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鸡蛋
『背景介绍』
鸡蛋是日常生活中孩子们非常熟悉和喜爱的一种食品,那么,孩子们对鸡蛋真正了解多少呢?同学们可能吃得很多,但不大会用鸡蛋做游戏,更不会进行科学研究。如果指导学生用鸡蛋做几个小探究,学习身边的知识,将会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此主题活动的设计,旨在指导学生用鸡蛋做几个小探究,进一步认识鸡蛋 、寻找鸡蛋的奥秘,激发他们对身边事物探究的兴趣。鸡蛋在生活中是人们喜爱的营养食品,让学生了解知识除了从书本上学,还应该从身边的生活实践中学。
『活动目标』
1、 了解生熟鸡蛋的差异,会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区分生鸡蛋和熟鸡蛋的各种方法。
2、 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一些与鸡蛋有关的问题。
3、 能多途径收集鸡蛋的相关信息;
4、 通过动手制作“彩蛋”来进一步增强对鸡蛋的喜爱;
5、 用各种符号记录试验的数据与结果;
6、 引导学生学习关注身边现象,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诱导学生大胆探索,发挥创造性。
7、 尝试根据要求设计方案,并通过实验来验证方案的可行性
『活动网络』
美丽的彩蛋
巧辨鸡蛋 鸡蛋蹦蹦跳
奇妙的鸡蛋
碎蛋壳也美丽
『活动设计』
活动一 巧辨鸡蛋
(A式)
活动目标:
1、 通过闻一闻、摇一摇、转一转等,在活动中发现生熟鸡蛋的区别。
2、 会多途径的收集信息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3、 敢于质疑,共同思考,解决问题,积极参与合作交流。
活动准备:
1、 一盆生熟鸡蛋 。
2、 鸡蛋的资料收集
活动过程:
活动阶段 | 学生活动 | 教师指导 | 活动建议 | 设计意图 |
交流引入 激发兴趣 | 交流:鸡蛋营养丰富,可以制作成多种食品。你爱吃哪些鸡蛋制成的食品? 熟鸡蛋可食用,组长领着全组同学讨论用什么方法区别生熟鸡蛋。
| 引导发现:外观并没有变化,哪些地方不一样了呢? | 注意充分依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此基础上形成问题,引出探究内容。 分辨生熟鸡蛋 | 已有生活经验的唤起 发现秘密: 生与熟的鸡蛋是不一样的 |
比较探究 发现差异 | 小组比赛。观察比较: 发现鸡蛋的差异。 区分生熟鸡蛋。(熟鸡蛋画上笑脸,生鸡蛋画上哭脸) 汇报:各组讲各组的方法。 检验结果,把鸡蛋大头朝下,竖起来,多转几次; 交流自己的发现和比较方法 | 指导学生:多种观察方法
适当归纳学生提出的比较方法的结果 : 看一看(鸡蛋迎着光) 摇一摇(感觉生鸡蛋蛋液晃动) 转一转(熟鸡蛋可立起来转动。 ) |
要注意充分肯定学生可能提出的其他比较方法 | 启发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感官:眼、耳、手 等观察 交流表达 |
比较发现 质疑解难 | 小组质疑,可能出现的问题:为什么熟鸡蛋可立起来转动?生鸡蛋却不容易?
