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课程教学研修中心 > 教学设计 > 中学 > 语文
借助成语(谚语、俗语)提升学生议论文写作

借助成语(谚语、俗语)提升学生议论文写作

中国中学 卞峥嵘

成语(谚语、俗语)历经了千百年的流传,凝结了前人的智慧和经验,渗透着我们民族的心理习惯、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而在浩如烟海的成语(谚语、俗语)中,有不少是直接表明观点的。

如果站在议论文写作的角度,把这些成语(谚语、俗语)看作是一个个论点,那么我们是否思考过这些论点是否成立呢?这就需要我们运用理性去论证了。这个说理论证过程,恰好就是议论文写作中最重要的环节。

本文试着从议论文写作的角度出发,从五个方面谈谈如何借助成语(谚语、俗语)来提升学生的议论文写作。

一、内涵阐释

很多成语是带有比喻性质的,或者其中的某些字词具有特殊含义。在理解的时候,我们要对其内涵做一番阐释,而内涵阐释正是议论文写作中必须的步骤。

例如2015年上海秋季高考的作文题“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其中,“坚硬的东西”、“柔软的东西”、“和谐的自我”都需要学生进行内涵阐释。而在成语(谚语、俗语)中,有着大量的资源可以供我们选用,如果对应上述的作文题,那么显然“刚柔并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何为“刚”?何为“柔”?何为“济”?这些关键字都可以让学生进行阐释,使观点得以成立。

再如“沉默是金”。“沉默”的内涵可以有很多种:别人在台上讲话时保持安静、在面对课堂提问的时候不发言、在面对社会问题的时候不发声……上述行为都可以算作“沉默”,但哪一类沉默是金,哪一类不是金,就取决于我们如何阐释“沉默”的内涵了。

在平时说话中,我们也广泛使用着带有比喻义或特殊含义的句子,如“背靠大树好乘凉”、“行行出状元”、“酒香不怕巷子深”、“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教学中,我们不妨以这些耳熟能详的成语(谚语、俗语)作为阐释内涵的素材,由浅入深,教会学生如何去阐释概念。

二、因果推演

有些成语(谚语、俗语)表达的观点,似乎是不言自明的,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依旧有文章可做,所谓于无疑处生疑。

例如“欲速则不达”这一观点,意为“过于性急,反而不能达到目的”。[1]分析这个成语,我们发觉一个“则”字,将“欲速”和“不达”之间构成了一种因果关系,因为追求速度,所以导致无法达到目的。可是,这其中的因果关系是如何构成的呢?为什么“速”和“达”难以兼得呢?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在实际写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大量以结论代替论证的情况,例如很多学生写到“欲速则不达,因为当你在不断追求速度的时候,往往会忽略事物的质量。”但这句话是否具有说服力呢?讨论之后,学生发觉这其实是循环论证,并没有讲清“欲速则不达”的原因,只是在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将观点重复了一遍。后来让学生再思考,渐渐有同学写出了“个人的能力和精力是有限的”、“追求速度时,心态容易急躁、亢奋,影响决断”、“任何事情都有它的周期和规律”等理由。通过若干次这样的写作训练,学生对因果逻辑的推演进步是明显的。

可以用作因果逻辑推演的成语(谚语、俗语)俯拾皆是,诸如“慢工出细活”、“亲兄弟,明算账”、“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日久见人心”、“法不容情”……哪怕是一些再寻常不过的观点,对于刚刚接触议论文的同学来说,都可以是训练的素材。

