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老栏目 > 科研 > 课题研究 > 研究动态
建设一个实践型的学习共同体

建设一个实践型的学习共同体

             ——面向未来的基础学校研究

 
  编者按: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面向未来的基础学校研究》以“开发潜能,发展个性,振兴基础”为课题的核心理念,以教育的可持续性原理、教育活动的主体互动原理为学理依据,用学习的力量端正研究的方向与路径,将学校案例与要素构想作为研究的出发点,整个课题在行动研究与理性分析相互补充,实证与思辨互为张力下不断完善研究结论,逐步形成了一套具有实践气派的扎根研究方法。一大批遍布我国东中西三类地区的学校在各自基础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呈现了大量体现学生发展为本、理念丰富多彩、个性鲜活的案例,提供了城市与乡镇、公办与民营、一流名校与后起新校甚至民族学校等各具特点的革新范式。
 
  一、概述:承续20年的一项大型研究
 
  (一)历史回顾与课题目标定位
 
  本课题是在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基础学校研究与探索。历经“七五”期间从单科单项课程教学实验走向教育整体研究、“八五”期间从少数先进典型到多种类型学校教育模式多样化研究、“九五”期间从多样式案例到提取教育现代化的本质内涵研究,“十五”期间课题研究是在前三个五年基础上的总结与深化。
  “十五”期间课题在面向未来基础学校多种模式初见端倪,教育现代化本质内涵研究已初步廓清的基础上,旨在探讨这类学校的成功要素及要素关联。
 
  (二)课题理念:开发潜能,发展个性,振兴基础
 
  学生发展为本,是面向未来学校最主要的观念特征。发展是学生的基本权利,其学理依据是教育的持续性原理、教育活动的主体互动原理,既有别于教师为本,又有别于儿童中心主义。
  廓清学生素质内涵,“开发潜能、发展个性、振兴基础”是课题的标志性目标。人的潜能远未充分开发,它是个可再生的能源大矿;人的潜能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与速度,是同人口负担变成人口资源的程度与速度成正比的。课题研究特别关注个性品质的核心指标:社会品质与责任感的发展程度;实践中成为自觉主体的智慧水平。振兴基础是基于学生、教师、学校甚至更宽广的教育社群的本土优势,振兴创新发展的基础,提高素质为振兴中华民族奠定基础。
 
  二、方法与过程:学习力量推动下的扎根研究
 
  课题组成员校广泛地分布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有农村与城市、公办与民营之分,学段上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它们的改革与探索各有特色、形态各异,采用目标明确、路径不同的“摸石头过河”,是现实可行的明智选择。但仅凭“摸石头过河”的勇气还不够,课题组注重用学习的力量避免盲目,开展科学合理的扎根研究。
 
  (一)用学习的力量端正研究的方向和路径
 
  学习教育史,正确对待传承与创新的关系。课题组顾问、老教育家吕型伟分别在2003、2004年课题组会议上做了《学点教育史》和《我们究竟在探求什么》的报告,明确了教育创新“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要知道巨人的肩膀在哪里”,并对建国后五十年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做了回顾,归结出四对基本关系:人的自由发展与人的社会化;统一的基本素养要求与个性差异;书本知识与实践经验;教师本位与学生本位。
  学习学校发展理论,克服课题研究中的盲目。课题组重点学习了四方面的研究成果,如从赫尔巴特、杜威到社会转型期的课程改革,现代学校制度创新,新时期的学校德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范式革新。通过对国际上多元智能学校、高效能学校、基础学校等流派的分析比较,课题组确立了“寻找中间地带”的思想。但“寻找中间地带”不是简单的折衷,而是以本国文化为底蕴,有机整合面向未来基础学校发展的各种取向,是一种不走极端而达到集大成的智慧。
  学习本土经验,使理论学习走向实践。2002到2005年之间,课题组先后共召开过4次全体会议、7次核心组和学术组会议,交流、分享、总结。如北京人大附中、上海大同中学、乡村学校江苏常州湖塘桥小学、西部地区云南民族中学等的办学经验,它们类型不同、立足本土,对于其他成员校,结合理论学习走向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二)学校案例与要素构想作为研究的出发点
 
