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 德育成果
浅谈心理辅导课中的“同伴辅导”

浅谈心理辅导课中的“同伴辅导”

(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院附属实验中学   郭永芬 13611718078)

 

【关键词】 心理辅导课 同伴辅导

 

心理辅导课旨在促进全体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性目标,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心理辅导课中“辅导”功能基本通过两个方面实现,教师辅导与同伴辅导。区别于心理咨询遵循的“价值中立”原则,心理辅导课的实施过程同时包含了教育学模式和心理学模式,对于未成年学生,教师需要一定程度上的价值引导,同时兼具心理辅导。在学校心理辅导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需要心理帮助时,首先想到的不是寻求班主任或心理辅导教师及家长的帮助,而是更喜欢向同学倾诉,寻求同伴的支持。

同伴辅导(peer tutoringpeer instruction)指的是让一个学生充当教师的角色对另一个学生进行辅导的一种教学策略。早在汉代,董仲舒在太学中就采取“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的方式,让高足弟子授课,学生指导学生的学习。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美公立学校也出现学生互助的学习模式。同伴辅导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也是一种合作学习策略。在这种相互辅导合作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促进,相互教授,相互监督,相互评估,相互鼓励。”(FantuzzoKing & Heller1992)因此,同伴辅导以其高度的学生自主性,合作性,重同伴合作的特点得到了充分的认定。同伴辅导在心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作用,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做具体阐述。

一、共同感受,彼此支持

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成熟,中学生更多关注自我在同伴群体中的形象,同伴的影响力逐渐增强,而家长及教师的影响力日趋减弱。同时,同伴具有相同的成长经历、成长背景,有较为接近的价值观念、 经验、生活理念,具有年龄相近、所关注的问题相同等特点,更容易达成心理辅导中的“共感”,产生“和别人一样”的体验,发现“同是天涯沦落人”时,便会产生“我们”的感觉。这种经验感受的分享,可增加彼此的理解与支持。因此,同伴辅导更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也更有助于学生掌握自助和互助技术,尤其是一些可能是家长或老师引发的心理困惑,更希望寻求同伴的支持。

如,在《亲子冲突,何去何从》一课中,有学生提到“拿到糟糕的成绩单,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学生1:不告诉家长考试成绩!

同伴:怎么可能!会死的更惨......(咦咦咦,遭到一群同学围攻,估计很多人实验失败过。)

学生2:那就努力考好呗!

同伴:有学生说,你今天考了80,家长会问“班里有几个90分的?”有学生跟进,你考到90分,家长会问“班里有几个95分以上的?”如果你考到了95分,家长会审视试卷一番,说“哎呦,你看看,这几分该错吗!低级错误!”

然后,就考试问题又引发了“别人家孩子”、“父母假民主”等现象的集体控诉......

待倾诉、吐槽之后,大多数同学的心情慢慢平复了。这时,“正面”的力量开始慢慢产生:

学生3:其实,家长也没有那么吓人。我考砸了的时候,我妈妈偶尔也会骂我,但大多数情况下,我都是趁他们心情不错的时候汇报自己的成绩,并且,态度一定要诚恳,要先跟他们分析自己做得不足的地方。

学生4:家长也是人,自己孩子学习不努力,脾气还很臭,肯定要发火的。我们是不是也要理解父母?

学生5:虽然我们现在青春期了,很难和父母有共同话题,但如果自己首先不好好和父母说话,父母也很难会温柔地对待我们。

......

学生以上对话过程,从开始一边倒的痛斥父母,到后面开始自我反思、提建议、相互启发;学生的情绪从开始的义愤填膺、认为父母不可救药、自己完全是无辜的受害者,到后面发现自我的不足、可以作为的方面。同伴之间相互疗愈,拓展思考问题的角度,丰富彼此的生活体验。类似这样的话题,教师的引导往往会被学生认为是家长的“帮凶”,而同伴之间的情感共鸣与经验分享更能发挥辅导的效果。

二、同伴互动,认识自我

班集体中的同伴互动,增进对自己和他人的了解。他人的存在对自己就像是一面镜子,有时自己不能清醒地认识自己,而他人的意见可以促进自我反思,更好的了解自己、了解别人。心理辅导课重在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认识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我,并解决成长中的各种问题。课堂活动中,同伴的观点也许会点醒梦中人,也许会激发他人的共鸣,从他人发言中更清楚自己的所思所想及所惑。

如关于追星的话题,青少年追星容易理想化(把偶像想像的完美无缺)、浪漫化(对偶像产生浪漫的幻想和依恋)、绝对化(对偶像投以绝对的信任,不容许他人有不同的见解)。学生中常见的现象即相互攻击喜欢的明星偶像、或者不敢正大光明的喜欢某个当红明星,一方面自己很喜欢,一方面担心被嘲笑。

在《我“星”我塑我成长》一课中,老师组织同学们根据共同喜欢的“明星偶像”分组,并通过小组讨论提炼这位明星的主要特征、对应的典型事例,以及自我的主要收获,并进行交流分享。

