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课程教学研修中心 > 论文交流 > 学前
建立目标金字塔——层层推进活动实践

建立目标金字塔——层层推进活动实践

徐汇区科技幼儿园  张琦

一、“走近”目标——我对目标的理解

目标,一个既熟悉,又有距离的词语,在工作的每一个阶段,我们对目标都会有不同的理解。

刚开始工作,像所有新教师一样,在开展主题活动时,更注重的是对活动内容的演绎,对目标较为忽略。

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之后,渐渐了解目标对活动开展的重要性。开始花更多时间来研究活动目标,研究目标与活动过程的联系。

然而要有效推进课程的开展,促进孩子的发展,光有一个个活动小目标是远远不够的,要建立起大目标意识,整体意识,理解每个目标之间的关联。

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中明确了对孩子的培养目标是:使幼儿成为健康活泼、好奇探究、文明乐群、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勇敢自信、有初步责任感的人,要达成这个出口目标,需要通过不同年龄段的阶段目标来实现,每个阶段又通过各个主题的开展来推动,主题的开展是综合的,跨领域的,因此,对于各个领域的目标也要了然于心,这些目标互相支撑,就像一座稳固的金字塔。

  

二、“解读”目标——活动目标的预设与调整

以集体科学探索活动《拆玩大发现》为例,谈一谈活动的由来,活动姆博阿的预设与调整的思考。

1、带着大目标意识,展开主题活动

当进行到《我们的城市》这一主题时,我在“大班幼儿阶段目标”、“我们的城市主题核心经验”与“科学领域目标”中开展了一场 “聚焦行动”,在聚焦中,我寻找到了这三个目标的共同点,即城市设施、与人生活的关系、常见事物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根据这个共同点,创设了班级项目式的个别化学习活动的环境与内容,让孩子们在建造城市的过程中,建立起城市主要设施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设施内部的结构与功能的联系。而《拆玩大发现》这节活动就是来源于个别化学习活动中。

2、站在幼儿视角,预设与调整活动目标

1)听见

主题开展初,站在幼儿视角思考,和班级的孩子一起聊了聊城市,:“关于城市,你最想了解什么?”班级里百分之40的孩子在主题开展前提出了关于城市设施内部的问题,如:

  • 小区门口的升降杆,里面装了什么,为什么扫一下车牌,就会自动升起?

  • 电梯里面到底有什么能让楼梯自己动起来?

  • 钢琴怎么会发出声音的,里面藏着什么?

既然孩子们都想知道物品的里面到底是什么?那就拆吧!有的孩子想拆手机看看那么小怎么能装那么多游戏,有的孩子想拆开电话看看里面是不是有人......这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儿啊!家里爸爸妈妈不允许做的事儿,让幼儿园来满足孩子们吧!于是有了“拆拆乐”这一个别化学习活动。

在孩子玩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他们对物品的内部零件已经有了些零散的经验,于是,开始思考能不能通过一节集体活动把孩子们这些零散的经验做一个联结和提升呢?

最初的活动目标应运而生:

通过拆解探索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初步了解每样事物都是由各种条件组合而成的。

勇于探究,乐于想象,敢于表达。

2)看见

预设目标变“老师想要”为“幼儿需要”

带着预设的这两个目标,继续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观察孩子。

在观察中发现,孩子在拆解物品时,更有兴趣的是关注物品内部到底有些什么?并没有抽象到目标中所说的“条件”。

看来即便懂得要带着大目标意识,往往在落实时依然会,站在成人角度,于是再一次看主题核心经验和课程学习经验,其中都提到了关系,把孩子对物品内部的观察引导到关系上更为有价值呢?

在观察中还发现,孩子们在拆拆看看的过程中非常的快乐与享受,孩子们的那种主动积极的状态显而易见,回顾目标要达成的“勇于探究”早已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完成了。

结合亮点观察的思考:目标的预设,要变“老师想要”为“幼儿需要”

于是,目标又做了调整:

1、通过拆解、探索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初步了解零件的功能与物品的关系、物品与生活的关系。

2、乐于想象,敢于表达。

 

三、“回应”目标——活动过程的设计与优化

目标确定以后,怎么样的活动过程能够有效地回应,促进目标的达成呢?

在目标中关系二字的落实,我做了以下设计:

重体验

活动分为两个操作环节,一略一详

略:让孩子玩材料。在玩的过程中,熟悉材料,并通过简单的猜想里面可能有什么,初步建立材料的运作与内部零件之间的关系。

    详:让孩子在层层拆解材料的过程中,充分的观察材料内部的零件,在验证猜想中,进一步感知零件与材料的关系。

    选材料

我们收集了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根据这些物品内部的材料进行筛选,归类,最终聚焦在齿轮上,因为齿轮是让城市运转的重要的零件之一,于是我们收集今天大家看到的这些带有齿轮的物品。

巧设疑

我在设计环节时,放大了活动的互动交流部分,从关键提问:你拆开了什么?有什么发现?入手,讨论材料内部零件与材料自身的关系,以追问这样东西动起来了,我们就……”,将材料与生活相联系。再通过延伸的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里有齿轮?将孩子的视野从课堂本身延伸到生活,进一步讨论,零件与生活的关系。孩子们就在这由近及远的层层推进的问题中,理解了各种关系,有话可说。

引创意

在活动的第三个环节,我设计了齿轮与物品的随意组合,引发幼儿根据前期对齿轮的经验,进行创造。看似是天马行空的想法,其中包含孩子对齿轮的认识,包含着孩子所理解的齿轮还可能与生活发生什么关系后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四、后续思考:

其实,每一种思考,都有土壤和背景,以上这些思考来自于团队,当时,在我们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中引发幼儿深度学习的研究》这一课题的推动下,我接触了布鲁姆认知行为观察表,其中提到了创造和想象都是属于高阶思维,我们又仔细的研究和理解了创造这一部分所包含的内涵,才发现,创造的内涵有组合,联想,变形,生成,都是创造。然而对于这节活动第三个环节来说,是孩子对齿轮的联想和不是想象,如果把第二条目标改成:大胆创造联想,乐于表达。会更加精准。

    只有在解读目标,寻找各个目标之间的关联,结合实践之间不断思考,才能把目标制定的更精准,让活动更有意义,让孩子更有收获。