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老栏目 > 汇德 > 德育管理 > 其他
“主体育德”学校德育的通途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当今学校德育工作的令人困惑的现状,反思了德育低效现象后面深层次的原因,研究了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笔者以为,只有树立"主体育德"的德育理想和建设"主体育德"的德育模式,才是学校德育到达高效彼岸的"通途"。
[关键词]  德育  主体育德  模式  通途
[作  者]  刘永和,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南京市学科教学带头人,中学高级教师,南京市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
 
  学校里什么工作最让教师头疼?67%的老师认为是德育工作,其次是教学工作,再次是后勤工作。
  学校里什么工作让你最不满意?54%的学生选择了德育工作,其次是后勤工作,再次是教学工作。
  这是笔者在一次调查中得到的结果。德育工作、教学工作、后勤工作是学校三项主要的相对独立的工作,教师和学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评价主体,施事和受事又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角度,然而,把调查的结果联系起来,却让我吃惊地发现:教师最难完成的工作也就是学生最不满意的工作,这就是德育工作。
   一、困惑:巨大的德育努力和甚微的育德绩效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道德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传道"历来都是教育的第一要务。然而,自从"文革"以来,德育依然被重视,而绩效却越来越下降,而且,德育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在学校中,最不愿意做的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班级不可一日无班主任;最不愿意当的干部是政教处主任,学校不可一日无政教处主任;最难出成果的学校领导常常是分管德育的副校长,有苦劳而没有功劳。
  德育工作缺乏魅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以为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德育的期望与德育的效果存在明显的不对称。德育工作者肩负育人的重任,怀着满腔的热情,寄托着无限的希望去做德育工作,然而,严峻的现实粉碎了他们的期望,德育工作比他们想象的要难得多,德育目标的达成度比他们预计的要低得多,甚至,低到了他们自己不敢想象的程度。二是德育的付出与德育的回报存在明显的不对称。德育工作者的付出是巨大的,班主任常常是天天"跟班",政教处主任常常是天天"值班",分管德育的副校长常常是天天"值勤",而德育的效果往往是微乎其微,甚至是零效应、负效应,这又让德育工作者感到德育工作的艰辛和不值得。三是德育的工作与德育的评价存在明显的不对称。从时间来说,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都有可能是班主任的工作时间,似乎有学生在就应该有班主任在;从空间来说,无论是教室、操场,还是食堂、宿舍,无论是围墙里面的学校,还是围墙外面的社区,学生不管在哪里出了问题,似乎都与班主任有某种关系;而学生能够正常地学习和生活应该是德育工作的很好的成绩,人们却往往视而不见;被人们看见的恰恰是学生不够正常的地方;于是,班主任经常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二、反思:严重的德育的错位和无序的育德的方式
  德育低效的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德育工作,瑞士的"规则教育"、德国的"善良教育"、日本的"吃苦教育"、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等都曾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各国德育工作也都存在许多的问题,其中,德育低效就是一个极其突出的问题,日本曾经把"智、德、体"的顺序调整为"德、智、体",主要的原因是德育的滑坡。
德育低效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我以为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
  1、德育目标"高大全"。人类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它的意识性和目的性,教育目标对教育活动的社会倾向和人的培养具有质的规定性,因而,它决定着整个教育过程。德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是一种在理性引导下的有目的的追求。和教育目标一样,终极性德育目标和发展性德育目标也是不同的。终极性德育目标也是理想的德育目标,表示德育活动在人的培养上最终要实现的结果,它蕴涵着人的发展要具有"完人"的性质。以教育目标为例,"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四有新人"等,都是终极性教育目标,我们只能不断地接近这个目标,不可能达到这个目标,更不可能让所有学生都达到这一目标。德育目标也是一样,"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也都是终极性德育目标,它具有思想品德发展的终极性,对于各种德育阶段的德育活动的影响是宏观的,具有总的指导性和方向性。发展性德育目标是现实的具有连续性的德育目标,表示德育活动在其不同的阶段所要实现的各种结果,表示对人的培养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前后具有衔接性的各种要求。发展性德育目标具有发展的持续性,对于各种德育阶段的德育活动的影响是具体的,对各种德育现实问题的解决的结果有直接评价和认定的意义。但是,我们却拿德育的终极性目标当作德育的各个阶段的发展性目标。而德性的成长是具体的,是具有阶段性的,如果不分德育的阶段,不关注德育对象的年龄阶段,把终极性的德育目标当作每一个阶段的德育目标,那就违背了德育的规律,将会"欲速则不达"。