  总课题的核心组总结、梳理了课题组15年的研究成果,对成员校的案例进行了详尽的剖析。总课题组在全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7所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和校长中展开了调查,并对所取得的数据做了梳理,进行了初步解读。广泛深入的经验和深入调查成为本课题研究的逻辑起点,在此基础上,总课题组结合文献研究以及自身的洞察,提出了面向未来基础学校的成功要素构想与框架。
 
  (三)以行动研究与理性分析互为补充,保持实证与思辨间的张力
 
  行动研究是课题成员校普遍采用的基本方法,这种方法最适合于追求学校教育实践的合理性,即合目的性与合现实性的统一。但这种方法对理论支持的力度明显不够。本课题的研究在运用行动研究法的同时,引进理性分析的模式,使之具备双重机制——既改善行为,又能提升理性认识,对行动研究作了改进,始终保持理性与实证的两极张力。
 
  三、问题、进步与行动案例
 
  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发现当前基础学校改革中的主要问题是:(1)重视知识技能,忽视品格与做人;(2)课程要求划一,内容以学科知识为本,教学方式以系统讲授为主;(3)教师培训远离课堂实际,理念落实为行为有偏差;(4)校长处于经费与升学压力之下,对学校内涵发展关注度不高。针对学校改革的具体问题,课题组从四个方面着手,启动了20个子课题的研究(见表1)。
  “十五”期间总课题组组织了大样本问卷调查(成员校和非成员校为对照)和案例分析。从德育、课程、教师、管理四个方面,分析基础学校存在的问题、比较成员校与非成员校的差异与进步情况,并提供成功的案例。
 
表1  “面向未来基础学校”研究要点
 
方面 研究要点
德育 学校人文沃土形成机制与培育研究
 社会剧烈变革期学生价值观的取向以及适应能力与心态研究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内容、方法、途径的研究
 世界文明、中华传统、地域文化或学校环境中学生社会化与积极个性形成与发展
 人文回归中学生消极个性的诊断与矫治
课程 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框架下,校本课程如何开发、多种课程如何在学校范围整合的研究
 为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学校课程内容更新机制与开发模式的研究
 课程要求的统一性与多样性、共同基础与分流基础研究
 学校课程实施策略与效果研究,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研究,教学方式以及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
 学校课程与教学的发展性评价的研究
教师 造成学生差异的情境因素分析和改进策略研究
 教育情境设置与促进学生潜能开发的案例研究
 教师专业成长史及其对教学活动的观察与研究
 教育情境改造中的学校教研文化与教师团队建设
 情境创设、案例讨论、实践反思三个平台上教师与研究者的合作方式与互动研究
管理 校长专业成长史及其面向未来的办学理念与特色的形成研究
 体现学生发展为本的学校政策与环境研究
 学校管理文化(如学校作为学习型组织、学校作为社区大家庭、建构式的学校领导等)的建设与形成
 学校自我评价和改进机制的形成与运作
 学校领导理性取向与艺术取向相平衡的研究
 
  (一)德育
 
  1.问题与进步
  学校普遍重视德育,成员校在德育上做了很多探索,然而重智轻德依然是学校德育的突出问题。
  “知识技能”是近年来学校进步最大的方面;“心理健康”、“生活能力”和“思想品德”则是近年来学生的最大问题(见图1)。
 
