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细节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中国中学 王洁
教学是一门艺术,如何使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不但需要基本知识的支撑,更需要一些教学技巧的运用。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其中之一的方法就是在运用历史史料的时候注重历史细节的运用。
《辞海》认为:细节就是“琐碎的事情,无关紧要的事情。”但对于历史教学来说,尤其是二期课改以来的历史教学,历史细节决不是无关紧要的。一节好的历史课就需要典型的例子,典型的例子需要典型的历史细节。
一、细节可以营造情感氛围,渗透学科德育
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历史的教学目的不是在于让学生记住几个知识点、了解几个历史人物,而是在于让学生在学习中能有正确的感悟。历史中的情感色彩,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正如李大钊曾说:“如读史读到古人当危急存亡之秋,能够激昂慷慨,不论他自己是文人武人,慨然出来,拯民救国. 我们的感情,被他们激发鼓动了,不由的感奋兴起,把这种扶持国家民族的危亡大任都放在自己肩头。”但是,情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不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它需要大量背景的铺设。因此,仅仅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事件的简单过程和结果,是无法让学生形成情感上的共鸣的。只有通过恰当的历史细节的讲述,学生才会走进这个历史人物,逐渐感受到他们身上的品质特征。我在给高一学生上《新航路开辟》一课时,并没有按传统的方法简单讲述四条代表性的航线起点、终点、开辟国家等基础知识点,而是着重地讲述了其中两位航海家的航海历程。我向学生展示了《全球通史》中的一段描述:“达伽马等人逆风返航,花了三个月才越过印度洋。此时储备食物日渐匮乏,食物发霉腐烂,粪便堆成小山,发出恶臭,滋生了许多老鼠、虱子和蛆。船员们靠从海里抓鱼、混合大蒜遮盖腐烂的腌肉和爬满象鼻虫的硬饼干才活了下来。由于缺少新鲜食物和蔬菜,许多船员最终患上了坏血病。牙龈发青、腐烂、关节肿胀,有的船员身体衰弱得昏迷了过去。濒临崩溃的船队终于到了马林迪,那位态度友好的苏丹用新鲜的肉、鸡鸭、蛋和橘子救了他们的命,此时已有30名船员丧生。”对于哥伦布,我则是节选了《开辟海上新航线》一书中的记载:“整个晚上,他们急切地盼望着黎明,但当早晨来临时,却没有看见陆地,那个水手所看到的,只是低垂的云朵。这一挫折使船员们更加渴望返回西班牙。但幸运的是,那天出现了许多飞鸟。人们又振作起来,哥伦布向他们保证,这种鸟儿从不远离陆地。一个星期过去了,又一个星期过去了。飞鸟日益增多,但水手们不再相信飞鸟是陆地的迹象或证明了。他们找哥伦布抗议这次漫长的航行,要求他调转船头。哥伦布竭尽全力鼓励他们,可是他们不听。2个月零6天之后,几乎崩溃的船员们声称继续西行就将策反叛乱。经过激烈的争论,他向船员们提议:再走3天,3天后如果还看不见陆地,船队就返航。”老鼠、虱子和蛆;牙龈发青、腐烂、关节肿胀等词具有极大的震撼力。通过两段详细的记载,大航海时代的艰难困苦、航海家那种坚毅、勇敢的品质跃然纸上,底下的学生一片唏嘘。所以说,在今天的教学三维目标中,强调要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不是靠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通过一些人物的行为示范学到的、自我构建起来的。
二、细节可以缩短历史距离,激发学习兴趣
历史学科在一些学生的心目中是一门似乎离自己非常遥远的学科,这种认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更注重简单的知识灌输。于是遥远的历史事件、遥远的历史人物使学生感觉很难与这门学科亲近。近几年,历史教学中开始注重史料教学,教师试图通过史料呈现的方式来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历史的真实。然而,有时老师们不得不发觉效果其实也不明显。原因之一就是史料缺乏细节、不是事件的客观再现。这样,阅读史料往往会使学生感觉依然离他们遥远。叶小兵老师在他的读书笔记中曾经记载了这样一个例子,我非常有同感。有一位老师在上武昌起义时,提供了一份史料:起义爆发后,革命党人向总督衙门发起了猛烈的进攻。