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 德育成果
心与心的共鸣—— 心理活动课《性别之美》教学反思

    从《性别之美》的备课、开课到评课,我觉得深有感触和启发,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我深切地体会到:一堂好的心理辅导课不仅是形式上的(如:调查问卷、游戏等等),更高一层次的目标是学生在积极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分享彼此的体验与感受,达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心与心的共鸣。心理辅导的积极效用就在这一过程中体现。
  听课老师们在课后给我提出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打开了我的思路。我认真地反思整节课,其实整堂课虽然表面看来平稳,但是平稳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表面的“顺”
  这堂课,总体感觉比较“顺”。这种“顺”主要体现在我所设计的一些问题、知识点等学生都能非常配合地说出我想要的答案。仔细回想,这个“顺”也正是整节课的主要问题之一。虽然从表面看师生配合很好,但是另一方面也略显“平”。例如,每当学生说出我预设的一些回答,我便会急于将学生引入我所设计的下一个环节中,打断了学生的思路,也忽略了很多精彩的部分。再例如,关于“有韵味的女生美好”和“纯朴的男生美好”这样的回答,我都可以进一步挖掘大做文章,可是我错过了。现在回想,虽然这些回答与我的预设回答不一致,但是这个时候就是考验教师应变和引导能力的关键时刻。把握得好,能够令课堂增色不少。

    二、形式上的“游戏”
  游戏应该是整堂课的“亮点”和“高潮”,可惜实施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虽然我在备课时有一定的设计,例如:性别之美不仅仅是内在,更可以在外化中被感知;游戏的过程是体现“性别之美的外化”的过程。可是在上课的过程中,“性别之美的外化”在游戏的过程与总结中都不凸现,强调得也不够。给人的感觉是,游戏仅仅是形式上的游戏,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参与和体悟都不够。
  关于“游戏”的设计,也可进一步推敲。花费在说明规则上的时间较多,规则的疏漏导致游戏的效用不明显。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生硬地将书本中的游戏套用到这个环节中,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使整个游戏过分强调了规则,反而不具有实践操作性。

    三、我的改进:
    针对之前所分析的问题,仔细推敲,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需要在课堂中进一步实践。
    1、时间的把握。纵观整堂课,在导入的部分花费了较多的时间,问卷调查这一环节,应该可以在课前完成,我只需将调查的结果以一张ppt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他们了解结果就可以,而无须过多说明和解释。这样就可以节约时间的同时课堂导入也比较清晰。另一方面,课堂讨论环节中应该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阐述自己的观点,我的任务是能够抓住其中的几个闪光点加以深入的引导。
    2、关于“性别张力”这个概念。在引导的过程中,过分强调学生要说出这个词,甚至问出“这是什么”之类的话。可以尝试作这样的改进:张力是一个物理概念,,什么叫张力?这样的效果应该更自然。
    3、关于游戏。应简化游戏的规则,例如用“1、2、3”代替“伸出手指看是否一致”,要求他们当发出指令“1”时对视、“2”时握手、“3”时拍肩、“4”时拥抱。教师则退出整个游戏,充当“旁观者”的角色,而让学生来把握整个游戏的开展,充当“主持人”的角色。
  设计环节:1)学生主持人1人,游戏参与者4男4女,其他学生“观察员”。2)对主持人的要求:发出指令,先从1数到4,然后随意选择数字。3)对参与者的要求:根据指令作出反应(如握手、拍肩等)。4)对观察员的要求:注意参与者的言谈举止神态等,在游戏后需反馈。5)游戏之后:参与者谈整个过程的体会,观察员谈所观察到的言谈举止等现象并讨论。
  作为教师的我,则可根据游戏的进程加强学生的体验,例如:询问当和女生握手/拥抱的时候,男生有什么感觉。多追问“为什么不愿意”、“你是怎么想的”等问题,运用“肯定、重复、疑问”式的语句强调学生的主观体验。或者由作为观察员的学生发问,引导学生在分享彼此的体验的过程中体会“性别之美在言谈、举止、神态、礼仪中有迹可寻;言谈、举止、神态、礼仪都能或多或少的彰显出性别之美”。

    对我而言,这是一次有益的尝试,留给我很多思考和提高的空间。整堂课的设计,在很多地方都不成熟,细节之处还需要更多关注。但是,通过这样的一次宝贵的经历我知道了自己的弱项,开拓了我的视野。对于心理课的一些要素,我还需要更深入的学习,弥补自己这方面的缺陷。这堂课也使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心理活动课追求的是心与心的共鸣,需要教师跳出传统意义上的固有思维模式,将课堂更多地留给学生,强调他们的主观体验与感悟,这样做才是真实而有效的。心理辅导的功效也就在这点滴中显现。

责任编辑   张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