| (熟鸡蛋的蛋清、蛋黄已经凝固成固体,内外成一体,竖起来能转;生鸡蛋蛋清、蛋黄都是液体,由于惯性作用,要保持原来的静态,所以转不起来。) 启发学生,对于比较的结果,在小组内提处疑问。 |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 敢于质疑 |
(徐汇区东兰路小学 包海燕)
(B式)
1、活动目标:
1、 知道鸡蛋的营养价值和用途,了解它具有的各种特点。
2、 能在观察比较中发现生鸡蛋和熟鸡蛋的不同,并寻找发现区分生熟鸡蛋的多种方法。
3、 学会简单的实验操作和记录方法。
4、 学会与伙伴合作交流。
2、活动准备:
1)、 教师准备:
1、 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争取家长的支持
2、 指导学生准备实验所需的鸡蛋、请教家长的方法
3、 教师准备生熟鸡蛋共十枚、各种蛋各一枚、放大镜、台灯、盘子、一盆水等
2)、 学生准备:
1、 利用课余时间了解鸡蛋的营养价值和用途等多种特点
2、 准备生熟鸡蛋各一枚
3、活动过程:
活动步骤 | 学生活动 | 教师指导 | 活动建议 | 设计意图 |
一、介绍交流,引入活动 | 1. 介绍自己知道的与鸡蛋有关的知识。全班交流。 | 1. 教师提示学生上一阶段活动中布置的任务:寻找有关鸡蛋的小知识。 2. 指导学生交流了解的鸡蛋小知识。 | 1.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鸡蛋的营养价值和其不同部分的各种用途等方面来介绍。 | 在交流课外探究活动结果的过程中,了解鸡蛋的营养价值及用途,交流收集资料的途径。 |
二、细心观察,激发兴趣 | 1. 仔细观察鸡蛋各部分的特点,提高对鸡蛋的认识。 2. 小组合作,把找到的鸡蛋的各方面特点进行记录:观察的是鸡蛋的哪方面?是什么样的? 3. 讨论交流。 | 1. 要求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进一步熟悉和认识鸡蛋,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鸡蛋的各方面并做好及时的记录。 3. 小组内总结,共同交流。 | 1.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如形状、大小、表面、重量、颜色等去细致观察鸡蛋的各个方面。 2. 指导学生养成记录的习惯很重要。 |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创设发现问题的情景。 |
三、动手实验,探究问题 | 1. 小组成员共同合作参加“火眼金睛”的找不同比赛。在不破坏鸡蛋的前提下,可以借助实验工具,通过各种方法仔细观察比較生熟鸡蛋的不同,并做好一定的记录:实验次数、怎么做、结果怎样。 2. 根据自己的实验记录表进行交流。 3. 宣布比赛结果。找到最多的方法的为胜利者。 | 1 出示一盘鸡蛋,其中既有生鸡蛋又有熟鸡蛋,让各小组成员在相同的时间里找找生熟鸡蛋各自的特点,进行一次“火眼金睛”的找不同比赛,找到最多方法的为胜者。 2 提供各种实验工具如台灯、水盆、放大镜等,让小组共同讨论、共同实验、寻找发现区分生熟鸡蛋的方法,并指导记录的方法。 3指导学生充分交流,宣布比赛结果。 | 1. 教师指导学生要充分实验,在多次的实验中找到方法,找出规律。 2. 在组织学生的“火眼金睛”找不同比赛中要渲染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 3.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实验记录表,提高实验的科学性。 | 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 在反复的实验中发现区分生熟鸡蛋的方法。 |
四、交流总结,解决问题 | 1. 获胜者交流展示辨别生熟鸡蛋的好方法。 2. 尝试新活动,提出新问题。 3. 完成学习单。 | 1. 出示各种蛋如鸡蛋、鸭蛋、鹅蛋、鸽蛋、鹌鹑蛋各一枚(有生有熟)让学生来试着辨别生熟。 2. 让学生评一评自己的活动,再让组长评一评组员的表现。 | 1. 可以以小组的形式交流新问题并进行归纳。 | 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
活动拓展 | 学生可以在课后通过采访、询问家长或查询各种资料等方式,了解更多辨别生熟蛋的巧妙方法。 |
学习单
第
