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本深入解读,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的阅读教学策略
中国中学 沈妙莉
课程标准中提出“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的过程”,但是目前的大多数英语阅读教学处于一种浅层次阅读的状态。一方面,应试语法教学占据主导地位,传统的梳理文章信息----语言知识讲解阅读课教学模式仍然占主导地位;另一方面,教师对文本解读不到位,文本处理简单肤浅,阅读课看上去活动形式多样,但是往往会出现如下的问题:1,阅读活动指向性不明确。以上海牛津教材八年级第一学期Unit Five Walt Disney语篇的某一教学设计的读中活动为例:
活动二,听录音,第一段文本填空,巩固教授词汇:
|
教师通过听力填空来导入文本第一段的内容,导致学生的关注点落到单独的词块,忽略了文本的信息性和整体性。
2. 多项活动停留在同一思维水平,缺乏富含高阶思维的活动创设。
如下:活动一,根据顺序副词等,排序第二段Walt Disney的重要经历。
( ) Finally he got a job that he really liked —drawing cartoons for films.
( ) Disney was born in the USA.
( ) After leaving school, he sold newspapers and delivered mail.
( ) He left school.
( ) At the same time, he studied art at night.
活动二,阅读后判断正误。
活动三,根据所给关键词,两人一组复述Mickey Mouse的创作过程:
|
活动四,完成一篇关于Mickey Mouse的完形填空。
在这样的阅读课上,学生进行的只是一种以完成阅读题为目的的被动阅读。学生的高层次思维能力,如推理能力,归纳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必要的训练。教师对于教材文本的解读深度不够,使教材在教师的眼里成为“字,词,句”等语言知识的堆砌,对于文本信息的理解停留在浅表,这样的阅读课堂教学不仅枯燥无味,而且缺乏对于学生在阅读文本中进行深度思维的引导。对于这样的阅读课,学生表示:“阅读课后回想起来,也就是一些词汇和短语,至于文章的意思只知一点皮毛,时间一长就忘干净了。”可见,缺乏了文本信息整合归纳,推断评判等高阶思维的阅读行为只是一种隔岸观花,无法实现提高学生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的教学目的。如何深入解读文本,在阅读课中实现思维品质到品质思维的转变,是教师必须关注并探索的课题。
二、思维品质以及深层次文本解读的意义
英语中的text(文本)一词,源于拉丁文,本意是波动,联结、交织、编织,并因此衍生了构建,构成,建造或制造等意义。解读文本即“理解和阅读”文本,“读,是文本理解的起点,侧重于文字、结构以及作者写作背景等的研究,尽量读出文本原意;解,是以文本释义为起点,侧重于文本意义的辨析、评判即潜在意义的发掘,要求读者有创造性的发挥。 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之前不仅要理解文本,更要从多种角度挖掘文本的潜在内涵,辨析各类文本信息之间的内在结构,有效设计教学,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也称智慧品质,指思维能力的特点及其表现。人们在思维活动过程中表现于不同方面的特点及其差异,就构成其思维品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把思维品质列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并将其界定为:一个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
1960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前世界阅读学会首任会长William Scott Gray 提出阅读理解“三层努力观”(three levels of endeavor),其核心结构由浅而深依次是reading lines, reading between lines, and reading beyond lines (Gray, 1960)。初中英语阅读中具有深度的文本解读,学生品质思维的培养主要发生于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reading between lines”,即帮助学生通过文本字里行间的理解,选取和吸收对自己有用信息的解读过程, 以及“ reading beyond lines”,即帮助学生对文本信息进行加工,进而创造自己的独特意义和价值的过程。
由此可见,教师首先自身要从不同的角度多元深入解读教材,分析文本语言知识的逻辑关系,理解文本包含的内容信息,文化意识等,才能把握好教材,设计好课堂,引导学生经历阅读理解的三个层次,达到阅读理解的最高层次,实现学生阅读意义的真正建构。充分有效的文本解读有助于鼓励和培养学生优质的阅读思维品质,深入而生动的文本解读会让文字鲜活灵动,再现生动而形象的画面,让学生获得阅读的乐趣,欣赏到文字的魅力。
三、深入解读文本,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了解和获取表层信息,更重要的是通过深入解读文本,设计问题链或是各项活动,引导学生读懂,读深,读透文本,在挖掘文本字里行间蕴含信息过程中,培养训练学生英语阅读高层次思维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教师需要寻找合适的切入点,从不同视角深入解读文本。
1,引导学生分析标题,提升思维的逻辑性
标题,好比是文章的“眼睛”,是文本内容的浓缩,从标题切入,不仅可以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还可以分析文本主要内容和组织结构。在读中环节,进行文本信息熟悉后,教师可以仔细分析标题,从标题寻找切入点,设计问题或活动。如牛津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Unit One中的主阅读文本,文本的标题是The Night of the Horse,其中的horse是文本的主要线索,贯穿全文,教师可以围绕标题the horse设计如下一系列的问题链,引导学生实现深度阅读过程。
Q1: Can you find out the specialties of the horse?
