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中学教研活动记录 > 历史
以“一战”为例,浅谈中英初中历史教科书的叙事比较——以华东师大版及朗文版教科书中的“一战”为例
    关键字:

历史比较教育 叙事 中英教材 史观

中文摘要:

国内正日益兴起一批批国际学校,但教师对如何规范地选用教材,并且理解不同版本教科书本后所承载的含义以便更好地运用教材这方面,需要更多地去挖掘研究。本文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对中英两本教材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介绍为切入点,试图阐述并分析存在于历史教科书叙事差异背后的原因及思考。

 

  • 引言:

教科书一直在学生和教师之间扮演者极其重要的角色,它承载着的多重含义——它既是学生获得信息渠道的重要通道之一,也是课程的中心环节和学校教育的重要载体[i]——使得对它的研究不仅有必要并且非常紧迫。然而,目前,国内对国际学校和本地学校(local school)教科书之间进行比较的田野调查field research)并不多,一方面国际学校的历史学科教授多半由外教担任,他们的中文水平有限,无法进行中文历史教科书的研究工作;另一方面,本地学校的老师即使英文水平优秀,也很难接触到国外广泛使用的原版的教材,毋宁说进行授课和比较了。

作为一名接受本地学校教育的老师,我现在在国际学校教授英国朗文版(Longman)的中学历史,并且在本部老师的帮助下了解了一些国内学校的教材和教育方法,在此希冀通过个人的见解,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例,从教材组成、教材划分、史观、叙事等角度浅析他们之间的差异。当然,英国历史书的版本并不少,对其一一进行比较不仅不可能而且不必要,本文仅从经英国普及Modern Minds[ii]与华师大的《历史》教科书[iii]选作范本,抛砖引玉,以便更好地完善历史学的教学。

  • 教材组成中的差别

    在进行叙事比较之前,我认为对课程组成的基本单位进行探讨是有必要的。一是从基本的课程组成的探讨中,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教材的内容和构成;同时,课程的组成也是文本叙事的一部分,并且从中我们会发现教材编撰者的意图及叙事框架,为我们进一步的讨论提供了基础。

    在华东师大版的教材中,以第七课“世界大战爆发”为例,共分为如下几个部分:开篇的“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小故事;正文以“同盟国和协约国”及“萨拉热窝事件”为标题,并配以原始的数据和说明;紧随其后的是“看图学史”, 最后以“史海拾贝”和“史海指南”结尾。在第八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中几乎是一模一样的设置。这样的编排巧妙地融入了“二期课改”的思想,不再仅仅以应试为目的,教材的安排符合学生对事物从“兴趣”(小故事)到“认识”(正文部分),到“深入理解”(看图学史)最后进行课外“拓展学习”(史海拾贝和史海指南)的过程。教材的组成结构紧凑,逻辑性完整,由表及里,体现了编撰者对史学教育的尊重和科学精神,也体现了对学生的一种人文关怀。

    同样以一战为例,在课文单元的设置上朗文的课文则做了如下的安排:开篇描述了费迪南德夫妇的故事,紧接着在“Your enquiry”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索;在第二部分正文中,讲述了“Nations and empires”“Allies and enemies”“Hopes and fears”三块内容描绘了当时各个大国的关系和背景,在各个环节之间使用了3个“Think”模块,通过问题推动事件的发展。相较于华东师大版的一战史着重“教”的过程,它更注重于学生思考的过程,通过一个大问题贯穿整个事件,通过Step1 Step2Step3的事件链接,引导学生从“思考”到“建构”自己的历史模型。

  • 叙事结构中的差别及其依据

华师大的历史教科书用了两课(第七、第八课P35-43[iv]对一战[v]进行了分析,按照时间顺序对整个事件的历史按时间顺序进行书写。从一战的根本原因,英国法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被美、德等新兴资本主义国家超越造成世界需要被重新瓜分,形成新的均势说起,并且通过一系列的数据罗列和比较、大事件的纪实,比较详实、清晰地解构了世界大战前的风云际会和为何会发生战争的这一事实。

 

20世纪初,英国失去了“世界工厂”的地位,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退至第三;德国升至世界第二,在欧洲则首屈一指。但在殖民地占有上,英国最多,拥有3350多万平方米,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4,;俄国其次,达1700万平方千米,法国也有1060万平方千米,德国的殖民地只有290万平方千米,不及英国达1/10。随着经济力量达增强,德国强烈要求按实力重新分割世界。[vi]