我用的工具
第
我用的工具
成功 失败
我还知道辨别生熟鸡蛋的方法:
(杨浦区 )
(C式)
1.活动目标
(1) 掌握分辨生、熟鸡蛋的三种方法。
(2) 探究怎样能快速、准确辨别生、熟鸡蛋的方法,激起探究的兴趣。
2.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 ⑴生、熟鸡蛋每组各4个;每组手电筒一个。
⑵采访活动记录每人一份。
学生准备:采访家长,了解辨别鸡蛋生、熟的方法,激发起探究兴趣。
3.活动过程
活动阶段 | 学生活动 | 教师指导 | 活动建议 | 设计意图 |
一、问题呈现 | 学生自由的玩鸡蛋,并寻找有些什么不同。 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活动 |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关注生、熟鸡蛋的一些特性。 | 充分让学生动手活动,但注意尽可能不要将鸡蛋打碎。 | 激发学生兴趣。 |
二、 思考分析 (辩鸡蛋) | 1. 集体交流:家长如何分辨鸡蛋的生、熟。 2.小组实验:验证刚刚同学们介绍的分辨鸡蛋的方法。 3.大组交流:为什么这些方法能分辨鸡蛋的生熟。 | 1.引导讲讲向爸爸妈妈分辨鸡蛋生熟的操作过程。 2. 引导学生模仿爸爸妈妈分辨生、熟鸡蛋的方法。 3.引导学生将实验过程中发现的不同现象讲清,即可。 | 1.交流时可以邀请学生上来示范。 2.学生实验时注意教师巡视,及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控。 3.教师归纳时,一定要讲清分辨生、熟鸡蛋的科学原理。 | 把采访活动作为了解父母、亲近父母的一次情感交流活动。 感知身边处处有科学。 |
三、操作实践 (巧辩赛) | 1.比赛主题:“最快分辨生、熟鸡蛋” 2.大组交流;哪些方法最容易辨别生、熟鸡蛋。 3.星星榜 | 1.教师要求明确:快速、准确 2.引导学生寻找最方便的分辨方法。 3.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并邀请学生上来汇报。 | 1.注意学生保证鸡蛋的完整。 2.注意引导学生注重比赛前的个人分工以及集体合作的计划。 | 让学生了解比赛的计划的重要性。 让学生对自己有正确的评价。 |
四、拓展创造 | 1、集体讨论:有什么方法辨别坏鸡蛋和好鸡蛋吗? 2、大组交流 3、教师拓展 | 1、引导学生根据生鸡蛋的特征作为思考的切入口。 2、教师讲解方法并演示。 | 教师归纳时一定要讲清辨别好、坏鸡蛋的科学原理。 | 感受科学来自于身边。 |
(浦东新区福山外国语小学 曹岚编写)
活动二 美丽的彩蛋
(A式)
活动目标:
1. 学会获得一个较完整的蛋壳,巧取蛋液。
2. 在尝试的过程中,掌握一些绘制彩蛋的小技巧。
3.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认真研究的好习惯,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进行作品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体验成功。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彩蛋的范例几个。
学生准备:铅笔、颜料一盒、记号笔、
活动过程:
活动阶段 | 学生活动 | 教师指导 | 活动建议 | 设计意图 |
作品欣赏 欣赏激趣 | 欣赏彩蛋作品 | 欣赏角度:色彩、图案。 | 教师提供的范例要注意色彩鲜艳、童趣盎然,使之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 激发兴趣 |
掌握技巧 | 1、小组讨论: 绘制前如何取出蛋液? 2、比较: 哪种方法更容易? 3、尝试取蛋液。 | 启发学生自由想象,对学生的思维火花要加以肯定。 在你试的过程中发现或需要提醒同伴注意什么? 同桌、小组成员中谁的方法最好? (他利用什么工具制作?)如: 针筒抽取 | 在学生讨论基础上重点介绍书中的方法。 注意提醒学生保持蛋壳完整性。提醒不弄脏桌面和衣服。 | 初步想象、观察、尝试。 培养学生利用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 |
