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老栏目 > 汇德 > 德育管理 > 其他
荣辱观社论

荣辱观社论

 

 

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一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反映人民心声、代表人民意愿,就必定赢得人民支持、受到人民拥护。

    胡锦涛同志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集中表达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心愿,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八荣八耻”不胫而走、广为传播,迅速成为社会各界共识。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论述,概括精辟,寓意深刻,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深刻认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彰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社会的深刻变革,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的相互激荡,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产生了多方面影响。热爱祖国、积极向上、科学文明、团结友爱,是我们社会精神风貌的主流。但也要看到,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的现象还大量存在,不仅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也阻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事实证明,没有健康的社会风气,没有良好的道德水准,一个国家的经济再发展,综合国力也强大不起来,更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彰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性。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56个民族的发展中大国,加快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需要共同的思想基础,也需要共同的道德规范。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提高人的素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才能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知荣弃耻,褒荣贬耻,扬荣抑耻,才能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才能凝聚人心、提升境界、激发活力,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共同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彰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紧迫性。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些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需要全体人民有共同的道德遵循,整个社会有稳定的内在秩序。一个精神缺失、进退无据、无所依凭的社会不可能构成和谐;一个荣辱颠倒、是非混淆、美丑错位的社会无法实现和谐。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形成维系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和道德风尚。

    一位哲人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最能震撼人们的心灵——内心里崇高的道德,头顶上灿烂的星空。“八荣八耻”涵盖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关系,涉及人生态度、公共行为、社会风尚,构成了社会主义道德的鲜明指向。它是光辉的,又是朴素的;它是崇高的,又是平凡的;它是理想的,又是现实的。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天天面对,事事相关,需要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

    奋进的中国,不仅要向世界展示物质文明的丰硕成果,更要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随着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等有关部门安排部署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的展开,随着全体人民的积极参与、共同践行、自觉行动,我们深信,社会主义荣辱观必将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激励我们奔向新的精神高地,推进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318《人民日报》  新华社北京318)

旗帜鲜明地倡导社会主义道德规范

——二论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以“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泾渭分明,为我们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确立了鲜明的价值导向,为在当前形势下明辨是非、区别善恶、分清美丑提出了新要求,必将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而要扶正祛邪、激浊扬清,必须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指导。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论述“八荣八耻”时强调指出的那样:“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社会价值导向暧昧而导致思想混乱、道德失衡、正气不扬、歪风盛行的现象并不少见。改变这种情况,务必按照“八荣八耻”的要求,旗帜鲜明地在全社会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

    面对当今经济成分、利益关系、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以及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发展带来的各种文化交融激荡的趋势,人们在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等方面,面临多种选择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不能因为社会转型、利益调整、价值多元就对不文明、不健康的现象放任自流,就忽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价值观是行为规范的思想基础。如果说一个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应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同进,那么,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旗帜鲜明地树立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核心的荣辱观,便是构建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促进社会风气良好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这就需要我们在多元中坚持主导、多样中倡导主流,引导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中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要热情讴歌生活中的良好道德风尚,批评一切背离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错误行为和丑恶现象,以期激励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朝气蓬勃、积极向上,自觉弘扬社会正气,塑造美好心灵,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从而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传承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道德是一种自律。虽说有时候单靠这种自律还不足以防止违背道德的行为发生,但当大多数人明白在社会道德体系中,有一些是我们必须遵守的最低限度的义务,这种全社会对道德底线的恪守,就意味着社会风气的好转和健康向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之所以立即引发社会的热烈反响,正在于“八荣八耻”旗帜鲜明地道出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心声。积极行动起来,把正确的荣辱观转化为每个人的道德实践,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就一定能蔚然成风。

 

 

人人知荣而为之 个个知耻而不为

——三论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作为中华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以“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的荣辱观,既属于科学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范畴,又是实践性很强的操作规范。

