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初,学校安排我担任预初(4)班的班主任,这是一个特殊的集体,是一个由34名外地民工子女组成的班级,他们大多来自于安徽、江苏和湖北。有的毕业于在上海的自办民工子弟小学,有的原来在外地农村小学就读。这些小学普遍存在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落后的问题,而且对学生的管理上也缺乏系统正规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因此他们除了学习基础差以外,在行为规范上表现为遇事容易冲动,脏话粗话连篇,有矛盾时就爱动手打架。他们的家长都是外地来沪务工人员,从事环卫、家政、送奶、拆房等工作,生活条件简陋,文化水平低下,母亲有一半是文盲。但这些家长对子女的学习要求并不低,他们在孩子身上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希望孩子能成为一个“新上海人”。但由于平时工作强度大、时间长(多数是夜班,早出晚归),对孩子疏于教育。另外,在教育方法上简单粗暴,独断专行,往往说不了几句话就马上拳脚相加或煽耳光。面对这一新集体,我觉得对自己的工作是一个新的挑战和考验。通过与部分学生和家长接触后,我决定把家校合作教育作为我开展班主任工作的切入点。 我认为对这些学生而言,教会他们怎样做人可能比学习知识更重要、更迫切。我将目标定位在让学生学会正确的为人处世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通过加强与家庭的沟通、指导,形成家校教育合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具体做法: (一)多种途径保持家校之间信息畅通无阻 1、把家访作为家校沟通的主要途径 家访是班主任密切与学生家长联系的一种最常用的方式,勤于家访,善于家访是班主任带好班的诀窍之一。当接到班主任工作的任务以后,我就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的家庭进行普访。由于外地民工收入偏低,因此他们租借的房子一般都在城乡结合部,那里都是本地人建造的民房,一幢二层楼房被出租给四、五家人,卫生状况差。门牌号码混乱甚至根本没有,给家访工作带来很大困难。所幸的是他们同乡人居住地相对集中。我一般把家访时间选择在下午五点左右,放学后与学生一同前往,一来减少了我到处寻找打听的时间,另一方面学生家长一般都下班在家。通过家访,一方面我基本了解了学生的家庭环境和生活状况,更为重要的目的是我向家长宣传学校对他们子女就读工作的重视,对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的安排都考虑得非常周到,一切条件与上海学生都是均等的,以此调动起家长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学生的积极性,为促成学生塑造完全人格,顺利完成在校学业打下了基础。 2、注重与家长的个别交流,在第一时间掌握学生动态 对于班主任来讲,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动态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教育才能有的放失。为了使家校之间信息畅通,在第一次家长会上,我就把学校和个人的电话号码抄给了家长,并诚恳地希望每位家长随时给我来电话,我将尽自己所能帮助家长解决问题。我班有一位董姓同学,他平时在校表现为性格内向,能基本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作业,学习成绩在中等偏上,是一种比较听话懂礼貌的同学。开学初不久,我接到他妈妈的电话,告诉我一个令我又吃惊又欣慰的信息,吃惊的是他每天放学后都没有直接回家,在马路上闲逛到六点多才回家,晚上做功课拖拉,直到11点甚至12点才上床睡觉。妈妈催促他,他都表示出非常不耐烦的样子,令妈妈很生气。欣慰的是他妈妈告诉我,他在家里经常说起金老师很好,他非常尊敬和喜欢老师,也很看重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形象,只要金老师的话他一定会听的。接到电话后,我感觉到作为班主任,我已经初步取得了家长和学生的信任,但这也意味着我肩负的责任更大。