尝试作画 | 1、学生尝试作画 2、探讨交流:彩蛋绘制技巧 | 在绘制中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究问题。(如:作画步骤、如何上色、绘制过程中如何捏好蛋壳,保持不污损画好的还没干的地方等) 对学生在尝试作画过程中的点滴经验予以肯定 | 师随机进行作画技巧指导 教师可参与学生的交流活动,把自己的作画经验告诉学生。 | 在作画过程中观察、发现、解决问题 |
体验成功 | 互相欣赏同伴的作品 。 | 发现别人作品的可取之处。 | 对于未完成的学生及时给予鼓励。 | 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与自信。 |
(徐汇区东兰路小学 包海燕)
(B式)
1、活动目标:
1、 能以小组或个人形式,尽情发挥想象,尝试在鸡蛋壳上画上创意画。
2、 在“小小艺术家”活动中,提高动手制作能力,发现新问题,引发新思考。
3、 能与伙伴合作相互交流,倾听别人的意见,发表自己的看法,共享成功与失败的感受。
4、 能够积极主动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互相帮助,遇到困难,能主动、有礼貌的向他人请教。
2、活动准备:
1)、 学生准备:
A、准备若干只洗干净的鸡蛋
B、水杯、针筒、铅笔、颜料、画笔、水彩笔、抹布、餐巾纸,自备用品
2)、 教师准备:
A、一只画上图案的彩蛋和若干只洗干净的鸡蛋。
B、水杯、针筒、吹风机、铅笔、颜料、画笔、水彩笔、抹布、餐巾纸、硬纸板、更多的绘画工具等。
3、活动过程
活动步骤 | 学生活动 | 教师指导 | 活动建议 | 设计意图 |
激发兴趣、引发思考 | 1.观察已经制作完成的彩蛋,引发思考。 2.小组合作共同讨论制作彩蛋的具体步骤并做好记录。 3.交流讨论结果,并进一步完善制作彩蛋的操作步骤:准备蛋壳、抽取蛋液、清洗、设计图形、画底稿、上色、晾干。 |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彩蛋,并启发他们去发现问题。 2.引导学生在制作彩蛋前先思考制作彩蛋的具体步骤,并指导他们做好记录。 3.指导学生交流总结。 | 出示已制作完成的彩蛋,指导学生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并提出看法。 教师要指导学生对讨论出的结果及时地做好记录。 | 指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并积极引导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
尝试制作、思考 分析 | 1.小组合作处理蛋壳。共同讨论、共同实验如何取出鸡蛋中的蛋液。(做好记录) 2.洗净空蛋壳晾干后,设计蛋壳上的图案并交流。 3.尝试按照步骤在蛋壳上画画。先画底稿,再上色,最后晾干。动动脑筋:在蛋壳上画画,有哪些小技巧。 4.小组内交流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总结经验。 | 指导学生有序的进行操作,并做好记录并引导学生思考在画画时所遇到的问题并试着提出自己的解决问题方案。如在蛋壳上画画有些什么技巧:用哪种颜料不易褪色;怎样拿稳鸡蛋,又不弄脏蛋壳上画好的部分;可以用什么方法擦去画错的地方等等。 | 老师可以参与到小组内和学生共同完成彩蛋制作,并在其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为了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可用吹风机加速烘干过程。 | 指导学生有序地开展制作探究活动,并在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地去发现问题、提出方法和尝试解决。 |
发挥想象、拓展实践 | 1.“小小艺术家”的评选、交流和展示。2。思考:怎样更多更好的利用蛋壳来美化生活? 小组讨论:发挥想象、提出方法并尝试制作蛋壳工艺品。 | 指导学生评选出“小小艺术家”并给其舞台进行交流和展示。 引导学生提出更多更好的方法来用蛋壳美化生活。 | 给与学生展示的舞台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教师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了解更多用蛋壳来进行艺术创作的方法。也可让学生先通过网络来进一步了解更多更新的方法。 | 指导学生发现更多利用蛋壳美化生活的方法。鼓励学生多在探究活动中发挥想象、分析实践。 |
学习单
开始制作彩蛋了!
