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课程教学研修中心 > 论文交流 > 小学 > 体育
上海市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心理健康发展目标达成的研究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上海市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心理健康发展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客观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小学;体育与健身;心理健康;目标达成

 

1、前言

心理健康是青少年学生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建功立业的重要条件,体育活动对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寻找契机,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社会适应能力和健全发展的人。小学生在心理上和生理上都处于从未成熟到日趋成熟的成长发育期,也是心智尚不成熟期,是人的成长和心理发展过程中意义非凡的过渡时期。小学阶段也是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将为其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此,体育与健身课程将心理健康发展列为三维目标之一。从目前的科研文献及实践经验来看,对三维目标中的身体健康目标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操作已比较完善,而对心理健康发展目标的研究还相对薄弱,因此,本人针对上海市小学期课改《体育与健身》课程心理健康发展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了方法措施,以利于学校和各教育行政部门及时发现存在的薄弱环节,有效的调控体育课的实施,更好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主要通过分层抽样,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上海市 5个区15所小学的《体育与健身》课程心理健康发展目标的达成情况为研究对象,还包括对具有代表性的55名体育教师的调查。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上海图书馆、上海体育学院图书馆,查阅学校体育学、心理学等有关文献,并在中国期刊网上检索了相关文献十余篇,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2.2.2访谈法

对上海体育学院学校体育学及心理学方面的有关专家和部分小学体育骨干教师进行访谈咨询,进一步了解目前上海市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实施的现状。

2.2.3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研究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目的,查阅了体育科研方法和社会学原理要求,初步设计问卷的基本内容,拟出初稿。经专家咨询和一线有经验教师对问卷进行审核、讨论,最后确定了教师问卷一份。

信度检验:采用“再测法”,第一次发放10份教师问卷,间隔15天时间,再次发放同一问卷,计算出2次测试的相关信度系数为:r1=0.88,表明问卷信度较高,稳定性较好,符合统计研究的要求。

发放与回收: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5个区、15所学校,发放体育教师问卷55份,回收53份,回收率为96.4%。有效问卷为52份,有效率为98.1%。可以看出本问卷的回收率及有效率能满足本研究的需要。

2.2.4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访问所获得的有效数据,根据体育统计学的原理与基本要求,利用spss.12统计软件系统,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2.3 研究阶段

2.3.1准备阶段2016.7- -2016.9 多方面征求意见,制订研究计划。

2.3.2实施阶段2016.9-2017.1 根据课程标准及专家咨询,设计出调查问卷后发放并回收,同时结合课堂教学实地考察及对一线教师进行了访谈记录。

2.3.3总结阶段2017.1-2017.3 资料汇总统计,撰写科研论文。

 

3、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根据上海市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心理健康发展目标的要求,围绕体育教师对心理健康目标的认识,结合健身育人理念中的“心理品质”“个性发展”“生活态度”三方面的实施以及影响心理健康发展目标达成效果因素等方面,进行调查汇总分析。

3.1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现状与分析

我们的调查选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编制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作为测验工具。MHT由八个内容量表构成,分别为:(1)学习焦虑;(2)对人焦虑;(3)孤独倾向;(4)自责倾向;(5)过敏倾向;(6)身体症状;(7)恐怖倾向;(8)冲动倾向。每一个内容量表的得分可以转换成标准分,八个内容量表的标准分相加即为全量表总焦虑倾向的标准分。然后我们从上海市区四所普通小学的四和五年级8个自然班抽取被试共327人,其中男生173人,女生154人。年龄为11—12岁,基本上来自工人、一般干部和知识分子家庭。

3.1.1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

MHT测验中若焦虑分≥65分,表示这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有较严重的不适应行为,可认为其存在着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通过检测327名小学生总焦虑倾向标准分的分布结果显示,总焦虑倾向标准分65分以上人数是31人, 0-64分的人数是296由此得出该市小学生中存在比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比率为9.5%,即为本市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总检出率。

3.1.2 小学生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 

若学生在某个内容量表上的标准分在8分以上,表示他在这项内容上存在着适应不良,需对其制订特别指导计划。对31名高焦虑学生的各项内容量表得分进行统计后,按需要制订个别指导计划项目的人数及其所占比例情况(见表1)。 

