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明单位 创建在线 > 2013-2014年度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 基本指标 > 注重思想道德建设,师生素质文明 > 政治理论学习 > 中心组学习
徐汇学校发展案例讨论

1

 

“最早出门的人是我,最晚回家的人是我,最辛苦最可怜的人,是我是我还是我……”,一首中学生中流行的歌曲。大多数中小学生早上6点多必须起床,以便在8点之前赶到学校,下午五六点钟才能离校回家,晚上作业一大堆,双休日还要奔走受“家教”。针对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上海市教委近期再次明确提出了“减负”的要求,对此社会反响不一。

有拍手叫好的。有识之士认为学生课业负担不减,将损害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目前,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顽症”愈加严重,是下决心非医治不可的时候了。各地已出台很多好的举措,徐汇区教育局向社会承诺:推出提升效能“八举措”、关注学生“三字经”,开出了治疗“顽症”的良方。我们既要有责任,也要有作为。

也有观望等待的。在凭文化课考分升学的招生制度没变,用人单位高学历就业的现实没变的情况下,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谁也不会主动减,谁先减,谁吃亏。所以,学生的课业负担是“刹一刹,减一减;松一松,增一增”,波动起伏的,学校和教师也只能趁势而为,看一步,走一步。

更有摇头叹息的。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最直接的原因是升学竞争以及升学背后的就业竞争,虽然上海的大学录取率已达到了85%,上大学不再是难事,但家长都希望子女上好一点的大学,甚至是名牌大学,在这种利益驱动下,即使学校“减负”了,家庭也要“加负”。当然,学校、老师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层层给学生加重学习负担。所以,建国以来不断推进“减负”工作,反而越减越重。学生的负担真不知何时能减得了?

 

       思考题:

1.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主要有哪些?你对“减负”的必要性、可行性怎么认识?

2. 本校所采取的“减负增效”措施中,哪些已起到效果,哪些还需要改进?

   3. 你认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学校的作为、教师的作用在哪里?

2

 

一所学校正着手起草新的学校发展规划,为增强广大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引导共同参与,诱导创新思维,发挥集体智慧,共谋学校发展,学校领导决定先书面征集建议,并组织全校教师围绕“看身边事,想学校发展”的讨论,再根据教师意见拟定学校发展规划。教师各抒己见,有的教师谈到课堂教学质量是学校质量的核心,学校发展应首先完善课程与改善教学;有的教师认为教会孩子做人比教会孩子做事更重要,德育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有的教师认为,机制创新和制度优化才是学校发展的标志,学校管理的制度建设是一切工作的首位;甚至还有教师认为,民以食为天,后勤工作关系到校园氛围、教学环境和师生生活,也应重点规划,最大家比较一致的意见是培育学校的办学特色,学校具有特色可以提升办学品质,可以扩大学校影响,甚至有部分教师认为,像我们这样的一般学校,生源差,教学质量难上去,和好学校相比,教学投入多,成绩见效慢,不如“扬长避短”,开展一些特色活动,形成一些特色项目,实现学校“短、平、快”的发展。面对这些善意的思考,学校领导陷入了沉思……。

 

思考题:

1.教师们的这些建议是否合理?如果都合理的话,怎么既突出重点又协调发展?

2.学校的发展应“以人为本”,在学校发展规划中怎样体现以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本?

3.“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改进有哪些思考?怎样有效实施学科德育?

4.本校在课程建设和特色创建上可选择什么项目?目前具有哪些优势,还需要创造哪些条件?怎样处理好发展特色与全面发展的关系?