 

在串联起诸多数据、历史事实,各国政策时,华师大版教科书中一些简单、平实的陈述语句被广泛使用,历史叙事达框架简单、清晰,并且将世界体系的形成,由各国经济实力不均,打破原有平衡到“协约”“同盟”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最终将一场地区的战争演变成了世界大战。书本用最简练的语言和最客观的口吻陈述,课文清晰的脉络更加易于初次历史学习者理清历史框架,建立自己的史观。

华师大版与朗文版的差异,从章节达标题即可见一斑,同样是两个章节描述一战,华师大版达标题(分别为“第一次世界大战达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与朗文版达风格迥异,“Two bullets and twenty million deaths”([vii]两颗子弹和两千万人的死亡)和“Severn and Somme-What can one man’s letters and poems tell us about the First World War?”[viii](塞汶河和索姆河——一个男人的书信和诗如何告诉我们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描述一战起因时,和中文版平铺直叙不同,英文原版直接导火索“费迪南德夫妇”被刺杀的案件放在了开篇,整页的篇幅描述了刺杀的故事及现场的照片,并且以这个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并试图诱发思考“为什么两颗子弹会导致两千万人的死亡”[ix]。在随后的篇幅里,围绕着费迪南德夫妇被刺杀案件,引出了波斯尼亚土地上的民族主义事件和之后与之相关的各国立场及结盟。相比华师大版将该刺杀事件放在章节末尾的选读部分,英文版显而易见更倾向用讲故事的方法引入思考。一个章节有若干个小标题,而所有的标题都为一个贯穿主线的问题服务,即这一个事件如何导致了世界大战,为了推动学生达思考,历史的逻辑思考“Chain of Events[x]被引入,而在Hopes and Fears [xi]中,各国的军事实力及所面对的困境都被直观地通过表格和卡通地图呈现出来。

仔细比对无论是叙述方式还是教科书的叙事安排上的不同,我们都可以清晰感受到朗文版对一战事件起因的描述更倾向于一种文本分析的态度,讲述故事,层层推入,鼓励学生不断地抽丝剥茧,建立事件因果关联的理性思考。在Modern Minds的教师用书中,强调了最大化使用这本教材的中心思想即思考,如“通过历史思考来激发学生”(Using think through History to motivate pupils[xii]通过通过历史思考来建立知识(Using think through History to build knowledge[xiii]。历史学科的功用与国内的截然不同,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两本教材无论在语言的叙述方式,文本排列先后及一些细枝末节上的差异。

  • 文本中的史观差异及依据

如果说,中文版的教材是要以“试图告诉学生什么”为目的的话,那英文版教材的授课目的则相对丰富的多,他一方面尝试通过一则案件引发学生思考,提出问题,由浅入深的将各种可能呈现给学生(通过罗列各国的情况,如上文所述),另一方面则给予学生分析的工具( Chain of events)让学生通过Step 1 Step2Step3[xiv]建立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事件逻辑关联,最后要求学生在作业中将这种联想推理体现出来。这样的授课模式与其说目的在于培养一名合格的学生,毋宁说在为培养一名未来的学者而做准备。

当然,朗文版的教科书对教师的备课及个人技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相比于中文版教材对历史史实全面,连贯的文本呈现,英文版本身的内容编排比较结构比较松散,一章内容分成了许多的小段,“why did a murder lead to a war in 1914?”[xv](讲述了费迪南德夫妇被刺杀的细节),”Nations and Empires”[xvi](交代了刺杀事件背后的民族主义(Nationalism)问题);“Allies and Enemies”[xvii](是对事件发生后各个大国结盟的原因探究);和“Hopes and Fears”[xviii](通过拟人化达卡通地图和表格的形式将各国的实力和背景做了一些简单达叙述)。相对华师大版条理清晰的“同盟国和协约国”“萨拉热窝事件”两大板块按照时间顺序来严谨地叙述史实的方法,英文版教材显然留下了很多空间。这样叙述方面的简略和重置,其实也激发老师使用更多元化达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达想像和思考能力,除了课堂的作业外,辅以原版的纪录片和图片,甚至让学生动手制作“战争高地”模型,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鼓励他们将所理解的历史用他们达视角表达出来。对学习历史的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或许参与“建构”比当一名历史的旁观者更有趣。