 
  虽然普遍担心“学生学习成绩下降”,但成员校都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心理咨询与健康”服务;利用各种人文资源,组织了更多的学生活动;通过各种活动形式,让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中。这些都与非成员校有明显差异。
  2.行动案例
  (1)开展学校心理指导,让学生健康成长。浙江新昌中学在对本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研后,参照文献和同类实践研究成果,建立了一套适合新昌学生的学校心理健康课程。心理课程的实施途径有定期心理讲座、闭路电视心理辅导、心理板报等,形式上有角色扮演、情境体验、分组词论、行为训练、自我剖析等。每位班主任是心理教育第一线工作者,除外,学校还向所有教师普及心理学知识。学校的心理辅导专门网页正在开通之中。
  (2)挖掘学校的人文资源,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德育”。苏州市景范中学以景仰范仲淹作为校园文化底蕴,利用各种时机,组织不同的活动,旨在唤醒学生作为道德成长主体的内在自觉,变教师“教德育”为学生“学德育”。学校利用新生入校的时机,展开了解范仲淹与学校的渊源、了解“先忧后乐”精神的活动,之后,结合校史、校风、校训教育,开展“学校史,知规范”活动,使学牛在追忆古代先哲风范基础上,领悟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
  深圳岗厦小学充分利用岗厦村民足文火祥后裔的人文资源,把“正气”作为学校的“教养”和灵魂,通过唱《正气歌》,编《正气歌解读》的校本教材,建设以正气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学习文天祥,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此外青浦实验小学“走近家乡伟人陈云”校本德育课程建设;杭州德胜小学在“万物育德,以德为胜”理念之下,“三字歌”的道德实践;常州湖塘桥小学创建书香校园,努力实现“平民教育优质化”等等都是很有意义的实践。
  (3)加强家校合作,实现共同育人。杭州胜利小学利用《家校合作与交流手册》作为家长与教师、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纽带和合作桥梁。教师利用相片、录像带、笔记、搜集学生的作品等方式来记录他们对学生的观察。家长同样也以这样的形式提供他们对于学生在校外表现的记录。在此基础上,学校将家访、家长会、开放日等活动作为教师与家长面对面分享交流彼此记录、思想的活动,真正变“家长参观学校”为“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中。
  宋庆龄幼儿园成立家长委员会,通过定期的例会,听取家长意见,也向家长报告幼儿园的近期进展及新的想法,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民主决策之中。同时,幼儿园通过安排定期的家长教学日活动,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日常教学中,真正做到“我们的孩子我们共同来教育”。
 
  (二)课程
 
  1.问题与进步
  教师们对课程改革是认同的。大多数成员校有完整的课程方案,在三类课程开发、课堂教学方式等方面进步明显,现行考试制度局限了许多学校新课程推进步伐。
  将近40%的教师对当前的课程改革充满信心,认为“改革成效显著,发展前景美好”、“改革切中时弊”;但也有近40%的教师对课改表示担忧,认为“考试制度不改,一切改革都是徒劳”(见表1)。
  与非成员学校相比,(1)课题成员校“有完整的校本课程方案”,教师认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不能仅凭兴趣”;(2)成员校教师认为他们所在学校不仪在“必修课程”上很有成绩,在“选修课程”方面也做得较成功;(3)成员校教师不仅重视“系统讲授”,而且关注“做中学”,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2.行动案例
  (1)适应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开发。福山外国语小学开发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旨在通过学生对多元文化、全球问题了解和体验,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人。课程分三个部分:(1)精选国际知识、社会问题和价值观念等,按照年级、学期、单元等要求划分的“国际理解教育特设课程”;(2)围绕某一个主题展开“国际理解教育外语节活动”,自1996年“澳大利亚文化节”开始,学校外语节已举办了10年;(3)将国际交往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等渗透于有关学科教学之中的“国际理解教育学科渗透”。
  大同中学通过课程改革,开发各类校本课程,形成了独特的大同文化;以“低负担,高质量”为特色的静安教育学院附校,提出“德育最需要校本”,开发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吉林省延边六一幼儿园提出“体魄也是国力”、“艺术增进人的美德”的办园理念,建立了有民族体育与艺术特色的园本课程。
 
表2  你对当前正在推行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看法(教师认同的百分比)
 
