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项目攻坚 融合创新——徐汇区教育学院2020年暑期院本培训纪实之一

4.jpg

为了响应《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相关要求,进一步提升新时代教师师德师风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徐汇区教育学院于2020年6月28日开始,启动2020年暑期院本培训。本次培训共设计了五个单元的专题培训。

李文萱院长首先进行培训动员,就今年的培训主题进行了解读,对开展好院本培训提出了要求。

1.jpg

2020年6月28日,开展了主题为“信息化环境下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区域性教学改进研究”的第一单元的专题培训。

上午的培训主要围绕一号工程攻坚项目《信息化环境下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区域性教学改进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进行交流。李文萱院长首先介绍了攻坚项目探索实践的价值和一年半以来实践的情况,学院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院校联手,教研修一体的方式,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信息化环境下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新形态,改进课堂教学;研制《徐汇区中小学学校课程评估方案》,提供《徐汇区中小学课程建设的评估框架》,力求优化学校的课程建设,指导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与市教研室、华师大技术团队三方合作,探索基于课标的人机协同智能化教学支持系统的建设方案设计。

随后,杨向谊老师代表总项目组对一号工程攻坚项目进行了阶段总结,介绍了项目前期确定的研究思路与方法:设计与完善的研究方案、组建和优化的研究团队、文献研究和现状调研、过程性调研与多元培训和专题研究与难点突破等;结合多个学科研究案例,分享了课程标准系统转化的路径与策略、教师深度研修路径与策略、基于课标的人机协同教学智能系统设计等三方面的主要成果;提出了深化单元教学的研究、人机协同教学系统的开发与运用研究、基于项目研究深化的深度研修探索等三方面研究展望。

姚秋平老师积极实践、突破难点,从“基于课程标准的人机协同教学智能系统——基于课程标准的知识图谱”作了案例交流。面对智能化时代带来的课堂教学变革,如何实现精准的、个性化的教学是课堂教学新形态的目标,提出了全新的“人机协同智能教学”模式,凭借丰富的承载方式和展现形式,打破虚实边界、扩大有效供给、整合学习资源、把准学生需求、提升教学品质,带给我们对于未来教学无限的想象空间。

2.jpg

上海市教育学会尹后庆会长、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作了点评。

崔允漷教授认为学院开展的攻坚项目的探索,方向正确、方法可行,开创了上海市课程改革的新局面。同时也谈到了后续探索素养导向的单元教学时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一是关注真实情景,二是关注社会情感的习得,三是关注学科典型的学习方式的习得。

尹后庆会长指出,本项目探索的核心素养导向的区域的教学改进符合当前课改的方向,基于课程标准的转化也符合课改的任务,研究问题到位,阶段成果的工具和策略对基层学校的教师有引领和指导作用。同时,他提出了关于评价、教与学过程中经验的创造等问题,指明了继续探索的方向。

3.jpg

下午的培训由程元、夏琛、麻建玲、孟莎等四位老师代表子项目组进行攻坚项目案例分享,主题分别为《以语文“学习任务”驱动单元教学》《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美术单元教学设计研究》《学前游戏活动组织与支持》《高中英语概要写作专题单元教学设计》,她们从各学科单元教学的规划、设计与实施等研究方面介绍了各具特点的经验与做法。随后,严江华老师以《项目引领 创新发展》为主题,介绍了高中学段分项目组以攻坚项目为指引,以单元教学为抓手,促进专业发展,提升专业素养的实践案例。

华东师范大学杨向东教授对子项目组交流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并带给大家许多新思考和新观点。其中特别提到从学科本质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课标改变的根本原因,这也给研训员拓展了新思路。此外,杨教授还展示了丰富的学科案例来解析素养导向下的学习方式的4个维度、案例设计的8个关键要素等提供学习借鉴。

李文萱院长指出,通过项目组汇报,聆听了专家的指导,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实践探索的信心、决心和勇气,同时,也明确了我们后续的探索要特别关注的点,要突破解决的问题,比如如何探索素养导向的过程性评价、阶段性评价,尤其是素养导向的教师的研修课程的供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迫在眉睫的要系统解决的问题。

学院教职员工纷纷表示,项目组成员的交流分享、专家的点评和领导讲话,都让人受益匪浅,不但开拓了眼界,也拓宽了思路,增强了动力,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以实际行动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践,推动学院事业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