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老栏目 > 汇德 > 班主任园地
班主任的新角色

个人简介】

陈亚娟,女,1976年4月出生,籍贯:崇明;民族:汉;中共党员;中学一级教师;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历史教育教学专业,现工作于华东理工大学附中,担任高一年级年级组长及高一历史教学工作。

陈亚娟老师1999年辅导的初二(9)班被评为校文明班;2000年辅导的初三(9)班在第二学期末被评为校文明班。同年中考,全班市区重点中学录取率列年级前三名;2001年辅导的初一(6)班经一学期的管理从以打架出名的“问题班”转变为校示范班;2002年辅导的初二(6)班连续第二次被评为校示范班。同时被评为徐汇区“雏鹰中队”先进称号;2003年辅导的初三(6)班连续第三次被评为校示范班。同时连续第二次被评为徐汇区雏鹰中队先进称号;同年中考,全班市区重点中学录取率列年级第二名;2004年辅导的高一(5)班被评为校示范班,同时被评为区先进集体。特别是班主任工作中连续三年跟踪教育两位“随班就读生”,效果显著,被评为2001——2002年度徐汇区特殊教育先进个人,所撰写的《如何培养随班就读生的自信、自强、自立》在2003年校德育论坛论文比赛中获优胜奖;所撰写的《理解并感动着》、《一封信的思索》等德育论文刊登在校刊《敬业集》上。因为班主任工作效果显著,于2002年被吸纳进入徐汇区班主任协会。2005年获得首届徐汇区育人奖。

 

【最喜欢的格言】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骨气。

 

  作为班主任,当班级中出现问题的时候,想到的原因往往是对班级和学生管理不够,而解决问题的办法首先想到的还是进一步加强管理。在我们班主任队伍中,常常有这样一些教师,他们自认为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总是严加管教,总是睁大眼睛,唯恐发现不了学生的错误,一但发现了什么,总要抓住不放,轻则谈心批评,重则上纲上线。他们会为自己的学生非常听话而感到自豪,他们还会为能管住几个调皮学生而得意,然而我们的管理对象是活生生的正在成长发展中的学生,谁也不能把班级这个由活泼可爱的年轻人组成的团队用冷冰冰的条文来规范。
  如今上海二期课改的教学理念强调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意识。班主任在管理上也应该从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来审视与反思,班主任不应再是发号施令的权威,而应该真诚地当好学生的“参谋”,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丰富的“菜单”。少一点指令,多一些商量;少一点约束,多一些自主;少一点强制,多一些弹性。将管理、管束、管教更多地引向老师的指导、引导、辅导,从而最终使学生走向自主、自信、自律,增强明辨是非和自我教育的能力。正如,《学记》中所说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诱导原则,激发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以体现教育“以人为本”的主体性精神。
  班主任工作由“管”到“导”的角色转变,使我对教育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擦墙事件
  去年刚开学不久,学校要进行全校卫生大扫除。我班教室墙面较脏,影响了班级的卫生评比,教室的光线也受到很大影响,于是我买来砂纸让全体男生负责打磨墙面,用实际行动迎接新学期的第一次卫生检查,也为班级创造一个明亮的学习环境。以往只要关系到班级集体荣誉的事,同学们都是争着,抢着,想方设法争第一。我以为布置的这项工作同学们肯定也会全力以赴,出色地完成。过了大半小时,我兴冲冲的跑到教室,眼前的情景让我大吃一惊,男同学们都三五个人在扎堆聊天,已经擦过的墙面露出了粉白,和没经擦过的墙面形成强烈的反差,使整堵墙显得更难看了。男生们见我来了,又赶紧各自装模作样地擦开了,这时,我不禁怒火中烧:这还是自认为很有班级荣誉感的学生吗?我正想大声怒骂,转念一想还是强压住自己的情绪,眼看下午上课的时间快到了,就让男生们赶紧收拾准备上课。冷静之后,我想是不是同学们认为擦墙劳动太脏?还是他们集体荣誉感意识淡薄了?能不能以这件事为契机,使全班同学的观念得到加强呢?我陷入沉思......
  放学后,我满怀信心地走进教室,看到我来了,男生们猜测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了,都低着头不敢吭声。我说道:“今天老师要向你们道个歉,老师一直向你们强调,我是咱们班第四十六个成员(班级学生人数是45位),可今天我却擅离劳动岗位,没完成我的那份任务,过会儿我留下认认真真地‘补课’,请同学们监督。”我的话还没说完,男生们都不好意思地笑了。之后的一个半小时内没有一个男生提早回家,连女同学也留下一起干。第二天学校检查,反馈结果是,我班得了第一名,这时我和全班同学都会意地笑了。从此,我班的卫生大扫除不再成为老大难,老师不在时,同学们一样干得欢。
  学生品德的形成,老师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是通过教师身体力行的引导,率先垂范,言传身教来实现的。教室檫墙这件事不仅反映了班级环境的卫生整洁,更让学生明白老师也是班级的一分子,老师视班级荣誉为最重,当学生被老师的这些品质所感染,那么,学生的内在源动力也会被激发出来。到了那时,不需要班主任去管,去约束,班集体就会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教师对学生的管理转变为指导、引导、辅导,也意味着是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因人而宜,因材施教,构架起发展的平台------
  2003年,我所带的班级升入初三后,原任课老师全部更换,这对于临近毕业的学生来说,有一个师生教学的适应期,学生和家长为此都表现出焦虑,情绪的波动也影响到学习的效率。在这种情况下,我为每个学生设置了一份成长档案,内容包括每位学生每门学科的弱点和特长以及他们自己定下的远近期目标;同时,我也为每位新的任课老师设置了一份“名片”,介绍他们的教学风格和专长,在此基础上,用最短的时间找到了双方的最佳磨合点,让学生学会主动挖掘任课老师更多的知识内涵,也让老师根据学生的档案情况逐一打磨学生。
  这样的教学显示了老师主动关注学生的动态发展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是体现了“授人以鱼,还不如授人以渔”的原则,辅助学生找到自身发展的学习方法,这远比教会他会做几道习题来得重要。
  斯宾塞认为: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必须符合他们的心智演化的自然状态,必须符合他们身心生长的节律程序与过程。班主任从一个管理者转换为一个指导者、引导者、辅导者,在民主、信任的氛围中协助学生走向最终的成功,这是新型班级管理理念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和体现。

责任编辑:何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