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老栏目 > 汇德 > 班主任园地
民族精神代代传 “寻我之根,知我中华”主题系列活动

一、时     间:2005年11月——2006年1月
二、主要内容:民族精神代代传主题系列活动
三、主     题: “寻我之根,知我中华”
四、设计背景思考:(理念)
  从民族精神教育的角度来说: 我们的民族是个博大精深的民族。不管是地域、还是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民间文艺等等,这些资源如果逐步去开发和利用,这是最鲜活、最生动、最有生命触感的民族精神教育素材。所以,本设计希望将从孩子们生活的地域、身边的可接近、“只要跳一跳即可理解的事与物”来以小见大,将对民族的理解、民族的认同、民族的爱和民族的精神气节通过这样的载体有机进行渗透,从而产生对中华民族的骄傲感和身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鲁迅说过: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想我把这句话的核心思想成为我设计的理念:其他省市的也是上海的,更是全中华所有炎黄子孙的。
  所以,有了这个理念,我就结合本校自己的一个学生资源,进行了主题的思考:我校丰富的资源就是来自不同省市的学生,据我知道: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有浙江各地方的,如与鲁迅同一家乡的;有来自福建的,有虎门销烟的发生地广东的;有南昌起义地江西南昌的;有江苏的,与周总理同一个家乡的;有宝岛台湾省的;有生于斯长于斯的上海人等等。之前,我也查过相关的地方历史、人物、民俗风情(主要是小吃)、民间文艺(民间体育游戏)等相关情况,当中有着许许多多丰富的可让孩子们有直接触感的民族精神教育的题材,所以,希望通过各地区小朋友自己寻找、收集自己的出生地的相关资料来与其他学生共享,从而让孩子们从更广博的视域来理解我们的民族历史、文化等,更加来认同我们的中华民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民族感情,培养民族人格。
五、活动指导思想:
  以弘扬民族历史的、文化的宝贵遗产为切入口,充分挖掘来自不同地域学生的出生地、生长地的历史的、文化的、民俗的可贵资源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渗透,教育引导孩子们了解“我们根之历史,民族之精神气节”,通过“寻我之根,知我中华”的系列活动,培养对中华民族的爱的感情和身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
六、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让学生更好的从不同角度,不同地域来理解我们的民族历史、文化、民俗和所蕴涵的丰厚的民族精神。
  ·以此为契机,以小家见大家,传承民族精神的气节,培养学生的爱我中华之情和对本民族的认同感、自豪感。
  ·在学生的准备、收集素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七、活动链

寻根篇
活动之一
〈〈寻我之根,知我中华讲述我们的故事〉〉
讲一个曾经发生在我出生地的故事(著名历史事件、著名战役等)
活动之二
〈〈寻我之根,知我中华介绍名人的风采〉〉
做一张我出生地名人介绍电子报或手抄报
活动之三
〈〈寻我之根,知我中华介绍我们家乡的民间艺术〉〉
介绍一种(或多种)我出生地的民间艺术
活动之四(自选项目)
〈〈寻我之根,知我中华展示会我们家乡的民间体育游戏〉〉
收集一个我出生地的民间体育小游戏,并报名参加现场展示评比

展示篇
 ·展示之一
一个主题中队会:〈〈寻我之根,知我中华讲述我们的故事〉〉
  ·展示之二
    名人一等奖小报:〈〈寻我之根,知我中华介绍名人的风采〉〉
·推荐展示之三
中华民间艺术中的代表性艺术:
〈〈寻我之根,知我中华介绍我们家乡的民间艺术〉〉
   ·现场展示之四
一等奖的项目:〈〈寻我之根,知我中华介绍我们家乡的民间体育游戏〉〉

成果篇
·以上所有展示内容都汇编成册取名《寻我之根,知我中华》。

八、版块主题解构
(一)策划、准备阶段
主要任务:组织动员,阐明要义、说明安排及其过程
时段安排:11月10日——11月30日
具体做法:
·德育主题活动工作小组集中在听取意见,进行修正定稿。
·班主任例会进行任务布置等。
·由大队部组织,兴趣组“我们的城市文化”小组进行本次活动的介绍以及各活动开展的简要说明。

(二)系列活动组织与实施阶段
主要任务:各班级组织完成四个系列活动的内容,并按要求及时间节点完成推荐参与评比的学生名单等各项工作;整理出相关所要求的材料。
活动一
主题:〈〈寻我之根,知我中华讲述我们的故事〉〉
内容:讲一个曾经发生在我出生地的故事,可选择曾经发生在自己出生地的著名历史事件、著名战役等
时段安排:12月1日——12月16日
参与对象:全校
具体做法:
·12月1日——12月11日:各班级组织学生人人参与进行故事准备每人至少一个。
·12月12日:组织主题班会〈〈寻我之根,知我中华讲述我们的故事〉〉,各班级评比出优秀故事一、二、三等奖各奖项,并推荐2人进行全校展示、评比。
·12月16日:红领巾广播电台进行故事评比,评委会由学生和老师组成。
·资料:以上班级及校获奖故事班主任上交资料。

