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技教育研究所近期工作报道
上海市科技教育研究所于2005年3月参与科技部科普基金项目“未成年人科普方式研究”中两项子课题“2006-2010年科技教师发展指导纲要”及“青少年科技素养监测方案”的研究。
> 《中国青少年科技教师素养发展指导纲要》
《中国青少年科技教师素养发展指导纲要》的制定是为了尽快提高科技教师的科技素养。
《纲要》中的科技教师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的科学课、理科分科课、综合实践课任课教师;指导课外科技活动、研究性学习的任课教师;指导科技活动场馆、科技活动中心、少年宫、社区活动站的科技活动辅导员;科普活动自愿指导者(大学生、科学家、教授、专业技术人员、企业家等)。该纲要旨在为科技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指导。
《中国青少年科技教师素养发展指导纲要》分为总纲和分纲两部分。总纲包括纲要制定的目标和指导思想;内容框架;实施意见、评价体系和措施保障。分纲是根据总纲精神列出科技教师科技素养发展的指标体系。
上海市科技教育研究所参与了该《纲要》分纲的研制工作,主要承担了分纲目标体系中二级指标“自身创新能力与实践技能”样例的撰写。在这个二级指标之下我们进一步分解了5个三级指标及30个可测量评价的四级指标,并在四级指标中对三个不同发展水平的教师提出具体的要求。同时还提供了多个案例对部分四级指标进行补充说明。
> 《中国青少年科技素养监测方案》
青少年科技素养监测方案研究是依据我国科普指导纲要中的科学素养建设目标和科学教育标准,结合国内外关于科学素养监测研究成果和我国青少年的特点来探索适合中国青少年特点的科技素养监测指标体系、监测工具以及相配套的实施手册和评价标准。从而了解我国青少年科技素养现状和科普活动现状,以便于开展国内外的纵向、横向研究,为科普活动的开展提供政策支持和行动支撑。我们希望通过定期对青少年科学和技术素养实施测评和监控,对影响青少年科技素养的因素进行动态分析和跟踪测查,以最终实现青少年科技素养的持续提升。
该课题研究的目的是制定可实施操作的方案,具体研究成果包括四个部分:青少年科技素养监测指标、监测工具、实施手册和评价标准。上海市科技教育研究所在该课题中承担了主要的研究工作。
1、本课题是“未成年科普方式研究”课题的子课题,研究对象确定为未成年人。根据我国青少年受教育的特点和整群抽样原则,我们从年龄上把研究对象确定为6岁、10岁、14岁;从受教育情况来确定就是幼儿园大班的适龄群体、小学四年级适龄群体、初中二年级适龄群体。
2、根据国内外关于科技素养的理论研究和已有实践,以及中国青少年科学普及活动指导纲要和国家科学课程标准,在设计科技素养指标的子课题组所提供的青少年科学素养监测指标体系基础上,根据监测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受教育情况,明确了43个监测的主要内容领域,并形成了研究的基本框架结构,即青少年科技素养监测工具编制框架参考细目。
3、为了更好地编制测验题目,设计监测工具,我们对中小学科技课程、教科书以及青少年学习和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考察,综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同时向学科领域专家和科学教育专家请教,结合监测指标体系和监测内容领域,制订各监测要素在不同监测领域中的项目形式和项目数量。同时针对不同监测对象具有不同的年龄特点,幼儿园大班适龄群体的题目呈现主要以图画为主;小学四年级适龄群体主要以文字为主,辅以图画;初中二年级适龄群体主要以笔纸为主。为了保证测量的效度和信度,采用多种类型的题目,如选择题、是非题、操作题等,同时也通过题型的变化增强题目的吸引性。预测项目初稿形成后,我们还分别召开了科学教师征询意见会和学生座谈会。一方面收集和了解科学课程教师对监测项目的内容难度和形式适合度的修改意见,另一方面从部分学生对项目的实际体验和兴趣态度等方面收集修改信息。
4、为了使该监测工具的适用性更广泛,更接近全国各地区的青少年科技素养水平,我们特选取了上海外来农民工子女学校,地处上海郊县区域的学校和中心城区的学校开展预测。对预测收回的监测工具,我们进行了原始数据录入工作。通过对预测结果的统计汇总、题目分析的反馈信息,我们对监测项目和监测工具进行了大量的修改。
5、目前我们已形成幼儿园大班的适龄群体、小学四年级适龄群体、初中二年级适龄群体三套监测题库及相应的实施手册。
200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