 

 

 

案 例 3

 

某校是一所相对薄弱的一般初中,教学质量一直上不去,学校领导想方设法,寻找突破,改变状况,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研究后,学校决定以提高学生中考录取市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比例为突破口,提振师生的信心、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从而推动学校的发展。因此,老师们经常加班加点,组织学生补课,但是,苦干了几年,学生负担沉重,教师也疲惫不堪,教学质量却没有起色,升学率并没有提高。到底怎样才能使学校科学的发展呢?领导老师们有点茫然,但是他们不甘落后,于是学校请来了专家蹲点调研,大家共同研究,找到的原因有:学校教学目标定位不准,偏离了学生学习基础;采取的加班措施,不但没有提高教学质量,反而加重了师生的负担。在找到原因后,学校调整教学目标定位,降低教学难度,经过两年努力,学生的学业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家长、社会逐渐改变了对学校的评价,学校开始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思考题:

1.请你分析影响和制约学校教学质量的原因还有哪些?

2.基于对该校情况的分析,你认为在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提升教学质量所能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3.薄弱学校的改进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您认为关键要素是什么?可以从哪几个方面促进学校发展?

4.要使得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持续发展,你认为学校应建立哪些机制和制度来保障?

 

 

 

 

 

    4

 

某初中进行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很多教师分别开课。音乐教A老师也开了一节课,很多音老师和有关专家到场观摩。课上,A老师为了增强音乐教学的感染力,运用多媒体等形式,将海啸灾难和美国电影《龙卷风》等片段与音乐教学内容的主题较好的结合,起到了艺术与人文相统一的教学效果。当这些内容展示完之后,一个男生自告奋勇,要给大家表演一首他自编自演的歌曲,试图把灾难给人类带来的伤痛和人们面对灾难的勇气表现出来。这位男生的表演很投入,虽然唱歌的音色一般,吉它的演奏也不是很流畅,但听课的老师们和同学们都被他的主动、他的深情所打动。可是,当他歌声结束的时候,A老师却说了这么一句话:“某某同学,我说了你很多遍了,你唱歌跑调的毛病总是改不了。”这句话让课堂的气氛一下子变了味,同学们哄堂大笑,那个男生也很难为情。课后,参加观摩的老师们一同评课,大家对A老师的教学设计和个人素质大加赞许,但也有一位老师对A老师的这句话提出异议。

 

思考题

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理念,激励学生主动、生动的发展,怎样才能有效进行师生互动?

2.对课堂教学的评价,我们应重点关注的是什么?是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个人的素质?是教师对学生的期待,还是教师为学生的发展?

3.学校领导应该怎样引导教师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从而构建文明的校园文化、和谐的人际氛围?

 

 

 

 

案例5

现在,越来越多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进入我区公办学校学习,他们基本享受到了和城市孩子同等的教育条件。但是这些孩子的进入,对于接收的学校及其教师,带来了不小的影响。某学校召集教师进行了一次对学生学习成绩不良归因的分析讨论。讨论还没正式开始,教师们就按捺不住了。

教师A无不感慨地说:“他们基础太差了,进入小学前,知识基础几乎为零,上海新课程内容多,难度高,教师没法教!”

“家庭学习条件和环境差,家长又不辅导,全得靠学校、靠教师,这怎么行啊!”教师B有些激动了。

 “还不只是这样呢,这些孩子的学习习惯也很不好,生活卫生习惯也差。”教师C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还透着不屑之意。

教师D垂头丧气地说:“哎,反正我们这样的学校学习成绩是垫底的,没法和其他学校比啦”。

……

“其实,这些孩子蛮单纯的,有时还很可爱。”有位老师轻轻地插了一句。

……

 “招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这是党和国家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举措,也是我们的责任。他们的成绩差有多方面原因造成,需要我们更多的了解、帮助,他们不仅有可爱的一面,更有进步的可能,而且发展空间较大,我们不要把他们作为‘负担’,而要作为资源,希望大家共同想办法,拿出有效措施。”校长最后对老师们说。

 

思考题:

1.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有些什么特点?他们有哪些发展需求?教育教学应该怎样适应于他们的发展?

2.校长应如何“以人为本”,关心教师,提升教师的职业成就感?

3.你希望教育行政部门在哪些方面进行统筹协调,从而促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本市户籍学生能得到同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