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参与意识”建构之思
南洋模范中学 蒋华
[论文摘要] “参与意识”的缺失已成为当下中学教育领域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参与意识”的建构对中学生人格的健全成长具有全局性意义。教育工作者应以主题班会教育、社会实践教育、随机事件教育等方式、手段介入建构过程,强调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三点联动,使学生个人在团队中能与他人“合作发展”。
[关键词]:中学生,德育,参与意识,建构
据《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修订第3版)第119页的解释,所谓参与,意即“参加(事务的计划、讨论、处理)。”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所谓“参与意识”就是一种积极参加各种事务的心理状态。而具体到中学教育的层面,它主要表现为对班级、学校活动以及各项社会实践的积极、主动的参与心态。“参与”在不同的场合可表现为积极、有益的参与和盲目、从众的参与两种不同形态。这样,在中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如何趋益避害、引导学生建立起健康的“参与意识”,从而使其能以主人公的身份自觉,积极介入到各项实践活动中,便成为中学教育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参与”的重要性实际上早已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重视。而这种重视更多的表现为对课堂教学中“参与意识”的培养,相对而言,在“重智育”的现实教育教学实践中,德育视野中中学生“参与意识”的建构尚未引起足够的关注,这也是本文写作的基本着眼点。
一、 缺失之忧与建构之要
套用流行说法,当下中学教育受教群体已“与时俱进”地进入“90后”。尽管简单地以“70后”、“80后”和“90后”的年龄标尺来衡量学生的心智发育水平不尽科学,合理,然而“90后”已成为目前社会聚焦的中心却是不争的事实。而饱受争议的首要原因则似乎在于如下几个关键词:个性、自我中心与“非主流”。这种“不群”的价值观使主流社会的价值认同处于被质疑、被消解的尴尬境地。对于学生对集体活动 “不参与”的心态,我们可以做出多角度、多侧面的解读,但是以上几个关键词无疑是其深层原因之所在。
如果我们将价值观的偏向视为“参与意识”缺失的内部、主观因素的话,那么从客观角度而言,在“一个中心、三点联动”(以学生为中心、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基本点)的评价体系中,“智育先行”意识的强化恐怕是最主要的外部因素(这其中当然也潜藏着社会竞争严峻化语境下诸多非自愿的因素)。不可否认,近年来出现的形式多样的“自主招生”是对传统升学观念的重大突破,但是相对而言,仍有偏重文化课成绩之虞,而学生“参与意识”等品质则由于各种技术性问题原因而无法得到客观的估量和反映。
以上内外因素的存在导致了中学生“参与意识”相对缺失的现状。其结果是学生“团队意识”弱化,对集体活动缺乏参与热情。如:不少学生选择“独善其身”而无暇“兼济集体”,认为参与集体活动会浪费个人时间,不如把时间用于学习,“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更有学生功利地认为某些集体活动本身不能使个人有所得,故而没必要参与。因此,中学生“参与意识”的整体缺失便成为不容忽视的教育问题。
Lave, J. & Wenger, E 在《Situated Learning: 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中指出:学习的实质是个体参与实践,与他人、环境等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形成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提高社会化水平的过程。[i]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参与”在整个“学习”的链条中居于极为重要的位置,它在对学生社会活动能力和社会化水平塑造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中学阶段又是青少年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从幼稚走向成熟、从依赖走向独立、从家庭尝试走向社会的重要时期,更是学习的最佳、最重要时段。几个“重要”的叠加就使该时期对中学生“参与意识”的培育显得尤为重要,它具有关乎中学生人格成长全局的重大意义。
二、 介入建构之路径
著名教育
以往的教育经验告诉我们,德育工作如以填鸭式的“道德说教”去灌输,往往收效甚微。当代的德育工作要求我们“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注重自觉实践、自主参与,引导未成年人在学习道德知识的同时,自觉遵循道德规范”[ii]诚如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所言:“不好的教师是转述真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并非一经教育者提出便可轻易地转化在受教育者的认知结构之中,它要经过受教育者的矛盾斗争、思想加工,才能内化为思想观点,外化为行为规范。正是由于这种主体参与的自我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形式,因此,教师在德育阵线上的作用依然应以“引导”为主,诱导受教育者以主体参与的形式去探索、去发现,从而调动主体的智能和体能,唤起主体的欲望、需要和兴趣,激励主体树立奋斗目标,激发主体积极地实践。“内启”可因时、因地而采取多种多样的实践形式,这其中,学校教育中传统的“主题班会”活动应该发挥起主要作用。
1、主题班会教育
主题班会是指围绕某一教育主题,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组织、主持,全班同学都积极参与的,内容集中、针对性强、形式多样、生动形象、新颖别致、时代感强的集体性自我教育活动;也是班主任通过对学生的集体教育从而影响学生的一种较为普遍的教育形式。主题班会正是因为可寓教育动机于活动过程,强调受教育者主体参与建构的特征而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青睐。“参与意识”的养成当然也离不开强调学生“参与”动机的主题班会教育。在“问题意识”的指引下切入点的选择以及班会的整体统筹、设计就需要谨慎斟酌。这里,笔者打算以个人的教学案例[iii]予以简要的说明。
(1)动机与切入点:在全民参与奥运的热烈氛围中,引起学生对“参与意识”的重新审视和思考,期待藉以改变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现状,提高其参与热情、强化团队意识。
(2)构思:因地制宜,基于教育对象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理科实验班”学生的考虑,决定采用通过全班学生对曾“参与”过的活动的回顾与思考,来引起广泛的讨论。以期达到让学生感悟奥运精神“重在参与”的真谛,深入理解“参与”的内涵与意义的效果。
(3)前期准备:此次主题班会活动除了常规式的搜寻关于奥运会“重在参与”相关资料、本班学生“参与”过的重要活动(如“特奥会”接待等)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以外,还联系了我校57届校友、中国奥委会前秘书长
