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中学教研活动记录 > 初中物理
初中物理“电功”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执教:范其一、吴萍)

2009年12月16日下午初中物理学科在位育初级中学进行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课题为“电功”。由位育初级中学范其一老师和吴萍老师执教。吴萍老师将DIS用于“电功”定性分析研究中,虽然实验效果不理想,但此次尝试对听课老师也是一个启发。课后,两位老实先进行了说课,下面是听课教师对这节课的点评。教案在附件中。

老师:这2两节课同课异构,原来设计是一个定性讨论,一个定量分析。请其他老师谈谈对这2节课的看法、疑问和建议。 

 

老师:第2节课用DIS实验,但没有体会到“定量”,而是仍然停留在“定性”上,没有充分发挥出DIS实验的作用。但是较好的是老师的第一节课,能针对学生,采 取分层教育,将分层教育思想充分体现。 

 

老师:第一节课中,小灯亮暗是由电功率决定的,在对学生的解释上应加以改进,应更详细地讲一下,或者加一个条件,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可以这样观察小灯亮暗。

 

老师:在第二节课的实验中加上一个计时器更好,这样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现在在做的实验是“电功”的实验,而不是“电功率”的实验,因为电功与时间有关。

 

老师:第一节课总体思路清晰,引入新颖,老师在课堂上不忘时时鼓励学生做得非常好。而第二节课的实验表格提出一些建议,在实验时,数据记录不及时,学生不知道在干什么,也不知道该把数据记录在哪里,如果能在黑板上画出表格当场填写更好。

 

南洋初:对老师

              优点:

              ①贯彻学科德育,分层教育有明显的体现。

              ②范老师有一手好字,板书工整。

              ③范老师在课堂上更讲究规范,从板书到实验和表述,都更为规范。

              ④位育初中学生在“控制变量”这方面表现较为成熟,说明学生总体情况较好。

              ⑤范老师将实验器材放在篮子中这个做法很好,这样学生就不会随手碰实验仪器。

              建议:

①在猜想“电流做功和哪些因素有关”时,老师可以多设计一些小实验

老师在给学生电路图是,能否只给出一个,而另一个让学生自己试着画一画。

老师:尝试过这样做,但学生想不出如何画,所以改为老师给出。)

③可能通过一节课,学生仍然不知道电流做功到底是什么概念,可以加以改进。

老师:

建议:

①在开始时完全没有板书,在写表格时没有PPT投影,希望加以改进。

②电动机刚开始时应该是加速运动,提问老师有何方法加以克服。

 

老师:一、这2节课是同课异构,所以我们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比较2节课的差异上,        看看哪种类型的课更适合学生学习。

①比较开头:在开头部分引入录像的功能是将静止的东西用动态表现,将文字的东西用图像表现,将一些抽象的东西形象化。

老师:这节课学习“电功”,因此用水流做功的视频引入,没有体现视频引入的功能。

老师:用升降机的视频,视频引入这一功能较清晰。

②比较过程

老师:在实验前的猜想也是有依据得出的,不是瞎猜的,做得“有血有肉”。整个实验的过程是成功的,思路非常清晰,学生老师都知道要比较什么。

老师:相对范老师,在猜想这一部分较为单薄。在实验过程中,勇于尝试用DIS实验,若实验电路图能用PPT打出,告诉学生老师是用什么手段控制电压或者电流不变的,这样更好。否则学生会产生疑问。(建议,是否可以改为水平拉物体,将电动机拉线的长度增加)

③比较结尾

2节课在结尾部分,都没有高潮,强调每节课的结尾和开头一样重要,需要认真对待。

二、对两节课的细节进行具体分析:

              范老师:

              ①第一节课范老师前5分钟可以上的更快一些。

              2个电路图,如果范老师能提示1个,让学生画出另一个的话更好,如果学生画        不出,老师应该用问题引导学生画出。

              ③课堂中有一句话:“电流做功与三个物理量成正比”,W=UItW是不能和三个物理量成正比的。因跟学生说明如果UI的乘积不变,Wt成正比。

              ④当范老师公式W=UIt出来以后,应该向吴老师学习,对公式应该有一个解读。

              ⑤时间太匆忙,导致结尾无高潮。

              吴老师:

              ①开头部分吴老师提问“电梯上升谁在做功”,这里应搞清楚“电流”与“电流强度”是不同的。这里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在做功,而不是“电流强度”做功,而公式中的I指的是电流强度。

              ②吴老师的板书应该更规范。板书一定要完整。

 

老师:①老师的活动卡没有发挥作用,学生不会写。

              ②强调作业的有效性,两节课的课堂练习应该对换,因为范老师研究的是2个导体,而吴老师研究的是1个导体的情况。课堂练习正好相反,学生不会做,作业的有效性么有充分体现。

              ③对于活动卡上电源的符号提出建议,新教材中电源的符号和老教材不同,应规范。

 

                 位育初中电功评课

                                                            评课人    沈磊

    在听过两位老师的课后,使我感觉到两位老师的课都各有各个的特色,范老师是从定性的角度去分析电功大小与导体两端电压、导体中的电流以及通电时间之间的关系的,而吴老师则是尝试从定量的角度去研究电功大小与导体两端电压、导体中电流以及通电时间关系。

总体上,两位老师的上课的思路十分清晰,并且在课上注意关注、鼓励学生做出回答,学生上课时的表现也显得十分活跃。并且两位老师的黑板字都写的相当的出色美观。

 

范老师的课

首先,范老师的课的引入用的是钱塘江大潮的视频,这个视频很生动地体现了水流做功,由此借以类比提出问题“电流能否做功?”。且这个视频引入有着很好的德育功效。

此外,范老师在提出“探究电功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后,由学生对该问题讨论后进行猜想,并针对学生的猜想寻根问底,让学生说出了猜想的依据。

 

吴老师的课

首先,吴老师的课中,有一个问题,我始终没有搞清楚,那就是电动机工作提起重物的过程当中整个电路是怎么样的?因为我在后面始终都无法看到前方这个装置到底是怎么安装的,那么上课在讲解前是否可以做一个简单的讲解。

另外就是演示实验过程中,我有很长一段时间只能听到学生在口述实验得出的数据,很难从黑板上或者PPT中看到相应的数据记录,所以是否可以在做实验的时候,让学生将数据记录在黑板上,以便下面的学生观察数据得出相应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