按顺序完成以下内容,做完一项请打“√”
准备蛋壳、抽取蛋液、 清洗、设计图形、画底稿、 上色、 晾干。
( ) ( ) ( ) ( ) ( ) ( ) ( )
我的小技巧
(杨浦区
(C式)
1.活动目标
⑴ 学会如何获得完整的蛋壳的方法。
⑵ 有创意的在鸡蛋壳上做画。
⑶ 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提高动手能力,激起动手操作的兴趣。
⑷ 作品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2.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⑴ 几只已经完成的彩蛋作品。
⑵ 一次性茶杯,一次性针筒。
学生准备:⑴ 生鸡蛋一只。
⑵ 铅笔、上色工具,颜料等材料。
3.活动过程
活动环节 | 学生活动 | 教师活动 | 活动建议 | 设计思路 |
一、问题呈现 | 观察已经完成的彩蛋作品。 | 出示彩蛋玩具,要求学生根据画面编小故事。 | 如能加入音乐,再能有学生根据画面创编小故事更好。 | 激发学生对彩蛋的兴趣。 |
二、思考分析 | 1.仔细观察,交流自己制作的初步设想。 2.做做玩玩,设法取出蛋液 3.全班展示、交流, | 1.说说制作这个玩具需要哪些材料?你想怎么做?做的要点和步骤? 2.引导制作有困难的学生阅读68页制作过程。 3.交流制作过程中的成功或失败的体验。 | 1.不可以先告知制作步骤和要点,尽力让学生自己去构思制作过程。 2.着重指导取出蛋液过程:敲出小孔(小孔大小要合适),使用针筒吸出蛋液。 | 帮助学生了解制作的过程。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
三、操作实践 | 1.画底稿 2.上色 3.经验交流 | 1.引导学生敞开自己的想象,画出富有创意的画面。 2.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适时的引导学生讨论:哪些颜色不容易褪色;怎样才能拿稳蛋壳。 3.交流制作过程中的成功或失败的体验。 | 1.着重凸现创意设计。 2.引导学生小组进行合作尝试,可少走弯路。 3.在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善于听取别人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作品。 | 帮助学生掌握制作的过程。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并力求在交流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听取意见和建议的品质。 |
四、展示作品 | 1.展示自己制作的富有创意的彩蛋。 2.星星榜 | 1.搭建展示平台,邀请学生自主介绍自己的作品。 2.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并邀请学生上来汇报。 | 展示作品时一定使用实物投影仪,这样才能使所有学生进行观察。 | 培养学生善于展示自己的自信心。 |
五、拓展创造 | 1、思考:怎样摆放这个作品? 2、讨论:底座的制作材料。 3、学生制作底座 | 1、建议学生尽可能找身边能利用的材料、比较容易改变形状的材料。 2、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汇报,不要找些不太能利用的材料。 3、学生制作 | 材料可以选择:橡皮、橡皮泥等 | 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寻找材料从实际出发。 |
(浦东新区福山外国语小学 曹岚编写)
活动三 不易捏碎的鸡蛋
活动目标:
1、 活动中发现鸡蛋壳很薄却不易捏碎的特点。
2、 了解物体的抗压能力和它的形状有关。
3、 能与同伴之间交流自己的想法,提出一些疑问。
活动准备:
1、鸡蛋、薄壳原理的应用资料
2、课前要求学生观察周围的拱形建筑,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
活动过程:
活动步骤 | 学生活动 | 教师指导 | 活动建议 | 设计意图 |
创设情景 激起涟漪 | 学生实验:尝试用手捏破鸡蛋。 | 鸡蛋的外壳是又薄又脆的,十分易碎,但是要捏碎一只鸡蛋可不是件容易事。 | 创设情景:教师不小心打破一只鸡蛋,引出话题) 激发学生好奇心(捏不碎) | 让学生发现蛋壳薄,易碎而用手却不容易捏碎之间的矛盾 |