活动二
主题: 〈〈寻我之根,知我中华介绍名人的风采〉〉
内容:做一张我出生地名人介绍电子报或手抄报
时段安排:12月1日——12月23日
参与对象:全校
具体做法:
·12月1日——12月18日:各班级组织学生人人参与进行准备,每人至少一报。
·12月19日:班会课:〈〈寻我之根,知我中华介绍名人的风采〉〉,各班级评比出优秀小报一、二、三等奖各奖项,并推荐2人进行全校展示、评比。
·12月23日,届时在展示中在红领巾广播电台进行电子报评比,组织由学生和老师组成的评委会进行评比。
·资料:以上班级及校获奖故事班主任上交资料。
活动三
主题: 〈〈寻我之根,知我中华介绍我们家乡的民间艺术〉〉
内容:介绍一种(或多种)我出生地的民间艺术
时段安排:12月1日——12月24日
参与对象:全校
具体做法:
·12月1日——12月25日:各班级组织学生人人参与进行准备,每人至少一种。
·12月26日:班会课:〈〈寻我之根,知我中华介绍我们家乡的民间艺术〉〉,各班级自己组织交流,并将交流的项目做好记录上交大队部。
·12月26日——12月30日:
(届时部分代表性项目集中组织一期进行展示)
1)报名参加红领巾广播电台的“民间艺术频道”自荐主持来介
绍自己家乡的优秀艺术。
2)安排播出秩序,有序进行展播。
·资料:以上展播资料汇集成册。
活动四
(本项目是一个学生自选项目,学生合作完成)
主题: 〈〈寻我之根,知我中华介绍我们家乡的民间体育游戏〉〉
内容:收集一个我出生地的民间体育小游戏
时段安排:12月1日——12月30日
参与对象:全校
具体做法:
·12月1日——12月20日,班级动员,学生参与准备,并向大队部报名。
·06年12月20——12月31日:
大队部、体育室组织评比,并推荐出展示的游戏。
·资料:以上资由体育组统编后成册。

(三)展示安排

展示时间:2006年1月中旬(具体待定)
展示形式:电视展播
主要负责:德育处、大队部
协作部门:兴趣组“我们的城市文化”小组、体育组等相关部门、信息部
展示项目:
·展示之一
一个主题中队会:寻我之根,知我中华讲述我们的故事 
·展示之二
名人小报决赛:寻我之根,知我中华介绍名人的风采
·展示之三
中华民间艺术中的代表性艺术:寻我之根,知我中华介绍我们家乡的民间艺术
·展示之四
寻我之根,知我中华介绍我们家乡的民间体育游戏
九、主办部门:德育处、大队部
  承办部门:语文大组、“我们的城市文化”小组、体育组等部门
十、其它版块提示
环境布置:
·按各活动展开及时布置主题板面的内容。
德育处:
·对整个过程进行流程的督导,参加各阶段的班队会的主要活动
集体评奖方式
·按班级在校级评比中各项目获奖的奖次等级记分
(一等奖:10分;二等奖:6分;三等奖:4分)

校长点评:
  随着《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实施,我们杜鹃园小学将弘扬和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纳入学校德育活动的全过程。本学期,德育处根据学校的特色和学生特点,每月制定一个主题开展系列活动。
  我校德育教导盛雪军老师设计的“寻我之根,知我中华”主题系列活动,盛老师充分考虑到了我校学生的特点——来自五湖四海,通过系列寻根活动,在讲述出生地故事、制作出生地名人小报、介绍出生地民间艺术、收集出生地民间小游戏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对家乡的了解,激发对家乡的热爱。而这种热爱之情是在活动中油然而生,逐步加深;这种热爱不是空洞的,而是具象的,是由文化作为载体支撑的。
   ·本主题活动,素材来源于学生的生活世界,使孩子产生认同感,有利于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
  ·本主题活动,把学生始终放在“第一的主体位置”,让孩子们去做、去说、去玩,去评、从而来认识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民间艺术等,从而来培养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激发孩子们的爱之情。
  ·本主题活动,以小见大,从局部到整体来认识我们的中华民族,体会我们民族的精神内涵。
  “民族的”才是最好的,才是具有生命力和世界性的。这不仅是这个方案的设计理念,更是我们在今后的活动设计中要努力挖掘的。

专家点评:
   从该校学生来自祖国不同省市的实际出发,巧妙地运用来自各省市的教育资源,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且注重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方案撰写文字要简炼,“七系列活动内容”和“(二)系列活动组织与实施”克和唯一题写。
  这是一份很好的主题系列活动方案设计。而主体方案是就以某一个活动在一节课或一小时内完成的,以小见大,文体的表述是板块式。

 

责任编辑:邓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