当然在第二课中,这样的分歧就更明显了。对于一战的进程,华师大的教科书延续了第一课的叙事风格吗,“史里芬计划”和“凡尔登战役”从“宏观叙事”的角度按时间的顺序讲述了一战的大致进程,一战史在课本里几乎变成了战争的堆砌和组合,人类在战役的描述里似乎变成了一串串数字。

 

“为了牵制德国进攻凡尔登,英、法军队发动了索姆河战役。这是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消耗战,双方伤亡约120万人。在这次战争中英军首先使用了新发明的坦克”。[xix]

 

第二章充满着上文这样的叙事口吻,而相反朗文版似乎采取了截然相反的角度和叙事——告别传统的宏大叙事,不是从国家、民族的角度,而是从“个人”的角度阐述了一战的进程,在“Severn and Somme”中,客观的大历史观的暂时退居一旁,一位在英格兰北部Gloucester长大的平凡少年Gurney的视角描写了战争的残酷和进程。从战争刚开始为自己“a soldier of the king[xx]的身份感到骄傲,但随着战争的白热化,Gurney经历了“a whiz-bang missed me and a tin of Machonachie (my dinner) by ten yards(空袭距离我和我的晚餐仅10)后,只写了一句“shower of dirt, no more[xxi](只多了些灰,没什么),到最后对战争的绝望,“I think of but Framilode, Minsterworth, Cranham and the ohld haunts of home[xxii],战地里不止一次想起的呜咽的威尔士歌曲,Gurney死后的诗“To his Love[xxiii]和最后章节达标题“More like rats than men: Winter on the somme[xxiv]都在一遍遍地描述战争胶着和惨烈的状况。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样的历史或许带有浓烈的主观色彩,但它是真切又富有人文情怀的,通过书信、诗句、歌词等来自现场的第一手的资料(primary source)而非教科书通常选用的二手资料(secondary scource)无疑会减少史学家们对战争的定性描述而将对战争的“审判权”和“定论权”交到了老师和学生手中。对于这本历史教科书的功用,无疑非常明确,表达了西方教育的人文情怀——战争的残酷性或者国家的胜利不能抹杀个人的牺牲,因而对战争的态度必须慎之又慎;在大篇幅的日记,诗歌和威尔士的歌曲里,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也就是“文本分析”的能力,相对于国内偏重的“secondary source”二手资料,朗文版教科书给予了学生更多的独立探索和见微知著的能力。当然,时间的概念、大事记及战争的重要进程的叙述在朗文版的叙述里就显得模糊,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把握大的方向,避免学生因过度关注历史片段而忽略了大的历史脉络。

  • 总结

总而言之,在上海的教育日趋开放,国际学校和国际课程的日渐热门化的情况下,对国际课程课本的研究及规范化迫在眉睫。同样,上海本地的课本也在教学环境的日新月异及“新史观”的共同促进下,正进行着一场越来越快速的变革。显而易见,单纯的,试图仅仅对本地历史课本进行研究,以此来推动课本的改进,这样的空间正变得越来越小。通过本文中的比较,我们发现国外,仅以朗文一书为例,他们所提供的历史课文的范本与我们本土的课本,无论是叙事或是史观,各自都有着显著的特点,若可以从差异中取长补短,互为相长,相信无论是对本地还是对国际教育都会带来更多的益处。

 



[i] M 阿普尔、L·克里斯蒂安史密斯,《教科书政治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半,序言。

[ii] Jamie ByromModern Minds, the Twentieth- Century World, England,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1999. 

[iii] 苏智良主编,《高中历史 八年级 第一学期 (试用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一版。

[iv] 同上。

[v] 一战:第一次世界大战,下同。

[vi] P35 苏智良主编,《高中历史 八年级 第一学期 (试用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一版。

[vii]P4Jamie ByromModern Minds, the Twentieth- Century World, England,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1999. 

[viii] 同上,P12

[ix] 同上,P5

[x]同上 P6

[xi] 同上P8-9

[xii] Jamie ByromModern Minds, the Twentieth- Century World, Teachers Book, England,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2000. 

[xiii] 同上P3

[xiv] P6P7P10

[xv] P4,同上。

[xvi] P5,同上。

[xvii] P7,同上。

[xviii] P8,同上。

[xix] P42 苏智良主编,《高中历史 八年级 第一学期 (试用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一版。

[xx]  P13 Jamie ByromModern Minds, the Twentieth- Century World, England,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1999. 

[xxi]  P16 同上。

[xxii]  P17 同上。

[xxiii]  P18 同上。

[xxiv]  P19 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