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老栏目 > 科研 > 成果推广
小班中推进个别化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本研究成果获上海市第八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                
    一、课题的提出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小班教育因班级学生人数少于大班,带来了教育活动的显著变化。与大班教育相比较,小班教育带来的变化,在展开培养人、发展人的充分而优质的素质教育中具有了个别化教育的可能。
个别化教育是相对于一致化教育而言的。个别化教育旨在创设有利于每个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环境,针对每个学生的各自特点和个别差异进行教育。明显的特征是,教育对象的个别性和教育方式的差异性。一致化教育是指不分教育对象所进行要求统一、内容统一、方式统一的教育。明显的特征是,教育对象“齐步走”和教育过程“一刀切”。
小班教育中推进个别化教育,是旨在创设有利于每个学生得到最好发展的环境, 实施“因人而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活动,凸显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一种教育。其实质是呼唤我们:现代教育必须进一步关注个体的差异和需要,要把传统意义上的让学生适应教育变革为让教育适应学生。这是教育个别化的灵魂,是体现充分教育、平等教育和优质教育的根本,也是我们课题价值的真正所在。
我们在小班中推进的个别化教育,是让小班资源得到最大开发,并在一定的程度上实现有限的个别化教育,以寻求既能保持、发挥班级教育的优势,又能充分关注个体的差异、使每个学生接受“平等”“充分”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式。
二、研究概述
   (一)研究目标:更新教育观念,让教师接受现代教育理念;寻求个别化教育的策略;形成推进个别化教育相应机制及方法、手段。
(二)研究内容:研究让教师接受并内化现代教育的相关理念(教育公平的理念、学生为本的理念、学生主体的理念);让教师变化“一致化教育”的行为;研究小班中推进个别化教育的策略。
(三)研究方法:本课题采用多元研究的方法,以行动研究为主,辅以调查、自然观察和个案研究等方法,最终用归纳法提炼有效的实践经验,形成实践与研究的成果。
(四)研究过程:研究时间从2001年7月起,历经三年时间。1、建设了具有个别化教育理念的教师队伍;2、探索具有个别化教育特征的课堂教学原则和策略;3、开展了适应个别化教育需要的个案研究;4、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建立听证会制度。
我们在2002年参加了区小班现场会的展示;与2002年三月、2003年二月两次上了区级小班研究课;在2003年三月,召开了学生个别化教育个案听证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研究的成果
    1、建设了一支具有个别化教育理念和行为的教师队伍
   教师体会到“让学生适应教育变为教育要适应学生”是可行的。教师的教育行为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教师巧用体态语言,通过眼神、手势、微笑向孩子传递着师爱的信息,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还初步形成了一些个别化教育教学的方法,如“分层施教,异步达标”、“个别辅导,耐心教育”、“游戏教学,动手操作”等。
    2、 形成了两项具有个别化教育特征的制度
   (1)建立了“学生成长档案”制度。
   “学生成长档案”指教师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实施个别化的跟踪教育,以达到纠正不良行为、培养良好习惯、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素质。其包含学生的“基本情况-背景分析-个体目标--分析诊断--干预措施--相对评价”等条目。具体做法是:了解每一个学生,确立发展目标;制订个别化计划,实施教育干预;创设针对性情境,促进各自发展;注重个体化观察,展开因材施教;家校一体化同步,形成教育合力。
   (2)建立了“听证会”制度
   “听证会”指通过讨论、研究,寻求个别化教育的最佳方案。首先确定研究对象,然后召集相关任课教师和部分家长对该生的多方面表现进行共同“会诊”,研讨适合这一学生的个别化教育方案,并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制定干预措施,再实施个别化教育方案。
    3、明确了三大具有个别化教育特征的课堂教学原则
    (1)公正平等的原则:指教师将教育的阳光普照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让每一个学生接受充分的教育。具体做法:让每个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做课堂的主人;一节课中,每一个学生都要有开口说,动手练的机会;每一个学生受到教师的个别化指点,享受到个别化教育;准确把握学生初始状态,然后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和目标选择最适宜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
    (2) 尊重差异的原则:强调的是教师的教要满足学生个体学习的需要,既立足学生的差异,又不消极适应学生差异,努力使差异变成教育的资源,让每个学生的潜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具体做法:承认差异,分析差异,寻求不同差异的学生的一般需求;尊重学生的差异,寻求不同的适合各自差异学生发展的个别化的教育方法。
   (3)异步达标的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备课和课堂教学目标个别化分层来分步达到教学目标。具体做法:根据学生的差异,在基础目标上作适当调整,做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课堂教学的设计,建立在对教材、对学生个别化的分析上,既保证总体目标的分步实现,又确保个别化发展目标的实现;教学活动中给学生提供适度的选择权;采用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实施自主自我评价。
    4、寻求了四大具有个别化教育特征的课堂教学的策略
   (1)“营造宽松环境、唤起主体意识”策略
该策略指教师通过自己的行为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它要求教师尊重每一个个体,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在温馨和谐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推动学习活动的进程和学习目标的实现。操作要点:教师巧用体态语言,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教师以鼓励、肯定的语言评价学生,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保护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创设乐学情境,让学生体验到参与学习的乐趣,注意挖掘和发挥教材内蕴的魅力,激发并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
   (2)“搭建展示舞台、显现个别风采”策略
该策略指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给学生提供各个层次的展示自我的机会。操作要点:教师设问要个别化; 教师应答要个别化;允许学生表现方式的个别化。
   (3)“体察个性特长、按需因势利导”策略
   该策略指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教学要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施教。首先,了解学生情况。其次,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及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确定每个教学点的教学要求,设计能从各自基础出发进行有效学习的多种方法。再次,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在课内外加强个别辅导。操作要点:教学目标要分层;作业要求要分层 ;辅导、帮助要个别化。
   (4)“开发潜在能力、重在因材施教”策略
   该策略指老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在了解每一个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强化个别化教育,使班级内每个学生得到更全面、更和谐的发展。操作要点: 帮助学生发现自我;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自身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研究的效果
(一)小班中推进个别化教育能较好地实现“既保持班级教育的优势,又顾及学生的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受到良好的教育”的预期目的。
1、小班中推进个别化教育的研究,使我们的教育更具有针对性。
2、小班中推进个别化教育的研究,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1)增加了师生间、学生间交往的力度和交流的密度。
(2)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3、增加了师生间、学生间交往的力度和交流的密度。   
4、使教师对每一个学生更了解,强化对学生的学力和人格的培育。
5、教师有更多的机会进行个别辅导和因材施教。
(二)通过实践和研究,加强了教师的“科研兴教”意识,更新
了教育教学的观念,提高了教育教学的能力,促进了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了办学效益。
1、探索、实践了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及方法 。
2、通过实践和研究,积累了多达十一类的附件资料,其中《教育案例》、《教案》、《个案研究》、《学习体会》这一切都凝聚了集体研究的智慧和个人探索的心血。
3、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声誉。
课题组主要人员: 平江路小学:姚青(执笔)、徐兰、赵奕敏、甘厚妮、郁吉、韩敏、徐芳、付静等     
                     徐汇区区教科研室: 欧钧佑(执笔)、杜奕昌、杨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