于是我及时找他谈了几次话,用婉转的语气告诉他要懂得尊敬自己的母亲,体谅家长的良苦用心,在学习上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制定科学的作息时间,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好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率。为了检验他的改正情况,我要求他家长在每天的备忘录上写明回家时间和睡觉时间,并签名。经过一段时间的跟踪,他终于养成了准时回家和先做功课后适当休息的好习惯,上课效率也比从前有了很大提高。 3、利用学校、社会资源,以家长学校的形式对家长进行集体辅导 我校在预初年级开设了家长学校,每学期聘请一些家庭教育、心理学和青少年保护方面 的专家和一些教子有方的家长来校为家长作辅导报告,受到了学生家长的好评。另一方面, 在期中或期末考试前夕,由任课教师针对考试范围、复习重点和要点对家长进行复习方法方 面的指导,教会家长如何在考试前夕科学地辅导孩子,调整孩子的紧张情绪,使家长听后感 触颇深,受益非浅,尤其对那些文化水平较低的外地家长。 (二)平等交流是实现家校合作的前提 由于每个家长的性格脾气、每个孩子的个性和问题都是不同的,因此为了争取最佳的教育效果,班主任必须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对策和措施。 1、对待家长多耐心倾听、启发开导,少一点埋怨指责 我班的家长基本分成两大类型:一类是原来读过几年书,在上海的时间比较长,社会阅历比较丰富,与他们交流时我就采用耐心倾听的方法,尽管有的家长地方口音重,表达意思不明确,但我也从来不表现出不耐烦,总是尽量想办法听明白和理解他的意思,并作出反应,与家长达成一种默契。另一类家长觉得自己文化水平低,看到上海老师不免有点自卑,不敢多说什么。面对这类家长,我就采用启发开导的方式,用较慢的语速,委婉的语调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让他们感受到上海老师也是平易近人的,不仅是孩子的老师,同时也是家长们的朋友。在与家长的交流中,我们最多谈论的是教育方法,对家长中存在的不科学的方法我总是及时指正,但绝不用抱怨指责的口气,而是与家长一起分析利弊,耐心说服。 2、对待学生多一点亲人般的关怀鼓励,少一点说教批评 由于我班家长大部分是从事那些劳动强度较大,工作时间很长的工作。因此他们与子女的交流时间很少,遇到有不顺心的事,往往采取的是简单粗暴的解决办法。但是进入初中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在生理、心理上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他们开始有自己独立的想法,有自己处理事情的方式方法,但由于与父母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和交流,往往不被家长接受,甚至要遭到打骂,于是他们会陷于一种有心里话却无人诉说的苦恼。如果老师在他们犯错误时,再一味采用说教批评的话,那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我班有一位非常爱闹事惹事的“小调皮”徐某,开学没几天便与同学打架,上课随便插嘴,经常被老师请进办公室教育批评,但效果甚微。起先我按照一般做法,与他家长取得了联系,把情况一一告知他父亲。没想到他第二天来上学时鼻青脸肿,虽然在上课纪律上有所收敛,但眼中流露的却是不服气的眼神,果然没过几天,他又故伎重演。我意识到是我在工作方法上有所欠缺,做事有点冲动。于是我要求自己先冷静下来,开始仔细观察起他平时的一举一动。经过几周的观察和在同学中的了解,我得知徐某虽然行为规范偏差,但比起小学时已进步很大;他平时对同学比较热情,喜欢帮助别人,劳动态度也很积极,这些都是他的闪光点。他的父亲是一个环卫工人,每天工作时间很长,文化水平较低,不善言语,但对他的教育方式非常粗暴严厉,小学时只要老师告状,回家便是一顿打骂。所以他最恨的就是老师向家长告状,想尽一切办法欺骗老师和家长,就是为了少挨一次打。掌握了这些资料,我着手为他建立了一份个人教育档案。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孩子身上都有某种善良的东西,只要有火星就能燃烧。一方面我利用一切机会发挥他的长处,如他比较胆大,爱表现自己,我就让他主持班级主题班会,受到同学的一致好评。在班级举行“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交流会,他介绍的长征故事情节感人,而且讲得声情并茂,班级同学给了他阵阵热烈的掌声,我进行了全班表扬。另一方面,在每次家长会后,我都与他父亲进行长时间的交谈,指导一些家庭教育方法,并叮嘱他千万不能多打孩子,要学会与孩子多沟通。