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课程教学研修中心 > 论文交流 > 小学 > 语文
浅思情境大任务设计下如何有效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浅思情境大任务设计下如何有效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上海市教科院实验小学  闻晟辰

 

一:课堂情况描述

下面出示的是笔者执教《詹天佑》的部分课堂情况。

 

三、研读重点,感悟人物品质

㈠学习2-3小节,适时理解“阻挠”“要挟”“轻蔑”,体会修路前的阻力。

小组合作学习(二):

任务:你是当时的一位爱国记者,你会如何报道京张铁路的修筑背景呢?

步骤:1、说说以前学过的概括的方法

2、批注、总结,组内交流。

        3、小组展示成果,组际交流。

  课堂交流。

 ⒈读读2-3小节,找一找文中最能体现帝国主义对清政府提出修筑计划态度的词语。

交流出示:阻挠、要挟、轻蔑

●“阻挠”

理解“阻挠”。

⑵帝国主义阻挠清政府修筑计划的原因是什么? 出示句子,学生交流。

●“要挟”

⑴理解“要挟”(出示:抓住对方弱点进行威胁)

帝国主义认为中国的弱点是什么?

⑵指导读句。

⑶了解帝国主义“要挟”我们的目的。

●“轻蔑”

⑴理解 “轻蔑”,指导读出语气。

⑵了解帝国主义的态度轻蔑的原因,感受修筑工程的艰巨。

师小结:(引读)

帝国主义阻挠清政府修路计划,是因为——

帝国主义提出条件要挟清政府,是因为——

帝国主义对清政府的决定非常轻蔑,是因为——

⒋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

⒌板书:毅然接受,体会詹天佑的爱国。

 

㈡学习修筑铁路时遇到的困难及应对的办法,感受他对工作的一丝不苟和杰出的才能。

读读课文4—6小节,想想课文选取了詹天佑主持修筑铁路时的哪几个工程片断。

(预设: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线路)

小组合作学习(三):

任务:作为一个爱国记者,你来到京张铁路的施工现场,你又会如何做现场报道呢?

步骤:

1、填写下列表格并在组内讨论交流。

      2、结合表格,组内分工扮演“记者”和“詹天佑”,形成对话。

      3、展示交流,组际交流。

出示表格:

困难

克服的方法

詹天佑的品质

勘测线路

开凿隧道

设计线路

 

⒈学习勘测线路时遇到的困难及应对的办法,体会詹天佑对工作一丝不苟。

⑴了解勘测实地的恶劣环境,体会勘测难度之大。

理解“勘测”(实地调察和测量)。

理解他们调查、测量的实地情况,体会勘测现场环境的恶劣。

⑵体会詹天佑对工作一丝不苟。

困难面前,他是怎样做的?

交流出示:带队勘测  绘图计算  请教农民

师引读

⑶指名读句: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⒉学习开凿隧道和设计线路时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才能。

当詹天佑他们开凿隧道,设计线路时又遇到了怎样的困难?是如何解决的呢?读读课文5-6小节,简要地说一说。

⑴学生交流。

▲“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

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

▲“八达岭隧道长1100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3倍长。”

中部凿井法

(结合媒体情境理解开凿方法)

▲铁路经过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火车爬坡困难。

设计“人”字形线路。

观看媒体画面,了解地形。

指名读火车在人字形线路上上破的内容,初步了解“人”字形线路。

观看动画,深入体会设计的精妙。

⑵谈感受:结合詹天佑的创举感受其聪明才智(板书),进一步理解“杰出”

⒊根据表格中的提示,把詹天佑修筑铁路时遇到的困难和应对的办法连起来说一说。

师小结:这么说来,詹天佑不愧为我国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二: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要教会学生熟练运用母语进行交际,最为基础的则是说话,这是与他人交流思想、表情达意的一个主要途径。而高年级的孩子由于其年龄和心理特点,也由于语文教学内容的愈发深奥,在语文课堂中越来越不乐意、不愿意表达自己。这与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相悖。因此,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课堂中,要想课堂高效而灵动,就需要学生们自主地表达、快乐地表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还课堂给学生。

《詹天佑》是沪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记叙文,是一篇典型的写人的文章,主旨在于突出“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文章的前半部分,简要介绍了修筑“京张铁路”时中国所处的“内忧外患”,而詹天佑可谓“临危受命”,这体现了他的“爱国”。课文的后半部分则主要通过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事迹来体现人物形象,重点描写了“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件最困难的事。而“开凿隧道”,只选山势高、岩层厚的居庸关和长度长的八达岭两处记叙,很有代表性。这些无不在“爱国”的基础上又体现着詹天佑的“杰出”。

