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 德育成果
立德树人视角下学校体育的德育价值研究

摘要:本文从立德树人的视角出发,分析当今社会我国青少年德育发展的困境。以学校体育为切入点,探讨其对学生德育发展的重要价值,并通过体育教师的德育观念转变,体育课程目标的德育渗透,体育课程内容的德育融入,体育教师自身的道德建设为抓手,提高学生的德育修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立德树人;学校体育;德育价值

 

德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曾经说过:“教学如果没有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只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1]美国前总统罗斯福也曾说过:“只培养一个人的心智而不培养他的道德,就是给社会培养危害者。”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改革意见》)明确指出,“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2]党的十九大明确要求:“要全面贯彻党的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道德教育也成为各国教育改革中十分关注的内容。

当前,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受外国享乐主义、自由主义、拜金主义思潮的冲击,人们的价值观和道德底线都受到了严重的冲击,道德水平衰退逐渐成为中国的一大社会问题。这些现象对青少年的道德形成也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学校作为从事青少年教育的主阵地,不仅在学生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及技能掌握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还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形成、价值观建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重视品德教育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如何做好德育工作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巨大挑战。

 

一、当前我国学校德育教育所面临的困境

(一)“重智轻德”的教育思想

    《改革意见》中指出,学校应当秉承“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然而,现实中许多学校对于“坚持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落实不到位,贯彻不彻底,仍然将目光紧盯着成绩和升学率,学校也大多围绕成绩这个“中心”来开展各项工作,忽视德性的培养。将育人简化为管理,重实效而轻动机,重利益而轻德性。教育所应具备的人格培养和文化引导功能被弱化,甚至是无情的解构。试想,如果对青少年的教育只注重知识和技能,而忽略了对思想品德的培养,对一个国家和社会来说是何等的可怕和可悲?

 

(二)德育目的错位

德育是一种养成教育,是人行为方式、价值趋向的一种外在表现。“道德是行为中的问题,而不是知识的问题,不能仅通过教授来解决。”[3]道德教育的本质在于,它不是禁锢人,不是采取约束人、束缚人的方法来谋求一时一地的效果,而是创造条件发展人[4]。而现如今,很多老师却把德育简单的归结为管理。固然,管理作为一种规范学生行为的手段,对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和保证日常工作的开展,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果想当然的认为仅简单的通过管理这一手段就能达到德育养成的目的就大错特错了。学生良好的品德要依靠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整体作用,通过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桥梁作用,将习得的道德认知内化,付之于道德行为的外在表现。如果仅是从管理的角度出发,利用规则去约束、命令、监督、控制学生的行为,不但无助于学生的品德形成,还有可能压抑学生的天性,导致学生知行不一的双重人格。

 

(三)德育脱离生活实践

杜威曾经说过:“德是在日常生活的习惯中养成的。”道德教育应该以生活为起点,以现实为落点,将德育回归生活,在文化熏陶中感受德育的魅力,在日常生活中铸造德育的品质,在社会实践中锤炼德育情操。然而,在现实的德育教育中,改革浮于表面,还是以刻板讲授为主,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相脱离。学生能背诵校纪班规,但在现实生活中缺乏情感体验和自我约束;学生能说出“宽容大度”,“谦和友爱”,“诚实守信”,但在日常相处中却斤斤计较、互相攀比、甚至因为一点小事就会大打出手。德育是心灵的对话,是对生活的思考和体悟,是知与行的统一、是身体力行的体现,如果只是死守书本,刻板教条,永远无法达到真正的立德树人。

 

二、学校体育的育德价值

如何从立德树人的视角出发,去解决青少年的德育缺失问题呢?笔者认为青少年德育的模式应该有所改进,即结合将德育教学融入日常活动中,把单调的知识传授与丰富的教学实践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发展、健全人格,处理、协调人际关系。而体育作为学生日常最喜欢的课程之一,在学生的性格培养、意志锻造、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方面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毛泽东曾经说过“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5]2017年9月,在杭州召开的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强调,“学校体育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国家民族的长远发展具有战略意义,要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育人功能,把发展学校体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径。”[6]可见,学校体育的育德价值也已受到了广泛的认可。

 

(一)塑造健全人格的价值

学校体育有助于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当下的社会、学校和家庭大多把成绩和升学定为学生的天职,对学生的评价也多与成绩挂钩。成绩的好坏往往成为学校和家庭认定学生优劣的标准。这种偏颇的认识一方面导致学生的角色被固化为应对升学压力的机械个体,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学生为了成绩而扭曲竞争,甚至形成不同的等级阶层,这无疑会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与塑造。而体育运动可以将学生从枯燥的学业压力中解放出来,给予学生一个轻松、自由的活动空间,给予他们一个宣泄不良情绪的渠道,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实现身心的和谐发展。特别是对于一些成绩落后的学生,能够通过体育运动使其发现自己在其他方面的优势和闪光点,有利于学生重建自尊、自信,建立健全人格。

 

