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启动,《音乐课程标准》对小学音乐课程的性质、价值进行了重新审视和诠释,明确提出了音乐课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其核心价值是审美体验价值。现在的音乐课堂确实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课堂变得更为活跃,学生兴趣浓厚。但在热热闹闹课堂的背后,另一种现象又让人产生担忧,为了激发学生兴趣,老师用游戏贯穿教学环节,结果游戏成了主角,音乐成了配角,学生也只是对无拘无束、没有压力的学习形式充满兴趣,而真正的音乐却反而没有激起他们多大的兴趣来。音乐课堂缺失了音乐,流失了美感,并没有真正的体现“以审美为核心”。而这四节课把审美体验作为音乐教育最重要的价值观,作为音乐教育的核心,把音乐教育作为一个审美感知和审美发现的过程,既降低了视谱的难度,更注重情感的培养,给了学生自主的学习空间,较好地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 审美体验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即“美感教育”和“情感教育”。 “教”法的运用上应有侧重点,教法太多的话就会造成主次不分,在音乐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这几位教师以自己对音乐、对音乐教育、对学生的真情感染学生,使学生喜爱音乐;以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和动情表现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来体验音乐的美感;以自已生动活泼的形式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获得充分的满足和愉悦健康的审美体验。如果我们设计教案的话基本上也会采用这种方法,只是我们会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自由组合,采用简笔画、创设情景表演、诗朗诵等多种方法来表达对作品的感受。 “动”的范围涉及思维、语言、形象等多方面。就歌曲《红蜻蜓》为例,让学生想象红蜻蜓在空中飞舞的形象,唱出歌曲平稳而有带抒情的感觉,表达对童年时代生活的回忆与怀念之情,此时学生的想象、表现音乐的能力在审美体验的基础上得到了发展,并通过想象和探索,完善了学生对音乐的审美体验,这也是“动”的表现。 学唱歌曲时学唱歌谱是必须的,其一:可以提高音准,第二:可以为以后学唱二声部合唱打好基础。在识谱教学中,这几位教师从音乐本身入手,通过具体的音乐实践活动使识谱成为欣赏、歌唱和演奏乐器的一种自然的演化,帮助学生把乐谱看成已经得到审美感受的一种图像。在音乐鉴赏教学中,充分揭示音乐要素(节奏、旋律、银色、和声、力度、速度等)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让学生亲身感受音乐中最激动和极具表现力的部分,应以整体的音乐的无穷魅力,进而产生情绪的反映和情感的体验。另外,他们在教学中特别注重艺术实践,要强调音乐概念和音响的统一,以自已生动活泼的形式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获得充分的满足和愉悦健康的审美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