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中学教研活动记录 > 科学
基于标准 细化目标

基于标准  细化目标

——七年级《科学》“土壤与土地荒漠化”课例研究

上海市南洋模范初级中学 刘程

   一、主题与背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课程标准反映了国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统一的基本要求,是对学生在校期间应达到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阐述。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对学生规定的学习结果来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评价、组织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评价学生学习、改进教学等一系列设计和实施教学的过程。

     本节课例的研究缘于区《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的区域性转化与指导策略研究》项目的开展。基于课程标准教学过程中的关键是教学目标,但是长期以来,课程标准束之高阁,教师通常根据自己的经验、教学参考等制定教学目标,往往会忽略课程标准,因此,选择七年级《科学》“土壤与土地荒漠化”的课程内容是一次将课程标准的目标转化为课时目标教学的尝试。整个过程经历了三次设计,两次实施的探索过程,前后变化较大。实施的过程是不断细化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的过程,这样才能使得教学目标具有可测性,从而规范课堂,避免教学的随意性。

二、课例实施过程

(一)第一次基于课程标准实践的尝试

《土壤与土地荒漠化》这一课是初中科学7年级第二学期的内容。本节课在教材安排上是两个不同的内容。将两个内容并为一节课,其实是想引导学生能将两者结合起来思考,体会知识点的内在联系的。

在第一稿的设计中,因为参加了项目的研究,所以有意识的对照过课程标准上关于本节课的描述,在教案中有所体现,但是这仅仅只是写在纸上,而如何切实地运用课程标准来确定教学目标,根本无从下手,因此,就不自觉地根据自己以往的教学经验来设计这节课。尤其是在设计模仿土地荒漠化这个实验中,这是一个教材上并没有的活动,是希望让学生讨论实验步骤、实施实验,因此,查阅了很多类似科普的书籍。

基于上述思考,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第一次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土壤”实验,说出土壤的成分,增强科学的观察方法;

2. 通过音像资料和交流,知道土地荒漠化形成的原因以及危害,关注土地荒漠化问题;

3. 通过讨论与模拟“防止土地荒漠化”的方法,学会设计实验,并能体验治理土地荒漠化的过程,积极参与到土地荒漠化的防治活动。

看似比较完美,当初设想既有教材上的活动,又有扩展的内容,这节课应该设计的不错,有层次感。但是在随后的实际教学中,产生了很大的困扰。理想与实际的教学效果存在很大的差异。前几个活动探究的方法一样,从假设开始,重复实验方法,对学生并没有挑战性,表现的十分倦怠。在活动的设计中,体现不出活动难度的层次性。而且在治理土地荒漠的实验设计和实验实施时,学生根本无法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来设计实验,即使是在小组讨论的情况下,学生仍然无所适从。同时,这个实验本身在设计其实并不严谨,且不是本节课所需要达到的能力。第一次的教学实践并不理想,是一次以教师经验为主体的教学,这样的教学,随意性强,尤其对于像我这样的职初期老师来说,本身的教学经验十分有限,更加不容易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导致人为的拔高或降低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学生学习主动性差,使得课堂效率低。

(二)第二次基于课程标准实践的摸索

    基于课程标准制定教学目标主要是将课程标准的内容转化到教学目标。第一次上课后,与老师们一起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再次细读本节课在课程标准上的要求:本课的核心概念是土地与防止土地荒漠化,要求的知识与技能是知道土壤的主要成分(A)。

课标表述的这部分内容为:

核心概念

内容

学习水平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土壤

防止土地荒漠化

地球

土壤

土地沙漠化与防治

知道土壤的主要成分(A

 

 

 

课标的要求只是短短的几行字,但凸显了本节课的核心知识与内容。第二次的备课过程中,我综合课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教材、教参这几方面,设计教学目标。在与各位老师的交流后,我仔细的研读课标,逐个知识点和要求分析,进一步理解课程标准要求,较准确的把握以课程标准为基础的教学目标的设定。在基于课标下,围绕“本节课的核心概念是什么”、“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有些什么”、“本节课的重难点是什么”和“怎么做使学生掌握核心知识和核心素养”等这些问题思考。因此,将第二次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 通过观察“土壤”实验,初步学会利用仪器进行观察和检测,并说出土壤的成分,增强科学的观察方法;

