾)

A 德川幕府统治B 黑船事件    C 《五条誓文》的颁布    D 岩仓使团出使

2、你能说出哪些有关于明治维新的内容?

3、明治维新前后天皇地位改变了吗?

4、在“求知识于世界”过程中,最终选择了哪个国家作为自己的老师?

 

 

(三)预设目标与学习需求的对应分析

1:《明治维新》第一次教学“目标与学生需求”对应分析

目 标(预设)

学生需求度前测

教学环节展开情况

理解明治维新的背景和前提。

班级总人数40人,26人回答正确。站班级学生的65%。其中答错的同学中,35%的同学单选A或B。关于明治维新的背景的前测数据反映同学有一定初中历史知识基础,大致了解相关的历史事件。

用时13分钟。

出示封建幕府统治的社会结构和阶级结构示意图,以及两段19世纪中叶日本社会现状的介绍材料。提问:19世纪中期的日本社会结构出现的变化对幕府统治有何影响?

出示一组图文材料,讲述1853年“黑船事件”的概况。提问:“开国”还是“攘夷”?为何要树碑?

结合材料讲述开关后的日本,社会危机的进一步恶化。将日本推向了半殖民地的边缘。

分析理解明治维新的成功在于充分调动了社会革新的力量。

【重点难点】日本明治维新的过程。

32人对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有较准确的把握,占全班的82.1%,7人概括不全或错误。

用时15分钟。

出示明治政府18684月,以天皇名义颁布的《五条誓文》。提问:从改革的纲领中概括维新的目的。

结合《五条誓文》和相关材料,讲述“岩仓使团”的出访活动的目的和概况。提问:日本出访的目的和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体现了怎样的特征?

理解明治维新的影响,帮助学生感悟历史机遇把握恰当与否同国家发展之间的重要关系。

前测第4题,有8人回答“没有改变”。前测第5题,22人回答“德国”占班级人数的55%,另外有32%的同学回答“英国”。说明学生已有的初中历史知识对于明治维新的影响没有深入理解。需要重点讲述。

用时12分钟(包含3分钟小组讨论、反馈3分钟 )

讲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中,日本的选择。提问:从天皇地位的变化,可以看出日本会选择怎样的道路实现国家政治的现代化?

 

通过学生前测与教学目标的对照,发现教学目标预设总体上能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第一、三两个教学目标与学生需求度匹配程度最高,达成的学习效果是最好的。第二个教学目标与学生需求的程度正好相反,在教学过程中也因此采用了不恰当的教学策略,因此,学习效果不太理想。

通过对“目标重要度、学生需求度、环节展开情况”的纵向排序研究发现:1、教师预设目标的重要程度决定了教学环节开展的时长,因为教师往往会在学习难点上给予更多策略支持;2、当教学目标与学生需求不匹配时,影响学习结果,为达成目标采取过度(不当)教学策略甚至会干扰学生学习。(见表1虚线框)

如表1虚线框所示,我在最初备课时,教学预设目标把“明治维新的过程”作为教学重点,32人对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有较准确的把握,占全班的82.1%,7人概括不全或错误。前测结果与预设目标,两相比较之下,教学目标与学生学习需求之间相去甚远!如果我在上课前能敏锐地捕捉到学情,及时调整教学目标,相信15分钟的教学时间能组织学生在关键点上进行更有意义的学习。

 

二、基于学情,重构目标

  通过数据分析和观察分析,帮助我揭开“教学目标”制定的面纱,并回溯它来时的方向——学情。于是,我尝试在第二轮教学中以这样的方式重构教学目标,使之更有效地促进学习。为了尽可能提高两次行动的可比性,我选取上学期测试成绩相当的班级作为第二轮的教学实践班级。第二轮预设的教学思路与第一轮基本相同,所用的材料资源也大致相同。不同的是,我会将前测适当提早,再进行整理分析前测情况,并审视教学目标是否具有适应性。

(一)根据学情,重构目标

2:第二轮学情分析与教学目标重构举例

学情分析:学生部分了解明治维新背景相关的历史事件。

预设目标:理解明治维新的背景和前提。

重构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大致知道为何“求知识于世界”?略有感悟从不同视角全面思考历史事件发生原因的分析方法。

重点: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为何“求知识于世界”)

学情分析:学生基本了解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预设目标:分析理解明治维新的成功在于充分调动了社会革新的力量。

【重点难点】日本明治维新的过程。

重构目标:学生大致知道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初步了解明治维新的性质和作用。

学情分析:学生大致了解明治维新的主要作用,但在理解其对日本社会影响尚有困难。

预设目标:理解明治维新的影响,帮助学生感悟历史机遇把握恰当与否同国家发展之间的重要关系。

重构目标:以天皇地位的变化为线索分析明治维新的作用与影响。稍有感悟开放使社会发展、改革使社会发展的道理,历史机遇把握恰当与否同国家发展之间的重要关系。

难点:以天皇地位的变化为线索分析明治维新的作用与影响

 

(二)依据重构,调整策略

根据第一轮的观察发现,教学目标与学生需求匹配程度的高低决定了学习结果的好坏。当教师找到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起点后,比较容易采取适切的教学策略。

表3:教学目标重构与教学策略的调整举例

重构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大致知道为何“求知识于世界”?略有感悟从不同视角全面思考历史事件发生原因的分析方法。

重点: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为何“求知识于世界”)

策略调整:用时15分钟

出示一组图文材料,讲述1853年“黑船事件”的概况。提问:“开国”还是“攘夷”?为何要树碑?

