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由唐盛昌校长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推进优秀创新人才早期的实验研究”开题论证会在上海中学举行。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松华,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尹后庆,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张民生,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陈永明作为专家出席会议。在第一阶段研究中确定的实验学校上海中学、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控江中学、市西中学、位育中学,研究协作单位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上海分院等参加了会议。 该课题从当前构建创新型国家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与挑战出发,抓住了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在新时期发展的关键——在推进优秀创新人才早期培育上作出实验探索与寻找切入点。课题注重创新人才早期培育的新路探索,提出了从分数引领、竞赛引领走向志趣引领的育人思考,突破一般意义上“尖子”选拔再加工模式,为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课题既注重在培养目标、办学形式、德育养成、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学习方式、办学体制等整体突破,又注重促进大中学培育衔接的机制、体制突破的实验探索;既注重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推进创新人才早期培育的课程奠基,以学校课程图谱建设来突显学校的办学个性,推进学生的个性化知识准备与构成,为今后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设更为厚实的土壤,又关注创设认识与开发不同类型学生优势潜能的教育体系,在志趣聚焦的引领下,探索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推进不同类型优秀创新人才早期培育的基本方略。该课题设计的“志趣引领、课程奠基、潜能突显”三个指导思想相互支撑又融为一体,具有可操作性与一定的普及性。 该课题已经在“聚焦志趣”引领的创新人才早期培育实验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在上海市教委的支持下,上海中学正着力推进“上海中学创新素养培育实验项目”,积极寻求与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等高校、科研机构的协作,注重整合上中国际部开展国际教育实践取得的先进经验,推进点面结合的实验探索,在“面”上基本构建了上海中学课程图谱,在“点”上设置了科技实验班、数学班开展研究,基础较好,为该课题取得预期实验成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责编:刘长琨:摄影:上海中学媒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