   2、德育主体的错位。和文化知识的学习一样,其主体是学生自己;而我们常常错位,将教师自己当作德育的主体。德育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的德性充分地、生动活泼地发展。要发展什么,怎么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应该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应该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至少,德育不应该与学生无关吧?我们总是一相情愿地"为学生打算",而学生往往并不领情,其中至少有两个原因:一是德育的目的是教师的,而不是学生的。我们其实并不了解学生,但是,我们常常自以为非常了解学生。我们的德育目标是成人化的,常常脱离了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实际;我们的愿望是理想化的,与学生的实际的内心需求不相吻合;而我们常常用"为学生的将来考虑"作为借口,其实,德育要达到的恰恰是我们自己的目的,而不是学生的目的。二是德育的目标完美无缺,没有个性化,没有阶段性。完美无缺的德育目标是终极性目标,而具体的德育工作中,需要阶段性的连续性的发展性目标,而我们常常用完美的品德来要求学生,要求学生做到完美的程度,试图让世界上的所有的优秀品质集每个学生于一身,不要说学生做不到,我们自己也做不到。德育原本就应该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如果,我们深入了解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帮助学生制订自己的符合品德规范、适应社会需要的德育目标,使德育成为学生自己的内在需求,使学生成为德育的主人,让我们的教师成为学生德育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那么,德育可能不会是现在这样。
  3、德育方式的简陋。德育工作应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在德育实践中我们发现,德育工作已经被简单化了。上上课,开开会,搞搞活动,就是德育工作的全部。德育课很重要,但是,我们并不十分重视,德育课的时间,常常在一天中教学效果最不好的时间段,德育课的教学常常是照本宣科,德育课的教师滥竽充数的不少;有些学校德育课由校长担任,并不是因为德育课重要,而是因为校长经常外出开会,德育课少上或请别人代上关系不大。开会也是德育的途径之一,但是我们的长篇大论、老生常谈,有几个学生感兴趣呢?于是,班会、校会、旗下讲话等流于形式;曾经有一位后进学生对我说,他喜欢开会,然而理由不是喜欢会议的德育内容,而是开会很轻松。活动应该是德育的生动活泼的形式,但是,年年搞活动,年年老样子,没有新意,没有创造,也就没有了吸引力;春游、秋游应该是深受学生欢迎的,但是,这样的活动并没有进行很好的设计,没有进行深层开发,只是玩玩而已;于是,附近的景点就是那么多,从小学到中学,已经无处可玩了。新的德育的形式需要我们去寻找和选择;旧的德育形式需要我们深入发掘和不断创新。
  4、德育评价的扭曲。教育评价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杠杆,德育的改革与发展也离不开德育评价。然而,长期以来,德育评价已经进入了一个怪圈。目前,学校的德育的评价主体单一,即班主任评价,任课教师、后勤人员和学生家长基本上不参与,学生自己是被评价对象,更是无权参与对自己的评价。评价方式片面,一段评语就是整个德育评价,或者,有些学校还辅之以操行评分,而这些操行评分也是教师根据印象给出的,至于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很多都是走过场。评价内容模糊,学生评语一般都是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进行评价的,操行评语应该着重评价学生的品行,然而,评语中思想品德所占比例不大,很多评语侧重智育的评价。评价语言老套,"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热爱集体,文明礼貌","学习努力,成绩优秀","积极参加活动,积极锻炼身体",等等。很少有人研究学生评语的撰写,多数教师模仿的是自己以前的老师。难怪学生说自己的评语"十二年如一日"。评价方向偏颇,评价需要客观和公正,然而,我们的评价通常成了"说好话",特别的学生毕业鉴定,真的是"好话说尽",极尽夸奖之能事;对于缺点,则忽略不谈,或者以"希望"的形式出现。因为,评语经常和升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评价不高就影响升学。德育评价"人"的因素多,"法"的因素少;主观因素多,客观性不足;德育评价难于量化,评价标准难于把握;所以,一旦德育评价遭遇升学,就容易失真,就容易被扭曲。
  三、建构:主体育德的理想和主体育德的模式
  其实,德育的问题常常是显而易见的,然而,解决德育问题却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育而合理,育而有序"应该是我们解决德育低效的关键。因而,我们认为,树立"主体育德"的理想和建构"主体育德"模式是德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当务之急。
  1、树立"主体育德"的理想。德育目标的拔高,德育方式的简陋,德育评价的扭曲,都与德育主体的错位有关;或者说,正是因为德育主体的错位,才导致了德育误入歧途。德育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这是一个极其简单的道理,却又是一个崇高的难于实现的德育的理想;只有走"主体育德"的道路,德育才能走出困境,德育才能彻底改变长期低效的局面。
  德育的主体从教师转变为学生,这将标志着德育工作方式的重大突破;它体现了"人的教育"、"生命化教育"、"生活化教育"等新的理念,符合德育的内在规律。德性,在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中生成,在感悟、体验中积累,因而,德育需要实践,需要活动,需要感悟,需要体验,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学生的主体性。任何外在的、强加的、压迫式的德育,都是不受欢迎的,也是无用的。强化德育的主体性,就是要化被动为主动,化消极为积极。德育只有成为学生自主的、能动的、创造性的行为,才能成为生动活泼的行之有效的德育。
