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教育中对幼儿探究行为评价的实践研究
闸北区科技幼儿园是一所以科技教育为特色的市一级幼儿园,是中国创造教育学会的实验基地、中国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实验基地、市创造教育实验基地、市科技教育实验基地等7个实验基地单位。
我园积极尝试让幼儿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学习共同生活和自由地表达,在“五小”科技系列活动,注重培养幼儿“好奇、好问、好操作、好表达、好探索”的幼儿探究行为。然而随着实践研究的深入,我们感到:如何在科技教育中对幼儿探究行为进行评价,促进幼儿的和谐发展,我们必须要有建立一套客观的、可行的,具体的、且与培养目标相一致的幼儿探究行为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才能对幼儿行为发展有一个客观的、全面的了解,只有采取多种途径,全面细致地观察幼儿,准确地把握每一个幼儿的发展水平,才能促进每一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最优化的发展。同时,通过评价客观的准确的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及时予以指导,促进幼儿科学素质的提高。另外,也可以对科技教育目标进行验证,及时对目标进行调整和改善。
一、评价的内容:
探究行为是人类的一种普遍存在的能力,在幼儿早期就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而教育是可以发展幼儿的探究行为的,也可以扼杀幼儿探究行为的深化的。我们只有真正把幼儿作为审视和研究的对象,认真去关注幼儿的一切外在活动和内在精神,我们才能发现幼儿,才能了解幼儿,才能看到幼儿身上所具有的天真、坦率、敏锐、自然的良好品质,才能认识到幼儿的可爱和幼儿创造精神的可爱,从而能以一种热情的、朋友式的态度来关照幼儿,发现幼儿的秘密,揭示幼儿内在的实质。
我们评价幼儿探究行为的内容是:好奇、好问、好操作、好表达、好探索,即五好。它们基本内涵为:好奇即幼儿对各种活动的兴趣与欲望;好问即幼儿在活动中,喜欢问长、问短,有无数个“为什么”;好操作即喜欢亲自参与活动,有目的摆弄、触摸、画画、唱唱、跳跳等;好表达即喜欢将自己在活动中的发现,通过语言、形体、画面等途径表达出来;好探索即寻根究底,试图找到问题的各种可能的答案。它的价值在于:幼儿的探究行为是在他们所生活的具体环境中体现出来的,关注幼儿的探究行为,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的欲望,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使幼儿获得自我能力的体验,满足幼儿的自我创造欲望,从而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科学行为、科学的品质。
二、评价的手段:
幼儿的探究行为多数表现在日常生活和游戏行动中,是分散的、零星的、随机的,很难找出特定的规律性,这给评价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综合我们目前的实践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情境观察:情境观察是为了评价某一行为,而创设一个与该行为发生十分密切的
情境现场,观察幼儿是否发生预期的行为表现,从中判断其行为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对“好奇”的评价。当教师创设幼儿没有见过的场景(如教师提供各种小汽车、长方形的板、各种积木等),看幼儿是否专注教师场景中的材料、是否能独立参加操作活动、是否将发现的新事物传达给别人等等。情境观察的评价,其优点是直接、明了,缺点是一次性评价的偶然性较大。为了提高评价结论的可靠性,在近期连续做2次。
2. 行为记录:行为记录就是教师提供活动材料,并告诉幼儿可以进行操作活动,教
师将幼儿在活动中的情况列成记录表,在规定的时间内由教师按要求进行记录,完成以后对幼儿的探究行为做出判断。这种评价主要应用于“好操作”中。如提供操作材料,告诉幼儿自己去玩一玩、试一试,碰到问题可以问老师和幼儿,教师可以记录幼儿在操作活动中的独立性、目的性和能不能帮助别人操作等评价内容。
3. 能力展示:能力表现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年龄所反映的基本能力的情况,教
