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拓展型课程实施建议
(仅供参考)
项目一:课程(科目)设计
一、 选题与定位
1、选题符合《指导纲要》基本要求(关键指标)
2、选题与学生兴趣的关联程度、与学生实际的适切程度、对学生发展的引导程度
3、定位符合学校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
二、 结构与内容
1、课程(科目)目标具体、明确、可操作
2、内容选择与选题的对应程度
3、整体设计符合课改要求(具有核心概念、反映学习过程、体现教育价值)
4、框架结构的完整性以及与校本实施的适应程度(密度恰当、模块化设计便于灵活重组、凸现学校特色)
5、是否有配套讲义(教材),配套讲义(教材)的呈现方式及内容表述的科学性
三、 系统与完备(针对方案本身的评判)
1、方案对针对该选题的课程设计与实施的指导性程度
2、评价(含各类量表等)、保障等机制的设计及说明的合理性、完整性及可操作性程度
四、 普适性程度
1、与方案相对应的科目(课程)实施的成本(含:设备投入、材料消耗、教师培训等。分值与成本成反比)
2、与方案相对应的科目(课程)是否适合区域共享(区内、市内,分值与普适性范围和程度成正比)
项目二:课堂教学
一、目标与组织
1、目标明确、要求具体,符合课程(科目)的基本要求
2、前继后续递进关系清晰,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与规律
二、策略与过程
1、教学过程安排合理,难易适度,基本落实教学目标,教学语言精练、准确、有感染力。。
2、课前准备充分,问题设计、情景设计和教学组织有创意。
3、教学方式选择有利于激发学生情感、拓宽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智慧、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交流与沟通及实践操作的能力。
4、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关注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
5、训练与评价设计的必要性、适切性和开创性。
三、调控与效果
1、 具有一定的和协调能力,能根据教学实际,及时调整、活化过程。
2、能通过一定的师生互动,指导并激励学生主动的探究与学习。
3、学生认真参与课堂教学评价活动,积极思维,敢于表达和质疑。
四、 特长与素养
1、教师的教学特长是否鲜明、教育教学的综合能力等方面进行评审。
项目三:网站(反映学校拓展型课程实施状况)
一、作用与内容
1、网站是课程(科目)的组成部分,是课程(科目)实施的主要支持平台。
2、网站资源内容丰富、结构完整、体系科学。
3、素材(文本、音视频、动画等)选用恰当,没有科学性错误。
4、是否具有学习讨论、交流的空间。
5、是否具备认知工具的功能,有利于学生探究、实践、做中学。
6、是否具有评价、管理的功能,有利于记录并形成学生成长轨迹。
二、风格与界面
1、界面设计美观、大方、友好,布局合理,结构方便用户使用,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
2、各类链接、按钮、导航清晰明了,便于操作。
3、具有帮助文档。
三、技术与链接
1、后台技术选择恰当,运行稳定,操作简便。
2、外部资源链接丰富、适用、有效。
3、具备良好的师生、生生交互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