我把家庭电话留给他,建立家校直通车,便于他一发现孩子有什么异常,可以马上与我联系,我也可以把他在学校的表现告知家长。经过一学期的家校密切合作,他现在基本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我也取得了他的信任,周记成了我们进行心理交流的主要途径,在学习成绩上也比以前有了明显进步。 经过了一学期的家校合作,我班同学个个都养成了良好的行为和学习习惯:每天坚持佩带红领巾和校徽;保持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不吃零食,不浪费粮食;同学之间团结互助,遇事谦让有礼貌,不说粗话脏话;不论早自修、晚自习,做到老师不在与在一个样。学习上克服困难,发扬刻苦奋斗的精神,抓紧时间补缺补漏。 整个班级做到自主管理,人人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在班内,拾金不昧的好人好事数不胜数。在校内,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积极参与。在校秋季运动会上,我班取得了体育节口号、入场式等共四个集体项目的二等奖和8人次的个人单项获奖。在校举行的时政竞赛中,我班参赛的三位同学获得了全校总分第一的好成绩,并入围区级决赛。充分显示出民工子女能力丝毫不逊色于上海孩子。在校外,他们也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类活动,为社区出黑板报、打扫卫生等。 而作为班主任的我,不仅是学生的良师,更成为了家长的益友和教育参谋,有关孩子的学习、成长发育、交友等问题都成为我们之间交流的话题。 一年来开展家校工作的实践,我深感民工子弟的家庭环境及学生存在着一些特殊情况: 1、在家访过程中发现,民工子女在家中几乎没有独立的学习空间,往往是一张桌子上一边是家长在切菜做饭,一边是孩子在做功课。有的学生家长是做生意的,就居住在菜场里,下面是声音嘈杂的摊位,上面搭建的阁楼就是家。每个家庭中电视机都必备,而课外书籍和报纸却很难看到,学生的知识面很狭窄。看电视是一家人唯一的休闲方式,由于空间狭小,导致学生中近视比例也较高。另外,外地民工一般是同乡集中居住,其中不乏因年龄偏大而辍学在家又无正当职业的伙伴,在与他们的交往中学生也会沾染上一些不良恶习,如进入游戏机房打游戏、看网络电影,甚至参与一些偷窃行为。家庭生活环境缺少有利于学习的氛围,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成长 2、由于城乡差别和学习基础差等因素,有些同学由于是刚到上海不久,讲普通话也带有浓重的乡音,为了怕被人取笑,他们在学校表现为性格内向,少言寡语,不愿意多与老师交流。在英语学习上,由于教材和学习的起始年级的不同,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只在小学学过一学期,甚至连26个字母都无法读完整,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在语文学习上,写作能力明显落后,意思无法表达完整,句子不通顺,错别字连篇。学习成绩明显落后,尽管学校老师尽全力补缺补差,但随着初中教学难度和容量的不断增大,学生容易在心理上产生自卑感,进而产生厌学情绪。在这方面学生家庭由于知识水平和经济能力的局限,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种状况的改变,需要学校社会各方伸出援助之手。特别是对学习困难学生,我认为一方面学校可以考虑在每天放学后能留出一个教室专门为这部分学生完成功课使用,最好还能配备一名负责老师加强管理。另外在上海各类慈善助学活动中,能否考虑给民工子女学生一定比例的名额,可以让他们购买一些课外读物。另外还可由团队组织牵头,与校周边的高中、大学团组织结对,开展志愿帮学活动,既锻炼了志愿者的能力,又让他们以实际行动献出爱心。我们学生不仅解决了学习困难,同时也有了一个学习榜样和努力目标。
不是所有的种子都能发芽,但只要播下去就会有发芽的可能;不是所有的花朵都会结果,但只要开花了,就会有结果的希望。在担任民工子女的教育工作实践中我品尝了其中的甘苦,也深深体会到:酸甜苦辣皆有营养,成功失败都是收获。教育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我要努力学习,不断实践,通过开展形式多样、效果显著的家校活动,让这些孩子也和上海同龄孩子一样沐浴在一派和谐、文明、健康、宽松的家庭氛围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