 成员校 非成员校
改革成效显著,发展前景美好 19.4 18.9
改革切中时弊,很有必要 20.4 19.1
改革过于理想化,难有实效 19.2 17.5
考试制度不改,一切改革都是徒劳 36.9 37.5
改革加重了教师的负担* 3.4 5.4
对改革既不了解,也不感兴趣* 0.7 1.6
  *表示成员校与非成员校有差别,下同
 
  (2)开发选修课程,让不同学生有不同的选择,得到不同的发展。如何既不过度增加学生负担,又能给他们丰富多样的课程选择,为培养一流人才奠基,争创世界一流名校,是人大附中在课程改革中追求的理想境界。学校的做法是: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把选择课程的机会和权力交给学生,让他们在选择中寻找兴趣,挖掘自身的潜力。在课程的开设上,学校确定了由根据学生发展需要设置课程与教师根据个人学科特长自行申报相结合的原则。其中,一些选修课程的设立本身,是学生们的问题发展而来的,是学生自主探究的结果。现在人大附中的选修课分为四大门类:数学与自然科学;语言文学与社会科学;综合实践;艺术体育。
  (3)“做中学”应是“学”、“思”、“做”的结合。课题组许多成员校在“提高学习质量”的主题下,采用“合理安排,取长补短”的策略,不走极端,让“接受式学习”和“活动式学习”双方的对峙变为改革过程中的
两极张力。成员校在这方面已有不少探索,如天长小学、汇师小学开展的综合学习,通过学生动手做,发现学生潜在错误,促进对知识理解;力迈学校“拒绝机械接受,开发学生主动探究”,进行“活而不乱,实而不死”课堂教学策略探索;静安教育学院的“做中学”项目,让学生在经历“观察——得出数据——产生假设——检验假设——交流分享”的科学探究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昆明春城小学作为课题组的老成员校,近年来在学校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整合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三)教师
 
  1.问题与进步
  成员校教师职业认同感、成就感明显高于非成员校;成员校教师在通过公开课改进教学,在实践中提高反思能力方面做得较好;成员校和非成员校教师共同关注转变理念,丰富实践智慧。
  教师们认为教师培训不仅应该“拓展更新学科知识”,而且更需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但普遍感到能“获得的专业支持”不多。
  成员校教师对“通过开设公开课改进教学”,“结合实践进行研究”非常认同,与非成员校有显著差异(见表3,表4)。
  2.行动案例
  (1)课堂开放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青浦的不少学校通过“看别人的课堂,说别人的课堂;看别人的课堂,想自己的课堂;走进别人的课堂,改进自己的课堂”三个步骤,并建立相应的听课制度,使学校的课堂开放从活动走向制度化,从形式走向内涵。教师们相互开放教室的大门,相互评论,实实在在地改进教学,增长实践智慧。
 
表3  你对教师搞科研,写论文怎么看(教师认同的百分比)
 
 成员校 非成员校
结合实践的研究很有必要* 72.3 63.9
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学,科研可有可无 10.0 13.8
为了评职称,不得不搞 10.7 14.0
教师搞科研是花架子,没有必要 4.8 5.6
 
表4  你所在学校开设公开课的目的(教师认同的百分比)
 
 成员校 非成员校
研究改进教学* 62.0 57.7
相互交流分享经验* 25.8 31.7
对外宣传展示学校成绩 7.5 5.6
完成任务,应付检查 3.3 3.7
 
  (2)教师在教育行动中成长。2003年上海市教科院和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合作,提出以课例为载体、在教学行动中开展包括专业理论学习在内的教学研修活动的“行动教育”范式。这种革新范式是以理论应用与实践智慧的学习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方式,它关注小组学习,强调集体智慧;关注主体悟性,强调“学懂的东西做出来,做好的东西说出来”;关注技术平台,以课例为载体,十分重视采用现场观察、录像带分析、案例研究,甚至视频案例等技术,作为教师学习与研究的工具。
  上海市实验学校借鉴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成果,制定了校本教师专业发展计划,建构了接受习得性培训、研究发现性学习、交流分享性学习相结合的教师教育范式;成都市实验小学顺应学校教师发展所需,创办有独特个性的教师发展学校,老师们说:“我们与学校一起成长”。
 
