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中学教研活动记录 > 地理
地理文章交流:我的有效教学故事

有效教学按我的理解就是要体现课程定位,灌输课程理念的教学,从地理学科的角度来讲,就是关注学生发展的地理教学,关注贴近学生生活的地理教学,关注实践与应用的地理教学,关注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地理教学。因此,有效的课应当是有合适教学目的并以良好的教学策略加以实现的课;是实现师生良好互动,积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课;是能够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的课;是结构合理,节奏得当,引导得法的课;应当是关注全体学生,尊重差异的课。在实施这样的理念过程中,就发生了许多故事。

在上高一地理第四篇水环境《洋流》内容时,我延续了以往教学的一贯习惯,能用典型的例子去说明问题的就尽量去用,这样的教学融合了课程标准的关注实践与应用和关注生活的地理这一理念,会给学生留下较深的印象,这次也不例外,我在给学生讲洋流中的密度流时就讲了这么一个一般地理老师常用的例子: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潜艇经常从地中海出入直布罗陀海峡,在大西洋袭击盟军。盟军吃了几次亏,便派战舰守住海峡,用声纳监听,计划一听到潜艇的马达声便用深水炸弹将其炸毁。监听多日,毫无声响,德军潜艇竟神不知鬼不觉地溜出海峡,出现在大西洋中。原来,直布罗陀海峡表层海水由大西洋流入地中海,底层海水由地中海流入大西洋。德军利用这一点,过直布罗陀海峡时,关闭所有的机器,借助海流而行,盟军守株待兔却让“兔子”在眼皮底下溜了,这股海流属于密度流,通过生动的例子再配以flash动画去解释密度流,一向让学生易于理解和记忆深刻。可是这次有学生给我提出了意见,说我讲的例子是不存在的,并用了一串他的原理去证明给我听,还好心的提醒我以后不要再用这个例子了,我听了,第一反应是不可能啊,怎么会错呢,大家都在用这个例子啊?第二反应是难堪,我的知识太狭窄了,学生说的物理原理我听不懂!第三反应是不错,说明学生对地理课还是有兴趣的,但怎么解决该学生提出的质疑呢?怎么办,我灵机一动,发动全班一起讨论,并且还邀请数学老师、物理老师一起来讨论,大家通过课后查找资料,分析依据,最终得出这样的结论:运用密度流的原理,是可行的,但涉及的学科内容较复杂,不是单一的地理知识。通过提出疑问到解决疑问,学生参与性大大增加了,学科知识达到了整合,知识达到了真正的融会贯通,他们也从中找到了学习的乐趣。

曾听过华师大陈昌文老师的关于有效性教学的报告,提出了有效教学是帮助学生有效的应付考试?帮助学生有效的掌握知识与技能?还是促进学生有效地成为公民?从我个人的理解来看,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通过这个事例,我明白了只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就是有效,而不必拘泥于必须达到怎样高、远、大的目标,在有效教学过程中,老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学生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要有全人的概念,学科之间是可以互通有无得,我们老师千万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所教学科的价值,而且也不能仅把学科价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这就是我们现在常提到的整合。我希望我的学生学会知识的运用而非简单的知识的累加,这就要求老师能够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我们教育出的学生才能担当起祖国的明天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