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中学教研活动记录 > 科学
对《科学》学科课程建设现状的思考

对《科学》学科课程建设现状的思考

徐汇区华东理工大学附属中学  赵侃

《科学》学科作为新课程改革最大的亮点,开设迄今已有数年,但就课程建设的效果而言可谓不尽人意。现实的状况是《科学》在有些学校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表现为课时不足;实验器材不到位; 师资随意性较大,任课教师由于学科知识匮乏和狭窄,同时又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难以胜任这门新课程的建设要求。糟糕的教学效果导致学生学习热情的丧失殆尽,最终使《科学》成了可有可无的“名符其实”的小学科。笔者认为,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有:思想认识上的偏差,方法和手段上的不妥,素养与能力上的欠缺。作为一线任教《科学》的教师,我认为,要改变现状,必须从以下三方面重视中学《科学》课程建设,使这门学科真正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之一。

一,从课程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科学》学科的重要性

理念决定行为。思想上重视《科学》课程建设决定着《科学》学科的教学效果。纠正认识上的偏见是当务之急。

有识之士在分析我国为何与诺贝尔奖无缘的根本原因时指出:中国基础教育阶段过早的文理分科是最根本的原因之一。过早的文理分科是隔离学生创造思维的一堵墙,导致许多学生思维上画地为牢,狭窄的知识面势必会影响到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从现代科学发展的基本趋势看,文理渗透,学科交叉是一大趋势,因为大凡有作为者大都是文理兼通者。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早年曾学习物理和化学;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代表人物博厄斯曾经获得过物理学博士学位;我国华罗庚、苏步青、茅以升等都是以语文功底见长的著名科学家……。因此,《科学》作为融各学科知识与一体的学科,世界上很多国家在基础教育阶段都非常重视《科学》这一综合类课程的开设,具有培养学生综合知识的重要作用,其强大的生命力已被实践所证明。所以我们决不能将《科学》视为可有可无的小学科。应从课程建设的思想高度予以重视。

当然仅从“无缘诺贝尔奖”来作分析未免有功利的色彩,就学生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看,中学开设《科学》也十分必要的。因为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与困惑” 一些学生未能有用学过的知识作解释或加以排除,缺乏的是将各学科知识融会应用的能力, 开设《科学》课程,不仅是为了学生综合知识的学习,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综合思维的应用能力,这是为学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健康地成长奠基的学科。所以开设《科学》课程也是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

二、从课程建设方法和手段上,切实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孩子从我的生活中经过,可是无论在记忆中还是在心坎上都没有留下痕迹,那么就是对我的最大的惩罚”。显然,要让《科学》在学生记忆和心坎上留下痕迹,必须要让《科学》学科的课堂教学充满激情、充满欢乐、充满兴趣,即《科学》学科的课堂教学是精彩的,而精彩的课堂教学来自于良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首先必须在教学各个环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生物学家达尔文在自传中这样说:“就我记得我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中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了强烈而多样的兴趣”。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一旦钟情于某个事务,一旦对某件事情发生兴趣,就会排除万难,勇往直前,倾情于学习之中,学习效果自然非常明显。

1、在新课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我在进行《常见的酸碱指示剂》一课教学中,我将央视《揭秘》栏目——破除迷信一段画面播放给学生看,画面中变魔术似的血手印,引起学生极大的好奇心,这样的“新课引入”紧紧抓住了学生听课的注意力。

2、在学习内容多样化设置上让学生发生兴趣。《科学》不能仅局限于课本知识,还必须向课外延伸。所以教师尤其要关注资料的收集。当发现某些与《科学》相关的内容和信息时,即将它纳入到自己的“资料”袋中。如065月九大行星变八大行星的相关报道;神州六号火箭设计的相关资料;每年121日媒体对艾滋病的介绍等等。在《科学》教学过程中,这些源自于教材之外的资料的出现,让学生及时了解一些科学技术发展的前言信息,对学生的吸引力无疑是很大的。

3、精心设计作业,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如让学生设计环保小报,设计环保口号,设计倡导禁烟运动口号等,来提高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勤于思考、乐于探究的意识,恰到好处又充满“诱惑”的课外作业,能达到一种“课已尽而意无穷”的境界。

其次,教学紧密结合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科学》不能离开学生太遥远,而是要让学生感到《科学》就在身边,就在眼前,所以教学要多举一些贴近生活的例子。如在进行《酸碱中和》一课教学中,我将德国坦波夫庄园的救助葡萄行动,中国传统农业中草木灰的使用,被蜜蜂蜇伤与被黄蜂蜇伤的救助处理,胃酸过多与胃药的酸碱性等一个个生活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提出,与学生一起通过探讨学习来解惑。

再次,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做中学”。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杜威的一个很重要思想就是要让学生“在做中学”。杜威认为:教学过程应该就是“做”的过程。学生生来就有一种要做事的愿望,对活动具有强烈的兴趣,如果学生没有“做”的机会,那必然会阻碍他们的自然发展。因此教师要为学生设计“活动”,创设“活动”的问题条件,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做”中,引导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科学》是个多实验的学科,对学生的动手做有许多有利的条件。所以我在教学中经常自行设计一些“制作活动”。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一课的最后,我补充了一个传声筒的制作活动,要求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各种材料(如漏斗、纸杯、各种材质的线、各种管径的水管等),制作一个传声筒。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不但巩固了本课所学的知识点,而且还锻炼了他们选择和利用身边学习用具或生活用具进行简单实验的能力

三、从课程建设执行力上, 努力提高《科学》学科教师的综合素养

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来自于教师的综合素养。《科学》课程在内容上强调各学科领域知识的相互渗透和联系整合,因此它牵涉到物理、化学、生物等各学科知识,这对《科学》学科教师要求很高。就目前而言,科班出生的《科学》教师少之有少,大都是物理、化学或生物教师兼任,所以在知识结构上客观地存在着缺陷。因此主观上加以努力,强化学习,弥补知识局限是当前《科学》教师必须迈过的一道坎。

首先要立足“课标”,更新观念。课程标准是课程的核心要素,是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基本依据,也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因此“课标”中蕴涵着新的教育观、教学观、课程观,知识观,学生观、人才观、质量观等教育思想,认真学习“课标”,对于在《科学》教学中贯彻落实“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具有高屋建瓴的理念引领作用。

其次要努力学习各学科知识,“储备”足够的“能量”。古人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名言,表明了获取知识的重要性。《科学》教师应该博学多才,不仅要学习理、化、生学科知识,而且还要不断学习相关科学知识。要博览群书,以丰富知识,拓宽思路,增加文化底蕴,不断吸取新知识、新营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更为丰富、合理,达到“知微而论”的境界,这样才会在《科学》教学中驾轻就熟、游刃有余。

再次,要站在时代的前沿,根据《科学》学科的特殊性,对课程之外的整个社会发展保持一种关注的心态和审视的眼光。尤其要将融科学、技术与社会为一体的STS教育的理念、方法和手段渗透在《科学》教学中。

《科学》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还要具备德育渗透能力。德国教育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主知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认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或者品格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道德教育之所以离不开教学,其原因就在于道德的培养离不开知识。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又形成各种道德观念,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养成各种品德。所以,在《科学》中渗透德育。这既是《科学》教师的的责任,又是《科学》教师必须具备的素养。

总之,虽然 《科学》学科课程建设任重而道远。但我坚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对《科学》学科认识水平的提高,加上学校领导和《科学》教师的不懈努力,《科学》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将日趋凸显,《科学》课程建设必然会硕果累累,在学校中的地位也将逐渐升高,《科学》的春天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