1  31名高焦虑学生在各内容量表上超过8分的人数分布内容量表

内容量

人数

百分比

位次

学习焦虑

16

51.6%

2

对人焦虑

12

38.7%

5

孤独倾向

1

3.2%

8

自责倾向

14

45.2%

4

过敏倾向

5

16.1%

7

身体症状

7

22.6%

6

恐怖倾向

15

48.4%

3

冲动倾向

22

66.7%

1

由表1可知,8个内容量表在31名高焦虑学生中按标准分超过8分的人数从多到少依次排列为:冲动倾向、学习焦虑、恐怖倾向、自责倾向、对人焦虑、身体症状、过敏倾向、孤独倾向。 

还有许多学生,虽然总焦虑分在65分以下,而其个别内容量表的标准分却在8分以上(见表2),说明他们虽然在总体上不表现出明显的心理问题,但在某些方面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对这些人同样应该进行心理指导。 

全体学生在各内容量表超过8分的人数分布内容量 

内容量

人数

百分比

位次

学习焦虑

34

10.4&

1

对人焦虑

25

7.64%

4

孤独倾向

3

0.9%

8

自责倾向

21

6.42%

5

过敏倾向

12

3.67%

6

身体症状

10

3.06%

7

恐怖倾向

26

7.95%

3

冲动倾向

32

9.79%

2

1和表2中的名次都是按内容量表中学生超过标准分8分的人数从高到低排列而来,对两者求等级相关系数,得r[,d]0.93,存在显著高相关。这表明不管是全体学生还是高焦虑学生,二者在哪些内容量表方面更易产生心理问题表现是非常一致的。从表2可知,学生较易产生心理问题的量表内容依次为学习焦虑、冲动倾向、恐怖倾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这些量表中标准分超过8分的人数比例大于5%)。小学生中相对不易产生心理问题或产生心理问题的人数较少的方面为孤独倾向、身体症状、过敏倾向(标准分在8分以上的人数比例小于 5%)。 

3.1.3不同性别学生在总量表和分量表得分的差异比较 

3327名学生在总量表和分量表上得分的性别差异比较。从中可知男女学生在总量表及四个分量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恐怖倾向上存在着显著差异。 

男女生在总量表及各分量表上得分的差异比较

内容量

性别

人数

百分比

@szp

内容量

性别

人数

百分比

@szp

差异比较

学习焦虑

154

43.68%

14.96

学习焦虑

173

4.82%

4.11

P<0.01

对人焦虑

154

5.93%

65

对人焦虑

173

4.61%

9.07

P<0.01

孤独倾向

154

5.98%

0.51

孤独倾向

173

3.07%

0.89

P<0.05

自责倾向

154

3.42%

1.71

自责倾向

173

5.41%

2.21

P<0.01

过敏倾向

154

5.86%

1.77

过敏倾向

173

5.24%

1.10

P>0.05

身体症状

154

5.61%

3.74

身体症状

173

5.27%

0.57

P>0.05

恐怖倾向

154

5.43%

3.19

恐怖倾向

173

4.44%

5.40

P<0.01

冲动倾向

154

5.78%

2.57

冲动倾向

173

5.23%

0.13

P>0.05

3.1.4调查结果与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总检出率为9.5%,这个比例略低于国内外文献中所估出的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比例,但基本接近。如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唐慧琴、忻仁娥的研究得出:我国小学生各类行为问题的总检出率为12.93±2.19%;陈永胜认为小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情绪、行为等方面,小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问题的人数约为1015%,情绪方面问题约在1020%之间等等。在这里我们不能得出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其他地区的结论,因为每个研究所采用的测量工具不尽一致,或者说每个研究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评价标准不同。但仍可得出两点结论:一是小学生心理发展总体还是较健康的;二是小学生中的心理问题还是普遍存在的。这既包括心理问题较明显、其总焦虑分≥65的占9.5%的那部分小学生,也包括虽然总焦虑分<65,但在个别内容量表上却显示出某一方面心理问题的小学生。我们既要对这9.5%的学生进行心理指导和矫正,同样也要对某一方面存在心理偏常的学生进行指导。