师设计的操作活动和提供的材料,既考虑操作的难易度,又能反映幼儿能力的高低,让幼儿在明白要求下进行操作,看幼儿反映的结果进行评价。“好探索”,让幼儿进行《水搬家》操作活动,教师提供毛巾、纱布、纸、海绵、水、空杯数个等,教师问这里的水,你不用倒去的方法,将水搬到另一个空杯中,请你试一试,你有几种办法?教师记录幼儿在操作活动中的坚持性、投入程度和迁移的能力等等。
三、评价的指标:
幼儿探究行为评价的指标体系是一个多级的、系统的、紧密相关的,并且能够全面反映整体目标的系统。为了获得幼儿探究行为发展水平的客观真实的信息,达到正确评价的目的,为此,我们尽可能地建立科学的、客观的、可行的幼儿探究行为评价指标体系。我园依据《纲要》精神,广泛参考了幼儿园创造教育研究成果,经过充分研究讨论验证后,设计了幼儿探究行为评价指标体系。
我们这套幼儿探究行为评价指标是提供给幼儿园教师用的,评价的结果只能供教师改进教育活动作参考,不能作为衡量和考核教师工作好坏的依据。因为幼儿的发展是受遗传、环境、教育等多种因素制约,不能单纯地认为幼儿探究行为评估水平的高低全是教师的作用。对教师来说,其责任在于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对不同水平的幼儿提供不同的材料,使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教师可以利用评价结果指导和改进工作,及时调整目标,在实施中,也要防止教师为评价而评价的形式主义倾向。
本指标体系适用于3─6岁幼儿。为了反映不同年龄幼儿的不同行为表现、不同水平,体现其年龄的差异和个体差异,因此指标体系具有层次性。我们将每一项目中的每一条目都列出四个等级,凡达到第四等级标准的得分为8分,达到第三等级标准的得分为6分,逐依递减。因此,在评价中,每一条目幼儿得分值由0─8分,这样可以反映不同幼儿行为表现的不同层次。另外,我们对每一条目在整个指标中的逻辑性、一致性、相关性进行了大量评价,前后反复修正多次,对小、中、大班幼儿进行了预测、初测,客观、公正地进行分析,并对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进行改正,发现问题及时修正。
这5个好为评价指标中的一级指标,在每一个一级指标中有3个二级指标,在每一个二级指标中有2--4个等级指标。在二级指标的排列中,我们通过大量的实践、观察,将5个好的幼儿行为表现全部排列出来;对其中发生频率过低的不排列,对频率高的,但幼儿区分程度不多的也不作二级指标;对敏感性的,对幼儿有一定区分的排列出来,作为二级指标进行观察。我们力图将5个好若干个二级指标科学地、较全面地反映教育所达到的培养目标的具体化。例如:一级指标中好奇的二级指标分别有专注于操作物、独立地参加活动、将新鲜事物传达给别人;好问的二级指标分别有提问与追问、在一次活动中提问次数、有创意性的提问;好操作的二级指标分别有独立性、目的性、能帮助别人操作等。 (附1)
评价幼儿探究行为发展的水平目的是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发挥评价的前瞻作用。运用评价的结果来调整培养的目标,使其符合幼儿的实际水平、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教师作为教育的主要策划者和执行者,对评价的结果进行调控,有一个正确的导向作用,客观地分析每个幼儿行为的发展水平,对幼儿表现进行综合分析,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在实践中我们深深地感到:幼儿探究行为对成人评价影响的依赖性与他们年龄成反比,儿童年龄越小,就越是不加批判的接受成人的意见,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成人评价的影响,幼儿才产生对别人、对自己和对活动的态度。所以,教师只有对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有正确的认识,才能理解幼儿、尊重幼儿,促进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提高。另外,教师可以根据评价情况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达到家园教育一致性的目的。
总之,教师在进行幼儿探究行为评价的同时也是读自己的一个过程。教师通过运用科技知识、科技情感、科技技能等来教育、启迪、指导幼儿,促进了幼儿的素质的提高。随着幼儿的“螺旋形”发展,教师不断地进行科学的思考、探索、处理教育实践中的各种问题,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和观念,教师各方面的能力要不断地得以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