2. 通过交流,知道土地荒漠化形成的原因以及危害,讨论与得出防止土地荒漠化的方法,关注土地荒漠化问题。

基于学生的背景知识,土壤,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也是最容易忽略的,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在上一节课学习了岩石种类以及风化过程,引入本节课,本想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随着各种教学活动的深入,由于活动之间没有层次性,学生只是一味的跟着教材上的活动进行操作,使得学生慢慢对各个活动失去兴趣,学习主动性也就差了。

第二次的设计相较于第一次能够整体把握住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重难点也能清晰的区分,而在目标转化为教学内容活动上,欠缺了深入思考,在教学活动上基于教材来设计活动。再次对照教学目标发现,我把过程方法当成了学生的学习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与活动设计是有所脱离的,如:“增强科学的观察方法”,“讨论与得出”等这些词,更加注重方法,而忽略了课标的要求。活动之间的结构层次不能很好的体现,过多的倾向于关注于学生对实验的设计。在整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中,不能体现课标对学生的要求,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学情,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以教材为主体的教学,是学生在预设下,按部就班,不能体现学生的思维与能力发展。

(三)第三次基于课程标准实践的改进

教学目标的设计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在第二稿的基础上,项目组再次进行讨论,我也再次对课程标准如何转化为课时目标进行分析,综合几次的教学,在课程标准研读的基础上,细化每一个要求,分解知识点,将知识点与不同活动联系,并将本节课所需要学生达到的思维与能力要求转化为表格。

核心概念

核心概念体系

适用行为动词

表现程度

学习水平

行为条件

学生前备经验

 

 

 

 

 

 

 

 

 

 

 

 

 

 

 

 

 

 

 

根据“基于标准教学的程序”,列出课程标准的要求,即“如何分解课程标准中的相关内容,逐条分析使教学目标具体、清晰”;分析关键词,确定学习水平,即“写出核心概念,找到学生学习的行为动词”;列出本节课的核心知识、核心体系构建本节课的核心概念,以确定其地位,即“抓住本节课的核心知识,从中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根据学科核心能力各要素与表现水平,确定各活动中的核心能力各要素的表现水平,即“如何有效的通过设计活动,活动的实施中,提升学生的核心能力和科学素养”;运用课标上的行为动词来确定学生的学习水平,从而设计学生活动,再分析学生学习这节课的前经验,规整本节课的活动层次。最终的目标确定为3条,这三条对于学生的要求也是层层递进的。

第三次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与检验土壤成分,知道土壤中有砂石、泥土、空气与水分;

2. 通过实验方案的讨论与资料的分析,知道土壤中有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矿物质和有机质;

3. 收集资料并讨论:防止土地沙漠化可采取的措施。

确立了教学目标后,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就很清晰了,教学重点着眼于土壤的主要成分和防止土地荒漠化可采取的措施。教学难点在于说明土壤中存在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实验方案的讨论。在重难点的突破上,根据不同的探究活动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内容。

 在课堂的几个活动中,首先将简单的观察实验作为基础的要求,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感受,知道土壤中的一些成分,这样的设计符合认识事物的规律。引入土壤中空气与水的检验,基于学情,学生已经具备了这两种物质检验的方法,引导学生将以往的经验运用到解决新问题中,将知识串联。同时增加检验土壤中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的实验方法的讨论,并将原先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改为教师演示实验过程,着重学生能利用实验现象和二手资料来分析得出结论。在学习土壤主要成分后,通过分析主要成分的缺失,引出土地荒漠化的原因。从土壤的主要组成上来分析,是将前后看似无关的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根据课标要求,将原先土地荒漠化的概念和交流不作为重点,而是关注学生表达交流土地荒漠化的防治。因此,特地安排了学生做了资料的整理和收集。在呈现土地荒漠化的现状中,请了学生来交流自己旅游的经验。

教学片断:

    师:中国土地荒漠化十分的严重,课前老师请大家去找了相关土地荒漠化的资料。去年我们班刘*同学去敦煌旅游,请她为我们介绍一下去那里的一些所见所闻。

    生:(学生出示ppt)去年的暑假我去了敦煌莫高窟旅游,这是当时在大门口拍的照片(出示照片),但是今年的331得知在莫高窟遭到了沙城暴的袭击。恰巧这也是在大门口拍摄的照片。同一个地点,是截然不同的现状。大家可以很清晰的看见沙城暴使得能见度很低。其实不只是在这一个地方,在当时旅游的很多地方,都可以看见大片的沙丘,给当地的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比如说取水不方便,当地的空气很干燥。想要喝水要去很远的地方去寻找。

    师:其实,土地荒漠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请同学们结合自己之前收集的资料以及我们所学的土壤中的一些成分的缺失,请同学们来想一想如何来防治土地荒漠化,请同学们4人为小组,进行讨论,并完成活动单。

引入学生的旅游经历来代替所要讲的内容,学生能认真听讲,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鼓励更多的学生能从自己身边、日常生活中去关注科学现象,做一个有心人。而在防止土地荒漠化可采取的措施中,则是让学生根据自己查找的资料,结合前一个活动所学的土壤主要成分入手,讨论防止土地荒漠化的措施。关注学生的表达交流以及综合运用能力,活动中,学生乐于分享,建言献策,形成了许多有意义的结论,如:要植树造林,以涵养水源;不要过度的开垦和放牧等,较好了完成了教学目标3的内容。

    在整个活动设计中体现教学内容的结构化、逻辑化。通过不同的行为条件使学生的能力不断提升。学生在本节课明确目标,知道干什么,怎么干。因此,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参与各个活动,为要解决的问题寻找证据,并解释,达成了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核心知识与能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是在了解学生的元概念与知道学生最终达成的结果中,帮助学生搭建平台,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活动,使学生的思维提升,能力提升,在做中学,达到相应的课时教目标。

三、课例研究后的思考:基于课程标准,细化课时目标  

提高科学课的课堂教学效率,是需要不断的研究和实践的,而在其中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是核心,教育教学要围绕着课程标准展开,并在实际教学中,精准的找到学生学习的困难与深层次的话题,随后及时改进策略与具体的实施手段,使学生能将做想讲相结合,学习不应该是生活额外的负担压力,而是生活的需要。

(一)重新认识标准的重要性

本节课通过三次不同的设计与修改,基于课标的基础上,尊重教材内容,进行教学,为今后的科学教学方法提供思路。在三节课的改变中,最重要的是对于《标准》的重新认知。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给了教师一种方向感,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适当处理教学内容,并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在备课的过程中,如何分解标准中的相关要求尤为重要。因此,教学目标并不是教师臆想就能得到的,要深入研究课程标准,细化到课时教学目标,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制定教学目标要基于课程标准

纵观本节课的三次改变,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反复的琢磨和研究,而最终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基于课程标准的。从三节课的课堂效果来看,无论是从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是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最后一节课是最高的,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究其本质,无论是基于经验设定教学目标还是基于教材设定教学目标,都是以教师为主体的设计,而基于标准的教学目标的设定则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设计。通过三节课的教学,教师深刻的感受到,教学设计的命脉是课程标准,任何一节课的设计都要基于标准,基于学生学情,基于课堂。

通过本节课,对于我自己来说是一次磨练和成长。通过一周密集式的磨课,虽然辛苦,但自身学习到了许多,在课堂教学和教学设计能力得到了迅速的提升。本节课的设计与实施是一次尝试与创新的过程,能够大胆的改变教材内容这是以往所不敢做的。可以说前后课的对比,让我对课标,对科学这门学科的教学有了更新的认识。通过本节课,让我深深的意识到在教学中要结合课程标准,不只是走形式而是要逐字逐句去琢磨的,在进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时,需要基于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综合学情来制定目标。把学习内容情景化、逻辑化、结构化的呈现出来,才能将课标所要求的内容切实的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在基于标准的教学过程中,从纸质真正落实到行为过程中,是需要不断地研究、内化、探索与实践的循环过程,从而形成稳定的教学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