他们个个视死如归,英勇无比,勇猛杀敌,在枪林弹雨中前赴后继,与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搏斗。在冲入了总督衙门后,又冲杀出来,与敌人的援兵发生了激烈的遭遇战。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革命党人仍是战斗到底。而另外一位老师同样讲述武昌起义,则是提供了看似相似、实则完全不一样的一份史料:黄兴带领120余人的敢死队,勇猛进攻总督衙门。战斗中黄兴的右手中指和食指的第一节被枪弹打断,他忍着痛,用手指的第二节扣动扳机,坚持指挥战斗。有个叫喻培伦的革命党人,在胸前挂一装满炸弹的大筐,边向前冲边投弹,所向披靡,虽负伤多处,但仍冲锋在前。叶小兵老师认为前一位教师多是用词语来论述,显得有些空泛和一般化,学生听后留下的具体印象不会很深;而后一位教师则是以黄兴和喻培伦的具体行为作为代表,用细节来展现当时激战的场景,使学生能够在头脑中再现出革命党人的英勇形象。相比较而言,显然后者的教学效果更好。的确,两位老师的方法是一样的,都试图进行史料教学;目的也是一样的,都希望对学生进行情感的教育。然而,中指和食指被打断、扣动扳机、装炸弹的大筐等一系列词具体形象,使学生一下子深入其境,感觉事件仿佛历历在目、重新回放。我在《新航路开辟》一课中,在展示欧洲对亚非拉地区的迫害时,并没有简单地按照传统的方式提供一些数据,而是通过在欧洲人的压迫下印第安人从事的一项淘金活动来展示。“所有的印第安人都死于淘金之中。这是一种令人恐惧的劳动,半个身体浸泡在水中,淘洗含金的细砂;或者弯腰躬身,背负来自西班牙的笨重的农具开垦农田,直至精疲力竭地死去。”浸泡、弯腰躬身、笨重等词语向学生展现出了一幅印第安人悲惨生活的场景。遥远的美洲、遥远的16世纪刹那间似乎就在眼前。学生对于历史产生了一种探究的欲望。
当然,在历史细节的运用中,并不是随手拈来、信口胡诌的。它需要掌握几大原则。
一、选材严谨:
历史是一门严肃的人文学科,历史的本质内涵是求真。所以,在选取历史史料时,尽可能地选择一手资料。即使不是一手资料,也必须是严谨的文献资料。否则,情感效果达到了,但却失去了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在《新航路开辟》中,我曾经试图运用以下材料:“1519年,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带着280多人再次扬帆西航,穿越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后进入到了印度洋,途中喝过混浊的黄水,吃过盖在船上的牛皮,在菲律宾时,麦哲伦为了控制马克坦岛,插手当地的内讧,试图渔翁得利,最终被打死在菲律宾,但他的船队继续航行,在经历了四年之后,虚弱不堪、面目全非的18人最终返回了西班牙,完成了一次环球航行。”虽然这段材料的细节描写、情感渲染并不亚于我前面所提到的史料,但是我最终放弃了。因为这段材料的来源是百度百科,没有其他材料的佐证作为教学史料是欠妥当的。
二、运用恰当:
俗话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时机的恰当往往会使事情事半功倍。学生的情感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太早进行情感的铺垫或者进行情景的再现只会使学生感觉突兀。但如果太晚又往往会失去其意义。所以,选择恰当的时间和场合才能实现史料的价值。我校的钟老师在上《南北战争》一课时,讲述了林肯总统与一位妇女之间的一次对话:有一天,刚结束了一场战斗,林肯遇见了一位支持北方的妇女,该女士欢呼道:“总统先生,在这场战役中,他们死了2700人,而我们只牺牲了800人。这对我们来说是大获全胜的一战啊!太棒了!”。林肯对她的评论很是震惊,严肃地说:“3500个同胞手足为此丧生,这样的战斗能称之为大获全胜吗?” 这位女士赶紧纠正道:“哦,总统先生,您可别这么说。事实上,我方只损失了800人,不是吗? ”林肯低下头,泪水流出了他的眼眶。他用简短又有力的声音回答道:“女士,看来我只能说,这个世界远远大于你的心灵世界。”这段材料通过林肯和一位女士的对话,真实地再现了林肯的胸怀。但钟老师特意把这个故事放在最后,先通过一些细节展现了战争的巨大创伤,在巨大的创伤面前再给出这样一个故事,林肯的形象顿时更为高大。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所以说大礼不辞小让,在当今这个精细化的时代,细节影响品质,细节显示差异。一位老师能否把历史课上得生动活泼,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实现教师的教学目的,注重历史的细节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