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中学教研活动记录 > 地理
“多元活动、人文关怀”,串起地理课堂教学的主线——《世界的海洋》教学案例与评析

引言:

构建有效教学的核心理念是:自主、合作、探究。地理教学实践证明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不是独立的个体,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怎样发挥三者的最大效果为教学服务?“多元活动”正是一种融合上述三种学习方式的综合教学策略,它是对情境体验、问题探究、自主、合作学习等教学方式的一种综合应用和整合。构建地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的核心理念是:帮助学生树立初步的人地和谐意识和合格公民意识,倡导人文关怀。“多元活动”策略的最终目标是达到课程资源的整合,发挥教学的最大价值,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多样的活动中得到体验和提升,达到学科教育的最大化。现以六年级第一册《世界的海洋》教学为例进行阐述。

一、教学实录

◆名言导入

通过古希腊海洋学者米斯托克利的预言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让学生体会海洋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并直接引入课题。

◆活动一:各抒己见

通过各抒己见活动了解学生对海洋的前概念。通过读《四大古文明源地分布图》和《世界人口分布图》引导学生发现人类分布与海洋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进而了解沿海地区被称为“黄金地带”和海洋被称为“资源宝库”的原因。

◆活动二:海洋探宝

通过“海洋探宝”活动让学生知道海洋丰富的资源及了解人类对海洋的认识、探索和开发的历史过程。让学生感知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也可以说是一部人类认识、探索和开发海洋的历史。在活动中穿插小活动,如以“猜一猜”的形式了解海底地形的特点,通过读图说出“大洋一号”首次环球航行进过海域的名称,教师再以知识窗的形式加以归纳海和洋的区别以及边缘海、内陆海、海湾、海峡各自的特点。

◆活动三:议一议

组织学生对“海洋看作是倾泻废弃物最合适场所,认为浩瀚的海洋具有无限吸收人类废弃物的能力;,甚至有科学家在内都认为海洋鱼类是用之不尽的”的说法展开讨论,议一议目前海洋存在哪些环境问题?这些问题是如何形成的?人类应该采用哪些措施保护海洋环境?通过畅想“海宝”寓意让学生感受人类与海洋应该和谐相处。

◆活动四:海洋总动员

通过“海洋总动员”活动,组织学生以“动动脑——指指图——比比快“的方式竞猜海域的名称,使学生在此活动中对洋和海、边缘海和内陆海、海湾和海峡、运河等的基本概念得到进一步落实。

◆拓展思考

通过纪录片推荐:《大国崛起》之第一集《海洋时代葡萄牙 西班牙》,使学生进一步拓展思考人类认识、探索和开发海洋的历史过程,体会海洋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关注人与海洋的关系,增强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通过从地理学角度和哲学的角度解释成语“海纳百川”,让学生体会海洋哲学的精髓之处。

二、评析

1、以“多元活动”串起教学明线——让学生“学”有情趣

教师以“多元活动”为载体,共设计了各抒己见、海洋探宝、猜一猜、议一议、海洋总动员等一系列活动作为整节课的一条教学明线,通过多元活动把零散、繁多的海洋地理知识串联起来,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知识框架(如图一)

 

 

 

 


海和洋

边缘海和内陆海

海湾和海峡

世界交通要道

 

海底地形

 
文本框: 化学资源

文本框: 。。。。。。文本框: 生物资源文本框: 矿产资源文本框: 动力资源文本框: 淡水资源文本框: 深海资源文本框: 空间资源

 

 

 

图一

1情境创设、情趣导航

“多元活动”策略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作为引入或背景知识。所谓地理情境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地理。本课创设名言情境,引入课堂教学,简洁却能震撼学生心灵,力求以趣引路,以情导航。

2)问题探究、兴趣激发

“多元活动”教学策略的核心是创设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地理课堂教学除了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地理事实、概念、原理等知识外,更重要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科学观念,把提出地理问题到解决地理问题所必须的地理技能和能力作为核心。建构主义者认为,传统教育过于关注知识世界,而缺乏同学生的生活世界的沟通,忽视了生活世界所蕴藏的巨大的教育价值。而“生活世界”就是一个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世界。本课“海洋探宝”活动环节是课堂教学的重点所在,活动中通过创设各种问题情境,精心设计问题立“疑”设“障”,制造矛盾与悬念,以问题引领学习过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发现与探究,随问题解决获得知识技能,在过程中更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能尝试解决问题的意识。

3)合作学习、教学相长

“多元活动”策略的主要形式是设计丰富多彩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有效、多样的小组学习,易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提升学习和教学效能,所谓“教学相长”。本课针对初中低年级学生活泼热情、乐于交往的年龄特征,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展开教学,并贯穿于课堂的始终。通过组内的活动,组间的交流与竞赛,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协作、互助的团体意识,更使一些往日缺乏自信,害怕课堂提问的学生,在小组同学的热情帮助下,也开始跃跃欲试。从而达到了教学中生生和师生的互动。各个小组积极参与,踊跃发言,逐步营造出活泼、欢快的课堂气氛,也不时激发出教师授课的灵感。

4资源整合、情感体验

“多元活动”策略的最终目标是达到课程资源的整合,发挥教学的最大价值,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多样的活动中得到体验和提升,达到学科教育的最大化。本课明暗线并列非但把零散、繁多的海洋地理知识串联起来,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知识框架,更在多元活动中使学生通过了解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前景,增强了海洋意识,初步树立正确了的海洋观,充分体现了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融入人文关怀的一种独具匠心。

5)多元评价、效能提升

多元评价是“多元活动”策略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以活动理论和教学评价理论为基础,从“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体验成功经验的机会”为根本出发点,通过形式多样化的鼓励性的评价、小组捆绑式评、价师生互评等方式为提高地理学科的教学有效性作了一定的探索和努力。

2、     以“人文关怀”串起教学暗线——让学生“学”有体验

本课以人类对海洋的认识、探索和开发的历史过程作为一条教学暗线(如图二)。

 

 

 


图二

1人文关怀——体现人地和谐的教学内涵

二期课改中学地理课程理念中提出关注促进学生发展的地理,关注贴近学生生活的地理,可见地理教学应该关注帮助学生树立初步的人地和谐意识和合格公民意识,倡导人对地球环境的关怀(这是一种生态伦理)。整节课围绕人类对海洋的认识、探索和开发的历史过程展开,在多元活动中学生通过了解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前景,增强了海洋意识,初步树立正确了的海洋观,也使学生体会海洋对人类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然而人类在开发海洋的过程中却对海洋产生了负面影响,这显然产生了不和谐的音符,这种矛盾冲突,充分体现了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融入人文关怀的一种独具匠心。同时并通过纪录片推荐:《大国崛起》之第一集《海洋时代葡萄牙 西班牙》,使学生进一步拓展思考人类认识、探索和开发海洋的历史过程,体会海洋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关注人与海洋的关系,增强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通过从地理学角度和哲学的角度解释成语“海纳百川”,让学生体会海洋哲学的精髓之处。可见地理教学的最终目标之一是帮助学生树立人与自然的和谐观,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人文关怀——促成课堂和谐的人际交往

通过课堂上和谐的人际交往体验,使学生身心愉悦,有利于达到学科教育的最大化,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多样的活动中得到体验和提升。活动方式的多元化,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学生踊跃发言,课堂气氛活泼、愉悦、民主,和谐的师生、生生人际交往正在形成,同时学生的学习效能感和教师的教学效能感都在提升。通过明暗线并列使地理教学达到自然和人文的有机整合,使地理课程资源的整合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最大化,学生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思想火花、思维差异和课堂的知识落实、技能培养等都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成为课程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