质疑解难 揭开秘密 | 讨论:鸡蛋为什么不容易捏碎? 交流课前了解知识:生活中有哪些拱形建筑。 | 启发观察:鸡蛋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鸡蛋外形是拱形的,这样的形状我们在什么地方见过?(拱形桥、屋顶等。) (向学生介绍赵州桥。) 引导得出:拱形的抗压能力很强,人们正是利用了鸡蛋薄壳抗压原理设计了许多伟大的建筑。 | 在学生任意回答的基础上再予以启发。 看多媒体资料片(电脑显示各种拱形建筑物) 对于学生质疑不直接解答,借助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粗浅了解拱形建筑物抗压的秘密。 | 通过学生运用已有生活经验的了解和多媒体资料介绍相结合,降低难点 。 |
动手动脑 蛋壳承重 | 小组合作:如何使蛋壳承重最大? | 用蛋壳做桌腿搭成小桌子,试试蛋壳能载重多少。 | 试一试将蛋壳敲碎作成贴画,或将蛋壳与其他材料组合拼画。 | 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学会创造 。 |
(徐汇区东兰路小学 包海燕)
活动四 设计鸡蛋保护器
1、活动目标:
1、 能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并能学会从日常生活中搜集各种材料来解决问题。
2、 尝试根据要求设计方案,使鸡蛋在日常生活中的运输或购买过程中不易
碎,并通过实验来验证方案的可行性。
3、 能与伙伴合作相互交流,倾听别人的意见,发表自己的看法,遇到困难,能主动、有礼貌的向他人寻求帮助。
2、活动准备:
1)、 学生准备:
1、 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生鸡蛋。
2、 从日常生活中搜集各种各样能对鸡蛋进行包装的材料。
2)、 教师准备:
1、 前期开展“保卫鸡蛋”活动,统计有多少个鸡蛋碎了。
2、 准备一些工具:剪刀、胶水、透明胶、双面胶、橡皮筋等。
3、 教师自己制作一个包装好的鸡蛋。
3、活动过程:
活动步骤 | 学生活动 | 教师活动 | 活动建议 | 设计意图 |
活动引入,引发思考 | 1.开展“保卫鸡蛋”活动。 2.每组统计破碎的鸡蛋数,找找有的鸡蛋没有破的原因并在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总结。 | 1对“保卫鸡蛋”活动提出具体要求。 2 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 尽可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课前多做准备,组织竞赛活动。 | 让学生开动脑筋、发挥想象、充分利用生活常识和所学知识、想出方法来保卫鸡蛋。 |
讨论分析、实践操作 | 1.小组讨论,设计鸡蛋的“保护器”, 使它从桌面掉到地上仍不碎,并把设计方案记录下来。 2.充分利用所搜集的各种材料,动手设计鸡蛋的保护器。 | 1 明确“‘保护器’设计大赛”的要求:要求制作简单,利用身边已有的材料,在日常生活中便于操作。包装后的鸡蛋从空中掉到地上能不碎的即进入决赛。决赛比的不仅是好的设计方法,更是优秀的创意。 2组织学生设计“保护器”方案。 3 指导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及时记录。 | 引导学生思考各种方法,开拓思维; 关注学生的合作。 教师要在实验时提供多些鸡蛋以备用。 | 让学生在合作中一起想办法,通过反复的实验来解决问题。 |
共同验证、交流改进 | 1.小组成员共同验证实验结果。 2.介绍说明、共同交流、总结经验,讨论改进方法。 3.鸡蛋没有碎的小组顺利进入决赛,并共同讨论改进方案,争夺“‘保护器’设计大赛”的冠军。 4.展示改进后的成品,共同验证交流。 | 1.指导学生有序的进行展示自己的“成品”。 2.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反思。 3.可给予进入决赛 的小组一些建议, 也可让其余同学一 起参与讨论改进方 案。 4.和学生共同评选 出大赛冠军。 | 教师讲评方法注重效率,尽量让学生自主介绍自己的成品或想法,引导交流思维过程和改进方案。 | 尽量为学生提供展示、交流的机会和空间,增强其尝试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
拓展实践、 尝试创新 | 课后可以搜集些和鸡蛋有关的小实验,如蛋壳的承重力、蛋壳的浮力实验等等。尝试着和同学共同合作完成。 |
学习单
材料:
这是我设计的“保护器”照片:
鸡蛋没碎( ) 鸡蛋碎了( )
这是我最满意的杰作!
