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学生生活,面向学生能力发展 ———— 对《储蓄利率》教学的思考 顾轶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学习”,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关注的要点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 “学会学习”是一种再学习能力,即面对新接触的现象、问题主动地分析、处理、解决的能力,面对新接触的事实、理论能够理解、掌握并加以应用的能力。对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培养应贯穿在学校的所有课堂中,数学也不例外。数学在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方面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数学之所以重要,除了它的广泛的应用性以外,更重要的应该是它具有培养学生解决多种问题的能力的潜在价值。 《储蓄利率》这节课的知识内容取自于《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六年级)(上海教育出版社)的第三章第四节“百分比的应用”中的“利息、利率、本金、税金、税率的意义”之“利息和利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都努力体现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的指导思想,体现素质教育的全新的教学理念。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从引发学生的兴趣点、培养学生的研究点、发展学生的学习的增长点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引发学生的兴趣点——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1、教材分析 《储蓄利率》的学习不仅能加深百分比的基本性质的理解与提高解百分比应用题的技能,而且对今后进一步深造或走上工作岗位后,解决生产、生活实践中的有关问题也非常有用,但是这方面的知识学生比较薄弱,而且计算比较麻烦,学生不容易掌握好。并且本教材所举例题脱离实际,与现实生活出入较大,不利于教学。基于这些原因,本人对教材进行了修改,即将教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到现实生活中去找材料,应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进行教学,以达到即传授知识又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2、学生情况分析 利息问题存在于学生的生活中,只是六年级的学生年龄尚小,实际接触不多,但他们有着很强的求知欲,他们渴望从自己周围的生活中了解更多。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保护学生可贵的求知欲并正确引导。因此本人努力寻找一种桥梁将复杂的计算公式与丰富多彩的学生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到银行去存他们春节所得的压岁钱为本节的兴趣点、切入口,利用这个兴趣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主动学习。 二、培养学生的研究点——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本节课所体现的学生的研究点主要有两个: 1、让学生首先以个体为单位搜集生活、生产中各种利息、利率,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整理、筛选、分类,并在课堂上向大家介绍。在这样的研究活动中能使学生充分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合作的快乐,品尝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查阅、筛选、提取信息、充分利用课外学习资源主动学习的能力,并能训练、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2、猜测银行利息、利率的计算方法并以具体的银行存单验证猜测是否正确 现代数学教学强调教学与实践结合,学生学习过程中若能经常性地让他们自己动手实践,则即能激发兴趣、鼓励主动学习,又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体验科学探索的过程。对于初次接触利息、利率的学生,本人让学生大胆猜测,利息、利率应该具有怎样的计算公式?并利用已有的存单上的具体数据验证自己的猜测。课堂上,学生兴趣相当浓厚,讨论、计算都相当认真。 三、注重学生的增长点 ——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的特别意义,使学生遭遇到困难的挑战时能够学以致用。 本节课的增长点也是以学生生活中所熟悉的学生教育储蓄——每月的零花钱存入银行为切入口,给出具体的存单,提出“零存整取利息计算时应注意什么?”的问题,小组讨论解决方法。本节课的内容在此升华,在巩固本节课的重点的同时,进一步密切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最后,又引入贴进生活的“分期付款”购物,要求学生课后推测其可能的计算方法,这样使本节课首尾呼应,且将“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为生活服务”的思想贯穿始终,同时为接着学习税款、税率做铺垫。 教学过程: 师: 上周末,老师给同学们提出了一个任务,把自己的压岁钱存入银行,你们做的如何? 生:(纷纷举手) ××:我存了200元,存期一年;××:我存了500元,存期二年;×××:我存了1000元,存期三年。 师: 请分小组把你们的存款分类。 (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5小组的代表发言: 我们小组存款有存一年的;有存两年的;有存三年的。 生甲: 我妈妈答应7月份带我去海南旅游,所以我把我的压岁钱存了半年。 师: 同学们任务完成得很好,存款的种类也很全,这些存款都是把固定的钱存固定的日期,我们把它叫做定期存款。 第三小组的同学们,我昨天布置你们到银行去考察银行的存款利率表,任务完成的怎么样? 第三小组代表发言: 我们到银行查到了2004年10月29日起执行的最新利率表(见附页),同时,我们还向银行的阿姨学习了利息的计算方法: 利息=本金×利率×期数×(1—20%) 本利和=本金+利息 师: 你们的任务完成得很好!根据国家规定:1999年起,到银行存款,存户在获得利息的同时,还需向国家缴纳20%的利息税。教材中缺乏这方面的知识,我们必须补充进去,否则,我们计算出的利息将是一种脱离实际、不能为实践服务的利息。 师: 刚才 说,她存200元,存期一年, 说,他存1000元,存期三年,请同学们为他们计算,到期后他们所能得到的利息,并求本利和。 (经过一段时间的计算,同学们纷纷举手)学生甲回答: 200元存一年所获得的税后利息是这样计算的: 200 (元) 本利和为:200+3 (元) 学生乙回答: 1000元存三年所获得的税后利息是这样计算的: 1000 (元) 本利和:1000+ (元)
