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 科研成果
合作学习法在高中篮球专项化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合作学习法在高中篮球专项化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张欢1, 唐艳斌2

(1.上海市第四中学;2.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大境中学)

摘要:作为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高中体育承载着全面育人的功能。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与教学实验等研究方法,在高中篮球专项化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法教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合作学习法在篮球专项化教学中可有效强化学生的篮球基本技能、增强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提高学生的运动认知水平。

1 前言

作为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高中体育承载着全面育人的功能。[1]但受限于高考大环境的影响,高中体育的本职功能难以充分发挥。为了充分地改变高中体育的被动局面,2012年上海市教委在系统完善学校体育教学体系的基础上,在上海市17所试点学校率先试行了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2]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并促使学生熟练掌握至少两项及以上的体育专项技能,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3]而合作学习作为教师引导下以学习小组的形式,通过学生之间互动合作而达成共同学习目标的学习方式。其合作学习法对于改变体育教师传统教学观念,提高学生掌握并运用体育技能,提升学生综合体育素养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4][5]基于此,本文尝试通过在上海市高中篮球专项化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法的教学实验,探讨在高中学生中实施合作学习法的教学效果,并探析合作学习法在促进学生掌握体育锻炼方法与技能以及自主锻炼能力中的实践意义。本研究旨在探寻合作学习法与传统学习法在高中篮球专项化教学中的有效性与可行性,同时以期为上海市高中篮球专项化教学改革的方法改进提供借鉴。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合作学习法对高中篮球专项化教学的影响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检索合作学习、篮球教学、专项化教学等方面的文献资料,了解并掌握相关研究现状以及前沿动态。

2.2.2 专家访谈法

通过对体育教学领域的专家进行访谈,征求了有关总体方案以及测试指标的有效性、实验设计的科学性等方面的意见,并适时进行修改。同时围绕教学的内容、目标、任务、方法以及评价等问题进行了访谈,并对问卷的信度与效度进行了检验。最终确保了实验设计的科学性以及测试指标的有效性。

2.2.3 问卷调查法

在实验前后,分别从篮球运动认知、行为意向与情感态度三个维度对上海市第四中学的学生进行《篮球学习态度情况问卷》的现状调查,在学生填写问卷之前,体育教师均详细阐释了问卷,并采用课堂教学现场发放、填写与回收的方式完成。共发放问卷80份,回收80份,有效率100%。

2.2.4 数理统计法

对测试的结果和问卷结果进行了数理统计与检验处理,并结合数据结果进行了归纳与总结。

2.2.5 教学实验法

2.2.5.1 实验时间

2017学年第一个学期为实验周期。每周2课时,每课时80分钟,共18周36学时的教学。

2.2.5.2 实验对象

本课题以上海市第四中学80名学生为实验对象。实验前测试了学生的身体素质、篮球基础及兴趣,选择差异不显著的两个班分别作为实验班与对照班,共计80人。

2.2.5.3 评价标准

请3名教龄5年以上的资深篮球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半场行进间上篮、全场传接球上篮等基本技能进行达标与技评评分,评分范围为1-5分;定点投篮投中10个球的时间长度,分数越高,基本技能越好。分数均值作为学生篮球基本技能得分。

2.2.5.4 实验过程及控制

两个班的篮球教学内容、教学场地与器材、教学实验时间和进度均设置一致,采用单盲实验法,即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均不知情的情况下,由同一名体育教师进行授课。

篮球教学的内容和进度保持一致,实验班与对照班分别按照合作学习法设计的教学流程与传统的篮球教学流程进行教学。课后,均布置相同的课后篮球练习要求。

教学干预前后均测试两个班级学生的篮球基本技能、篮球运动认知以及篮球学习态度等情况,并进行实验班与对照班组间、实验班与实验班以及对照班与对照班组内的对比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组间均衡性检验