  德育的主体从教师转变为学生,也表示着德育工作者思考问题的角度的根本的变化,即德育的思考从教育者的愿望出发转换到从受教育主体??学生的愿望出发。因而,德育的目标必须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德育的方式必须选择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德育的评价必须是有学生积极参与的发展性评价,德育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围绕学生的德性成长而进行规划和设计。于是,德育将不再是教师机械的工作任务,而是艺术的创造。德育,也不再是学生的被动的接受,而是自己的主动的进取。
  2、建构"主体育德"的模式。"主体育德"的先进理念只有在指导德育实践的过程中才能获得生命,"主体育德"的美好理想只有通过德育模式这一中介才能逐步变为现实。运用模式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对德育现象中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较为系统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主体育德"的经验,加以抽象化、结构化,使之形成特殊的形态,成为在一定的德育理念支配下的,具有规范的德育过程、组织形式、操作手段、评价机制的特征鲜明的德育模式。模式的建构,是我们落实"主体育德"的关键性条件。没有模式,就没有德育的切实和有效;没有模式,就没有德育的开拓和创新。建构德育模式,就是要让德育化无序为有序,就是要让德育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主体育德"模式是什么?我以为,"主体育德"模式的实质是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沟通的"桥梁","主体育德"模式具有层次性和系统性。"主体育德"模式是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中介",是在德育理论的指导下,在德育的实践中建构起来的德育模式;德育模式既有理论形态,也有操作性规定,是德育理论的具体化,是德育实践的抽象化。既有适合"主体育德"的具体实用的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主体性教育理论、发展心理学理论等相一致、相融合的教育理论,也有德育的实施目标、组织方式、实施策略、操作手段和评价机制等德育实践的内容。而且,德育模式也是有层次的;有宏观的"主体育德"模式,是中介形态的,侧重在德育科学机理和德育操作方式的分析和建构;还有微观的"主体育德"模式,则是实践层面的,侧重德育实际的操作。而微观的"主体育德"模式又是多种多样、五彩缤纷的,南京市已经有下列两大类:一是"主题育德模式",有梅园中学的"伟人风范主体育德模式"、雨花台中学的"革命传统主体育德模式"、南京市第三中学的"高尚人格主体育德模式"等,这些模式是在宏观模式的指导下,从德育的主题出发建构起来的德育模式。另一类是"策略育德模式",有金陵中学的"班集体建设主体育德模式"、江浦高级中学新校的"系列活动主体育德模式"、江浦高级中学老校的"校本环境主体育德模式"等,这一类模式是在宏观模式的指导下,从方式方法入手而建构起来的德育模式。
   "主体育德"有了模式,也就有了模仿和借鉴,也就有了改革和创造。"主体育德"模式有了分类,也就可以发挥学校的传统,可以打造学校的特色。
   四、体会:主体教育理念的确立和德性潜能的激活
  在"主体育德"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两个关键点:一是需要确立"主体性教育"的理念,二是需要激活学生德性的潜能。
  确立"主体性教育"的理念,对于"主体育德"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主体性"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在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功能特性,主要表现为选择性(而不是盲从性)、自主性(而不是依赖性)、能动性(而不是被动性)、创造性(而不是守旧性)。"主体育德",就是要根据青少年品德成长规律,激活学生德性发展潜能,促使学生自觉形成追求高尚目标的意识、愿望、习惯、思维、能力和行为,进而实现学生自觉地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需求,自我拟订发展目标、自我督促、自我节律、自我评估、自我反省、自我警示、自我调控、自我激励,使德育成为"主体育德"的过程。"主体育德"更关注德育的主体,让学生成为德育的主人,德育的过程以学生主体的发展为转移。"主体育德"更关注德育的反思,努力寻找德育中出现的不利于学生主体发展的因素,并不断排除,以逐步完善德育工作。"主体育德"更关注学生群体,学生的主体性往往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学生个体身上,然而,学生又是生活在集体和社会之中的,其主体性带有极强的集体色彩,其主体性的形成和发挥受到他人和集体的影响和制约,而正是因为这样的影响和制约,保证了学生个体的发展方向。
  激活学生德性潜能是"主体育德"的关键。"主体育德"的内在发展有三个阶段:1、本源性阶段。先天的素养和后天的影响都使学生具有一种向上的德性潜能,这是"主体育德"的基础;德育工作者就是要对学生的这种德性潜能进行调查和分析,为唤醒、激活学生的德性潜能做好准备。2、情感与理智结合互动的阶段。这是一个"唤醒、激活"的"主体育德"的阶段,德育工作者引导学生在道德经验与道德现实的矛盾冲突中感悟、体验、升华,产生了优化德性的愿望,确立了自己的道德信念。3、生成与建构的阶段。从自己的优化德性的愿望出发,根据自己的道德信念,在学习和生活的实践中进行自立目标、自我评估、自我反思、自我激励、自我践行的"主体育德"实践。在这样三个阶段中,第二阶段是最重要的阶段,只有唤醒、激活了学生的向上的求善的德性潜能,使学生形成了道德需求,才有可能产生"主体育德",这是"主体育德"的基础。德育工作者就是要探索"唤醒"的方法,寻找"激活"的规律。
  长期的德育实践告诉我们,在学校的德育工作和德育绩效之间,有一条难于逾越的"天堑",要想到达高效德育的彼岸,"天堑"之上需要架起一座"大桥",这座"大桥"就是"主体育德"。如果我们树立了"主体育德"的理想,建构了符合自己学校实际的"主体育德"的模式,那么德育工作就会"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责任编辑:何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