  (四)理性与艺术和谐的学校领导
 
  1.问题与进步
  成员校校长更多地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作为当前改革的重点,在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具有学校特色的管理制度及其运行机制方面,成员校和非成员校差异显著。然而来自外部的频繁的事务应酬与会议、检查与评估是校长们共同的烦恼。
  校长认为“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育质量”和“学校上台阶出特色”是学校当前改革的重点(见表5),“事务性应酬多、会议多、检查多”是校长共同的烦恼。成员校与非成员校相比:(1)成员校校长更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2)成员校校长认为办学特色主要体现在“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具有学校特色的管理制度及其运行机制”;(3)非成员校校长更多地为“教育经费不足”和“难以提高教学质量”而苦恼。
 
表5  你们学校当前改革的重点是什么(校长认同的百分比)
 
 成员校 非成员校
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育质量 31.3 32.3
使学校上水平上台阶出特色 26.1 30.2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8.3 4.2
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7。8 17.7
改进教师学生发展性教学评价 13.0 6.3
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3.5 5.2
 
  2.行动案例
  (1)营造教师学习文化,激励教师快速成长。北郊学校从营造教师学习文化人手,精心打造师德为先教师队伍。(1)环境育人,从校园景观、办公室小型化与个性化,到改善办公设施、提高教师待遇、保护教师权利;(2)力行成习,注重行为举止、人格魅力,从组织读书会、教师社团建设、公开竞聘到制度规范;(3)学校把重点放在青年教师身上,通过定目标、压担子、给政策、搭舞台,促进青年教师在师德和专业两方面都快速成长。
  (2)理性与艺术结合的学校质量管理制度。“以培养走向世界的现代人”为办学理念的广州外语外贸大学附校,在学校管理上提出“管理就是研究,管理就是规范,管理就是激励,管理就是服务,管理就是变革”,将管理具体化为学校工作不同层面的运作要点。
  华美外国语学校引进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和基本原则,出台了《学校质量管理手册》。手册涉及教育教学方面的规范性制度、程序性制度、评价性制度和奖惩性制度等,质量手册确保了教育质量管理的公正性,也保证了学校质量不因为外在的其它原因而下降。云南民族中学本着奠基各族优秀人才摇篮的理念,根据多民族学生的特点探索出“分层动态,全程管理,开放办学”的管理模式。
 
  四、成果与展望:未来学校的基本要素及其关联
 
  (一)成员校通过课题研究在各自基础上取得长足进步
 
  一批中小幼学校在各自基础上取得了长足进步,呈现了大量体现学生发展为本、理念丰富多彩、个性鲜活的案例,提供了沿海与内地、城市与乡镇、公办与民营、一流名校与后起新校还有边疆民族学校等各具特点的发展范式。
 
  (二)课题组形成了具有实践气派的扎根研究方法和研究团队
 
  面对学校不确定因素和不可控的复杂情境,采用信息不完备之下的目标明确、路线各异的“摸石头过河”方法,用学校的力量避免盲目,以学校案例与要素构想作为研究的出发点,行动研究与理性分析相互补充,实证与思互辩为张力,是我们对学校教育科研方法的贡献。课题研究让研究者与教师——两种有着共同愿景,不同专业背景的专业人员携起手来,学校教师发展了自己的专业合作伙伴、藉此形成研究团队,是学校应对未来持续挑战的不涸动力。这种有中国特点、有实践气派的扎根研究方法和实践研究团队,为我们群众性教育研究提供了范式。
 
