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体育学习兴趣培养的教学策略
——以双杠教学为例
上海市位育实验学校 马昕
【摘要】 体育学习兴趣是影响学生认识和参与体育活动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笔者以双杠教学为例,为初中体育学习兴趣培养提供多样化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初中体育 学习兴趣 教学策略
中学体育健康新课标强调要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使他们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为终身体育与适应未来工作、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新时期加强初中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导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直接关系到学生终身锻炼习惯的养成和身体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学生健康成长。
然而,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学生却越来越多,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也在逐渐下降。究其原因,是一部分体育教师在课堂中仍然采用“讲解示范、学生练习、教师纠错”这种三步走的教学模式,学生完全围绕教师被动地学习,学习激情受到抑制,教学效果不理想;还有一部分教师,趣味性、表演性成分足,而专业性、技术性不够,哗众取宠的“多样性”背离了“专业”的初衷,必要的技能传授体现不够充分。
不可否认,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遗传、家庭及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的生理、心理及个体差异,学生是有差异性的。千篇一律的教学方式不能适用于所有学生,容易让部分基础不好的学生因体验不到成功,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基于上述认识,笔者以上教版八年级体育教材双杠单元《跳上支撑分腿坐——并腿进杠前摆下》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为例,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掌握能力的不同,尊重学生差异,在安排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上尽可能符合学生学习实际,对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设计了四种教学策略。
1 巧用媒体技术
多媒体教学在许多学科中都已广泛应用,笔者认为打破传统观念,让多媒体走进体育课堂有颇多裨益。现在的孩子是在信息时代下成长的一代,他们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有着与生俱来的悦纳度,多媒体的应用能够使体育课堂展现更加立体多元,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技术动作。
首先,通过一段笔者剪辑的双杠动画片段引入,介绍双杠的起源、作用、组合动作等基础知识,既能作为引入环节普及体育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运用多媒体辅助分析技术动作,可以更全面、直观的展现,帮助学生理解技术动作,增强学生的自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课堂上,笔者先运用多媒体播放标准的双杠示范动作视频,让学生产生正确的运动表象,包括良好的姿态。接着笔者根据教学内容提出观察点:示范教师是如何进杠的?马上便有学生回答:膝盖弹了一下。笔者继续通过动作技术分解和慢动作回放,解析动作要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屈膝弹杠的技术动作,学生很快便归纳出了动作要领——屈(膝)、弹(杠)、并(退)、摆(动),学习兴趣浓厚,可以说在技法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有多媒体的辅助作用,教师似乎更多了一个教学助手。
最后,多媒体的应用让音乐在课堂上的呈现更加自然,使学生在情绪、生理和心理上获得最适宜的状态,增强学习兴趣高动作的准确性,积极地投入体育锻炼。比如,在本节课的准备活动时采用动感、欢快的音乐容易让学生兴奋,避免过度紧张,排除消极因素,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达到最佳状态和最适宜的兴奋度,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放松练习时,舒缓的动作配以轻缓的音乐,让学生的身心能够回到较为平稳的状态,减少了对下一节课的学习效果影响。
2 借助自制教具
要上好一堂体育课,创新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对于未知和新奇的事物总是充满着兴趣,自制辅助教具的运用刚好能够满足这一特点。教师借助自制教具进行教学,便于学生从易到难地掌握练习项目的动作要领,消除练习中的恐惧心理,增强学生练习的信心,使学生积极、轻松地投入教材练习,提高教学质量。
笔者在本课教学中尝试运用自制教具帮助学生提高屈膝弹杠、举腿并进的动作质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课上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自制教具一物三用,学生可根据自身能力调节教具高度和角度选择性地开展练习。量身定做的教具促进其成功体验感,增强了学生对于双杠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3 提供多样体验
本课学习要在一定的上肢力量、杠上支撑摆动、杠上左右外侧坐、前摆下的基础上完成,这需要体育教师将这些知识技能在不同的时段进行系统设计与落实,否则学生难以掌握,较难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对此产生恐惧及厌恶,失去学习双杠的兴趣。正是由于学生差异性的客观存在,每个学生动作的改进点各不相同,教师需要创设多样的针对性辅助练习条件,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辅助练习,提高技术技能。如笔者针对部分学生并腿进杠时离杠高度不够,设置了杠中越障碍物(障碍物高度可调)练习;针对部分学生并腿不及时,笔者设计了杠中夹纸练习;针对上肢力量不足,无法完成杠上支撑的肥胖学生,笔者设置了垫上高位支撑和横箱弹腿练习,帮助提高其上肢力量,体验技术要领。
4 倡导互助共学
人际交往作为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不容被忽视,未来的社会不仅需要人们具有竞争意识,更需要人际之间的合作精神。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往往是显性的,是容易被人关注,而生生关系相比而言较为隐性,习惯被忽略,同伴互助的实质是构建同学之间积极主动帮助的共学模式。以同伴教学促进学生互动式学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够增强学生合作意识,促进人际交往。
同伴互助的共学模式,需要本着“组内异质,组建同质”的原则分组,在本课中笔者将体育小骨干均分至四个小组,充分发挥同伴互助作用,让技术好的骨干同学主动帮助同伴,通过交流把自己学习的方法和感受传授给同伴,帮学困生建立信心,促进运动体验,以此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初中体育课上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丧失了对于体育的学习兴趣,何谈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呢?在体育课上不可能为了纯粹的“兴趣”,而将游戏作为不变的内容来迎合学生“口味”,如何将枯燥的教材内容,转化为学生乐于接受、主动练习的课堂行为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具有一定的魅力,而这些魅力就体现在科学的梯度单元设计、兼顾全面的多样化教学策略、和谐融洽的师生情感关系、基础扎实的学科专业技能等方面。
总之,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综合改革大背景下,要上一节学生喜欢的体育课,体育老师也要与时俱进,把体育兴趣的培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同时具备过硬的学科素养、基本的信息素养、独特的创新素养、良好的语言素养等,引导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参考文献:
[1] 崔雅玲.浅谈培养学生体育兴趣[ J].体育教学.2001(5)
[2] 徐阿根.体育教学技能.上海市中小学体育教师手册. 2012(6)
[3] 周建林.对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的探究[J].体育科研.2001(3)
[4] 王水生.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研究.成才之路.2010(13)
[5] 范连友.“同伴互助”学习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探索.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