    “八荣八耻”大到国家民族利益,小到个人作风言行,包涵了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丰富内容,是非美丑、界限清楚,正反对照、态度鲜明。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是我们大力倡导的,必须坚持;危害祖国、背离人民、愚昧无知、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淫逸,是我们坚决反对的,必须抵制。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就要按照“八荣八耻”的内在要求,真抓实干,逐条领会,认真实施,务求实效。

    任何道德规范只有转化为道德实践,才能成为人们自觉的行为准则。把“八荣八耻”落到实处,行之有效的一个办法,是要从每个人的身边事、眼前事、平凡事做起。所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既道出了严格自律的价值判断,也说明荣辱之别常常反映在生活细节处。所以,学会如何从日常小事中来明辨是非、区别善恶、分清美丑,对帮助人们懂得何以为荣、何以为耻,进而养成荣进耻退的习惯至关重要。我们要抨击败坏社会风气的丑恶现象,更要严于律己,从我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为形成和发展良好的社会风气拿出实际行动来。

    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事关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道德建设工程,需要一个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熏陶的长期过程。落实“八荣八耻”不付诸行动不行,而奢望一蹴而就、立竿见影则不现实,唯有扎扎实实、坚持不懈、细水长流、讲求实效,才能日积月累,取得成效。这就要反对形式主义,防止华而不实的花架子,杜绝急功近利的虚夸做法。

    当前,上海正在开展迎世博文明行动,这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供了有效载体和良好时机。我们要紧密联系实际,采取各种方式,通过多种途径,把践行“八荣八耻”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造氛围强化公共意识、除陋习提高文明素质、重建设优化社会环境。当正确的价值观融入到市民日常生活中去,自觉弘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真正做到人人知荣而为之、个个知耻而不为,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是完全可以期待的。

    社会主义荣辱观

    以热爱祖国为荣  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  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  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  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  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  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  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  以骄奢淫逸为耻

 

 

 

 

知荣辱要从小抓起

——四论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针对全体社会成员的要求,对广大青少年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青少年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时期,可变性大,可塑性强。特别是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今天,由文化交融、思想碰撞、信息庞杂、价值多元带来的新情况,对涉世未深心理发育尚不成熟的青少年影响尤甚。积极应对这种挑战,必须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特别是通过荣辱观的教育,引导他们按照正确的价值观来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从小学会明辨是非、区别善恶、分清美丑。

    荣辱之别常常体现在细微处。教育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要强调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八荣八耻”并非抽象的概念,而是条条来自生活,句句具体实在,与人们对周围人事的感知认识、价值判断、行为方式密切相关。生活从来是人生德性教养的根基,尤其是青少年道德学习的源泉。要使荣辱观的教育落到实处,就要防止把“八荣八耻”虚化,必须从行为养成入手,注重点点滴滴的熏陶,这样既有利于青少年克服道德认知上的困难,也有助于他们逐步培养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

    经验告诉我们,任何成功的道德教育都离不开丰富的情感体验。要使“八荣八耻”成为青少年发自内心的行为准则,仅靠熟记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通过知、情、意、行等各个环节的亲身体验,分清何以为荣、何以为耻,才能转化为个人信念和自觉追求,真正成为毕生受用的精神财富。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要充分重视道德教化的作用,更要善于从青少年的年龄心理特点出发,把被动接受与主动实践相结合、他律与自律相结合,做到知行统一,使“八荣八耻”内化为他们的德性体验和精神发展,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荣辱观的教育必须结合当下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来进行。德育教育在许多时候收效甚微,既是脱离青少年实际的结果,更是游离现实的产物。应该认识到,当代青少年的道德行为已在很大程度上社会化了,实际生活中一些青少年身上发生的种种荣辱不分、是非不明,乃至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现象,正是他们道德能力弱化的表现。增强青少年的道德判断能力,不能关门灌输,必须正视矛盾,带领他们在社会实践中提高免疫力,以期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

    任何时候,社会风气的败坏都严重腐蚀社会健康的肌体,而受害最深的往往是青少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知荣辱、明是非必须从小抓起,这样才能为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奠定文明的基石,使中华民族道德体系的大厦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