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教研室小学语文学科组围绕着市重点课题《基于课程标准教学与评价的区域性转化策略研究》,以《学校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手册》的研制为载体,本着“针对问题、合力研究,以点带面 、引导转变”的原则,采取“上下结合,异质分组,分段研制”的方式开展了系列实践研究活动。一年多来,我们聚焦“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的研究内容,围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中的重点问题,充分发挥区课程改革实验校、区学科研修中心组、区学科骨干团队的引领作用,较好地达成了“以项目为驱动;以提高校本研修质量,加强队伍建设,改变思维方式,提升思想认识为目标”的预期。小学语文学科组在设计、引导、组织区域学校和教师开展研究的过程中,从研修内容、研修方式、研修路径等方面积极践行着研修的转型;区域“团队实践研究共同体”也在研究过程中形成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区域语文学科的研修活动更切合教师的实际需求。区域学科教学研究的质量又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 针对问题 研制框架 引导关注教、学、评的一致性
为使《学校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手册》的研制过程成为引导教师积极探索解决学科教学中实际问题的研修过程,教研员针对区域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目标定位不准,教学随意性较大,评价与教学割裂”的问题,进行“指导手册”框架的研制,做好顶层设计。“指导手册”包含“学期教学重点目标、单元教学实施两个部分”;“单元教学安排”细分为“单元教学目标、单课教学目标;单课作业设计;单元评价方案;教案设计示例”四个模块。
在具体的研制过程中,我们以“问题研究”为导向,确定每一阶段的重点研究问题,针对问题开展团队研修实践。如:在“目标编制”阶段,重点研究“学期目标、单元目标的准确定位;目标表述的正确、规范”。教研员在进一步解读课程标准,提炼关键内容的基础上,编制了“小学语文各年级学习内容与要求”,并引导学校和教师按照一定的路径在分析学情、解读教材的基础上逐级将目标具体化。
再如:在“教案设计示例”研制阶段,为了引导教师“树立教学环节中的目标意识,克服教学随意性”,我们采用表格式备课的方式,每一个板块中增加了“目标指向”和“评价关注点”栏目。引导教师在设计每一个教学板块时均需作三方面的思考:该板块的目标指向是什么?如何围绕这些目标来设计相关的教和学的活动?思考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时应重点关注哪些方面,具体达到什么程度?其目的在于促进教师备课时不仅要关注如何制定适切的教学目标,更要思考如何将教学目标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加以落实,同时还要思考如何从学习品质培养,学习方法运用,学科知识技能掌握等多个维度对学生进行评价,从而提升教、学、评的一致性(附件一:表格式备课设计框架示意图)。
二 分层研修 分步实施 实践中转变观念提升认识
本着“成事中成人”的理念,根据课题研究实验校的不同类型,我们采用异质构组的方式将15所学校分成五个研究小组,在“指导手册”研制的不同阶段,通过不同的研究形式开展研修活动。
“指导手册”样例研制阶段,我们选择实验校中师资力量相对较强的一个年级组承担相关年级的“指导手册”研制任务。五个研究组分别进行一个年级的样例研制。教研员深入到各小组中,从“目标的研制”、“单元作业的设计”、“单元评价方案的设计”、“表格式教案的撰写”四个方面引领各研究小组针对问题,展开细致、深入的集体研讨活动。在一次次的研讨、修改的过程中,老师们不断地进行着思维碰撞,修正着对某些问题的认识,明确修改、完善的方向。经过一个学期的研究,五个年级的“指导手册”样例研制完成,为下一阶段的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蓝本”和研究的路径。
“指导手册”研制的第二阶段,我们要求实验校依据第一阶段研制的“样本”和研制的路径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各校选取一至二个年级组,由第一批参加区域联动研究的成员指导这些年级组开展本年级“指导手册”的研修活动。各校大组研修活动围绕试点年级组的“指导手册”研制工作设计大组研修活动内容。为帮助各校更好地开展校本研修活动,我们组建了校际联动组,并由区研修中心组成员、区骨干教师团队成员深入各校际联动组指导实践研究。各校研修大组和校际联动组采用分散活动,线上线下沟通,定期交流研讨的方式开展研修活动。教研员依据各校际联动组研讨中遗留或生成的问题,做重点指导,帮助教师在实践中转变思维方式,提升思想认识。
我们还借助区域教研平台,一方面引导各校际联动组进行深入细致的实践研究,一方面将各校际联动组的研修成果转化为区域教修活动的内容。一学期来,我们组织了各年级的区域专场教研活动,让各校际联动组以某一单元为例,通过微型讲座、课堂教学展示的方式向各年级教师具体介绍如何整体制定单元教学目标,如何细化单课教学目标;如何依据目标设计单课的日常作业内容;如何整体设计单元评价方案,如何将评价伴随教学过程等,从而引导各校备课组活动时能根据一定的路径开展教研组的集体研课活动,将教学总目标分解到各个教学板块中,整体思考课堂教学总目标如何合理、分步落实;并在各板块具体需落实的目标引导下设计教和学的活动,使教和学的活动紧紧围绕具体的目标来展开,强化教和学的目标意识。同时为了发挥评价在学习过程中的激励、导向作用,还得进一步思考对本环节具体目标的达成情况的评价应着重关注哪几点,评价要求到什么程度,让评价伴随教学,真正融于教学过程之中。
教研员在围绕“指导手册”研制任务设计、组织各阶段的研修活动,在提高教师把握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提高教学与评价有效性,助推教师的专业成长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老师们在阶段性总结汇报中也有感而发。如,二年级研修团队在总结自己研修收获时这样说:我们通过研制“指导手册”,对“单元教学”的认识开始清晰起来,逐步树立了课程整体意识,开始关注“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时也越来越多地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在作业设计时也越来越关注对照教学目标反思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三 依托项目设计课程 着眼区域教师梯队建设
近年来区域青年教师队伍迅速壮大,由于学校自培力量相对不足,基地校在职培训资源相对缺乏,培训的针对性、持续性相对较弱,职初教师的专业成长比较缓慢。针对这一现状,在“指导手册”研制的第三阶段中,我们将设计《小学语文职初期教师教材教法研训班》“十三五”教师研修课程。参加课程研修活动的对象由学校和教研员推荐,倾向于区域内中小型学校。我们将以“指导手册”的研制为课程研修内容,区骨干教师、专业研修中心组成员、课题实验校际联动组组长将成为研修课程的培训者。研修课程实施除了集中研讨之外,还将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引导职初教师及时探讨、交流“指导手册”研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获得的经验,取得的成果等。同时,组织职初教师积极开展单元教学的课堂实践活动,通过搭建各种形式的课堂教学展示交流平台,促使职初教师在教学实践历练的过程中,动态地学习学科教学知识,树立课程的整体意识,提高课堂教学的能力。
我们将在这一阶段中,一方面继续整合区域内的各种资源,引领、服务课题实验校进一步深化以“指导手册”研制为任务驱动的校本研修活动的内涵,并从校本研修机制的建设、研修内容的设计、研修活动的实施等方面帮助学校提炼总结可“复制”的经验和做法;一方面将以《小学语文职初期教师教材教法研训班》的研修课程的实施为载体,着力开展区域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为区域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长效发展培育“良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