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老栏目 > 科研 > 科技教育研究所
科学探究的四个“不等式”

随着新一轮课改实验的大面积推进,小学《科学》课已经渐渐走进了课堂。从上世纪80年代的《自然》课到21世纪的《科学》课,我国的小学科学教育改革正在大踏步前进。在给自然、常识老师带来了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发展创造的机遇。面对课程的变革,作为未来的科学教师,应该如何迎接挑战,主动适应,与时俱进,加速发展,笔者在不断的学习中,以为至少有四点核心思想(且以四个“不等式”表述)需要我们深入探讨和正确把握。

  一、科学学习≠科学研究

  1、科学学习并非真正的科学研究,两者却“形同而神似”

  小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即科学学习活动)与科学家真正的科学研究活动,两者在对象、方法和结果上存在着较大差异。

  显然,科学学习不是科学研究本身,科学学习类似而不等于科学研究。但它们又有共同之处,两者在过程、程序或基本步骤上是一致的,即:A.发现和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C.进行实践;D.得出结论;E.表达交流。通过这些基本程序和步骤,科学家发现了真理,小学生发展了他们的认知结构。

  2、探究并不神秘,其实就在身边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过去说起科学探究,总让人把它与艰难玄妙和神秘高深联系起来,似乎这是庄重而神圣的大事,令人望而生畏,敬而远之,实际上并非如此。

  今年,我县小学常识毕业考查中有意出了一道“观察自己的小手”的探究题,要求学生观察自己的小手,然后猜测可能的原因。孩子们虽从未接触过科学课,然而他们新奇的发现,大胆的猜想,以及拥有的知识面和想象力令人耳目一新,不可低估。下面试举几例:

  我的手指“三长两短”,并不整整齐齐,“十全十美”,可能这样反而更美观,更灵巧;  我的大拇指特别粗,只有二节,其它手指都三节。好像鸡爪、猴爪,还有龙爪也长成这样,是不是动物长期进化的缘故呢;我们每个人的每个指纹都不一样,脱了皮,仍然不变的;我的左手指纹向右开口,右手指纹向左开口;手的样子可能是天生的,在妈妈肚子里就已经变好了;也许这就是基因,是DNA的原因。

  的确,儿童是天生的探究者,这毫不夸张。孩子们身上本来就不缺少“探究”的基因和潜能,真正缺少的恐怕是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机制,往往在培养人的同时,又不自觉地限制了人的个性的发展。

  二、放手探究≠放弃引领

  科学学习是师生互动、不断生成的探究的过程。在探究活动中,学生会提出许多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课堂上也会常常出现许多难以完全预设的情况,甚至会频频“失控”。

  出现“失控”,并不是教学开放错了。究其缘由,恐怕还是与教师自身缺乏探究的体验、巧妙的引领和长期从事知识的“零售”、“批发”的习惯有关。因此,恰到好处地把握“放”与“扶”的度,在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中,不放弃教师引领指导,在学会大胆开放中,又能创造性地驾驭课堂,已经成了科学教学的组织者、引领者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

  可喜的是,我们对此已经有了新的有效的探索。如我县有位老师上《比较水的多少》一课时,从变换学生座位着手。让学生完成观察或实验后就转过身子坐好,各小组上台汇报时,教师则很自然;在学生的空位上坐下,与孩子们“零距离”接触,一起倾听参与他们的描述和评价,了解他们理解了多少,误解了什么,不时追问,不时点拨,整个探究活动生动活泼,调控有序。

  三、注重过程≠不要结果

  我曾听过《植物的茎》这样一节课,课前,执教老师从家乡带来了大量植株,又到当地农贸市场买了不少的蔬菜,还去上课的校园搬来了20多盆花卉,然后让学生自主探索30多分钟,离下课5分钟时,才让学生汇报交流,匆匆收场。热热闹闹玩了一堂课,孩子们只知道植物的茎是可以吃的,个别孩子还划破了手,这样的探究过于强调过程,而偏失了结果,是有悖于初衷的。

  教育评价的本质是一种价值判断。任何不注重教学结果,不注重教学质量的改革肯定得不到全社会的认同。科学课的质量评价不仅要能促进和科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而且还要促进科学课程自身价值的提升和中小学科学教学质量的衔接。

  四、提倡探究式学习≠否定接受式学习

  一讲到探究式学习,人们立即就会想到它的对立面似乎就是接受式学习。似乎探究式学习是当今最前卫、最时髦的惟一先进的学习方法,而接受式学习则被贬低为传统、落后的代名词。实际上,我们大力提倡探究式学习并不等于否定接受式学习,接受性学习也可以是探究式的,两种学习方法同样重要,没有先进落后之分。

  科学知识的获得,单凭某一种学习方式或策略是很难收到良好效果的。我们现在十分倡导探究式学习,但是,学习方法的转变绝不意味着用一种方法代替另一种方法。以对探究的问题的提出为例,以下三个层次的教学策略都是可行的,同样重要的:

  1、完全由学生自主提出;

  2、教师创设生活情景提出;

  3、教师开门见山,直接提出。

  教学实践证明,刻意追求一开始就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自由选择研究方向,容易导致放任自流或做戏作秀的形式主义,陷入思维盲目扩散而一无所获,最终还是老师拍板说了算的尴尬境地。这样过高的理想化的境界,其实既不现实,也没有必要。相反,教师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适时引导、从扶到放、循序渐进,科学学习往往会事半而功倍,明快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