Q2: Why did the Greek design these specialties?
Q3: What kind of soldier would be chosen to hide in the wooden horse?
文本中关于木马的信息分散在文本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通过问题链的设计,寻找木马的特点,培养学生在语篇阅读中整合信息的能力。以标题”the horse”为线索,引导学生将文本中的相关碎片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这样的一个阅读过程就是reading between lines。引导学生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分析事物的本质。关于藏在木马中的六个希腊士兵的性格,文本中没有直接细节信息,学生在语篇阅读中需要运用通过分析归纳显性信息获得答案,实现”reading beyond lines”的过程。
再如牛津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Unit Two的单元话题traditional skills,教师针对标题中的skill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教师在对于王大明鸬鹚捕鱼的过程进行教学,巩固后,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标题skill,设计相关的问题链:
Q1: If you have the chance to fish with birds, can you do it well? 抛出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和王大明的区别,大部分的学生的答案会是No, I can’t。
Q2: What kind of skills does Damin need to acquire? 引导学生再读文本,引导学生再文本中选取和skill相关的信息进行解读。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Damin finds the right place.”,“ Damin jumps up and down and bangs the raft.”, “ Damin ties a piece of grass around the neck of each bird”,这些方面都需要相关技术。
Q3: What will happen if you fish with birds? 最后一个问题,通过角色代入,帮助学生将本课所学知识和学生原有的常识结合,建构阅读意义,如有的同学会想到I may tie a grass around the neck of the bird too tightly, and bird may be out of breath. 再如,有的同学可能注意到I may fall into the river if I jump on the raft。 以此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以及想象能力,引导学生关注到鸬鹚捕鱼这个传统文化是需要专门技能,
如果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只停留在文本的 “字”“词”“句”等浅表信息分析,而没有进行文本的多次深入解读,是无法形成这些问题链,学生的深层次阅读也就无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
2,激励学生挖掘隐含信息,提升思维的批判性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七 版 )》在对批判性思雄的解释是对人或事情做出正、审慎的判断,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习惯,会深入探讨一个行为、一个事件等的最根本的原因,透过事物的表象挖掘其本质,并对自己的判断或结论能够提供充足的理由。阅读教学中文本阅读的目的显然不仅仅是判断信息的正误,重点是通过文本的解读,活动的设计,引导学生投入到阅读 、思考和评判中去,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凸显学习者的主体性。
叙事性文本中,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变化过程是教学的重难点,在这类文本中,人物的性格往往蕴藏在人物的行为中,人物的心理变化往往隐藏在背景的变化中,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需要多次深入解读文本的显性信息,建立各个信息之间的变化过程,以及这些信息和文本隐含信息之间的内部联系。在阅读教学中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关注事件发展的明线,挖掘事件发展的暗线,培养和发展学生英语在阅读中的根据已知信息,推断未知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实现在阅读过程中和文本人物的互动。
如牛津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Unit Three的拓展文本The Fisherman and the fish, 渔夫释放了金鱼后,多次在妻子的强迫下回到海边向金鱼索取愿望。妻子的索求越来越贪婪,随着妻子索求的变化,渔夫去海边找金鱼的次数的增多,海上的天气越变越差。文本中,天气的变化是一条明线,是学生在文本阅读过程中,字里行间可以观察到的信息,但是随着妻子欲望的增加,金鱼的情绪也在发生着变化,而金鱼的心理变化在文本中没有明显的信息,教师可以设计如下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分析金鱼的情绪变化,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1)阅读文本,填写表格内容
weather(2) | Fish’s reaction (3) | |