(杨浦区
(杨浦
活动五 碎蛋壳也美丽
1.活动目标
⑴利用碎蛋壳制作贴画。
⑵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性。
2.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⑴ 碎蛋壳。
⑵ 彩纸、胶水。
学生准备:⑴ 碎蛋壳、一些常见且细小的材料。
⑵ 铅笔、上色工具,颜料等材料。
3.活动过程
活动阶段 | 学生活动 | 教师指导 | 活动建议 | 设计意图 |
一、问题呈现 | 讨论:鸡蛋壳碎了,我们还能利用吗?该怎么利用? | 引导学生敞开自己的想象,设计合理利用碎蛋壳的方法。 | 让学生畅所欲言,顺势点拨。 | 激发学生深入活动的兴趣 |
二、思考分析 | 1.整理小组共有各类材料。 2.根据现有材料合作设计并制作底版。 3.交流设计 | 1.以小组为单位,将现有材料统计、整理并分类摆放。 (实验材料有碎蛋壳、胶水、彩纸、画笔……) 2请学生先画底版,注意图片一定要符合:大、有大块的色块需要涂色的基本要求。 3.教师适时进行画画指导,先画外框 | 1、注意小组内集思广益,注重点拨学生根据实际材料做出合理的设计,千万不能“随心所欲”。 2、画画作品可以先在组内进行展示,互相吸取他人的优势。 | 培养学生变废为宝的思维。 学会合理安排,善于合作。 |
三、操作实践 | 1. 分工动手制作作品。 2.完成作品。 | 1.营造合作气氛,指导学生共同制作作品。 2、用胶水将碎蛋壳粘贴在需要处。 3. 最后将细小的地方涂上其他颜色,并完成作品。 | 1.引导学习同伴的新、奇、巧的创意之处。 2、注意蛋壳不要太碎了,基本是指甲盖大小即可。 3.胶水不可以使用太多。 | 通过合作活动,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动手制作的能力;鼓励学生善于吸取他人优点的品质。 |
四、作品展示 | 1.说说:小组代表介绍本组作品。 2.评评:评议创意,提出改进意见。 | 1.让学生将优秀的作品在每小组指定的黑板(墙)上展示。 2.教师做出合理的评价,以鼓励为主。 | 1. 适时表扬那些能吸取同伴建议认真修改作品的学生。 2. 可设些奖项,如创意奖、合作奖等等。 | 通过说、评等系列活动,鼓励学生善于合作、善于吸取他人优点的品质。 |
五、拓展创作 | 1、思考:图画中还有其他色块,我们只能用颜色涂上,那我们能不能用其他有颜色的材料也用胶水贴上呢? 2、学生讨论:可以利用的材料。 3、教师分发材料,学生完善自己的作品。 4、学生作品展示 | 1、引导学生选择个体比较小的材料。 2、教师可以展示这些材料。(黄豆、绿豆、大米……) 3、这些材料必须多使用些胶水,才能粘贴牢固。 5、教师做出合理评价, | 1、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有双产于发现的眼睛。 2、展示给学生的材料不可以太多,否则学生作品画面太杂乱。 |
(浦东新区福山外国语小学 曹岚编写)
『学习资源
网络资源
www.xiaoduweb.com 鸡蛋的营养
www.bjkp.gov.com 生活小窍门——鸡蛋壳的妙用
www.people.com.cn 在生鸡蛋壳上雕花
www.new-class.cn 蛋壳小实验
www.21blue.com 一组与鸡蛋有关的物理现象和实验
duty.tcps.tcc.edu.tw 鸡蛋安全着陆科学创意设计比赛
www.jzjy.net 生鸡蛋还是熟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