有的同学交流一线的篮球明星,佩服他球技高、有毅力、善于团结协作;

有的同学交流某位音乐大咖,欣赏他的音乐天赋极高,音乐的感染力极强;

也有同学提到自己喜欢的球星曾经有过偷税漏税的经历,但并没有影响自己喜欢他,因为自己相信人无完人,欣赏一位明星,也仅仅是欣赏其某一方面,不代表自己会学习他的各个方面。

喜欢当红偶像小生的同学,开始迟迟不肯上台交流分享,担心被同学们嘲笑。听到前面同学的发言,也鼓起勇气交流,希望更多的同学看到这些偶像小生背后的努力付出,就像我们要多多关注我们身边每位同学在各个方面的付出。

当为学生提供交流、分享的平台时,关于追星的利弊、需要把握的度、追星的心理学意义都可以在对话分享中予以落实,更有助于促进学生了解自我、了解他人,建立新的自我认同模式和对他人的接纳态度。

三、学生主体,助人自助

同伴辅导相信成员的潜能,以成员为主体,充分发挥成员助人自助的机制。保守的教育观念倾向于把学生看作教育的对象,心理辅导课则认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调动学生自身的教育资源。学生作为集体的一员,在辅导活动中既是受助者,又是助人者。这种互助可以增进学生对自尊、自信的体验,从而达到自助。

如在《复学在即,用心准备》一课中,教师设计“答记者问”环节,同学们分成两大组,轮流坐庄,复学的畏难、担忧一一迎刃而解。

有“记者”同学担心自己的生物钟调整困难,“专家”同伴建议:将早起的闹钟设置成为学校的上课铃声,唤醒沉睡已久的校园生活记忆;也可以从现在开始,每天早起5分钟;

有“记者”同学觉得天天戴口罩会很闷,很不方便,“专家”同伴建议:吸取西方某些国家的教训,现在戴口罩是为了可以尽快不用带口罩;

有“记者”同学焦虑复学之后会考试,“专家”同伴建议:从现在开始保持校园上课模式,考试就没那么可怕;

......

当“专家”学生回答“记者”学生提问时,估计是绞尽脑汁想办法,尽力站位“积极应对”的角度。学生在其中扮演帮助者的身份,但也是切切实实铸足自我正能量的过程。当学生站位“求助者”角色时,心安理得的表达同龄人都会有的困惑,让学生感受到我有“资格”产生畏难情绪,我希望获得帮助与指导。

四、模拟现实,巩固效果

基于集体的同伴辅导,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现实生活的适应能力。班集体是社会的缩影,也是社会的真实反映,在团体中形成的积极的观念和良好的行为更容易迁移到日常生活中。

如在《花开应有时》一课中,探讨青春期异性交往的话题,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2个男生组,2个女生组,2个同学组,模拟现实生活中异性交往的情景:男生、女生与他人。遇到诸如:喜欢某个异性,要不要“表白”?如果被拒绝了,何去何从?如果不想和对方做朋友,如何拒绝?受欢迎的异性特征有哪些?等等。三类小组围绕以上问题都各自发表自我的观点,让同伴之间更真实、更充分的了解在异性交往过程中对方、周围同学们、同性伙伴可能的感受、反应,以及自我应对的方式。当某个男生说:如果喜欢自己的女生很漂亮,就会接受对方;反之,就拒绝。女生组听罢,立即表示不能接纳只看重外表的男生。当女生提出欣赏的男生要绅士、爱运动、积极上进时,男生组开始聚焦班级里符合这些特点的同学,露出“不屑”实则羡慕的眼神......

以上互动过程中,将相对个人化、隐私化的话题展开充分的交流,同伴之间观点的碰撞外化学生内心对异性情感的“波涛汹涌”或“不知所措”,将羞于表达的各种想法借助同伴得以表达,更易于梳理自我的观点,迁移实际生活。

 

心理辅导课中的同伴辅导以团体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基于学生易受同伴影响的心理特点,立足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资源,激发其积极主观能动性,在同伴互动过程中相互理解、启发,实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辅导效果。当然,教师作为心理课的组织者,需要扮演课堂气氛的创造者、活动的协调者、发言的鼓励者、引导反馈者等角色,以更好地提升同伴辅导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磊.同伴辅导在教学中的作用长[J],学术平台,2019(24).

2. 温小欧.分享促成长——提高初中心理课堂分享环节有效性的思考[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第14期(总第325期).

3. 葛文辉.高中同伴辅导模式的构建[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1( 下半月刊) 总第 121 期.

4. 吴增强.学校心理辅导实用规划[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121-243.

5. 蒋邓鋆.同伴辅导策略的理论解释及其在融合教育中的应用[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6. 李莉.同伴辅导策略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综述[J].绥化学院学报,2015(4):147-150.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 年修订)解读[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 张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