(4)形式:以学生讨论为主,兼顾其他形式(如现场采访、电话采访),强调参与的广度与讨论的深度。
(5)引导:以各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筹备、策划、组织和主持等方面由学生群策群力,自己做主。
(6)总结:改变既往的总结模式(即班主任小结安排在末尾,点评——肯定——提出希望),以本人参与“07上海特奥会”志愿者活动的经历、个人感受与收获作为小结。在形式上,使小结融为整个主题班会活动的一部分,强调师生互动、共同感悟。
从实际教育效果来看,班会后,同学们都表示这次讨论使他们对“参与”有了更全面、立体的认识,感悟到了“参与”的意义、价值与乐趣。
2、实践活动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我们“大力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切实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道德实践活动。”因此“参与意识”的建构,除了有意识的主题教育活动之外,还需要通过组织学生学习、交往、劳动和社会实践等活动加以全方位的引导。
为此,教师应通过开展各项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建立起作为主人翁的身份认同,增强学生参与班级、学校决策与管理的责任感、热情和能力,在参与过程中,提高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完成自我价值的实现,逐步使“参与”由硬性的“任务”转化为学生自身的内心需求。当然,要吸引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必须“区分不同层次未成年人的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从而“使未成年人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iv] 然而,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引起教师们的注意:一方面,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学生们实际参与的实践活动中,学校引导的痕迹过重,许多实践活动的开展形式被框在某一模式里,这便会大大限制学生们自主参与的空间与可能,无法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另一方面,正是由于中学生尚处于未成年阶段,对事物善恶美丑的判断、辨别能力较弱,教师必须加强对其所参与实践活动加以正确引导,使其分清“积极参与”与“盲目从众”的界限。站在教师的立场上,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把握好“参与”的开放度,不包办、不放任,为学生引航掌舵。
3. 随机事件教育
德育工作无小事,学生的日常生活是德育工作的源泉。因此注重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随机事件,“小题大做”地加以适当的引导,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这当然也适用与“参与意识”的培养。以“5·12汶川大地震”为例,百年不遇的“天灾”使数万群众遇难,无家可归者不计其数。然而,最终“抗震救灾的胜利”则完全依赖全世界华人的共同“参与”。全民投入救灾的行列中,捐款、捐物、献血、加入志愿者行列、认养孤儿,每一个中国人都在这场灾难中感受“参与”的责任,体悟“集体”的力量。教师不仅仅应引导学生“参与”救灾的具体过程,更要使其懂得为什么要“参与”和如何“参与”。教育者应当有敏锐的德育触觉,善于利用、充分利用此类事件,从细节入手,捕捉随机教育机会。通过“参与”活动,拉近中学生与具体社会事件的距离,使学生树立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实践的主人公意识。
4. 学校、家庭、社会三点联动
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所指出的那样:“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方面都要来关心和支持”。[v]李岚清同志也强调要重视和改进家庭教育,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并列为教育的三大支持。如前所述,“智育至上”依然是当下相当一部分家长的共通价值取向,对学生“非智育类”活动的参与,大多持“非积极”态度,不见得反对,但似乎也未必明确支持。家长过分看重学业而忽略其他也是导致了学生“参与意识”缺失的重要因素。因此,促使家长改变这种既有观念,共同参与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家长应从正面积极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参与观”,并对学生所参与的各项有益的实践活动予以大力支持、配合。从社会的角度而言,学生参与实践活动需要得到社会各方的积极协作,此外,社会评价体系也是学生“参与意识”的重要导向。欲使学生正确积极地参与实践、介入现实,只有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三方联动,方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三、 建构之意义
“参与意识”之建构对中学生的成长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从个人发展的角度而言,参与学校活动,可使学生运用课堂中形成的认识、情感,自主参与学校和班级管理,在学校生活中提升个人能力;中学生最终要成为社会人,他们所有的行为都将在社会实践中经受检验,在“参与”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使学生早日融入社会,更能通过在“参与”过程中的观察、总结从而达到自我锻炼的效果。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即培养了交往能力,也锻炼了不怕挫折的心理承受力,个性也就这样而得到发展,人格也因此而更为健全。
从个人与团队关系的层面来说,几乎每个人有希望归属于某一团体,成为其中的一员,并得到组织、团体认同的需要,这便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 1908-1970)需要层次理论中所谓“归属和爱的需要(belongingness and love need)”。而积极有益的“参与”,是使个体融入、归属于集体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个人的“归属和爱的需要”也因此而得到满足,产生良好的归属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而参与的实质是要个体参与到集体活动之中,参与到团队之中。在参与的过程中,个人与团队形成良性互动,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个人素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也因此而得到提升;在参与的过程中,得以与他人、与团队和谐地“合作发展”。
责任编辑 张鲁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