三、补足条件

有些成语(谚语、俗语)因为表述简约,隐去了若干条件,让它的观点不足以得到广泛认同。在面对这些成语的时候,我们应当引导学生考虑如何补足条件,才能让观点成立。

例如“多难兴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多难兴邦”意为“国家多灾多难,可以激发人民发愤图强,战胜困难,使国家兴盛起来。”[2]显然,这个观点是存在争议的,纵观人类历史,多少国家毁于灾难,多少国家在灾难面前举步维艰,又有多少国家历经劫难,却始终未得兴盛。所以,单单“多难兴邦”这四个字,并没有说服力。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让这个观点变得可信?首先,还是要让学生阐释内涵,所谓“可以激发”,当然是一种或然性而非必然性,那么在逻辑上,就允许有反例的存在。这是内涵阐释的环节,是我们在第一部分中提到过的训练要素。那么接着我们就要思考,满足哪些条件,灾难才可以兴邦?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学生想到最多的是汶川大地震,并且认为要有对汶川地震的深刻反思,灾难才有可能兴邦。这样的反思包括“对房屋质量的严格审查”、“对灾后救援的经验总结”、“灾后新闻报道如何避免二次伤害”、“赈灾款项如何得到有效的监督”等等,如果可以补足这些条件,那么多难兴邦才有成立的可能性。

成语(谚语、俗语)是语言的结晶,为了便于流传,某些观点自然会省略其中的诸多条件,这是格言警句的特点,我们无意苛责。但是,如果我们要教会学生有效的说理,就必须要较这个真,让他们找到某些观点背后的隐藏条件,补充上去,让观点更具有可信度。

四、关联词、副词的辨析

有些成语(谚语、俗语)因为关联词使用失当,导致在逻辑上存在谬误。

例如我们熟知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意为“世上没有办不到的事,只要用心去做,任何困难都能克服。”[3]关联词“只要”在这个语境下,表示的是条件关系,而且“用心去做”是“克服任何困难”的充分条件,但事实上,我们都知道,世上有很多事情,即便我们用心去做,困难还是克服不了,所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很多时候只是为了激励人们,用心地去完成一件事而已,在逻辑上,它并不严密。

再譬如“有其父,必有其子”,意为“有个什么样的父亲,必定有什么样的儿子。”[4]这个“必”字就有待商榷,父亲对孩子固然有极大的影响力,但这种传承不是必然的,儿子完全可以活成与父亲截然不同的样子。“有其父必有其子”,因为不恰当的副词使用,以偏概全。

类似的成语(谚语、俗语)还不胜枚举,例如“强将手下无弱兵”、“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无奸不商”、“好心总有好报”等,都可以在关联词、副词的使用上和学生做一番探讨,让学生意识到这些字、词在逻辑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日后议论文写作的用词精准有很大帮助。

五、质疑批判

另外有一些成语(谚语、俗语)表达的观点存在争议。对于这类情况,就可以放手让学生就其合理性进行探讨。

例如“人微言轻”,意为“人的地位低,言论主张不受他人重视。”[5]这个现象是否合理呢?有同学立刻指出,地位的高低,不应该成为言论是否被重视的标准,如果以地位作为标准,那么《皇帝的新衣》里的小孩该如何解释呢?以地位来评判言论本身就包含了一种等级观念,并不足取。

再譬如“开卷有益(?)”本身就是一个经典的辩题,存在着不同解读,这样的成语不妨让学生大胆去质疑。其实我们最终要的不是一个结果,而是在讨论的过程中不断质疑,不断修正,直至拥有更严密的思维,让说理更有品质。

“成语(谚语、俗语)之所以得以流传至今,为众多人所接受和使用,必然有一定的合理成分。它们在特定的历史时期、 特定的范围、特殊的场合、针对特定的人或事而言,可能不无道理。但这些成语或俗语有其特定的论域和时效,若不分场合、不论时空、不管语境、不加限制地去使用,势必会使其走向谬误。”[6]

成语(谚语、俗语)是简约的表达,不足以承载说理需要的充分信息。人们可以用它们发表结论性的断言、口号、警句格言,但无法用它来进行好的说理。有的学生之所以陷入格言崇拜,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思维的惰性,不肯仔细思考,从而渐渐丧失了说理的能力。对此,我们完全可以因势利导,让学生从最简单、最熟悉的成语(谚语、俗语)入手,培养他们的议论文写作能力。

注释:

[1]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M]2016.P1605

[2]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M]2016.P335

[3]新华谚语词典.商务印书馆[M]2016.P360

[4]新华谚语词典.商务印书馆[M]2016.P488

[5]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M]2016.P1099

[6]董业明.成语、俗语中的逻辑谬误分析[J] 齐鲁学刊.2000.3.P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