这篇课文本身读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开凿隧道”时的“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中部凿井法”,以及“设计‘人’字形线路”均有一定的理解困难。而且,要结合文章内容,在字里行间体会詹天佑的“爱国”和“杰出”更是难上加难。这样的课文,在教授时难免会造成老师或部分优秀学生“一言堂”,而大部分学生听得似懂非懂“滥竽充数”的现象。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真正让学生们都能听懂,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在教授这次课的过程中,我设计了一个情境大任务——“让孩子们担任小记者采访詹天佑,报道京张铁路的施工过程。”之所以设计这个大任务一方面是希望能够紧扣五年级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复述课文主要内容”,换个方式让孩子们乐于表达,积极概括京张铁路的施工过程;另一方面则是记者采访他人时肯定也应抓住人物的特点来进行报道,而这与本文的主旨——感悟詹天佑的人物品质,不谋而合。综上,我希望通过小记者的角色扮演,激发孩子们表达的欲望,从而真正实现课堂的灵动性。

在实施的过程中,我在这个大任务下设计了如下两个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二):

任务:你是当时的一位爱国记者,你会如何报道京张铁路的修筑背景呢?

步骤:1、说说以前学过的概括的方法

2、批注、总结,组内交流。

        3、小组展示成果,组际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三):

任务:作为一个爱国记者,你来到京张铁路的施工现场,你又会如何做现场报道呢?

步骤:

1、填写下列表格并在组内讨论交流。

      2、结合表格,组内分工扮演“记者”和“詹天佑”,形成对话。

      3、展示交流,组际交流。

出示表格:

困难

克服的方法

詹天佑的品质

勘测线路

开凿隧道

设计线路

 

 

三:反思

 

语言是人类表情达意、沟通思想的工具,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一个人基本素质的高低。因此,语言表达的重要性不言而寓,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而学科能力的形成绝非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必要的学习过程。尤其像“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更需要长期的积累和练习,才能初尝果实。因此,为了更好地训练学生,真正让学生形成能力。在之前的教学中,我可能会做如下修改:

 

  1. 在教学设计中进一步细化情境设计

    在情境的先期设计中,同时要将训练要求、训练过程联系起来考虑。虽然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势必会有考虑不周,同时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肯定会有新的情况生成,但是,在设计大任务的时候还是应当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同时我们应在备课时进一步细化,将情境的时间、空间、交际内容、实施步骤等做更加明确的规定。

    例如,在《詹天佑》这一课的教学实施过程中,笔者的第三次小组合作学习就缺乏明确的规定。学生们在表达时也“天马行空”,而笔者也没有足够多的教学机智,造成了一定程度地混乱。

        因此,我将对本课的小组合作学习(三)做如下修改:

    小组合作学习(三)

    任务:作为一个爱国记者,你来到京张铁路的施工现场,你又会如何做现场报道呢?

    步骤:

  2. 选择下列一个场景:A勘测线路

                               B开凿隧道——“居庸关”和“八达岭”

                               C设计“人”字形线路

              在书上批注,概括,加上自己的合理想象形成对话。

    2、组内分工扮演“记者”和“詹天佑”,交流。

          3、展示交流,组际交流。

        这样的话,孩子们在表达时有了明确的目的和范围,能使课堂上的表达训练更加有的放矢。

     

    (二)在课堂实施中尽可能给予学生机会

    俗话说“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除了教材中明显的表达训练资源,对于教材中“交际性”不够强的课文,我们也要设法使其“活”起来。只要我们老师善于发现,就能挖掘出源源不断的教学资源。例如,科学性较强的说明文,我们也可以通过“小报设计”、“我是设计者”等方式让孩子们自我表达、充分练习。

    除此之外,通过复述教学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是十分可取的。复述是促进学生把消极的词汇变成积极词汇的有效手段。复述训练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语言,促进学生语言的规范,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我们也可以经常选择一些典型的课文或段落让学生变换角度,变换人称或把文章展开、加上丰富的想象进行复述,这与五年级下册的“创造性复述”也有异曲同工的地方。

    总之,“学以致用”,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使学生有实践语言的机会。这样让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语言并运用到说话中,使文本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正如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所言:“说话训练要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训练方式力求多样”。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找准切入点,把表达能力的训练与语文各环节教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地培养和提高表达能力。

     

    (三)在课后阅读中竭力增加学生积累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真正优秀的书面和口语表达需要无数“聚沙成塔”的米。满足于课文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在课后,我们老师应该结合中长期作业、小思阅读平台等辅之以相应的课外阅读和练习。

    我要求每名学生都建立摘抄本,保证每位学生每月至少能读一本书,每周至少摘录“八词两段”,并要能理解其意、灵活运用。每个月,我还会组织一次评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此外,社会是最大的学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一些流传于老百姓口头的语言,如谚语、对联、歇后语,还有简短绝妙的广告词、精炼的标语、告示等,这些都是很好的学习内容。我要求学生做有心人,时时学,处处学,平时注意观察,积累这些知识。春节到了,我要求学生到各家门口摘抄春联,比比谁摘抄得多,理解得扎实;看电视时,我让学生注意观看广告,来开一个广告展示活动……这些活动,使学生掌握了不少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