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课程教学研修中心 > 教学设计 > 中学 > 艺术
由果觅因——激活美术课堂的多维探究

由果觅因——激活美术课堂的多维探究

紫竹园中学艺术组工作坊系列课程《青铜时代2》教学案例

上海市紫竹园中学 许琳

 

青铜器这一国之重器,作为我国艺术瑰宝,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独特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但同时,这一章节的内容由于涵盖的知识面较广,无论从器形还是纹样亦或是工艺等等方面,都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如何将这些知识点进行串联,作为一节美术鉴赏课,又如何深入浅出地将其转化成教学设计,被学生渗透、吸收,就成为了此次工作坊研讨的重点。

“由果觅因”是指教师引导学生以结果为突破口逆向质疑,然后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去课程中寻找引起结果的原因。本节课运用了该教学方法,以学生课堂活动为引线,运用跨学科知识为连接,通过边完成作,边探究总结的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体悟不同时期青铜器纹饰的特点及成因。

在研究教材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教材中的这一章节内容侧重知识点的铺陈,因此将看似“散”的知识点进行串联成就了本节课的核心主干,活化知识碎片,从刨根问底之中,探究不同朝代所形成的青铜器纹样、器形等方面的特点,综合运用跨学科知识,提升学习广度和联系性,丰富美术鉴赏教学的过程和方法理解青铜器的表里联系进而建立文化理解,从而达到激活课堂的目的。

一、案例背景 课程概览

《美术鉴赏》课程是高中美术课程必修模块,本课程是针对高一学生开设的,其对高中阶段形成美术鉴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有着主导型和基础性作用。《青铜时代》这节课,来自于该教材的第二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国美术”第四课,共两课时。

此次工作坊课程,选取了《青铜时代》的第二课时。第一课时学生已学习了青铜器形、礼制等方面知识。本课时重点讲述了不同朝代的青铜器纹饰特点以及成因。

开课的班级为紫竹园高一(5)班,该班学生总人数36人,学生有一定的美术基础,绘画能力属于年级中等偏上水平,学生活跃度一般,创意能力相对较弱,但课堂纪律尚可。

二、案例描述

1.教学设计巧设悬疑

学启于思,思启于疑,疑问是一切教学的根本。在设计教学活动伊始,教师就把“疑”的伏笔埋到了第一节课中,即按照青铜器所对应的朝代数量来分小组,每个小组抽签确定朝代,讨论并找到该朝代最具代表性的青铜器,制作1~2块最能体现其所属朝代和器物本身特点的青铜残片,而这些朝代信息和器物信息组与组之间是互相保密的。

学生带着“疑”制作残片,同样也带着“疑”进入到了第二节课,彼时教师先对《青铜时代1》第一节课的课后作业进行展示,过程中逐渐发现问题,即作品无法很好地体现出各自组别抽签朝代的特点,学生亦无法从现有的知识点中进行串联,区分出不同朝代之间纹饰器形等不同的区别和由来,教师借由此展开教学,并在教学中释疑。

因此,在“寻疑、解疑”之后,设法让学生产生新的疑问,把“疑”带入到课堂,就能激起学生自主探究、实践创造的欲望,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言已尽而意无穷”。

2.跨学科视野下的多纬度探究

艾伦·雷普克在《如何进行跨学科研究》中提出,“跨学科就是以学科为依托,以整合见解、构建更全面认识为目的。”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跨学科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艺术。例如,我们可以结合历史学科,让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青铜器的艺术特点以及反映出的社会文化背景。

在本节课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创情境,以时间轴为因,从制作技法、审美、社会文化、礼制、生物形态的纹饰体现等各个角度出发,亦步亦趋,步步深入,找到中国夏、春秋、战国青铜器纹饰特点。从优化学科核心素养出发,真正找到形成知识可以建构素养的锚点——青铜文明,内容涉及到了“考古”、 “历史”、 “生物”、 “制造工艺”等多种元素,优化思想、运筹创意,让学生们在情境中充分感受“时代在变化,世间造物或许就是在寻找时代特有的符号,文明紧随时代,就如同青铜器的形制在不断的丰富与变迁……”从而让学生真正学会能开启艺术之旅的能力——深度观察、深度学习、深度思考、有效迁移。

3.评价标准前置

学生课堂评价标准是衡量学生课堂表现及课后反馈的重要参照依据。在教学中,将其前置设计到教学活动中,有助于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对照评价标准,来逐一调整和完善自己的课堂作业。例如,在导入课堂活动时,教师就把评价表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能够对照着相应的内容,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从课后的评价来看,评价标准前置,能够有效的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从而激励学生在教学活动环节中更好地展现自己。

4.教具的开发与应用

随着美术课堂教学手段趋于多元化,教学中不仅仅要运用信息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教具的设计与制作可以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和理解,从实物教具中产生共鸣,创设真实情境。因此,在这节课程中,教师结合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设计了一整套实物教具,即“探寻青铜器的艺术密码”的展示套件及陶范模型教具。

“探寻青铜器的艺术密码”的展示套件包括:教师的青铜残片实物展示教具与学生活动展板。(图1)为了增加活动的气氛,整个套件设计还原博物馆展陈设计效果,运用了灰色粗麻面料包板的制作工艺,呈现出博物馆级展示效果,也烘托了活动主题。而青铜残片教具的材料则取自于生活中常见的纸板箱瓦伦纸和超轻粘土,上面运用丙烯颜料刷出青铜器的质感与色彩效果。(图2)陶范模型是为了教学中有关青铜器的工艺部分而设计制作的。(图3)借助陶范模型,直观地了解了青铜器制作的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青铜器制作工艺的发展,了解“铸”和“刻”之间的关系,并将相关的技法体现到自己制作的环节中。

 

三、案例反思

虽然整个授课的形式有一定挑战性,但总体呈现的效果还是能够达到预期。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跟着教师引导的思路进行学习和探究活动,通过完成作品和学习单,对照评价量表进行创作,并完成了最后的课堂活动。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还是有个别环节可以进一步优化。

首先,学生的课堂的临场发挥和作品呈现的质量有待提高,学生往往因为紧张无法表达清楚,也就无法把教学的重点转述表达到位。这个问题体现在最后的活动展示环节,需要学生完成猜一猜的作品展示描述,即按照所做的不同朝代青铜残片运用语言描述、作品细节呈现、动作等等表现手段,让其他同学来竞猜。在最后实施的过程中,最后一名展示的同学的发言给了我启发,不必运用过多的语言描述来阐述自己的作品,可以利用板书所提炼出的关键词,来替代大段阐述,从而将板书的纲领内容通过学生的转述,得以消化和巩固。

其次,在授课过程中发现,授课的节奏还可以适当放慢些,学生对于新授知识有一个反复推敲和思考的过程,此次教学活动的设计较为紧凑,因此给学生思考过脑的时间就显得有点仓促了,面对知识体量较大的课程,亦需要把控好授课的节奏。

再次,对于一些艰深疑点,例如:兽面纹中的长颈鹿角,在历史记载上虽是后朝郑和下西洋时才带回来的物种,但是早在商周时期的纹样上就已有出现,因此在这方面学界还是会有争议的问题,可以通过提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反转课堂的学习和补充,这样可以有效照顾到个体的差异化,做到把课堂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延伸和拓展。

最后,在后续的鉴赏类别的课程中,应该多开发一些博物馆美术馆的线下观展课程,把课堂拓展进这些文化场所,有益于场景式项目化课程的开发和后续课程资源的整合。

 

 

0二三年四月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