(二)培养健康行为习惯的价值

学校体育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与其他学科相比,体育学科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有更强的约束性。每一项体育运动都有相应的规则和制度能明确地对学生的行为做出规范。这些规章制度在引导、规范学生的具体行为,培养个体的规则意识、文明行为习惯,树立整体的团队意识、协作精神都有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课堂常规,教学过程中的规则讲解,语言提醒,帮助学生明晰课堂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懂得自己我保护,不去做侵害自己或他人健康的行为。体育运动还可以在短时间内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情感体验机会,使学生的某一品质或行为规范得到反复的强化体验,从而促进健康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锤炼精神属性的价值

学校体育有利于锤炼学生的精神属性。体育运动中的强烈的生理刺激和情感体验对学生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现今,部分学生从小受家庭宠溺,没有或很少经受挫折,意志品质薄弱,面对困难易于退缩。而意志品质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相较于其他学科,体育运动能够循序渐进的提供挑战和刺激,给予学生成功体验,帮助学生克服懒惰、怯懦、自卑等不良心性,建立自信心,磨炼意志,煅铸精神,培养坚韧不拔的坚强品格和百折不挠的抗挫折能力。同时,体育运动大多讲究团队协作,在体育活动中,同伴间的相互鼓励、互相扶持,集体的目标与荣誉也是激励学生勇于进步、奋力拼搏的“助推剂”。

 

(四)引导道德情感的价值

校园体育还有益于引导和构建学生的道德情感。中学生正处于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其所经历的每一件事情都可能对他的人格塑造产生重要的影响。体育作为一门交互性很强的学科,时刻都有师生间的互动、同学间的互动、学生与环境的互动。通过这些互动能够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引导其理性面对比赛的胜负,增进对同伴的理解与宽容心理,帮助学生构建积极的道德情感价值体系。例如,体育运动中的集体项目需要团队的协作和同伴间的相互配合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在这些运动中,每个学生要清楚自身的职责,做到各司其职,明确责任,敢于担当,才能保证团队的正常运转。

 

三、体育教育中德育价值实现的路径探寻

    体育的育德价值毋庸置疑。如何对体育教育进行德育渗透,弥补现有的德育缺失,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是我们所要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发掘体育的德育价值,实现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一)体育教师的德育观念转变

体育教师本身要转变思想,认识体育对德育的重要作用。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的体质水平和运动技能的学习情况,认为德育教育是班主任和思想政治老师的事情。实际上,在体育课程标准中就提出要深入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这其中的“健康第一”就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因此,要想实现体育教育的德育价值首先要从体育教师自身出发,摒弃只重视技能和体能的思想误区,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作为衡量体育教学目标达成与否的标准之一。例如,在学期的期末评价中,除了对运动能力和技能水平的考核,还应该包含学生是否做到自律自强、文明礼貌、团结友爱、尊重他人的道德评价。

 

(二)体育课程目标的德育渗透

    2017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培养中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和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标”[7],首次在课程性质中提出了体育的“育心”作用。《上海市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试行稿)》也提出“体育与健身课程要充分重视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发掘课程、教材的德育内涵,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培养学生坚强的抑制品质、良好的合作意识和进取的竞争精神。”[8]可见,德育渗透要从体育的课程目标层面介入。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的将德育目标融入到体育课程设计当中。体育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明确本课的德育目标,目标的设定不要过于复杂,要有侧重点、有针对性,每个目标都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行为水平,并要对学生的德育目标达成进行有效的评价。

 

(三)体育课程内容的德育融入

良好的道德品质不能仅靠说教,更需要通过行动去内化。体育教学因其自身的实践性、趣味性、直观性为德育的开展提供了平台,体育学习中的每一个片段都有可能成为德育教育的载体。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德育教育的原则去启发、去引导学生领悟其中的德育价值,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和人文素养,道德教育的目的也就自然的达成了。例如,在进行田径项目耐久跑教学时可以融入意志品质教育;进行球类运动教学时可以培养团队合作与协作精神;进行体操类项目教学时可以强调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等。将德育与体育教学实践有机结合,为德育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染力,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体育教师自身的道德建设

夸美纽斯说过:“教师的任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来引导学生,教师的世界观、道德品质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说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是影响学生品德养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想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首先教师自身要加强师德建设,为学生做好表率。体育教师大多性格开朗、外向热情、直率果敢,是学生崇拜和学习的对象。体育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提升品德素质修养、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发挥自身亲和力、威信力和感染力强的特点,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帮助和关爱学生,加强与学生的思想沟通与交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发挥榜样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道德修养。

 

四、结语

道德教育任重道远,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该拥有关注学生德育成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做好德育渗透工作,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引导学生在提高运动能力,增强体质健康的同时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养成高尚道德品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满足现代发展的全新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选著[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304.

[2]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S].2014.

[3]王立仁.德育价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陈立国.在体育教育中进行德育的探索[J].体育文化导刊.2005(9):52-53.

[5]毛泽东.体育之研究[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27.

[6]刘延东. 刘延东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17-10-27.

[7]教育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8]上海市教委.上海市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试行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张鲁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