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老栏目 > 汇德 > 心理健康教育 > 互助你我
心理与折纸
  田林小学自从开展折纸活动以来,已有几个年头了。以田林小学的艺术特色——折纸为载体,去关爱心灵需要关爱的特殊群体,为此,我们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康复期的“精神病患者”结成友谊,目的是教育学生,关注社会,帮助需要帮助的社会上的弱势群体。
  小学的学生来到世上才只有短短的十个念头。在生长期间,得到了许许多多的爱,有父母的爱,长辈的爱,老师、同学的爱,学校集体的爱……是那么多。学生在甘露般的爱里,健康地成长,幸福地生活,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
  可是,社会上也有一群人,他们是被人们冷落的、遗忘的,特别需要人们的关心、帮助。因此,我们就想方设法与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取得联系,得到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医护人员的欢迎,由此,更加增强了我们的信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折纸为媒介, 使学生以关爱的情感去体验“病人”,进而达到认识上的共鸣与感情内化。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加强人际关系的沟通,努力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基于上述的思考,我们学习心理学及如何与“病人”交流思想的有关医学常识,进而为我们能顺利与他们沟通、交流,提供借鉴,构建良好和谐的学生与“病人”的合作氛围。为此我们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去开展工作。
  这些学生在刚刚接触这些人群时,由于社会的偏见,对于要和他们手拉手,结成友谊,都有顾虑,甚至有些家长也提意见,不让自己的孩子到精神卫生中心去与这些“病人”缔结友谊。经过老师与他们的交流、沟通,学生和家长的观念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学生们认为:这些叔叔阿姨们太可怜了。太需要人们的理解了。太需要人们的帮助了。因此,学生们再一次去,都是怀着一颗爱心,尽自己所能,把快乐带给他们,教会他们折纸。在“病人”的手中,一只只漂亮的蝴蝶、展翅欲飞的鸟、美观实用的盒子等等出现了。他们十分高兴,精神状态也十分好。那里的医生、护士都纷纷赞扬这些学生:“你们真是一帖良药啊!比我们还有‘本事’!”
  有一位章异赢同学,是在二代四个人的宠爱之下长大的人。这位男同学十分胆小,平时只知道获得方方面面的爱。当他参加了活动后,他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波动,从原先害怕不敢去精神卫生中心,到后来与这些叔叔阿姨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些“病人”一看见他就问寒问暖。如果一次没有去折纸,那些“病人”就会想他,盼着、望着。当又一次看到他时,高兴地拍着他的肩,摸着他的头。纷纷要和他交谈,甚至还要认他做儿子呢!
  有一位40多岁的女"病人",心灵手巧,只要我们的同学教一次作品,她马上就明白,并且还会教其他的同伴折,接触时间长了,我们渐渐了解了她的身世。她原本是一个身体健康的工人,由于生活中遭到了一系列的挫折和打击,引发了精神疾病,经过漫长的治疗,来到了康复中心,感到十分苦闷和孤独。由于自己没有孩子,看到我们的同学去那里教折纸,十分开心。她对我们老师说:"你们来是我最高兴的日子。"是啊!别看这小小的一张纸,她承载着这么大的使命、这么重的责任。我们的老师和同学深有感触,他们也是活生生的人啊!也有感情,也需要亲情、友情,由于社会的偏见,造成与社会隔离,人们看见他们如同看见"瘟疫",使他们感到十分痛苦。为此,更增强了我们为他们奉献的信心,因为折纸可以启发创造力和逻辑思维,更可促进手脑的协调、激发人的潜能,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极富挑战性又能启发思维的活动。
  于是,每月一次的活动,沟通了学生与那些康复期“病人”的心灵,把学生的爱心献给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关爱,学生们的一片赤诚之心。并且使他们尽快地康复,为走向社会创造条件。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无私的胸怀、宽厚地待人。学会了合作,增进了友谊,获得了新知,交流了信息,良好的心理素质,也在实践中得到培养。

责任编辑 张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