A new bucket | ||
A new cottage | ||
Mayor | ||
Queen |
表格的第2列,引导学生关注事件发生的背景,帮助学生把握天气变化这条主线,表格的第3列引导学生关注金鱼行为表现相关的动词。
(2)小组活动,分析金鱼的情绪
Wife’s demands | Weather | Fish’s reaction | Fish’s feeling | Fish might think |
A new bucket | ||||
A new cottage | ||||
Mayor | ||||
Queen |
基于前一活动相关信息的提取和整理,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天气变化和金鱼的行为,分析金鱼的心理变化,推测金鱼的真实想法。
再如牛津英语九年级第二学期Unit Five的主阅读文本Tom Sawyer Paints the Fence,周末上午风和日丽,小朋友们玩耍的时候,Tom却要粉刷篱笆, he looked at the fence and felt depressed。主人公Tom是个小机灵,不一会儿就想出了应对麻烦的方法,文本的主线是Tom的所言所行,如何一步步诱导其他的小朋友代他粉刷篱笆,并成功收获他们的玩具和食物,在学习文本,分析Tom的言行:
针对Tom ignored Ben,教师可以提问Q1: Did Tom notice Ben Rogers?
针对Tom said : I’m enjoying myself. 教师可以提问Q2: Did Tom enjoy himself while painting?
进而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Q3: what did Tom really think at that time?
针对Tom said:NO. NO, I can’t, Ben. 让学生分析Q4: What did Tom really want to say?
如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梳理Tom表面上说得话:
进一步分析Tom真实的心理变化: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Tom的心理活动,把握Tom不一致的所行和所思,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高阶思维能力,全面把握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征。
3,启发学生文本填白,提升思维的创造性
讲究艺术“空白”,是小说创作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审美现象。英国著名文学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明确指出,任何一部作品,不论它多么严密,实际上都是由一些空隙构成的……,小说作品中的空白,是作者有意或无意留下的,引导读者和作者,作品产生互动的艺术空间。教师通过对于文本中留白部分的深入研读,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激活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从而建立起学生与作者、作品沟通的桥梁,使学生对文本的意义达到深刻的,个性化的理解。
如牛津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Unit Six主阅读文本Protect the Innocent是一篇采访录,文本围绕Pansy和Ken的问答展开,学生从Ken的描述中了解了案件的概况,但是对于案件的叙述是非连续性,Ken对于案件的描述是基于Pansy的问题展开,而非按时间的顺序展开。初读文本后,学生获得的关于整个案件的信息是不完整的,碎片式的信息。但是文本中主要人物John的这个犯罪过程是一个空白点,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当一回小侦探,设计案件重组的教学活动“How did John commit the crime?”,引导学生分析John的显性行为,推断文本中没有出现的隐性行为,填补文本空白:
并且在归纳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探讨在词汇选用上,是“hid the vase”合适,还是“stole the vase” 合适?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本表面信息,挖掘内隐于文字背后的信息,最后创造构建文本自我意义,实现阅读“三层努力观”。
英语阅读课不仅要帮助学生对语言和信息进行表层的理解,而且还要帮助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分析理解,关注作者观点意图,体验人物心理写作意图,把握文本的脉络层次和结构特点。学生对于文本的思考是基于教师对于文本的思考,教师通过活动设计,或是问题链设计,提供学生思维的工具,学生才能深入理解文本,同时结合自身的认知和经验,形成英语阅读中的深度思维。
参考文献
1. 周丽萍 《基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17年第12期
2. 潘志泉 《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英语说明文阅读教学案例探究》【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8年第10期
3. 钱剑英等 《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信息加工》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8年
4. 葛炳芳 《英语阅读教学的综合视野》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8年
5. 蒋成瑀 《读解学引论》 [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