  (三)面向未来基础学校的基本要素及其关联已经凸显
 
  (1)人文沃土上的品性养成。学校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德育要为学生提供一种给养,这种给养是内敛的、缓慢的,主动吸纳各种人文资源的,是道德学习与教学活动同在的。德育的核心是和谐,学校德育应为培养和谐社会人才奠基,它是充满人文关怀,鼓励人际互动,倡导“和而不同”,关心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与支持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学习道德,有利于学生道德成长的环境。学校在发展中,应该寻求家庭、社区及其他教育资源机构的互动与支持,为提供给学生有着深厚人文精神积淀的沃土而积极努力。
  (2)知识转型中的课程统整与教学。在课题进行的五年里,所有成员校都面临着课程改革所带来的实施考验。知识观的转变,使学校必须全面关注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在选修与必修、学科与综合、显性与隐性课程之间做出统整;必须从“听讲学习——启发式学习——讨论式学习——问题解决学习——探究学习——项目学习——社会服务学习”等之间寻求适宜的教学方式。事实上课题组的一些成员校,在课程统整的探索中已起到了先行者甚至是引领者的作用。
  (3)有效学习为本的教师团队建设。打造面向未来学校的教师团队,是学校从内部推进改革的基础,其中提高教师专业实践智慧的有效学习尤为重要。课题实践研究表明,教师群体的有效学习有四种方式:听中学——提供理论文本或口头报告,学习教育理念和教师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与经验;做中举——提供教学、教育、管理的实际场景或研究项目,在实践与改革试验中学习;听懂的东西做出来——凡是已经知道的文本理念和听懂的工作经验,尽量结合自己的工作尝试,亲自体验;做好的东西说出来——凡是亲自做过的,提高绩效十分明显的事情,试着用细节描述或理性的话语表达。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修活动,是教师学习群体实践智慧的有效途径。
  (4)平衡理性与艺术的和谐领导。学校是一种特有的社会组织,尤其是我们构想的面向未来的基础学校,它更是以校长、教师的人格力量去引导新生代的人格发展,以学校文化的底蕴去奠定学生发展的基础。面向未来基础学校的校长要将这种职能与需求融入到学校管理中,面对改革产生许多不确定性及附加的复杂性,使得不同群体的协调工作,从提供答案的个人分析者,转到问题解决中集体认同的促进者;支持新的方案或活动,并提供有效能的管理支持与文化认同;将学校领导视为一个复杂的结合体,寻找理论与实践、共性和个性、理想和现实三者的结合及平衡,促进学校和谐、持续地发展。
  (5)四个要素之间的关联。教育必然是从学习者本人出发的,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这种个人同他自己的关系的根本转变,是未来学校教育所面临的一个难题。学校作为厚载人文精神和人类文明的沃土,要把学生的品性养成视为灵魂;作为知识传承的主要领地,要把课程统整和教学视为其核心工作;作为教师施展才华的舞台,要把课堂视为团队有效学习的关键场所;作为一个学习型实践共同体,校长是其和谐运行的重要保障。简言之,各要素间整体关联:品性养成是灵魂,课程统整是核心、团队学习是关键、和谐领导是保障。
  学校教育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学校立足的是今天的现实、教师却是昨天教育体制的成功产物,而我们培养的学生却是明天的主人。展望未来,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仍将对学校运营构成巨大的现实挑战,直面这个挑战的将是学校里的教师团队——正是他们为学校的有效运行和持续发展带来了希望和生机。课程与教师,已经成为有效学校的两个最具活力的关键因素。面向未来的基础学校,不是一个—成不变的模式,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仍将是建设实践学习型共同体的孜孜探索的过程。
 
  本课题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总课题组组长顾泠沅、吕达。课题核心组成员:尹后庆、冯国文、何慧、陈心五、周卫、张民选、杨明华、恽昭世、贺鸿琛、熊嘉。学术组组长:周卫、张廷凯、夏惠贤。学术组组员:刘捷、李酉亭、王洁。课题组顾问:吕型伟。全文执笔:王洁。杨玉东协助。
 
 (文见《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7A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