3.2体育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认识

3.2.1对体育教学发展学生心理的认识程度

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整体课程规划是《体育与健身》课程取得良好实施效果的重要保障,对学生心理健康培养的重视程度将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通过调查(见表4),体育教师认为对通过体育教学发展学生心理比较重视的占80.8%,可见,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有助于发展学生心理健康的认识程度较高。

内容量

百分比

体育教师认为对通过体育教学发展学生心理比较重视

80.8%

体育教师认为学校将心理发展指标列入评价范围

19.2%

 4 体育教师和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重视程度

3.2.2将心理健康作为教学评价的一项指标情况

评价制度对小学体育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具有最为直接的导向、激励与控制作用。体育教育观念更新、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体育教学方式转变,其最大动力来自于体育教学管理和评价制度导向。调查结果显示(见表4),大部分教师反映学校尚未将心理发展指标列入评价范围,只有19.2%的体育教师认可了此项指标。

3.2.3教学内容的选择情况

体育教师在选译教学内容时,应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心理承受能力和体能状况,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这一不易“立竿见影”的教学目标,更应有针对性地选择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教学内容来教学。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教师还是主要考虑学生的技能与体能,缺乏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学内容,即使能捕捉到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往往也容易忽视。

3.3心理健康教育的落实情况

3.3.1对心理品质教育的落实情况

体育与健身课程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方面有积极的作用。它强调学生通过体育学习,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提高调节自身情绪的能力,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内容量

百分比

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讲述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

73.1%

引导学生自觉运用知识和技能进行有助于身心发展的体育活动

38.5%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方法调控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紧张、恐惧等

32.7%

在体育教学中能积极的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表现适度的自信心

75.0%

在体育教学中能遵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点选择适切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84.6

5 体育教师对学生心理品质教育的落实情况

调查发现(见表5),73.1%的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很少对学生讲述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有38.5%的体育教师能较好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有助于身心发展的体育活动。只有32.7%的体育教师能较好的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方法调控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紧张、恐惧等。75.0%的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能积极的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表现适度的自信心。

体育与健身课程还强调,学习的兴趣和爱好是养成良好的体育健身习惯终身体育意识和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在体育与健身的教学中,要以学生对体育健身的兴趣爱好为引线,以保持和发展体育健身兴趣为目的,激发对运动的积极情感,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在这方面有84.6%的体育教师能遵循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3.3.2对个性发展教育的实施情况

从问卷调查的反馈信息获得(见表6),86.5%的体育教师能够适时给予学生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抗挫折能力培养;只有38.5%的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扩展学生视野,培养强烈的求知欲;73.1%的体育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培育他们的创新能力;46.2%的体育教师做到了教育学生友好谦让地与人相处。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体育教师对学生的个性发展的许多方面,进行了良好的教育,但同时可以看出在某些方面还比较薄弱,另具有些体育教师反映,他们对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还存在很大的潜在空间。也就是说,目前对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还不是很全面和具体。

3.3.3对生活态度教育的落实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6),仅占27.7%的体育教师能较好的引导学生去克服体育活动中的各种困难,大胆尝试拼搏,但效果不明显,还有待于提高。

内容量

百分比

在体育教学中能适时对学生进行树立坚定信念和抗挫折能力培养

86.5%

在体育教学中注重扩展学生视野和培养学生的求知欲

38.5%

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6.2%

在体育教学中能较好的引导学生克服体育活动中的困难

27.7%

6 体育教师对学生个性发展和生活态度教育落实情况

3.4心理健康发展目标达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很复杂,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广泛地征求意见,根据学生自身因素和小学体育教学实际情况及通过专家访谈,确立了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目标达成的主要因素体现在学校管理、教师教学2个方面,经问卷调查表明,影响小学心理健康目标达成的主要因素是多方面的(见表7和表8)。

影响小学心理健康目标达成学校课程管理的因素(N=52

选择项

频率

百分比

位次

学校要求不够明确

38

73.1%

2

学校缺乏评价指标

50

96.2%

1

学校缺乏教学督导

32

61.5%

3

 

影响小学心理健康目标达成体育教师的因素(N=S2)(见下附表)