表1 教学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各项得分对比情况一览表

组别

班级

均值

标准差

T

P

篮球基本技能

半场行进间上篮

实验班

46.32

9.72

0.069

>0.05

对照班

46.41

5.98



定点投篮

实验班

3.12

1.052

-0.732

>0.05

对照班

2.96

0.921



全场传接球上篮

实验班

27.91

9.23

-1.320

>0.05

对照班

25.24

5.31



篮球运动认知

实验班

46.54

5.032

-1.671

>0.05

对照班

44.43

6.012



篮球学习态度

主动性

实验班

11.83

2.45

-1.023

>0.05

对照班

11.35

2.23



积极性

实验班

24.31

1.86

-1.618

>0.05

对照班

22.36

3.013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组间均衡性检验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前提。由表1教学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各项得分对比情况一览表可见,教学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基础情况相同,无论是在篮球基本技能,还是在篮球运动认知,抑或是在篮球学习态度方面P>0.05均呈无显著性差异。这说明自然分班情况下实验班与对照班均衡性良好,分班对教学实验结果所产生的影响较小。

3.2 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前后变化情况

教学实验前后各项得分对比情况反映了教学实验前后的影响程度。无论是实验班的合作学习法,还是对照班的传统学习法,对其教学实验前后各项得分进行对比,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教学实验的教学提升效果。

表2 实验班教学实验前后各项得分对比情况一览表

组别

班级

均值

标准差

T

P

篮球基本技能

半场行进间上篮

实验前

47.32

8.28

1.831

<0.05

实验后

42.32

6.44



定点投篮

实验前

3.03

0.931

-3.17

>0.05

实验后

3.82

1.312



全场传接球上篮

实验前

26.35

9.23

3.435

<0.01

实验后

20.71

5.51



篮球运动认知

实验前

47.42

2.021

8.253

<0.01

实验后

53.28

5.112



篮球学习态度

主动性

实验前

12.83

2.31

-3.134

<0.05

实验后

13.54

1.92



积极性

实验前

24.61

1.96

-3.152

<0.05

实验后

26.24

2.13



由表2实验班教学实验前后各项得分对比情况一览表可见,全场传接球上篮、篮球运动认知层面P<0.01呈非常显著性差异,而半场行进间上篮、篮球学习态度层面P<0.05呈显著性差异,定点投篮层面P>0.05呈无显著性差异。

表3 对照班教学实验前后各项得分对比情况一览表

组别

班级

均值

标准差

T

P

篮球基本技能

半场行进间上篮

实验前

46.84

6.68

3.831

<0.01

实验后

40.62

5.142



定点投篮

实验前

3.07

0.975

-2.24

<0.05

实验后

3.92

1.321



全场传接球上篮

实验前

24.31

5.43

-1.637

>0.05

实验后

23.21

5.81



篮球运动认知

实验前

43.54

6.032

4.753

<0.01

实验后

50.63

5.012



篮球学习态度

主动性

实验前

12.63

2.11

1.438

>0.05

实验后

12.94

2.19



积极性

实验前

25.34

3.16

-1.298

<0.01

实验后

26.96

1.63



由表3对照班教学实验前后各项得分对比情况一览表可见,半场行进间上篮、篮球运动认知、篮球学习积极性层面P<0.01呈非常显著性差异,而定点投篮层面P<0.05呈显著性差异,全场传接球上篮、篮球学习主动性层面P>0.05呈无显著性差异。

3.3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差异情况

表4 教学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各项得分对比情况一览表

组别

班级

均值

标准差

T

P

篮球基本技能

半场行进间上篮

实验前

41.12

6.38

1.347

>0.05

实验后

40.06

7.09



定点投篮

实验前

3.41

1.293

0.275

>0.05

实验后

3.75

1.257



全场传接球上篮

实验前

20.31

5.47

3.215

<0.05

实验后

22.89

5.37



篮球运动认知

实验前

53.71

2.12

-3.127

<0.05

实验后

52.12

5.27



篮球学习态度

主动性

实验前

12.98

1.862

-2.823

<0.05

实验后

11.521

2.191



积极性

实验前

26.24

2.13

-2.912

<0.05

实验后

25.81

2.01



教学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各项得分对比情况则更能反映合作学习法对高中专项化篮球教学的影响情况。由表4教学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各项得分对比情况一览表可见,全场传接球上篮、篮球运动认知与篮球学习态度层面P<0.05呈显著性差异;半场行进间上篮、定点投篮层面P>0.05呈无显著性差异。

