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在教学实践中重现历史真实,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历史公开课既给予了年轻教师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也让我在自我探索之余有了更多地思考。
一、从史实到史识,培养证据意识
史料的收集、整理和审读是历史认识中最为重要的核心环节之一,开放性、多元化“史识”的形成有赖于形式和内涵丰富的史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解读,历史人性的意识熠熠闪光。课堂中,老师尝试通过对北朝民歌、家训、游记等不同类型的文献史料进行多视角解读,初步理解各种史料的证史价值。同时,文献和实物相互印证,以审慎态度究明其来历、考辨其真伪然后做出“合理的解释”。比如,讲述中原汉族南迁过程时,老师出示《颜氏家训》、福建泉州皇冠山墓砖等相关材料,通过解读引导学生感受文物的史料价值,结合文字记载,二重证据法相互印证,以此了解民族大迁徙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同一个问题“孤证不立”的情况,即避免信息碎片意义上的“历史知识”的出现,更侧重获得历史知识的“方法与能力”。
二、从预设到生成,理顺教与学的逻辑关系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是在已有经验和概念的基础上不断增加新的经验、新的概念的过程。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的水平,开展教学设计,不断为学生提供自主构建知识的机会,使教学逻辑、学生的学习逻辑与历史自身发展的逻辑实现有机融合。精彩生成是需要精心预设和铺垫的,在课程导入环节,老师与学生一同温故了北朝民歌《敕勒歌》,先后补充了《企喻歌》、《紫骝马歌辞之二》等多部同时代北朝民歌作品,通过解读,理解游牧民族随水草而居的生活常态,感受从军赴死的悲壮豪情,背井离乡的羁旅之思。民歌“因歌而作”,寄托的是作者情感,广为流传反映的是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折射出的是混乱的时代背景,民歌的证史价值得到进一步地认识。在引导学生阅读、获取、分析、归纳时,老师须注意将课本知识逻辑、教师教学逻辑、学生学习逻辑和历史自身发展逻辑结合在一起,做到观点鲜明,有理有据,史论结合,方能彰显历史探究的魅力。
三、从文本到表述,注重概念的界定
对文本和表述的精确把握,有利于更接近历史真实和本质的认识;对概念内涵准确诠释,有利于理清概念的内在逻辑;任何表述的不准确或者认识的偏颇,都会带来错误信息和狭隘观点。比如,文献史料和遗址遗存相互印证的二重证据法,考古实物起到的是证据效果,而文献史料起到的是佐证校勘的效果,老师讲述的过程中需突出其差异性和史料特征。再如,地主豪强和豪强地主两个概念具有不同含义,前者指的地主和豪强两类人;后者豪强作为地主的修饰,指的是一类人。作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东汉豪强地主作为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集权的统一王朝构成巨大威胁。历史是立体、交错和负责的,正确的引导才能让历史课堂更具有理性和深度。
“考其联络,明其因果关系,以解释史实,说明其发达进化”。思维的逻辑是否清晰、教学资源的整合是否得当,极大地影响着课堂教学效能;当然,思辨的过程是雨的浸润,思辨的过程也会是火的燃烧。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在实践中体会课堂教学的生命力,感受智慧教学的魅力所在,相信只有不断学习和反思才能体味到历史的逻辑之美、深邃之味,才能在历史教学的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