选择项

频率

百分比

位次

重视程度不够

27

51.9

5

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42

80.8

2

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经验

39

75.0

3

对心理健康目标模糊

32

61.5

4

缺乏评价指标

45

86.5

1

教学内容的选择欠佳

16

30.8

6

教学方法的运用不利

27

51.9

5

7结果显示,影响小学心理健康目标达成的学校课程管理方面,主要有学校缺乏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细则和指标,学校对教师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不够明确,领导评课不考虑是否培养学生心理素质,学校缺乏对教师这方面教学效果的督导。

8调查结果显示影响小学心理健康目标达成,体育教师方面的因素占前三位的有:第一,体育教师缺乏对学生心理健康评价指标的制定;第二,体育教师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第三,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经验,不知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操作。除此之外,体育教师对心理健康目标模糊不清,平时的教学方法运用不恰当,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等,也是影响小学心理健康目标达成的重要因素。

3.5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干预措施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小学体育教学实际情况,查阅有关文献,广泛征求教育专家及优秀体育教师的意见,借助专家的咨询和鉴定,汇总了有助于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措施。

3.5.1明确提出针对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教学要求

学校在对体育教师教学成绩的量化考核时,应把学生的身体素质技能成绩、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按一定比例赋予分值综合考评,并制定出科学的、可行的配套考核量化标准。这种政策的导向性势必促使体育教师建立相应的实施措施。

3.5.2加大教师培训力度,转变态度,形成三维目标的整体发展意识。广大教师在教学中主要关心的是学生身体技能的学练,忽视心理健康目标的教育。因此学校应加强培训和宣传教育,转变教师态度。使体育教师懂得在进行身体练习的同时,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的教育。

3.5.3建立融治的师生关系,优化课堂师生心理换位氛围

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教师与学生要建立起民主的、平等的、亲密无间的新型关系。教师要热爱学生,做到尊重宽容、爱护、体贴学生,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做到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让学生真正喜欢接纳。

3.5.4挖掘有利于发展学生心理的教学内容,适时适当穿插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体育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蕴涵着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教师在优化教法过程中注意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培养,促进学生形成勇敢、坚毅果断、、奋发进取和吃苦耐劳等良好的心理素质。

3.5.5创设生活化情景,精心设计利于发展学生心理的教学方法

学习本身就是个心理发展的过程。生活化的情景设计,优雅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对学生体育的兴趣、动机、爱好、态度等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并且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3.5.6多组织观看系列案例短片

定期举行多样性的体育竞赛活动和观看案例短片,不断给学生直观印象刺激。举行多样性的体育竞赛活动,把学生建立的概念意识,在活动中加以实践运用。

3.5.7建立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评价指标和监护机制

根据心理学专家学者有关心理健康标准的论述和研究成果,参照类似于体能知识技能的评价理论与方式,结合本地区、本校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状态制定出不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形成量化指标。这些标准应包括学生的自信勇敢、生活态度、行为动机、人际交往、适应能力等因素。为保证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规范和落实,应建立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监护制度,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评估标准实施方法,还要关注教师对待心理健康教育的态度、落实情况等,从而进行有效的监督。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上海市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对心理健康目标的认知度总体情况较好,但学校缺乏明确的心理健康发展目标的教学要求。

4.1.2通过《体育与健身》课程的实施,目前小学生心理健康目标达成情况并不乐观。学校对体育教学促进心理健康重视程度良好,但缺乏评价机制。

4.1.3体育教师对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认识难以转化为实践操作,往往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对学生心理健康评价指标,尚未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评价纳入综合评价的范围。

4.2建议

4.2.1建立一套类似运动技能评价的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评价指标和监护机制,对“心理品质”、“个性发展”、“生活态度”的表现要素加以分析,形成一套量化表,提高心理健康评价的可操作性。

4.2.2加强舆论导向,通过有效途径宣传心理健康的意义,将认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4.2.3多观看系列案例短片,定期举行多样性的体育竞赛活动,使学生不断通过体育活动来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4.2.4注重体育教师心理健康的专项培训工作,选择有利于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教学方法,采取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评价手段。

 

参考文献:

[1]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M_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1

[3]季浏体育课程与教学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陈建新试论体育中的个性化教学D].教学与管理,2006.1: 77- 78

[5]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试行稿)[M]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0

[6]沈建华,徐阿根上海市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解读[M] 少年儿童出版社2006.4

[7]沈翰课程实施影响因素的分析[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

[8]崔国文位育教育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