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绩效工资实施方案问卷调查报告
为公平合理、公开民主、科学有效地拟定和实施本院绩效工资分配和考核办法,全面反映广大教职工在绩效工资改革中的意见和建议,推动学院绩效工资改革顺利开展,我院于10月22日起开展了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绩效工资实施方案问卷调查。
本次问卷调查采用不记名的方式,以纸质文本方式发放到全体在岗在编教职工,10月25日回收调查问卷,共收到97份,回收率达85%。各部门回收情况如下:新闻:6份;国教:5份;师训:11份;德研:6份;干训:5份;学前:3份;小学:12份;科研:9份;中学:22份;院办:6份;信息:12份;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一、结果与分析
1、性别
| 男 | 女 | 
| 30 | 62 | 
| 20-30岁       | 31-40岁 | 41-50岁 | 51岁以上 | 
| 4 | 32 | 40 | 20 | 
| 专业技术岗位       | 管理岗位 | 工人岗位 | 
| 82 | 4 | 2 | 
| 10年以下 | 10-19年 | 20-29年 | 30年以上 | 
| 4 | 36 | 32 | 19 | 
本次参与调研的教职工情况反映了我院教职工年龄、职称特点,即中年教师是教师群体的主体,老年教师占有一定比例。教师中高级教师52位,占50%强。工龄在10-19年和20-29年的占据了主体,共占75%。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大于职工。
(二)绩效工资组成
| 各占50%         | 工作量津贴占比稍高 | 绩效奖励占比稍高 | 
| 44 | 45 | 5 | 
2、高出的比例约为
| 2%以内     | 2%-5%之间 | 5%-8%之间 | 8%-10%之间 | 
| 8 | 22 | 14 | 19 | 
1、处理方式
| 先入轨后完善      | 梳理清楚各岗位的差异 | 
| 60 | 36 | 
2、还可以设置那些津贴
7位老师提出设置教研员外出津贴,5位提出交通、通讯津贴,3位提出特殊岗位津贴,另有提到工作难度津贴、兼职津贴、学科带头人、骨干等津贴,除本职工作外承担的工作,如档案,财产。
(四)绩效奖励
1、三类绩效奖励占比
| 相同 | 不同 | 
| 14 | 74 | 
2、重要性排列
1、福利性奖励2、考核性奖励3、贡献性奖励
选123排列44位教师;选132排列8位教师;选213排列9位教师;选231排列9位教师;选321排列4位教师;
3、节日奖
推荐设置法定假日加教师节奖的占多数。
4、月考核奖和学期考核奖配比
认为月考核奖占比较多的教师占多数,提出2:1到8:1不等,提出2:1的有15位教师占多数。
5、月考核形式与内容
教职工提出的建议主要有以下几点:
l     考核完成工作情况,包括考勤,如有事假,应出具事假单(及时告知,以获批准)
l     考量:出勤率,考质:按标准完成每月任务
l     考量:根据岗位职责;考质可以结合个人的总结,部门领导等评价、等多种手段
l     考虑超额完成工作
l     细化岗位职责,制定考核指标和相应分值,由部门领导管理打分
l     采用自评,部门考核形式,并在部门内公示考核结果在月工作计划中安排量,加强月度交流
 6、学期考核内容与形式
l       学期应完成的工作量,结合自评、互评、分管两到评价,成果与贡献等综合考核
l       德、能、勤、绩,自评、互评,部门考核,院考评
l       可先自评,再由部门领导、分管领导考核打分
l       根据岗位职责,岗位内容进行考核,采用自评、部门考核形式
l       师德、师能、采取过约性评价与结性评价相结合,采取部主任评价,教师自我评价,教师相互评价相结合的形式
l       学期考质,根据工作完成的水平可分ABC三档,根据提供的材料予以判定
l       论文发表、课题研究、基层教学指导、出勤率、基层学校评价
7、超工作量
|  考核性奖励 | 贡献性奖励 | 
| 34 | 41 | 
8、贡献性奖励
教职工提出的建议主要有以下几点:
l     市级以上重大成果
l     超工作时工作量,获奖(非个人),双休日节假日工作,社会义务服务
l     突发事件处理情况,科研成果,工作业绩,超量工作等
l     教育局、教院重点工作(重要项目)
l     贡献奖的特征是:1、对本院的建设和发展有明显帮助(外单位等应不算)2、具有特殊性不可复制3、无歧义(比如高考第一就有歧义,不是本人努力的结果)4、确属本人努力的结果
l     超出工作量的额外工作,师德优秀,为学院发展做出贡献
l     课题获奖、论文获奖、论文发表、指导教师参赛获奖
l     市、国家级论著、交流,社会专业工作,扩大教院与个人影响的优先考虑 
l     教师与职工分别评选贡献奖
(五)总体建议
l     明确岗位职责,合理确定工作量系数,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l     公开、公平、公正,公开岗位职责及最终核算的每人的绩效工资
l     实行普惠政策,公开明确岗位系数
l     明确岗位职责,调动全员积极性,做到普惠,过程及结果公开、公平、公正
l     基于方向——内涵为主,全面服务;基于时代——鼓励自主,激发效能;基于人性——尊重劳动
l     同档次教师之间,差异不要太大,差异体现在破指标上。
l     缩小部门之间差异及中层与普通教师差异;必须多做多得,优质多得,防止中层多得,教研多得
l     教院与学校区别对待,理清部门工作特色,对不同部门在分配时有所侧重
l     建议适当考虑工龄
l     拉开差距,不宜过大,有利于提高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教院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