4 讨论与分析

4.1 合作学习法在篮球专项化教学中可有效强化学生的篮球基本技能

自然分班情况下实验班与对照班均衡性良好,分班对教学实验结果所产生的影响较小,详见表1。实验后由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前后变化情况以及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差异情况可见,实验组篮球基本技术的情况好于对照组。合作学习法教学在考虑学情时针对性很强,在选择篮球学习内容、方法以及手段方面能促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运动负荷的把握中更能促使学生掌握好细节与度。故在实际教学中能合作学习法在篮球专项化教学中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体育学习与创新。在教学实验中实验班学生更加关注半场行进间上篮、全场传接球上篮中的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去解决,这使得篮球合作学习法对提高学生的基本技术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4.2 合作学习法在篮球专项化教学中可有效增强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

实验前篮球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在体育锻炼的次数上无明显差异,每周一至两次锻炼的人居多,且锻炼时段多集中于体育课。在高中专项化篮球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所布置的篮球课后练习,虽然实验班与对照班均在同样的课后练习要求下进行,但由表2、表3可知,相较于对照班,实验班在实验后存在显著变化,每周锻炼次数达到及超过三次的学生数明显增多。合作学习法教学过程实际上是运动意识和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过程,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法使得学生自身掌握了诸多新的练习方法,篮球技能提高很快,这使得学生在自主学习以及探索学习中更利于习惯的养成,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4.3 合作学习法在篮球专项化教学中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运动认知水平

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法应得体。要使学生对篮球学习产生相应的兴趣,其关键便是促使学生建立体育学习的信心,并在教学的实践中挖掘乐趣。通过对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运动认知水平调查可见,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前后变化情况以及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的篮球运动认知呈显著性差异。说明合作学习法在高中篮球专项化教学中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主观能动性,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对于建立学生体育学习的自信心,运用合作学习法比传统学习法更具优势。

5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1.1 在篮球专项化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法时,学生在篮球基本技能、篮球运动认知以及篮球学习态度等层面的提升幅度均高于传统学习法,学生在篮球的学习过程中趣味性、针对性与有效性更高。

5.1.2 相较于传统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篮球运动认知、篮球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以及半场行进间上篮与全场传接球上篮等基本技能,师生间与生生间交流与接触更频繁。

5.1.3 合作学习法在篮球专项化教学中既可有效强化学生的篮球学习有效度,又可有效增强学生的篮球学习能动性,还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运动认知水平。

5.2 建议

5.2.1进一步推广高中篮球专项化教学,早日形成全市覆盖的局面,并对已经实施高中篮球专项化的学校进一步完善教学体系,全面发挥学校体育对学生增强体质、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作用。

5.2.2 高中篮球专项化教学的学校应根据学生的篮球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已有的篮球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创造符合学生身体和心理的篮球活动,培养学生的篮球锻炼意识,改善学生的体能和心理状况。

5.2.3 加强社会舆论的指向性,让全社会认识到体育对学生身体全面发展的作用。体育教师应由学生的篮球兴趣出发,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促进篮球课堂教学的良性发展,进而引起学生行动上的改变,发展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达成发展学生体能,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荣俊杰,阎智力.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实施的问题及其优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8(02):1-8.

[2]李世宏.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面临的问题与实施策略[J].体育学刊,2016,23(01):121-126.

[3]俞彪.中小学开展体育课程专项化的可行性和发展路径研究——以上海市静安区为例[J].体育科研,2015,36(05):34-38.

[4]赵传勇.合作学习理论视域下足球教学实验探究[J].体育科技,2016,37(06):141-142+144.

[5]冯兴刚,李媛,林强.合作学习法在高校女生足球选项课中运用效果的实证研究[J].体育科技,2016,37(04):16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