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老栏目 > 汇德 > 心理健康教育 > 互助你我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探索

  当前,我国十分重视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而学校的德育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必然要有时代性、科学性和针对性,必须与时俱进。
  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各种信息的畅通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会遇到许多新的困难,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由于社会上特殊家庭越来越多,有心理问题的特殊学生也越来越多,他们沉溺于玩电脑游戏、旷课、离家出走,如不能及时妥当地解决,会使他们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使原来的心理问题和品德问题,以至变成违法行为。我们发现,学生的行为规范中的问题常常与心理问题往往交错在一起,需要把学校的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要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德育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有良好的基础,这是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有利条件。所谓整合,一方面是德育工作中要吸收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方法,另一方面是心理辅导要关注学生当前现实的心理动态,主动积极地发挥作用,我们的基本经验是:
  1、加强对特殊学生的关心和教育。2、重视营造健康心理氛围。3、德育要与心理辅导互相沟通、互相配合。
  一、加强对特殊学生的关心和教育
  学校把对学生进行个别心理辅导作为班主任一项基本功,要求每个班主任都要学会用心理辅导方法来帮助和教育学生,尤其是问题学生和特殊家庭的学生。
  案例一:高一新生小A,军训时他与教官唱反调,没几天因乱停自行车与老师发生了争执,班主任找他谈话,他竟是一副毫不在乎的样子:“车棚就是停车的,哪里都可以停,干嘛搞那么多规矩?”几乎每个任课老师都反映小A违反课堂纪律,影响上课。原来小A的父母离异,母亲十分宠爱他,初中时大扫除都由母亲代劳,逐形成了偏执和自我中心的个性,他曾去看过心理医生,可是收效甚微。
  在年级组长,心理老师以及其他有老师的帮助指导下,班主任首先在消除小A对老师的敌意上下工夫,以朋友的身份和他随便聊天,关心他的生活和学习,对他的强项化学加以褒奖,对于他的弱项英语加以帮助。他上课乱插嘴时,委婉地提醒他举手,并给他机会发言。渐渐地他与班主任的话多了起来。有了沟通的基础后班主任就问他这样的性格,踏上社会之后,上司和同事能接受得了他吗?他回答说:“其实有的时候我也知道我的一些做法不好。我想改正的。可是有时候我就是控制不了我自己,事后我也后悔的。”于是班主任就因势利导:“老师相信你,也能理解你,不要求你一下子改正。但是我希望你能慢慢地把坏习惯改掉,你行吗?”他重重地点了点头。之后,小A虽然还常惹事,倒是比过去好多了。但班主任并不放弃帮助他,仍经常找他谈话,对他既有批评,又有鼓励。
  为了小A的转变,班主任专门与其他同学讨论小A的问题,希望大家理解小A,不要排斥他,并要求大家不要受他的影响。结果同学都很配合,小A迫于舆论的压力也有所收敛,各种“捣乱”的情况少多了。事后班主任说:“我明白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帮助这样的学生还需要很长时间,需要很多的精力。但是既然他是我的学生,我就有责任把他教好,不仅要教他知识,更要教他做人的道理”。
  案例二:学生小L,进入高中后,老师和同学发现其性格孤僻,行为怪异,并常会惹点小事。高一时曾家出走,在小L出走前,其父亲曾手持菜刀,扬言要杀了小L。进入高三后,在期终考试前四天,小L再次离家出走。在小L出走前一天,因学习琐事引发口角,其父怒将手中的瓷碗砸向小L,造成小L左颧骨处3厘米长的裂口。尽管如此,其父亲仍在为自己辩解,数落儿子的不是。经了解,原来他生活在一个离异家庭,父亲的粗暴的教育方式逐渐导致了父子之间的敌对关系。
  在这期间,班主任、学校心理教师、青保教师、政教主任分别与学生本人和他父亲谈心,做了大量工作。但小L在临高考前的四个月还是提出:“你们别逼我回这个家,否则我就不读书了”,我们分析了小L的处境,认为他恶劣的家庭确实使他难以承受。为了他能顺利地参加高考,我们就想方设法为其寻找了安全合适的居住场所。这并不是妥协,而是对孩子的一种保护,因为小L来12年的学习生涯应该划上一个句号。尽管其父对学校的做法颇有微词,但小L的学习生活变得正常了,而且,在水平考试中也取得了较理想的成绩。
  以上两个案例的共同特点是:1、当事人都是特殊家庭的学生,他们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2、班主任在帮助学生时都首先努力取得学生的信任,没有把学生看死,坚持耐心地帮助引导和学生。3、班主任的工作得到心理教师、青保教师、政教主任等的帮助是成功的重要条件。
  二、重视营造健康心理氛围