师: 同学们已经计算出了200元存一年所得的税后利息,、1000元存三年所得的税后利息,那么,我们请这两位同学把同学们计算的结果,和银行的存单对照一下,看看结果是否正确。 同学面带喜悦地回答: 也高兴地回答: 同学们的计算完全正确。 教学感想 听到 、 同学的回答,同学们都很高兴,学习的劲头更足了,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这种方法值得尝试。 师: 那么,在我们的现实社会中,除了银行储蓄,还有那些实际问题与利率有关呢? (同学们纷纷议论,教室场面非常热闹,同学们都很投入)最后同学丙回答: 我们很多同学家购买了新房,比如:我们家最近购买了一套3房2厅120平方米的新房,共向银行贷款50万元人民币,分15年还清,贷款的年利率为5.31%,请同学们帮助我们家计算,我们每月应还银行多少元钱? 由于是同学给大家出的题目,并且还可以帮助他解决实际问题,同学么们计算的热情很高,不过,这里面可暗藏着陷阱,老师的心里偷偷地笑了,请先看看同学们的解答吧。 同学丁: 本利和:50+ (万) 月还款额:81 (万)
师: 大家看看同学丁的计算有无错误? 同学们看着答案议论纷: 有的说:“计算正确。”有的说:“计算不正确。”大家一致决定由同学丙来回答这个问题。 同学丙: 丁同学的回答与我们家每月交的钱是不一致的,不过为什么她的计算是错误的,我却说不清楚,还是请老师来回答吧。 师: 丁同学的错误出现在,他让丙同学家的利息交了20%的利息税,贷款的利息是由贷款户交给银行的,并不是个人所得收入,不应该交税,若乘以1-20%,就让银行少向贷款户收了20%的利息,所以计算错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还有不要交利息税的储蓄,那就是对学生设立的教育储蓄,为了鼓励家长关心学生的学习,同时减轻家长的负担,银行规定,家长可以采取零存整取的方式每月为孩子存入一定的钱,当孩子拿到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时,可以向银行一次性提取所存款项,而且免利息税。我发现我们同学们手里每月都有100元左右的零花钱,现在请分小组讨论:如果你们能够从今年7月起每月把你们的零花钱存入银行,那么到你们拿到高中录取通知时,你们可以拿到多少为自己读高中准备的备用资金呢? 同学们分小组进行讨论,第2小组的同学代表提出问题: 我们计算过从今年7月至我们高中录取时,正好是三年的时间,可是我们手里有的资料是利率表中有三年的零存整取的年利率 ,还有的是每月存入100元,但是这100元,存的时间是不一样的,最多的存了36个月,最少的只存了一个月,那么存入银行的本金到底是多少元呢? 师: 我们就以100元存入的月数来计算,第一个月存入的存了36个月,以后依次为 个月,共存了 (月)=55.5(年) 利息为:100 (元) 本利和:100 (元) 师: 请同学计算:如果一个四年级的小朋友从7月起,每月存入200元,那么到她拿到初中录取通知时,她可以拿到本利和多少元? 经过上题的训练,再一次巩固了零存整取的计算方法,为了进一步提高同学学习的兴趣,增加学生课后探讨利率问题的积极性,我为同学们准备了本节课的增长点:“分期付款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分期付款”这种购物方式,已经成为一种很普遍的消费方式,现有人采用这种方式购买了一台价格为8485元的空调,购买时先付若干,其余分6个月等额付款,每个月支付1100元,问该顾客购买时,首期付款定为多少元?(月利率为 请课后计算。
教学反思日记: 本节课的教学为我带来了下列三个方面的思考: 一、 注重学生的探究实践过程,体现结论与过程的统一 研究表明,学生有兴趣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顺利解决困难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能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时,他们学得最好。因此,教师的教学必须能够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激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及时反馈,建造沟通的桥梁,这样才能有助于增进教学的效果。 本节课设计的兴趣点、研究点、增长点都始终密切联系着学生的生活世界,使学生充分感悟了“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为生活服务”的思想,能够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为学生设计了富有挑战性的任务(汇报银行查阅的利率表、整理的资料,计算储蓄利息并用实际银行存单验证,自己寻找身边有利率有关的问题),学生能够非常认真、投入地参与其中,教师从中也发现了学生的巨大潜能,如第2小组的学生的思考的思路开阔、提出的问题非常有深度,一针见血的点中要点,效果非常好,于是,我及时加以表扬,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 调动情意因素,体现认知与情意的统一 本节课所采用的教学形式多种多样,有教师的讲解,有学生的计算讲演,有同学仔细思考、联系实际提出的问题,有学生的分组动手实践,更有师生共同的讨论。如此丰富的教学形式,激活了学生的感官和思维,使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 本节课中学生的活动很多,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学会了尊重他人的劳动,学会了相互合作,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对于学生的回答及时地给予肯定、鼓励,这些对于密切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很有帮助。 本节课中,对教材所作的改进以及请同学计算利息并用实际银行存单验证的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积极、严谨的科学实验的态度有重要的意义。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改变学习方式 人是主体性和客体性的双重统一,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双重统一,是独立性与依赖性的双重统一。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本节课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努力构建旨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及其对应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 200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