结合材料讲述开关后的日本,社会危机的进一步恶化。将日本推向了半殖民地的边缘。

重构目标:学生大致知道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初步了解明治维新的性质和作用。

策略调整:用时10分钟

结合《五条誓文》和相关材料,讲述“岩仓使团”的出访活动的目的和概况,回国后实践,引导出改革内容。

提问:“五条誓文”与“岩仓使团”的目的是否一致?如何印证?

重构目标:以天皇地位的变化为线索分析明治维新的作用与影响。稍有感悟开放使社会发展、改革使社会发展的道理,历史机遇把握恰当与否同国家发展之间的重要关系。

难点:以天皇地位的变化为线索分析明治维新的作用与影响。

策略调整:用时15分钟

出示图片和文字材料。从经济、文化、教育的内容中进一步归纳概括明治维新取得成效的因素。

从天皇地位的变化,可以看出日本会选择怎样的道路实现国家政治的现代化?

 

三、研究探讨,成效反思

本次课例研究只是一次关于教学目标重构的浅尝研究,但给笔者留下了很多思考——既有关于主题研究的问题,还有关于历史课性质、特点与课堂观察之间的合理定位等问题。留待今后再进行思考和实践。

(一)设计前测是探测学生学情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基于学情的教学目标重构研究中,需要先有教师预设目标,并据此编制前测题目了解学情。教学前测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情、修正目标,使之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我们开展前测的基础是有一个假定的目标——建立于教师对学情可能了解基础上的、结合学科体系共同定位的。这个目标在上课之前都属于虚构,当它凭借学情了解适度重构之后才是得以实施的真正教学目标。如此循环,教师在无数次的“初设目标-了解学情-重构目标-实施目标-了解结果”过程中,不仅提升对学生认知特点与知识体系的把握,更体现了教师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结合教学目标的学情调查和分析,可以很好的对辅助教学目标的设置和执行,使教师正确把握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需求之间的关联度。原因有三:1,教学前测,可以很好的匹配教学目标中的重点,难点与学生知识积累的程度,兴趣点。进而更有效的分配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同时必要时也可对课外参考书籍的选择提供思路。2,通过合理设置教学前测以及对结果的分析,可以对不同类型学生的思维倾向,学习习惯,甚至学习心理等特征进行描述,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依据。3,一般而言,教学前测,会随着样本量的扩大而呈现出更加明显的正态分布倾向。而在教学实际中,这样的分布通常对应着教学重点(高度相关)和教学难点(高度背离)。因此,在课程设置,教学研讨中都可以依据该图形的形态变化加以调整和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

 

(二)教师要架起学科与学生学习的桥梁。

作为历史教学者在教育实践中,经常会以个人的经验进行历史课的目标设定,进而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实践。为了开设一堂教学展示课,往往从学科的角度,无限拔高教学目标,高中教学大学化的现象比比皆是。课堂中,教师为了展示自己所谓专业化素养,在课堂中展示了很多新观点,传达了很多研究结论,但是作为课堂的核心学生他们真正需要什么,这些所谓的新观点和结论能够帮助他们“知道怎样去知道吗”?这样的历史课学生真正学到什么?一堂好的课,必须是让学生说它是一节好课。也就是说,学生比学科重要。

那么是不是完全由学生的兴趣来决定学习的内容呢?答案是否定的。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首先担负着传递正确的历史观、世界观的任务。这是由学科特性所决定的。因此对学生需求的研究,更多表现在如何和这一目标有机的结合。使得学生一方面能够主动学习和思考历史,并从中得到历史思维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及时发现在主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甚至是错谬。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既要引领学生自我探求知识的要点、提出疑问同时也要帮助他们辨析历史史实,从而承担历史学科与学生学习历史的桥梁作用。

在承担桥梁作用的过程中,教学目标的确定又是教学过程中最为核心的环节。所以我在课堂实践中重视观察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学习过程,着眼于深入理解学生的学习,分析影响学生学习的关键要素,通过观察获取数据、收集证据,进行深入分析和解释,最终寻求解决办法、做出决策。学情了解的优势是教师能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学习起点,这一改变使得课堂教学中既需要教师教育还要兼顾学生的成长。教师不仅要教完,而且要让学生学会。教师不仅需要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还要确保学生真正学习的发生。正因如此,教学的有效性离不开学生的学情了解。分析学情,了解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是我们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因此,当学生不能达到课标上的要求时,教师就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纠正,合理的制定教学目标,不能依葫芦画瓢,千篇一律。

教师尽己所能地为学生营造一个发展良好个性的空间,使学生在标准中有变化、规范中有自由、一致中有特色、统一中含个性,充分尊重学生主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所获、均能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不在于证明个体的学习存在差异,或筛选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而在于改善个体差异,让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获得基本的素养。这也正是我们历史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也正是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最本质的体现。课堂四十分钟的效率,体现在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教育面临转型的今天,人们在畅想着21世纪的教学方法:因特网、纸笔、手机、考试和测验、好教师、教育资金、父母……教师的教不再成为学生学的唯一方式,学习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富。面对如此的变化的时代,作为教师的我们理应从“教学中心”转向“学习中心”,循着“学习观察收集证据分析解释做出决策”的模式,研究课堂教学。限于时间、篇幅和本人的能力,本文之中难免有不当之处,欢迎各位同仁提出宝贵意见。

 

参考文献

1.     聂幼犁《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     叶小兵,姬秉新,李稚勇《历史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     王洁 著 《如何做课例研究》辽宁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3年版。

4.     夏雪梅著 《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5.赵亚夫 《我对《历史课程标准》的再思考》历史教学2008年第21期。

6.於以传《初高中历史教学目标分合的初步实践与思考》教学研究201312月。

7、聂幼犁《中学历史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问题》历史教学问题2009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