  政治课上,当有人在播报新闻提到了马加爵杀人案时,马上有个男生说“哎哟,不要来杀我哦。”当老师发现“不要来杀我”的人是指向小Y时,就要求同学们应该相互友爱,即刻又有同学说了句“这下×××(指小Y)开心了”此时小Y也完全听明白了,这是针对她说的,她感到了莫大的侮辱,她的情绪快控制不住了,终于在下一节课上哭了一场。课后,她哭得连话都说不清了:“全班的男生都这样对我!嘲笑我!讽刺我!”愤恨一下子涌了上来。
  小Y是一个好强的女孩,个子矮,脾气倔,性急,固执,男同学总是喜欢嘲笑她,笑她性格怪异,笑她长得难看。当心理老师了解此情况后,主动关心地询问小Y,原来小Y认为自己象马加爵,“因为我和他一样被同学排斥,他是在和同学打牌赢了后,别人说他耍赖才杀人。他们很可恶,我觉得他们该杀。如果是我,我也会这么做……”又说“老师,我很怕,我怕自己真的就是马加爵!”
  心理老师经过讨论觉得:这一现象包含着“怎么去对待身边的弱势群体”的问题。一是要从心理上帮助小Y,提高她的抗挫折和人际交往能力。二是更要端正班级的风气,并在学校营造积极沟通和互相关爱的氛围。于是心理老师一方面为小Y做心理咨询,给与她心理支持;安排学生心理社团成员和班级心理委员关心并帮助小Y;让她参加“三人行”心理社团拓展训练,学会与他人合作,体验同学鼓励。另一方面与班主任沟通,班主任感到自己有责任引导同学们给弱势同学更多的爱。结合马加爵案,组织了尊重他人的主题班会,对嘲笑行为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并思考如何尊重不同个性的人。学校心理辅导室也组织了“马加爵案给我们的启示”的晨会课,通过反映同学关系的小品,批判挖苦嘲讽现象,探讨如何尊重他人,积极沟通,倡导营建和谐关爱的人际氛围。
  三个月下来,小Y在班级状态良好,攻击性明显减少,基本能和同学友好相处,也能和一些男同学探讨问题,(以前男同学对她敬而远之),同学也不再对她冷嘲热讽了。
  以上案例启示我们:1、学校和教师要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摸准情况,科学决断,及时处理。2、要充分发挥心理辅导专职教师在德育工作的作用,按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办事。3、要十分重视营造学校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抓好班风、校风建设。
  三、德育与心理辅导互相沟通、互相配合
  1、学校步形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
  学校经过多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建立了学校有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和心理指导站,制定了《南洋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条例》和《南洋中学心理咨询服务公约》,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心理辅导。学校开设了系统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心理专题的拓展型、研究型、“心理之约”晨会课;每学期开展主题心理健康周活动;组织“开心加油站”心理社团活动;心理咨询不仅面向全体学生,还为家长教育子女咨询服务,开设“心灵港湾”咨询电话;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等。学校还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渗透,在班主任工作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堂教学中优化心理环境。目前学校已经初步形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为建设学校良好的心理环境奠定了基础。2003年学校通过了上海市心理辅导示范校评审。
  2、探索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
  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周活动、晨会课、校班会、升旗仪式、学生干部训练、家长会等,经常是政教处与心理指导站互相商量,互相协作,共同组织和执行;班主任可以向心理辅导老师推荐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而心理辅导活动安排则考虑与年级组中心工作配合;为了提高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掌握对学生心理辅导的科学方法,心理辅导教师与政教主任共同决策,参与对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研讨和培训。可见,探索德育与心理辅导互相沟通、互相配合,是近年来我校教育中出现的一种趋势,实践证明,这种沟通和配合是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需要,也是学校德育工作提高科学性和实效性的需要。为此学校还制定了“三年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规划”,为使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整合奠定了基础。

责任编辑 张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